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将馒头放入口中,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你会感觉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此展开了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表所示实验方案。请据此回答问题:
试管编号加入的物质是否搅拌温度水浴时间检测试剂实验现象
1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

37℃
10分钟碘液
2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
3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
4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0℃

(1)若选用1号和3号试管进行对照,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
(2)“搅拌”模拟的是_____的搅拌,属于_____(填“物理/化学”)性消化过程。
(3)要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编号____的两支试管进行对照。
(4)预测实验现象,只有____号试管不变成蓝色,原因是__________
(5)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探究结果告诉我们,吃饭时应该_____
2024-05-1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激素类药物的说明书上标明的用法为注射。口服是否有效?某学习小组就这一问题利用小白鼠进行了探究。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
组别实验对象实验方法测量并记录
110只体长体重相同的小白鼠饲喂普通食物
210只体长体重相同的小白鼠饲喂等量添加了生长激素的普通食物
310只体长体重相同的小白鼠饲喂等量普通食物并注射生长激素
(1)人体的生长激素是由____分泌的。
(2)一段时间后,比较各组小白鼠的体长和体重的平均值:
①如果第3组的数值最大,第1组和第2组的数值都明显较小且基本相等,则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
②如果第2组和第3组的数值明显较大且基本相等,第1组的数值最小,则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
(3)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会被消化分解成_______而失效。
(4)性激素是一种固醇类化合物,在人体内不需消化可直接吸收。如果某食品中含有性激素,这样的食品能放心食用吗?_______
2023-09-21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八年级中考适应性生物试题
3 . 某班级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以探究“口腔中淀粉的消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反应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结果

A组

馒头(整块)+2毫升清水

8分钟

碘液

变蓝

B组

馒头(切碎)+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不变蓝

C组

馒头(切碎)+X

8分钟

碘液

变蓝

D组

馒头(整块)+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变浅蓝

(1)表中的“X”应该为___________
(2)B组和D组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探究的是___________
(3)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口腔条件,同时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设计的各组实验在___________℃的水浴中进行。
(4)淀粉在口腔中被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成___________
2023-07-01更新 | 66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结业考试)生物试题
4 .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馒头形态加入的物质温度环境实验现象
1碎屑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10分钟
2碎屑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37℃10分钟
3小块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37℃10分钟
4碎屑2滴碘液0℃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和2号试管,该探究活动的变量是_________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对照组是1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____________,该探究活动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4)温水应控制在37℃左右,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___;使用馒头碎屑是为了模拟牙齿咀嚼。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不变蓝,这是因为唾液中的___________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了。
2023-03-2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贡人酷爱的醪糟其实就是米酒。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尝试了米酒的制作,并检测其中葡萄糖和酒精含量变化(见下图)。

(1)在亲自实践后同学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请你将他们的讨论补充完整:
①制作米酒时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生活中这种微生物还可以用来制作___________
②发酵过程保持容器密闭,是因为酒精的生成需要___________环境。
③分析图可知,米酒的最佳食用时间为制作后的第___________天,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
(2)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设计了如下表格。请回答: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等量馒头碎屑

等量馒头碎屑

等量馒头块

等量馒头碎屑

清水或唾液

清水

唾液

唾液

唾液

水浴温度

37℃水浴10分钟

0℃水浴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现象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①甲组和乙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要想证明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应选择___________组进行对照。
②乙组和丙组均加入了唾液并在37℃水浴中保温10分钟,两组却出现不同实验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假如实验中发现乙组也变蓝,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023-03-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实验探究题:
(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某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对三支试管的处理:

1号试管

等量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水浴加热

2号试管

等量馒头碎屑,______,充分搅拌,水浴加热

3号试管

等量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水浴加热


5—10分钟后,滴加碘液。请回答以下问题:
(1)表格中的空白处应该填写:______
(2)三支试管中,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_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_
(3)实验中,水浴加热的温度应该是______
(4)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
(二)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菌、真菌实验和探究的问题。
(5)“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实验中”,在接种前,需要先将实验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目的是______;此实验说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是______
(6)“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实验中,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青霉的孢子排列成______状;和细菌不同的是,可观察到酵母菌体内有______,所以酵母菌是______生物。
2023-01-31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三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度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与1号试管起_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淀粉被唾液中的____分解为_______
2022-12-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和探究的问题
(1)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教材上有以下提示:
A、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没有甜味,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B.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C.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足在口腔中进行,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请根据所学知识及以上提示回答:
①在口腔中较长时间的咀嚼馒头能感觉到甜味,说明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了______
②最适合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温度为______
③馒头的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______(是或否)。
④有同学说:“淀粉在口腔内最终被分解成葡萄糖,并被口腔吸收。“这句话中的两个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
(2)在“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
①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会发现它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结构构成,这些环状结构是______。其中,有一个宽度最大,颜色较浅而又光滑的环状结构叫______,它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因此,可以借此来判断蚯蚓的前后端。
②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______。这些小突起能与______协调配合,使身体蠕动。
③取两条蚯蚓,一条放在糙纸上,另一条放在有水的平滑玻璃板上,能正常爬行的是放在______上的一条。
2022-08-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三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______,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实验处理
1号试管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2毫升2毫升
滴加碘液2滴2滴
加入唾液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37℃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施加心理压力______(选填“前”或“后”)受试者的唾液______毫升。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______℃。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比1号______,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3)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请你为即将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写出一条建议:______
10 . 近年来,微塑料成为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环境问题。2016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将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问题等同于全球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重大环境问题。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那微塑料对人体健康可能有什么危害呢?会影响我们的肠道屏障吗?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小鼠数量(只)喂养方式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体重增加值(g/只)
20数量多,排列整齐7.34
20每只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数量少,排列散乱1.84
20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基本消失

(1)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起_________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每日饲喂_______________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3)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对食物的________功能。根据甲组和乙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出丙组实验结果是小鼠体重_____________(填“增重”或“下降”)。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每组选择的小鼠均为20只而不是1只,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求取每只小鼠体重增长的平均值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