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推理与证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中国古人所使用的音阶是“五声音阶”,即“宫徵(zhǐ)商羽角(jué)”五个音,中国古代关于这五个音阶的律学理论,叫做“三分损益法”,相关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管子·地缘篇》.“三分损益”包含“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两层含义,“三分损一”是指将原有长度作三等分而减去其一份生得长度,“三分益一”是指将原有长度作三等分而增添其一份生得长度.具体来说,以一段圆径绝对均匀的发声管为基数——宫(称为“基本音”),宫管的“三分损一”为徵管,徵管发出的声音即为徵,徵管的“三分益一”为商管,商管发出的声音即为商,商管的“三分损一”为羽管,羽管的“三分益一”为角管,由此“宫、徵、商、羽、角”五个音阶就生成了.关于五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五音管中最短的音管是羽管
B.假设基本音的管长为81,则角管的长度为64
C.五音管中最长的音管是商管
D.类比题中的“三分损益”可推算:商的“四分损一”为徵
11-12高二下·江西赣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第一步应验证不等式(       
A.B.C.D.
2022-04-09更新 | 370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3 . 辛亥革命发生在辛亥年,戊戌变法发生在戊戌年.辛亥年、戊戌年这些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符号叫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符号叫地支.按天干地支顺序相组配用来纪年叫干支纪年法.例如:天干中“甲”和地支中“子”相配即为“甲子年”,天干中“乙”和地支中“丑”相配即为“乙丑年”,以此纪年法恰好六十年一循环.那么下列干支纪年法纪年错误项是 (     
A.庚子年B.丙卯年C.癸亥年D.戊申年
4 .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这可以通过方程确定,类比上述方法,则正数       
A.B.C.D.
2021-08-17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理)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历法上自古以来使用的纪年方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做“十二地支”.“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两者按干支顺序相配,组成了干支纪年法,其相配顺序为:甲子、乙丑、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癸未,甲申、乙酉、丙戌、…、癸巳,…,共得到60个组合,称六十甲子,周而复始,无穷无尽.2021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辛丑年,那么2015年是“干支纪年法”中的(       
A.甲辰年B.乙巳年C.丙午年D.乙未年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已知甲、乙、丙三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同学今天过生日,当问起他们今天是哪位同学的生日时,甲说:“今天是丙的生日”,乙说:“今天是甲的生日”,丙说:“今天是我的生日”.若他们中有且只有一位说了谎话,则他们三人中今天过生日的是___________.
2021-03-3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7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则当时,等式左边应该在的基础上加上(       
A.B.C.D.
2021-03-15更新 | 1014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较易(0.85) |
名校
解题方法
8 . 观察下列式子:根据以上式子可以猜想:__________
10-11高二下·安徽亳州·期末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其中只有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是乙或是丙获奖.”乙说:“甲、丙都未获奖.”丙说:“我获奖了.”丁说:“是乙获奖了.”四位歌手的话只有两句是对的,则获奖歌手是(       
A.甲B.乙C.丙D.丁
2020-12-22更新 | 860次组卷 | 3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10-11高二下·山东济宁·期末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从,不等式左边需要(       
A.增加一项B.增加两项
C.增加,且减少一项D.增加,且减少一项
2020-12-03更新 | 768次组卷 | 38卷引用: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数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