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以下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脂肪味是第六种基本味觉吗?

酸、甜、苦、咸和鲜是目前公认的人类五种基本味觉。我们品尝到丰富繁杂的美味,是由这五种基本味觉组合而来。味蕾是味觉的感受器。舌头上约有9000个味蕾(结构如图所示),每个味蕾约有50个味细胞。食物中的呈味物质溶解在唾液里,通过味蕾的味孔与味细胞接触。味细胞顶端微绒毛状突起的“味毛”上面有味觉“接收器”——受体蛋白,可感受呈味物质的刺激,行使“分子天线”的作用。味细胞通过味毛上的受体蛋白结合特定的呈味物质后,使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产生电信号,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的神经中枢,经分析而产生酸、甜、苦、咸和鲜等味觉。
“甜”代表糖类,“咸”代表无机盐,“鲜”代表氨基酸或蛋白质,“苦”或许意味着有毒的生物碱的存在,而“酸”则可能由已经腐烂或者尚未成熟的食物产生。在三大能源物质中,唯独脂肪,没有一种味觉来代表它。直到一种神秘蛋白质的发现,“脂肪味”才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
2005年,法国研究者发现小鼠的味蕾中存在一种蛋白C,它能和脂肪分子中的脂肪酸发生特异性结合。他们认为,很有可能蛋白C引起了小鼠对于脂肪的一种“味觉”,并且预测人类也可能有相同的味觉“接收器”——蛋白C。2012年,美国研究者首先证实了人味蕾的味细胞膜上也有蛋白C。此项研究还发现,一个人的蛋白C越多,对食物中脂肪的敏感度就越高。如果对脂肪味敏感,那么对脂肪摄入量会较低。另有研究发现,当正常小鼠的舌头接触脂肪时,小肠会出现脂肪消化液;而没有蛋白C的小鼠分泌的脂肪消化液明显减少。可见,“脂肪味”还有“预约消化”的作用。
但脂肪味是第六种基本味觉这一观点尚不能下定论,其研究和论证还将经过漫长的道路。
(1)味蕾结构中的_______可增大与呈味物质的接触面积,有助于“分子天线”作用的发挥。
(2)请据文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吃下更多的高脂肪食物”,这是由于这些人味细胞中的蛋白C含量_______,对脂肪的敏感度_______,导致对脂肪的摄入量较高。
(3)小肠中的胆汁、_______和肠液可以消化脂肪。正常小鼠的舌头接触脂肪时,小肠会出现脂肪消化液,这属于_______(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完成该过程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
(4)人们的生活早已离不开各种调味剂——醋、糖、盐和鸡精等,近年还研发出了木糖醇等低热量的甜味剂来替代蔗糖。下列有关脂肪味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
a.对脂肪味的认识有助于人类研发有“脂肪味”但不含脂肪的替代品
b.脂肪替代品不能完全替代脂肪,人们仍需适当摄取一定比例的脂肪
c.脂肪味的发现对于心脏病、肥胖等疾病的研究没有帮助
2 .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2013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帕诺拉县的一名61岁的男子因在家无缘由地晕倒后送医院检查,在医院用酒精呼吸测试仪进行测试,发现他血液中的酒精量在0.33%—0.4%之间,而美国判定司机醉驾的标准是0.08,但该男子否认曾饮酒。
为了查明真相,医生对患者进行了三次结肠镜检查和三次内窥镜检查。在吃了一顿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大餐后,医生才得出诊断结果——他的血液中酒精水平高达每百毫升120毫克,这就像喝了七杯威士忌一样。经过研究,这位大叔患有罕见的“自动酿酒综合征”。
自动酿酒综合征,也被称为肠道发酵综合征,是一种在消化系统内通过内源性发酵产生的酒精使人致醉的一种罕见的疾病。患者的肠胃就如同一个啤酒酿造厂,其中酿酒酵母的数量惊人。当他吃下面包之类富含淀粉的食物后,其中的糖分会在酵母作用下发酵,自行生成酒精,生成的酒精75%—80%由小肠吸收进入人体,使他由内而外“被喝醉”。酒精进入人体后90%在肝脏中代谢。若这种情况长期维持下去,患者很容易肝功能衰竭。
目前自动酿酒综合征的治疗方案主要是严格采用无糖食谱,经过10周治疗,患者“醉酒”的症状大幅减轻,呼吸时的酒精浓度已经为0,酿酒酵母呈现阴性。
(1)据文中信息,自动酿酒综合征可能是由于患者胃肠道中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过多导致。
(2)患者食用面包之类富含淀粉的食物后,小肠内的_____________等消化液最终将淀粉消化为葡萄糖。
(3)吸收酒精的主要器官是小肠,小肠内表面的___________上有许多细小的绒毛,如图是小肠绒毛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

