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不同食物中储存的能量是否相同,他们对三种食物:小麦、花生仁和黄豆所含的能量按如图实验装置进行了多次测定,记录并计算数如表:

食物名称

小麦粉

花生仁

黄豆

质量(克)

1

1

X

初始水温(℃)

10

10

10

实验后水的平均温度(℃)

29

51

30



(1)该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表中的X应该是______,才符合探究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3)该实验是测算食物中储存能量多少的依据是表格中______的变化。
(4)实验装置中易拉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如果1ml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J的热量,可以测算出1克小麦粉的能量是7980J,低于相应的标准值(14390J),主要原因是:______(至少写出一条).
2 . 都昌米粑鲜香味美,是九江地区的一道美食。都昌米粑是用米粉加开水和成把皮,再包上腊肉等馅料后蒸制而成。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请你协助兴趣小组同学完成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提出问题:唾液能促进米粉的消化吗?
①做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如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熟米粉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3毫升唾液

A

3毫升唾液

3毫升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保温时间

10分钟

滴加碘液

2滴


②用1号和2号试管做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号试管加入碘液后溶液颜色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选用1、3、4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探究题:在平常的生活中,同学们发现在同一时间食用等量的含不同营养成分的食物,在运动量相同的情况下,总是出现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到了吃饭的点儿还感觉不怎么饿,而食用了脂肪含量很少的食物,则不到吃饭的点儿就感觉到饿了。根据这个现象,某一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并提出了问题:“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中所含能量是否有差异呢?”,针对这个问题这个兴趣小组进行了“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要探究该问题,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量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实验结果如下表: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大米

食物质量(g)

20

20

20

水(ml)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1.3

食物热量(焦/g)

23.1

14.7

13.65


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______________贮存能量的差异。
(2)从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含能量最多。
(3)食物中能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无机物。
(4)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其实验结果不可靠。为什么? ________
(5)从平衡膳食角度考虑,这三种食物中,我们应该以食用含糖类的______为主。
4 . 绿茶多酚是铁观音茶叶中提取的天然有效成分,为探究绿茶多酚是否对酒精性肝损伤起到 保护作用,将生理状况一致的健康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实验处理的数据 如表所示:

(1)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其分泌的______参与脂肪的消化。
(2)实验中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实验时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本实验中,A与B是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 对小鼠的肝脏会产生损伤。
(4)本实验中,B组与C组也是一组对照实验,该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
(5)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酒精可导致小鼠体重__________,肝脏肿大;②_____________
2020-05-07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北师大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准备了馒头(碎屑与小块等量)、唾液、清水、碘液、恒温箱等实验设备和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试管编号
馒头形态
加入的物质[
温度环境
实验现象
1
碎屑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37℃ 10分钟

2
碎屑
2毫升清水和2滴碘液
37℃ 10分钟

3
小块
2毫升唾液和2滴碘液
37℃ 10分钟

4
碎屑
2滴碘液     
0℃ 10分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一组实验,实验变量是 _____。预测实验现象,会变蓝的是 _____号试管。通过该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
(2)分析1号~3号试管,能与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的是 _____号试管。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_____
(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想进一步探究“其它因素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补加了4号试管,请你根据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加入到4号试管的物质还应该有 _____,对照实验是
_____号试管,4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 _____,实验结论是 _____
2019-01-30更新 | 1446次组卷 | 38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勤智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6 . 已知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某同学要设计实验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请你帮助完成实验方案。
(1)实验前,根据已有的知识,你的假设是_______
(2)实验时,取A、B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馒头屑,再向A试管加入2mL唾液,向B试管加入1mlL清水,分别搅拌后放入37C温水中保温5分钟。此步骤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_______
(3)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加2滴碘液,预计会变蓝的是____试管,不会变蓝的是_____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
7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123
馒头碎屑或馒头块碎屑适量碎屑适量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2mL唾液A2mL唾液
是否搅拌充分搅拌充分搅拌不搅拌
保温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2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_____,与1号试管起 _____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_____
8 . 小明做了观察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请你帮他回答问题:
试管
加入物质
控制条件
检验方法
1号
馒头碎屑+2 mL唾液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2号
馒头碎屑+2 mL清水
37 ℃水溶10分钟
加两滴碘液

(1)该实验的对照实验试管是 _____ 号试管。
(2)1号、2号试管经过充分振荡后,出现的现象分别是1号管 _____ ;2号试管 _____ 。1号试管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_____
(3)本实验验证了 _____
2016-11-18更新 | 60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2-2013学年贵州省贵阳市花溪二中七年级5月月考生物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