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采摘后的猕猴桃若贮藏不当,容易腐烂,影响其营养价值。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分别在1℃,5℃,10℃和16℃条件下贮藏猕猴桃,并测定果实的呼吸强度。果实的硬度变化可作为评价果实贮藏情况的指标,当猕猴桃软化到一定程度则不适宜贮藏因此停止测定,实验结果如题33图所示。

(1)采摘的猕猴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___。猕猴桃比人体缺少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对采摘后的猕猴桃贮藏不当会影响营养价值,这是因为猕猴桃细胞在贮藏过程中会进行呼吸作用,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__________中,会消耗___________。因此,可以通过呼吸强度来衡量贮藏效果。
(2)本实验探究了___________对猕猴桃呼吸强度的影响。选取大小均匀,成熟度相对一致的果实,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__________原则。每组选用30个猕猴桃,不能用1个做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1-5℃最近宜于贮藏猕猴桃,是因为1-5℃时猕猴桃的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呼吸作用还依赖于细胞内的多种活性物质才能顺利进行,这些物质的活性越高,呼吸作越旺盛。由此推测,为猕猴桃喷洒___________这些物质活性的药剂,可以进一步提高猕猴桃的贮藏效果。
(5)在贮藏猕猴桃的过程中,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来提高贮藏效果。
2023-04-04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生物试题
2 .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图1所示装置用来比较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已知其他条件均适宜。图2是甲处二氧化碳(CO2)的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装置甲处气体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乙处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不久后,同学们发现装置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该水珠来自于_______
(3)若将图1装置置于黑暗中,测得甲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会高于乙处,原因是图1中的植物及土壤微生物______
(4)将装置内的光由暗逐步调亮,测得甲处二氧化碳的量下降;光照强度与甲处二氧化碳量的关系如图2,说明在ab段范围内,_______。根据这一现象,在大棚种植时,人们可以采取______措施达到增产的目的。
(5)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温度与某绿色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此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表:
温度(℃)1015202530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毫克/小时)1.752.503.153.853.50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毫克/小时)0.751.101.602.253.003.50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在光照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呈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呈现此变化特点的原因是______
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______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为提高水果产量,夜间可适当降低温室内的温度,目的是______
3 . 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利用学校空地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
1.在移栽某种蔬菜苗时,为了提高移栽的成活率,选择在傍晚或阴天进行,其原因是 _____
2.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试验。 他们在三个温室内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苗,温室的温度和二氧化碳条件的控制情况如右下表所示(其它条件均相同)
   
①为研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_____两组进对照实验。
②为研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他们应选择 _____两组进对照实验。若其他条件都相同,则一段时间后温室 _____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
3.经试验探究,他们认为夜晚降低温室内的温度,也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原因是 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