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2023·河北·模拟预测
1 . 从哲学角度看,之所以会出现漫画《被苹果砸中的人不一定都是牛顿》(作者:鲁楠)中的现象,是因为(       

①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会受到人们不同的立场、思维能力等的限制
③目光短浅的人容易忽视那些本质的、长远的联系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1更新 | 21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教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2 . 漫画《发挥特长》(作者:刘志永)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有(     
   
①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②想问题要善于抓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
③要注重联系的多样性,把握本质的联系
④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网友针对消费人气型书店产生评论:一种观点认为该类型书店能吸引消费者,有利于书店的发展和文化属性的实现;另一种观点认为过分注重书店的“颜值”,发挥其社交属性会影响消费者的阅读体验,弱化其文化功能的发挥。结合网友评论,对此类书店认识正确的是(     
①要在书店的社交属性和文化属性斗争性中把握同一性,在同一性中把握斗争性
②任何事物都存在利和弊两个方面,对书店的评价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③网友的评论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体差异性,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发展,不能夸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 . 自古以来,过年仪式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燃放烟花爆竹。近年来,“禁燃令”实施以来效果显著,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因燃放鞭炮而导致的死伤事故也明显减少。由此带来的争议一直未停止,有人说,烟花再美,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也有人说,没有爆竹声,就没有了年味。这说明(     
①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节日需要融入新的活动形式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对传统习俗的看法因时间地点和条件而改变
④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是否支持燃放烟花爆竹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5 . 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人赞同渐进式延迟退休,有人认为按照工龄退休更加合理,也有人提出可以自愿退休。由延迟退休引发的不同意见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在意识指导下必然作出不同的判断
②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受世界观影响,世界观不同对事物认识可能不同
③价值判断和选择与人们的立场有关,立场不同可能会导致结论不同
④对主观和客观关系的认识不同,对二者有无同一性的争论可能发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4-20更新 | 73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检测政治试题
6 . 柳宗元写的《早梅》和《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都与“梅”有关,但两首诗所寄托的情感却是不一样的。这主要(     
早梅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故国名园久别离,
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
正是峰前回雁时。
①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
②反映了客体的不同属性
③源于不同时期的实践经历
④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上升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漫画《角度不同,孰对孰错未必就一定》表明(     

①看问题角度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②认识是否正确没有客观的标准,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
③对同一客观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认识
④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②
2023-04-2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的这句经典名言引发网友热议,甚至翻找古籍刻本、教材教辅来印证自己的观点。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①典藏古籍是衡量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对两字用法的争议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
③对同一个确定问题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④追求真理必须要经历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1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
9 . 传播学里有个概念叫“沉默螺旋”,是指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或者容易被批判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然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学者提出了“反沉默螺旋”:曾经的“一己之见”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条件下,反而比以往更容易传播。从认识论角度看,上述现象说明(       
①人的认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②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界限模糊
③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的过程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3-04-06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政治试题
10 . 漫画《习惯》讽刺了某些人的错误,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哲理对其最有针对教育意义的是(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②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30更新 | 348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