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619 道试题
1 . 明清鼎革之际,中国社会经历了“海徏山移”的历史巨变,士人们开始对传统帝制时代的君主专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其中唐甄(1630—1704)以平等思想激烈地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与唐甄的政治观点相似的思想家还有(     
①王守仁   ②黄宗羲   ③顾炎武   ④王夫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史学进入了一个转型发展期。延续数百年的程朱理学走向没落,经史考据之实学思潮兴起,并且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潮。士大夫对理学的批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发展。顾炎武作为明清之际的“三大家”之一,他在史学方面的建树,反映和促进了这一时期史学的嬗变与转型。顾炎武历史观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民本思想,即对普通劳动者历史作用的认识和认识论等方面上。 顾炎武认为“天子一位”,君主只是一个爵位,是人民“推举”而来的,没有绝对的贵胄,君主要重视人民。 在认识论上,顾炎武的学识是建立在自身的实践基础之上的,他通过自己的学识与实践正确论证了“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他认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摘编自金海峰《浅析17-18世纪中西方史学的嬗变与转型》

材料二:对于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的社会史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用唯物史观解释中国历史,与当时国内主流史学界并不符合。社会史论战本身既是由现实问题而来,又全然表现为回到现实问题中去。由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进而展开的社会史论战,因其较为明显的非学术色彩、普遍生硬的史论综合特征等原因,短时间内难以得到主流史学界认同。 社会史论战使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联结在一起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雏形,但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尚需从历史学研究的学术层面充实加强。之后的几年里,人们更注重反思社会史论战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实史料的基础上加强社会经济史研究。研究者及其观点也发生了各种变化,经过几年的讨论、研究、调整、淘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在30年代末至40年代以后逐渐明确。

——摘编自张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与社会史论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史学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2024-02-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论述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现代性进程中的启蒙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不断变革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决定的,启蒙思想无法脱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独立自存,二者存在着互为支撑的内在关系。启蒙思想是欧洲现代性的理念先导,思想家第一次明确指出科学和数学(而非宗教教条)控制着整个物理世界,人们通过理性来揭示自然的本质、审视社会关系。“变革是历史的本质”,作为思想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启蒙运动启迪人们理性思考自己在公众生活中应该做什么,并阐明了现有社会秩序的潜在危机,从整体上来说,其在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形成了分水岭。

——摘编自刘晓青《论近代欧洲启蒙思想与现代性》


根据材料,围绕“传统性与现代性”这一主题,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达准确、逻辑清晰)
2024-02-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表明《新青年》(     
A.绝对肯定西方文明的进步性B.摆脱传统伦理道德束缚
C.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内容D.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5 . 18世纪,法国学者狄德罗主编了《百科全书》,编纂者既有狄德罗、卢梭这样的出身平民者,也有霍尔巴赫男爵、孟德斯鸠男爵、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伏尔泰。法国大革命以前,《百科全书》共出版了6个版本,印刷了大约2.4万套,美国富兰克林、宪法之父麦迪逊、“门罗主义”创始人门罗都购买了《百科全书》。这表明当时(       
A.启蒙思想契合了时代潮流B.专制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C.全民教育提高了民众觉悟D.启蒙运动内涵发生变化
2024-02-08更新 | 33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商洛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尖子生学情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汉字拉丁化,是晚明“西学东渐”思潮下的产物。它的肇始,是以拉丁字母为汉语(字)注音。是时,来华的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为了学习汉字和传教的需要,开始系统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这波拉丁化风潮,以清军入关、一统华夏的方式而戛然而止。

近代以来,基于彻底改变汉字字形,而代之以拉丁字母的拼音方式使用汉语、书写汉字之风兴起。其中支持者、参与者不乏文化界振聋发聩的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在内的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都发表过赞成推行拼音文字的意见,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守旧势力的复辟也暂时中止了“汉字拉丁化”的讨论。伴随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刘半农、鲁迅为代表的学者再次擎起“汉字拉丁化”的大旗,指出汉字是“带病的遗产”,疾呼“只有汉字拉丁化一条路可走了!”,钱玄同信誓旦旦地说:“汉字革命,改用拼音,是绝对可能的事”。尽管如吴宓、辜鸿铭等学者持论反对汉字拉丁化,但终究扛不过以“自新”“改革”为号召的“先锋派”。

1955年10月,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最终通过拉丁字母式的《汉语拼音方案》。

拼音化向着“拼音作为拼写注音工具,从属于汉字”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舟楫《为什么汉字拉丁化改革没有成功?》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选择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可选话题1:“汉字拉丁化”的历史进程;
可选话题2:汉字拉丁化改革没有成功的原因。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2-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7 . 1920年,邵力子指出:“劳动者应该尽国民监督政治的天职。劳动团体也可以有政治的活动,但劳动团体应当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这一言论出现的背景是(     
A.北洋军阀的统治被推翻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024-02-0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在元代,作文言小说者“以为小说非含有教训,便不足道”;讲史平话者“言其上世之贤者可为师,诽其近世之愚者可为戒”。明代张尚德在谈论《三国演义》时,称其“裨益风教,广且大焉”“此编非直口耳资,万古纲常期复振”。据此可知,元明时期的文艺创作(     
A.满足了市民文化诉求B.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播
C.塑造了丰富人物形象D.重视道德教化的功能
2024-02-0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弟子中不乏出身社会下层者。墨子则进一步主张以“匹夫徒步之士”为教育对象,以先行劳苦服役为入学条件。故《墨子》载: “翟以为虽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儒家倡导公平公正B.平民阶层得到发展
C.劳动教育开始普及D.墨家重视贤人示范
2024-02-04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中国所译西书变化图


材料二   下表是近代中国人所译西书简表

译书人译书名称
李善兰(18111882《几何原本》《谈天》《重学》等
徐寿(18181884《化学鉴原》《化学考质》《化学求数》等
华蘅芳(18331902《代数术》《三角数理》《微积溯源》等
杨廷栋(17781950《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
胡适(18911962《最后一课》《弑父之仇》等

——摘编自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近代中国译西书活动进行简要评析。
2024-02-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