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绿色植物使山川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没有绿色植物就没有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图甲为在适宜温度、氧气以及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等条件下,测定的某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图乙1-6表示叶绿体和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图丙为生物兴趣小组选取一株有白斑叶片和绿色叶片的牵牛花,进行的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A点时,植物的叶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主要有__________种。
(2)图甲中B点时,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乙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
(3)图丙实验前先将这株牵牛花进行暗处理,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经过暗处理的牵牛花植株按如图丙所示方式处理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a、b、c、d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使__________溶解,待叶片变成黄白色后,取出叶片漂洗。向这四片叶子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5)观察图丙的实验结果,若a叶铝箔遮盖部分不变蓝,c叶白斑部分不变蓝,a、c叶中其他绿色部分都变蓝,则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b叶和d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预期实验结果是b叶片__________,d叶片__________。根据本组实验,请你提出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4-11更新 | 1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内蒙古卷)
2 . 草莓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是大家喜爱的水果之一。很多采摘园在大棚中种植草莓,开展休闲采摘,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所示草莓可以利用匍匐茎进行繁殖,这种方式称为 ______生殖。
(2)为提高坐果率,果农会温室大棚内放养几箱蜜蜂,原因是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强度光照处理对草莓生长的影响,记录了一天中不同遮光条件下6:00至18:00大棚内CO2(二氧化碳)吸收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
①同学们通过比较图2中的曲线发现,随着遮光程度的增加,草莓植株CO2吸收速率整体 ______(填上升/下降),同时比较CO2吸收速率的峰值,不仅数值不同,且峰值出现的 ______和次数也不同。
②老师指出同学们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应补充处理方式为 ______的对照组,然后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4)在探究环境温度对草莓果实含糖量影响中,调节大棚内温度条件,测得草莓的含糖量       如下表所示:

大棚编号

白天平均温度(℃)

25

25

25

夜间平均温度(℃)

23

20

17

含糖量(%)

5.6

6.1

6.5

①温室大棚内的其他环境条件应基本相同,目的是 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大棚内的昼夜温度差异越大,草莓的含糖量越高。请你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
(5)在草莓成熟季节,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买回来的鲜草莓很容易腐烂变质。请列举一种草莓保存的方法 ____________
3 . 清晨,不少市民喜欢到绿树成荫的公园散步,晨跑。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小明对此产生兴趣,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探究一:小明取同一植物大小相同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摘除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图1两个装置放在相同环境条件下24小时,观察量筒中液面变化。


探究二:李刚将图2密闭装置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夏季晴朗的室外测定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曲线图,图4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和释放气体的过程示意图。
(1)探究一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
(2)实验现象:A枝条量筒液面比B枝条量筒液面 ______
(3)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
(4)图3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的点是 ______(填字母)
(5)叶肉细胞在图3中c点进行的生理过程与图4中 ______(填序号)过程相对应。
(6)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7)据图3可知,一天中,______时左右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最佳时间。
(8)在蔬菜大棚中,菜农要提高黄瓜产量,白天中午可以打开塑料薄膜通风,让空气流动,这种方法可以增加 ______浓度,提高产量;夜晚,大棚适当 ______,从而降低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分解,便于积累有机物,也能提高产量。
2023-02-0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科研人员利用生长状况良好的菠菜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科研人员取三支试管,各加入等量检测二氧化碳浓度的指示剂(无二氧化碳时,指示剂呈紫色,随着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指示剂会逐渐变为红色、黄色)。取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三片新鲜菠菜叶分别放入A、B、C试管中,并做如下处理(如图1所示)。静置5小时后,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试管

A

B

C

指示剂颜色变化

紫色

黄色

红色

通过对各试管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A试管中指示剂呈现紫色,说明该装置中无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__。B试管中指示剂呈现黄色,说明该装置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原因是________
(2)科研人员在24小时期间,跟踪测量一株菠菜二氧化碳的吸收净量和放出净量,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该曲线图能说明植物正在迅速生长,依据是________。分析曲线图上字母代表的各时间点,菠菜一天中在_____段只进行呼吸作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图1所示装置用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均适宜。图2是甲处二氧化碳(CO2)的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装置甲处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不久后,同学们发现装置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该水珠来自于_______
(3)若将图1装置置于黑暗中,测得甲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会高于乙处,原因是图1中的植物及土壤微生物______
(4)将装置内的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二氧化碳的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二氧化碳量的关系如图2,说明在ab段范围内,_______。根据这一现象,在大棚种植时,人们可以采取______措施达到增产的目的。
(5)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温度与某绿色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此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表:
温度(℃)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毫克/小时)1.752.503.153.853.50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毫克/小时)0.751.101.602.253.003.50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在光照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呈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呈现此变化特点的原因是______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______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为提高水果产量,夜间可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目的是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