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修辞手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2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拾起这零碎的书声时,感觉是捡到一片时光,可我不知道那是哪一时段历史的碎片。举头看天上白云,俯首拾一路花草,远古在天,草色在即,掷在其中的碎片,真的没有确切的时光认定。                            。传史、教化,明礼、树德、立品,言传于书声,内化于胸有诗书,外化于举止大方,整个华夏文明社会的秩序,就是在书声中相传。

1.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朝代兴替   ②唯有代代书声   ③从古到今   ④滔滔不绝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
2.下列句子与语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夜空中的小星星眨着眼睛,似乎在对你微笑。
B.船头飞溅起的浪花,吟唱着欢乐的歌曲。
C.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D.春天像刚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
2023-09-02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鼎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有个无所顾忌毁坏风景的最可悲的事例在西部灌木蒿原野上演,那儿有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要除掉灌木蒿换成绿草地。如果有什么事业需要自然景观的历史和意义的观念去论证的话,这场运动就是了。因为这儿的自然景观,雄辩地说明了创造这一景观的各种自然力量的相互作用。它展现在我们眼前,像一本打开的书,我们能从这些书页中读到这片土地成为现有状态的____________以及为什么我们要保持其完整性。但是,书页并未被阅读。

灌木蒿地地处西部高原,位于高山底坡,数百万年前,洛基山____________,形成此地。这地方的气候极端恶劣:冬季漫长,暴风雪自山上滚滚而下,高原上____________;夏季炎热,雨水稀少,干旱使土地深深裂开,干燥的风偷走了枝叶的湿润。

这里的原野自然发展,饱受暴风雪的洗礼,一个接着一个失败,肯定经过长久的试错期,综合了存活所需的全部特性,试图扎根高原,有一群植物终于适应了。灌木蒿在坡地和平原都能站稳脚跟,灰绿色的小叶子里保持着湿润,足以抵抗偷窃水分的干旱风。这是自然多少个世纪的实验结果,绝非偶然,所以,西部大平原成了灌木蒿之地。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四字词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里的原野自然发展,饱受暴风雪的洗礼。有一群植物经过长久的试错期,一个接着一个失败,终于综合了存活所需的全部特性,适应了,高原扎根了。
B.这里的原野自然发展,饱受暴风雪的洗礼。很多植物经过长久的、一个接着一个失败的试错期,终于有一群植物综合了存活所需的全部特性,扎根了,适应了。
C.这里的原野自然发展,很多植物饱受暴风雪洗礼,有一群植物经过长久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失败的试错期,终于综合了存活所需的全部特性,适应了,扎根了。
D.这里的原野自然发展,很多植物为了高原扎根的目的,饱受暴风雪的洗礼,经过长久的试错期,一个接着一个失败,终于综合了存活所需的全部特性,适应了。
3.上述文段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9-01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央视网联合出品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类节目《你好生活》第三季已经收官。这档节目主要面向年轻观众,既突出了青春视角,也营造出了一种难得的历史纵深感,是一个搭建起青年与历史对话桥梁的节目。

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第四期节目《泉源》。主持人和嘉宾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梧桐山,沿着红军曾经走过的路去寻找泉水源头。一行人一边艰难地行进,一边讲述着四渡赤水的故事,感慨长征路上的。这次“饮水思源”之旅让观众再次感叹美好生活从来不是的,而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蹚平了崎岖换来的,“就像我们喝到清凉的泉,别忘记,它一定有源”。

《你好生活》没有陷于琐碎的日常,而是以真实动人的故事、细致入微的生活片段,将宏大的时代命题为民小学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是脱贫攻坚的生动答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输城区的北京怀柔山村,是乡村振兴的名片;散落在稻田间的一座座民宿,是生态优化孕育出的金果银果……正是时代发展,成就了当下的美好生活。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3-09-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八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筷子,古称,被看作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箸的出现,与当时热食、粒食、羹食的出现及陶制碗形盛食器的使用密切相关。明清时,民间将呼为筷子。今天,筷子是中国人的日常餐具之一,我们每天都要使用它。

筷子虽为寻常之物,。筷子通常方首圆足,既方便使用,也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宇宙观。它多次出现在历代文人的文学作品中。元代周驰《咏箸》诗云:正使遭谗口,何尝废直躬。,抒发了即使遭受谗毁也不舍弃正直品质的情怀。筷子在民俗、礼仪活动中的应用也很普遍。一些地方在举行婚礼时,长辈会以红绳系一双红筷送给新人,寓意是成双成对,生活快乐。

