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2021年全国两会,“碳中和”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甲~戊”表示生物成分,“①~④”表示生理或化学过程,“→”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作答: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会造成______,使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
(2)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   ______,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______。此外植树造林还能涵养水源,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主要是因为植物的______增加了大气的湿度。
(3)“碳中和”作为一种新的环保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绿色生活和生产,实现全社会绿色发展。为响应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至少写出2条)。
2024-05-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微塑料是一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多见于灰尘、食物和瓶装水中,2022年3月,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污染。为探究微塑料对生物个体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大小、生长状况等均相同的幼鲫鱼,在相同条件下养殖60天后,记录体长及体重的增长量,结果如图。请据图分析:

(1)本实验的实验变量为_________的一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2)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应对不同组幼鲫鱼的体重、体长数据取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微塑料浓度从____开始对幼鲫鱼体长增幅有抑制作用。
(4)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食物链的顶端的生物是人类,在____作用下,会累积大量的微塑料在人体内,这些难以消化的小颗粒对人产生难以预计的危害。
2024-04-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通过节能减排和吸收二氧化碳,抵消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如图所示,图甲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D代表生物圈内的生物,序号①~③表示生物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乙为全球和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统计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表示植物的是_______(填字母)。
(2)图甲的生理过程中能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有_____(填序号)。
(3)由图甲可知,碳元素是通过生理过程________(填序号)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的。
(4)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同时也增加了_______的排放。
(5)由图乙可以看出,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1963年至2019年均在逐年______(填“增长”或“下降”),我国2019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2011年基本持平,这得益于一方面国家出台政策保护植被,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植物进行_______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和开发清洁能源来替代化石燃料,节能减排。作为中学生的你,能为我国实现“碳中和”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2024-01-03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20世纪初被作为花卉引入中国的水葫芦,如今正在疯狂肆虐我国南方的江河湖泊,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国家为此每年至少投入上亿元巨资进行打捞和销毁。那么在这种情况中,导致当地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选择B.外来物种入侵C.自然灾害D.栖息地破坏
2024-01-0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渤海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把对某农田生态系统的调查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们认真调查了水稻生产的全过程。下面是他们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其感想和建议,请你给以解答:
(1)播种后覆盖薄膜,缩短了种子发芽的天数。这主要因为薄膜内温度较高,___增强。
(2)在调查中发现,稻田中的蛙的数量比上次调查时明显减少,经了解,蛙的数量大量减少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主要包括___
(3)到了收获季节,不少农民在稻田里焚烧稻杆,其主要危害是___。焚烧后剩余的物质是水稻从土壤中吸收的___
2023-12-2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甲马营镇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6 . 下列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
2023-10-04更新 | 38次组卷 | 10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第二中学初二下质检生物试卷
7 .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的影响,人类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气溶胶等,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不仅对地球气候系统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反过来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这是“碳中和”问题的由来。“碳中和”就是大气中碳的收支相抵,从而抑制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暖。我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与此项目标不符的是(       
A.退耕还林B.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
C.节约用电D.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2023-08-0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8 .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众生的地球”(EarthforAll)。下列有关做法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
   
A.推广生物防治方法,减少环境污染B.将大片森林和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垃圾资源化D.使用太阳能等绿色能源
9 . 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下图是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       _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与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呼吸作用(或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可以维持碳氧—平衡。通常情况下为美化环境,适度地引种外来绿化苗木,并不会造成该生态系统的动态失衡,原因是______
(2)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周而复始的特点,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以______形式进行循环。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碳的含量迅速增加,现在倡导的“碳中和”就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实现碳的排放和吸收正负抵消,请列举两项可行性措施______
(3)物质循环总是伴随能量流动进行的,不同的生物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该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为______
(4)为做好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现在社会上使用的部分专用餐具加入微生物后可直接被降解,参与此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______。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后会被植物吸收,沿食物链逐级积累而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废旧电池应投入______(填“可回收垃圾”或“不可回收垃圾”或“有害垃圾”)垃圾回收箱内,然后进行集中处理。
10 .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下列关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里鸟类增多和生态环境改善有关
B.提倡低碳出行,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C.营造森林绿地主要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
D.实施垃圾分类有利于废物利用、节约资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