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7 道试题
1 . 黄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不仅味道清爽,而且营养丰富。某同学进行了黄瓜栽培的实践活动。请据图回答:

(1)播种前,该同学选择的种子应满足的自身条件是_____。(答出一点即可)
(2)黄瓜苗长到一定阶段需要搭架,如图2。黄瓜藤的卷须一遇到竹竿就会缠绕攀爬将植株固定,这说明生物体具有_____的特征。
(3)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活细胞中呼吸作用时刻都在进行。由此可判断,该同学采摘的叶片做如图2实验脱色后再滴加碘液,蓝色最不明显的是_____时的叶片。
(4)一根黄瓜里有很多颗种子。由此推断黄瓜花的一个子房中有很多的_____(填结构名称)。
(5)如果在大棚内种植黄瓜,你认为可采取_____措施来提高产量。(答出一点即可)
2024-05-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如图1是某同学观察到的菠菜叶横切面结构图,图2是该同学为了探究光合作用设计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呈现绿色,主要是因为图1中[②]_______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
(2)叶片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图1中的[③]_______运输到茎,进而运输到其他器官。
(3)将盆栽银边天竺葵(边缘呈银白色)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如图2),放在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后,将此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结果A、C两处不变蓝,B处变蓝。
a、将银边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
b、图2中A和B处作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
c、分析图2中B和C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024-04-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下图1是环境温度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两种农作物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2是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某种物质的实验装置(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请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1分析,当光照强度为___时,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2)根据图1分析,在温室大棚内栽培甲、乙两种农作物时,为乙提供的光照强度应适当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的。当光照强度为b2时,在合理灌溉、合理密植的同时,可采取___(写出一点即可)的措施提高乙的产量。
(3)小西认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于是设计了图2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①叶片A和叶片B作对照,实验变量是___
②利用该装置进行实验前,需要先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因此需要对该植物进行的处理是___
③进行②中的处理后,光照4小时,摘下叶片A和叶片B,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现象。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则该实验结论支持小西的假设。
2024-04-0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某小组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时,用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叶片a处不变蓝,b处变蓝。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原有的______运走或耗尽。
(2)步骤④中,用酒精对叶片进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
(3)步骤⑦中,叶片的a、b两处为一组对照,这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
(4)某小组对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中的光线照射时间产生了兴趣,于是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大小及长势相同的五片叶片用黑纸片进行遮光处理,再移到阳光下照射,每隔一小时摘下一片叶片,其余处理均与上述实验相同,五个时间点叶片的颜色变化如下表所示。

部位

时间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5小时

遮光部分

不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未遮光部分

++

+++

+++++

+++++

(注:表中+表示变蓝,+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①分析表中结果,光照1小时时叶片未遮光部分没有明显变蓝,主要原因是______不够,制造的淀粉过少。
②根据表中结果分析,为了提高大棚内农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2024-04-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在步骤②中,将部分叶片用黑纸片遮盖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3)在步骤③中,将叶片放入酒精中___________加热,使叶片脱色变成___________色。
(4)在步骤④中,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
(5)在步骤⑤中,___________(填“遮光”或“未遮光”)部分变蓝色。
2024-03-2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御家宫中学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小丽同学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时,将银边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48 小时后,用锡箔纸遮盖叶片两面(如如图所示)。照光一段时间后,去掉锡箔纸,对叶片进行脱色、漂洗、碘液染色。染色后没有变蓝的部位是进行脱色、漂洗、碘液染色。染色后没有变蓝的部位是(  )
A.a和 bB.a和 cC.c 和 dD.b和d
2024-03-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7 . 如图1中,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②处两面遮盖,去掉黑纸片,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图2是大棚内某植物在夏季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叶片中,②与③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 _______
(2)滴加碘液后,银边天竺葵叶片变蓝的部分只有③处,说明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3)图2中,曲线Ⅰ表示植物的 _______作用,曲线Ⅱ表示植物的 _______作用。(两空均填“呼吸”或“光合”)
(4)一天中,b点时植物体内合成的有机物量 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消耗的有机物量。
(5)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通过植物体内的 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出叶片,运送到其他器官。
2024-03-1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下表所示实验中的操作与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目的
A观察草履虫时,在载玻片的培养液里放几丝棉花纤维为草履虫提供营养
B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C观察叶片的结构时,用镊子撕取菠菜叶片的下表皮可以观察到气孔
D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将燃烧的蜡烛伸入装有萌发种子的广口瓶中检验二氧化碳的产生
A.AB.BC.CD.D
9 . 下图是检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一段时间后摘取甲、乙内的叶片放在酒精中水浴加热、染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应将两个枝条进行暗处理
B.两装置加入的清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应等量
C.将叶片放在酒精中加热是为了脱色
D.滴加碘液后,甲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
10 . 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把盆栽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
A.便于用碘检验
B.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C.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D.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2024-03-03更新 | 26次组卷 | 4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建设初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生物第二次月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