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棱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典数学最重要的著作.《九章算术》的“商功”一章中给出了很多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上底面与下底面相互平行,且均为长方形.《九章算术》中称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刍童”.如果,且两底面之间的距离为,记“刍童”的体积为,则(       
A.B.
C.D.
2020-10-27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在古代,正四棱台也叫“方亭”,竖着切去“方亭”两个边角块,把它们合在一起是“刍甍”,图1是上底为a,下底为b的一个“方亭”,图2是由图1中的“方亭”得到的“刍甍”,已知“方亭”的体积为,“刍甍”的体积为,若(约等于0.618,被称为黄金分割比例,且恰好是方程的一个实根,台体的体积公式为,则       
A.B.C.D.
2020-09-22更新 | 519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考评数学(文科)试题
3 . 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始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意思是说:“有一个边长为丈的正方形水池,在池的正中央长着一根芦苇,芦苇露出水面尺.若将芦苇拉到池边中点处,芦苇的顶端恰好到达水面.问水有多深?芦苇多长?”该题所求的水深为(       
A.B.C.D.
2020-05-02更新 | 1025次组卷 | 8卷引用:2020届全国100所名校高考模拟金典卷文科数学(六)试题
填空题-双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成书于公元一世纪的我国经典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道名题,就是“引葭赴岸”问题,题目是:“今有池方一丈,点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赶岸,适马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题意是:有一正方形池塘,边长为一丈(10尺),有棵芦苇长在它的正中央,高出水面部分有1尺长,把芦苇拉向岸边,恰好碰到沿岸(池塘一边的中点),则水深为__________尺,芦苇长__________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长方、堑堵、阳马、鳖臑这些名词出自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商功》,其中阳马和鳖臑是我国古代对一些特殊锥体的称呼.取一长方,如图长方体,按平面斜切一分为二,得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三棱柱,称该三棱柱为堑堵,再沿堑堵的一顶点与相对的棱剖开,得四棱锥和三棱锥各一个,其中与矩形为底另有一棱与底面垂直的三棱锥称为阳马,余下的三棱锥是由四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已知长方体,按以上操作得到阳马,则阳马的最长棱长为(       
A.B.C.D.
2020-03-10更新 | 29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文)试题
6 . 《九章算术》中,称底面为矩形而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为阳马,设是正六棱柱的一条侧棱,如图,若阳马以该正六棱柱的顶点为顶点、以为底面矩形的一边,则这样的阳马的个数是(

A.4B.8C.12D.16
2018-09-20更新 | 4417次组卷 | 28卷引用: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数学试题
7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由一道著名的“引葭赴氨”问题:“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其意思为:“今有水池丈见方(即尺),芦苇生长在水的中央,长处水面的部分为尺.将芦苇向池岸牵引,恰巧与水岸齐接(如图所示),问水深、芦苇的长度各是多少?”现假设,则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