下列叙述与小肠吸收无关的是_______
A.小肠长5-6米                           B.小肠内壁上有皱襞,加大吸收面积
C.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能力               D.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4)二氧化碳由肺泡外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内是通过气体的________作用完成的。
2021-05-07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3 . 科普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国科研团队最新发现显示:新冠病毒已于近期产生了149个突变点,并演化出了两个亚型,分别是L亚型和S亚型。研究发现,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这两个亚型表现出了很大测差异。医学专家通过病理解剖发现,新冠肺炎病毒在人体内不仅会造成肺部组织的损害,还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和其他器官造成伤害。
(1)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出现了两个亚型,说明病毒发生了____________现象。
(2)发生疫情后人们普遍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
①及时隔离病人                      ②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③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④用消毒液对室内外环境进行消毒
(3)现在疫情防控已经是常态,我们需要注意健康饮食、营养均衡,以便增强体质预防病毒侵入体内。
①食物在人体内的变化如图1所示: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是A系统中的_________。B是在组织细胞中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它表示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

②科学家将人乳铁蛋白基因导入奶牛的受精卵中,成功培育出了人乳铁蛋白转基因牛。人乳铁蛋白能在婴儿形成自身免疫体系前保护其免受细菌和病毒侵扰。由此可以看出,人乳铁蛋白主要具有______的作用。
A.改良奶牛品种                           B.增强人体免疫力
C.降低产奶量                                   D.构成人体第一道防线
(4)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__________,从而使其失去致病性。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2020-10-04更新 | 199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9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牛奶是蛋白质和钙的良好膳食来源, 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的理想食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普通成年人每天应摄入 300 毫升牛奶或与之相当的奶制品。但有些人饮用牛奶后容易出现腹泻、胀气等现象,称为乳糖不耐受,阻碍了牛奶的推广。
乳糖是存在于人乳和牛乳中的一种糖类,在人体内被乳糖酶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如果肠道中乳糖酶含量过少,乳糖则会被肠道中某些微生物利用,分解成乳酸、氢气和二氧化碳等,从而引起腹泻、胀气等症状。乳糖不耐受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乳糖酶。控制乳糖酶的基因在婴儿时期“辛勤工作”,可以产生很多乳糖酶;断奶后就“收摊儿”了,产生的乳糖酶大幅度减少,消化乳糖的能力也随之降低。这种变化发生与饮食习惯有关。对于大部分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而言,断奶后多以含有淀粉等其他糖类的食物为食,乳糖酶就没什么作用了。其实原始人类都是乳糖不耐受的。直到 6500 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在欧洲西北部。由于当地农业相对不发达,牛奶成了抵御饥饿的有力手段。所以,能消化牛奶的人就有了巨大的生存优势,乳糖耐受的基因也得以发扬光大。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比例仍然相对较高。为了减少乳糖不耐受的困扰,人们发明了各种发酵乳制品,如酸奶、奶酪等,将其中的乳糖含量控制到人类可以承受的水平。另外,少量多次饮用牛奶、避免空腹饮奶等措施也能有效避免出现乳糖不耐受症状。
(1)饮用牛奶后,其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开始消化的部位是图 1 中的[_____]_________,消化产物随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被利用,最终产生的尿素等代谢产物主要通过图 2 的[______](填序号)过程排出体外。

(2)由资料可知,人体内乳糖酶的产生是受___控制的。婴儿期该酶的产生量较高,断奶后产生量大幅减少,请根据饮食习惯推测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______             
(3)“6500 年前,乳糖耐受的基因第一次出现”,这是______的结果。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在欧洲西北部,乳糖耐受基因被保留下来并遗传给后代。
(4)作为农业大国,乳糖不耐受是中国成年人的普遍现象,对于这部分人来说,酸奶是良好的牛奶替代品,主要依靠_________的发酵作用制作而成。
2020-04-27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海淀区清华附中初三第二学期 4 月自主学习检测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火龙果是一种常见水果,在我国广西、福建、海南等地多有种植。研究人员比较了红心火龙果和白心火龙果两个品种的营养成分,结果见表1。
表 红心火龙果与白心火龙果的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

红心火龙果

白心火龙果

水分含量/(g·100g-1

85.11

84.95

总糖/%

18.70

7.28

蛋白质/(g·100g-1

13.0

11.2

粗脂肪/(g·100g-1

2.28

1.42

能量/(kJ·100g-1

2978.36

2424.67

膳食纤维/(g·100g-1

3.2

1.1

果胶/(g·100g-1

0.27

0.12

低聚糖/(g·kg-1

89.6

86.2


(1)食物中含有六类营养物质,表中未包含的营养物质有________。根据表中结果可知,________的营养价值更高。火龙果含糖量较高,对于________分泌不足的人应当少吃,以免体内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
(2)红心火龙果中含有一种天然色素——甜菜红素,该物质主要在人体的________处被吸收。由于甜菜红素难以被分解,最终会随尿液排出。该物质至少要依次经过心脏的________几个腔,才能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
(3)进入人体的甜菜红素会在下列人体哪个部位中可被检出________
A. 肾小球                                               B. 包绕肾小管的毛细血管       
C. 肺部毛细血管                                     D. 脸部毛细血管
2020-04-11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海淀区101中学温泉校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