1.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中存在的语言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A.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23-09-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也许是来去无踪的风,是风之手,在人们歇息之时,抚平了沙海的每一道印痕;又将沙子驱回它们原来的位置,将它们重新凝聚。重新整合。重新磨砺。每日每日,风都这样不知疲倦地完成着它手中不朽的雕塑

——张抗抗《沙之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如果你走近故宫午门,会看到这样一张巨幅海报:静静的夜空中,悬挂着一弯明月凝神细看,却是一支毛笔的笔毫,那弓起的身姿,仿佛飞龙走笔、力透纸背,毫光如月,照亮了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

展览共三单元:第一单元委怀琴书,出自陶渊明的诗句。书房里不仅有经史子集、文房四宝,               。周代的素面玉琮、商代的青铜鼎、南宋的古琴、五大名窑的瓷器……琳琅满目的陈设,展示传统书房的丰富。最有趣的要数一件清代紫檀木旅行文具箱,翻过来就可以变成一张小书桌,堪称移动的书房                。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里的江南烟雨,云气变幻,缥缈若仙境;倪瓒的《淡室诗》,寄托淡泊心境;唐寅的《双鉴行窝图》,将屋边两个水池喻为两面镜子,鉴心自省……第三单元颇具当代气质。裸眼3D技术还原了紫禁城中的一处特殊书房——香雪。明明是室内,却用白石依墙堆砌出山景,营造出仰观香雪海,坐觉太虚宽的意趣。

书房,                ,也是读书人的心灵栖息地。我们从展览中看到古人的生活方式和哲学思想,也看到当代艺术家对文化传承的思考与实践。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加点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
B.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C.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D.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临近10月,尼洋河畔的秋色渐次浓重。大河两岸逶迤的山峦上是苍翠的松柏,几场秋风之后,松柏的色泽变成了一种沉稳的深绿,每一棵树几乎都有了一种忧郁的神情。掺杂在松柏之中的白杨,比之松柏,却显得多情而又敏感,几乎是一夜之间,树叶就变得一片金黄,用这种热烈而又跳跃的颜色,向秋天表达着自己的暗恋。尼洋河水也有了一种微妙的变化,喧响的水声和飞溅的浪花都没有了夏季时的激烈,由于没有了沿岸农民的引水灌溉,河面变得宽阔了些,河水更加清澈了些,流速似乎也缓慢了些。如此,一种绵延的哀伤便包含在这河流之中,让人一下就会联想起望穿秋水这个词。

1.下列各项中,与画波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B.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望穿秋水”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至今有两千多年了,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行为准则。
C.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
D.“勤俭节约”的饭馆老板,将顾客吃剩的饭菜回收后稍作处理,再次端上了顾客餐桌。
2023-08-2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秀丽神奇的中国山水画哺育了唐诗、【甲】宋词空前绝后的绚丽和辉煌,成就了王维、吴道子、米芾等震古烁今的丹青宗师和绘画巨匠。而中国的山水自然,又是拥裹着风花雪月、夹缠着离愁别绪、浸润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乙】在追求形意神韵的丹青绘画中,张扬魅力。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驾一叶扁舟,荡桨西湖,赏湖光山色、夏荷秋桂,听羌管弄晴、菱歌泛夜,扑面都是唐宋的遗风余韵;泊舟枫桥,在疏疏的江枫和寥落的渔火中,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眉,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宵是否依旧斜挂在婆娑的树梢;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下,倾听那些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的鼾声……【丙】南国山水的温婉与柔媚,北疆山水的秀雅与奇异,西域山水的苍凉与神秘,巴蜀山水的秀美与清寒,莫不令人心旷神怡。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丁】还有什么能令人如此刻骨铭心呢?

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

1.文中【甲】【乙】【丙】【丁】四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D.【丁】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3.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B.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C.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承德,一座深远而厚重的城市。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1000多年的辽金文化和300多年的清文化在这里融合碰撞。亭台楼阁,山水相依,林海绵延,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在这里。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在这里,林海与草原相接,山庄与古刹辉映,城镇与乡村共荣,人们漫步在青石小路,轻抚红色宫墙,恍然间与历史打了一个照面……

才感盛夏,忽而已秋,避暑山庄正门前却,热度不减,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游客们越来越关注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对每一件文物都。文物保护是“留根”,更是“护魂”。避暑山庄正以科技赋能文物保护,以文化传承赓续民族团结根脉,以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如何保护好历史资源,传承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承德市按照首先开展文物调查、建立古建筑保护信息库,然后组建由文物管理和古建施工等单位组成的文保团队,最后保护利用文物、让古建筑焕发新光彩的规划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承德全力抓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C.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
D.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2023-08-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钢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