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政治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蕃(西藏)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乃立宣政院,其为使位居第二者,必以僧为之,出帝师所辟举,而总其政于内外者,帅臣以下,亦必僧俗并用,而军民通摄。于是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

——《元史·释老传》

材料二     明代茶马互市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它不但“东有马市,西有茶市”,而且还强化了马政,完善了茶法……明代的民间茶马贸易分为商茶和私茶两类。商茶是由政府给茶引、按引纳课的商人经营的。私茶亦是明代民间茶马贸易的一种重要形式……茶马贸易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政治关系,体现了明朝中央政府对藏族地区的有效管辖和统治。

——摘编自陈庆英《西藏通史》

材料三     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中央政府和自治区坚持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政策,通过保障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各民族自发的交往交流交融和全国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等,形成了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5年西藏白皮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元世祖管理西藏的措施。据材料一概括元代管理西藏的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茶马贸易的特点。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除设茶马贸易外,明政府在政治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根据所学知识,写出80年代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名称。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
2023-01-1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
2022-12-23更新 | 217次组卷 | 62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咸祥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法治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1年至1942年,是中国敌后抗战最为困难的时期。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敌后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的基本路线和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民主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首要的、根本的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抗日民主政权普遍采取民主集中制,各级抗日民主政权机构的领导人都经过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简称八二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的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通过。八二宪法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深刻变革的关键时刻,以根本法的形式,重述了民主集中制这个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权组织形式,使共和国这艘巨轮,载着人民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梦想,劈波斩浪,把中华民族带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新时期。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根据地为了巩固政权,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采取的具体措施,并分析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八二宪法的制定背景及其历史地位。
2022-12-04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中,符号代表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按照建立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EB.EDCNFC.EANDFD.ECBDA
2022-11-26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制度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调整中,对于下图所示的两种地方行政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A.左侧图示为郡县制,右侧图示为行省制
B.从左到右的变化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这两种地方行政制度都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D.这两种地方行政制度都被后世历代沿用
2022-11-23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三锋教研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败绩,证明了自强运动有不足之处。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官员意识到这场运动的局限性,认为必须扩大现代化的纲领,把政治改革也包括进去。自信的思想家康有为和他著名的弟子梁启超,鼓动皇帝遵循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的方式,实行维新变法。然而,即使在后期阶段,维新分子也并不倡导完全西化,而只是鼓吹建立一种融中西诸因素于一体的混合政体……康有为改革方案的结果,是1898年的“百日维新”,但却突然地以失败而告终。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和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辛亥前后,人人言变法,人人言革命,太重视了制度,好像只要建立制度,一切人事自会随制度而转变。因此只想把外国现成制度,模仿抄袭。甚至不惜摧残人事来迁就制度。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中康有为和梁启超主张建立的“混合政体”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维新变法的影响。从维新变法的失败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材料二中民国政府“从国外移来”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指出南京临时政府是如何“模仿抄袭外国现成制度的”?
7 .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对外代表国家主权,拥有宪法明确规定的权力,各州拥有一定的自治权,这体现1787年宪法制定的重要原则是(     
A.三权分立原则B.联邦制原则
C.民主共和原则D.代议制原则
8 . 关税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前第二条内言明开关俾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今又议定,英国货物自在某港按例纳税后,即准由中国商人遍运天下,而路所经过税关不得加重税例,只可按估价则例若干,每两加税不过分。

——近代某条约

材料二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伊始,就面临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麻烦和问题。但也不是所有方面毫无进展,最值得一提的还是它在财经政策和税制改革以及在与列强各国修约谈判中所取得的进展。

——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第八卷》

材料三   如图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我国近代的哪个不平等条约?材料内容反映了我国当时的关税制度有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在税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举两例说明南京国民政府在社会治理其他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3)材料三所示税则在我国关税史上有什么重要地位?它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哪一条外交方针?
2022-11-1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1925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官法》,完全赋予最高法院对上诉案件的自由裁量权,使之可以更多地根据其主观判断来审理案件。此后,最高法院得以积极干预政府的公共政策。这体现了当时的美国(     
A.法律具备了典型的大陆法系特征B.法律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虚伪
C.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倾向明显加强D.对三权分立体制进行了内部调整
10 .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中提出,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该方针(     
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
B.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C.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D.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