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严复提出不能以“养民之财”“教民之财”和“赡疾病待赢老之资”作为征税对象,即“赋在有余”的原则。严复这一经济思想
A.说明其反对政府向公民征税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基本相同D.满足了当时农民阶级的迫切要求
2021·河南·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905年,孙中山和严复因“开民智”问题而发生了一场争论。严复坚持开民智为变政制的前提,认为中国民智未开,仓促变制将危害社会,“为今之计,唯急从教育上着手!”孙中山回答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这场争论表明
A.严复的主张脱离国情B.孙中山思想更符合实际
C.维新派思想趋向保守D.分歧的实质是道路之争
2021-03-03更新 | 16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02
20-21高二上·福建福州·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1918年严氏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一战暴露西方文明弊端引发反思B.维新变法需借助传统文化
C.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D.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2021-01-29更新 | 584次组卷 | 14卷引用:第2课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高二历史期中期末复习背记练(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
20-21高二上·山西太原·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97年,《天演论》刊行后,许多学堂教师以此作为教材,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作文题目考查学生;当时社会中为新生儿起名多用“天演”“天择”等。《天演论》引起社会共鸣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后严峻的民族危机B.维新思想已经深入人心
C.进化论冲击了上帝造人说D.戊戌变法取得实质成果
2021-01-29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6教材插图惹争议——教育问题-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5 . 如图是严复翻译的一部著作的书影。他要宣传的核心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师夷长技以自强
C.变法图强,救亡图存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0-21高二上·安徽·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统计,1898年严复《天演论》出版后,十多年间发行过三十多种版本,发行量据西学译著首位,“天演”“物竞”“天择”等新名词充斥报刊流行。社会上有以《天演论》为教材的,有以“物竞天择”为作文题的,有以“竞存”、“适之”等为字号的。这一现象说明
A.《天演论》思想契合了时代的特点B.维新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近代国人具有推崇译著的猎奇心态D.西学的广泛传播促进了民族觉醒
2020-11-29更新 | 195次组卷 | 3卷引用:热点06教材插图惹争议——教育问题-2023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某学者在19世纪末提出:“博矣哉,《春秋》张三世之义也。治天下者有三世:一曰多君为政之世,二曰一君为政之世,三曰民为政之世。……大地之事事物物,皆由简而进于繁,由质而进于文,由恶而进于善……既有民政,而旋复退而为君政,此于公理不顺。”这一言论旨在(  )
A.寻求治国平天下的公理B.揭示世界文明史的线索
C.说明“君政”与“民政”相互依存的道理D.借进化论和儒家思想表达政治改良的愿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甲午成为了中国民主观念演进的分水岭,人们对儒学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动摇,进化论在中国知识界备受推崇并逐渐成为晚清思想界的主流观念,时人称之为“天演公理”。主要是因为当时
A.儒学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B.广大知识分子在变法中的偏激倾向
C.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主题
D.进化论思想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9 . 下列不属于维新变法时期的理论作品的是
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
C.《天演论》D.《劝学篇》
2020-10-02更新 | 270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严复戊戌时期在《救亡决论》中历数中国传统文化弊端,并倡言:“天下理之最明而势所必至者,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而他晚年则力主回归传统,高唤:“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这反映出
A.资产阶级软弱性与妥协性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C.国内外形势的复杂与多变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日益牢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