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5 道试题
1 . 自周成王起,形成“乡遂制度”,即“国”与“野”对应的制度。“国”指都城及其近郊,近郊分为“乡”。都城住着上层贵族和手工业奴隶、乡住着下层贵族“士”,都、乡居民合称“国人”。“野”(或称“鄙”、“遂”)指广大农村,住着从事农业的“庶人”(或称“野人”)。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形成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
B.实行分封制度以维护统治
C.注重经济的分区经营模式
D.建立闭塞的城乡交流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天子之尊,非复(不再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2018-01-21更新 | 144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据傅乐成《中国通史》叙述,周王除拥有天下共主的名义,他在政治经济上的实权,实不比一个诸侯国的国君大多少。诸侯对王室只履行纳贡朝觐,、助王征伐、救济王畿内灾患等几项简单义务,诸侯国的内政可以说是完全自主的。而周王却要对诸侯进行赐祭肉赐礼品赐服饰等诸多颁赐。诸侯对王室也只有在周初比较听话,后来渐至公开抗命,王室有时反还要受强大的诸侯庇护。这一史实说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具有怎样的特征?
A.以血缘关系以及宗法制维系国家政治结构
B.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C.王权需要借助神权来庇佑
D.众多的同姓封国导致了周王室的衰微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贾谊《过秦论》

(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1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有何关系?2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

(3)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天下士民百姓对秦统一天下持什么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态度?

2017-12-10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列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史料记录,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
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以政制言,中国自秦以下,即为中央统一之局,其下郡、县相递辖,更无世袭之封君,此不足以言‘封建’”。此处“封建”是指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017-11-10更新 | 187次组卷 | 18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
8 . 西周王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各诸侯国国君继承并遵此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到东周。但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九代国君,兄终弟及者三人,以孙立者二人,不明嫡庶者一人,以长子继位者仅二人,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在秦国并未成为定制。这种现象
A.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B.是由于秦国经济文化发达
C.有利于社会的变革
D.破坏了贵族的世袭的特权
2017-11-09更新 | 360次组卷 | 3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B.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D.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2017-11-08更新 | 3854次组卷 | 30卷引用: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商鞅一人多姓,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因功得到的封地
C.母亲的族姓
D.所在地方的地名
2017-10-22更新 | 137次组卷 | 22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