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已知aR,函数
(1)时,解不等式
(2)若关于的方程的解集中恰有两个元素,求的取值范围
(3),若对任意,,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不大于,求的取值范围.
2 . 利用方程的方法可以将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例如将化为分数是这样计算的:设,则,即,解得.
这是一种利用方程求解具有无限过程的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高中计算无限概率、无限期望问题时都有很好的妙用.
已知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局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乙获胜的概率为,每局比赛的结果互不影响.规定:净胜局指的是一方比另一方多胜局.
(1)如果约定先获得净胜两局者获胜,求恰好4局结束比赛的概率;
(2)如果约定先获得净胜三局者获胜,那么在比赛过程中,甲可能净胜局.设甲在净胜局时,继续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比赛结束(甲、乙有一方先净胜三局)时需进行的局数为,期望为.
①求甲获胜的概率
②求.
7日内更新 | 1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3 . 学生考试中答对但得不了满分的原因多为答题不规范,具体表现为:解题结果正确,无明显推理错误,但语言不规范、缺少必要文字说明、卷面字迹不清、得分要点缺失等,记此类解答为“类解答”.为评估此类解答导致的失分情况,某市考试院做了项试验:从某次考试的数学试卷中随机抽取若干属于“类解答”的题目,扫描后由近千名数学老师集体评阅,统计发现,满分12分的题,阅卷老师所评分数及各分数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教师评分(满分12分)11109
各分数所占比例
某次数学考试试卷评阅采用“双评+仲裁”的方式,规则如下:两名老师独立评分,称为一评和二评,当两者所评分数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分时,取两者平均分为该题得分;当两者所评分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1分时,再由第三位老师评分,称之为仲裁,取仲裁分数和一、二评中与之接近的分数的平均分为该题得分;当一、二评分数和仲裁分数差值的绝对值相同时,取仲裁分数和前两评中较高的分数的平均分为该题得分.(假设本次考试阅卷老师对满分为12分的题目中的“类解答”所评分数及比例均如上表所示,比例视为概率,且一、二评与仲裁三位老师评分互不影响;考生最终所得到的实际分数按照上述规则所得分数计入,不做四舍五入处理).
(1)本次数学考试中甲同学某题(满分12分)的解答属于“类解答”,求甲同学此题最终所得到的实际分数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本次数学考试有6个解答题,每题满分12分,同学乙6个题的解答均为“类解答”.
①记乙同学6个题得分为的题目个数为,计算事件“”的概率.
②同学丙的前四题均为满分,第5题为“类解答”,第6题得6分.以乙、丙两位同学解答题总分均值为依据,谈谈你对“类解答”的认识.
2021-07-14更新 | 117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4 . 已知函数
(1)设,若不等式对于任意的x都成立,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2)设,解关于x的不等式组
2019-11-20更新 | 53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题(三)
5 . 已知函数是奇函数.
(1)求的值;
(2)证明:函数上是增函数;
(3)解关于的不等式.
2024-02-23更新 | 1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A9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6 . 已知函数对于任意实数恒有,且当时,,又
(1)判断的奇偶性并证明;
(2)求在区间的最小值;
(3)解关于的不等式:
2023-02-17更新 | 1637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20-21高一上·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7 . 定义区间的长度均为,其中.
(1)不等式组解集构成的各区间的长度和等于,求实数的范围;
(2)已知实数,求满足不等式解集的各区间长度之和.
2020-10-22更新 | 1137次组卷 | 10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8 . 设函数(为实数).
(1)当时,求方程的实数解;
(2)当时,
(ⅰ)存在使不等式成立,求的范围;
(ⅱ)设函数若对任意的总存在使,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3-01-16更新 | 86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数学试题
9 . 已知函数对于任意实数x恒有,且当时,,又
(1)判断的奇偶性并证明;
(2)求在区间的最大值;
(3)解关于x的不等式:.
10 . 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证:当时,总有,并指出当为何值时取等号;
(3)解关于的不等式.
2022-01-12更新 | 49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