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有一种放射性元素,最初的质量为,按每年衰减
(1)求两年后,这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
(2)求年后,这种放射性元素的质量(单位为:)与时间的函数表达式;
(3)由(2)中的函数表达式,求这种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剩留量为原来的一半所需的时间叫做半衰期).(精确到年,已知:
2 . 荀子《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可以把看作是每天的“进步”率都是,一年后是;而把看作是每天“退步”率都是,一年后是.若经过200天,则“进步”的值大约是“退步”的值的(       )(参考数据:
A.45倍B.50倍C.55倍D.60倍
4 . 已知,则       
A.25B.5C.D.
2022-06-10更新 | 21880次组卷 | 51卷引用: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十二月月考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牛顿冷却定律,即温度高于周围环境的物体向周围媒质传递热量逐渐冷却时所遵循的规律.如果物体的初始温度为,则经过一定时间t分钟后的温度T满足,其中是环境温度,h为常数.现有一个105℃的物体,放在室温15℃的环境中,该物体温度降至75℃大约用时1分钟,那么再经过m分钟后,该物体的温度降至30℃,则m的值约为(       )(参考数据:
A.2.9B.3.4C.3.9D.4.4
2022-03-30更新 | 1482次组卷 | 11卷引用:数学-2022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
6 . 按照“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2030年为碳达峰时期,2060年实现碳中和,到2060年,纯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超过70%,新型动力电池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风口.Peukert于1898年提出蓄电池的容量C(单位:),放电时间t(单位:)与放电电流I(单位:)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其中nPeukert常数,为了测算某蓄电池的Peukert常数n,在电池容量不变的条件下,当放电电流时,放电时间;当放电电流时,放电时间.则该蓄电池的Peukert常数n大约为(       )(参考数据:
A.B.C.D.2
2022-01-16更新 | 1902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西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7 . 为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某企业于年在其扶贫基地投入万元研发资金,用于养殖业发展,并计划今后年内在此基础上,每年投入的资金比上一年增长
(1)写出第年(年为第一年)该企业投入的资金数(万元)与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函数的定义域;
(2)该企业从第几年开始(年为第一年),每年投入的资金数将超过万元?(参考数据:
8 . 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牛顿曾提出:物体在空气中冷却,如果物体的初始温度为,空气温度为,则分钟后物体的温度(单位:)满足:.若常数,空气温度为,某物体的温度从下降到,大约需要的时间为(       )(参考数据:
A.分钟B.分钟C.分钟D.分钟
单选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9 . 青少年视力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视力情况可借助视力表测量.通常用五分记录法和小数记录法记录视力数据,五分记录法的数据L和小数记录表的数据V满足.已知某同学视力的五分记录法的数据为4.9,则其视力的小数记录法的数据为(       )(
A.1.5B.1.2C.0.8D.0.6
2021-06-07更新 | 42954次组卷 | 11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12月月考)数学试题
10 . 大气压强,它的单位是“帕斯卡”(Pa,1Pa=1N/m2),大气压强Pa)随海拔高度(m)的变化规律是m-1),是海平面大气压强.已知在某高山两处测得的大气压强分别为,那么两处的海拔高度的差约为(       
(参考数据:
A.550mB.1818mC.5500mD.8732m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