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一 期末 2022-02-23 17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诗人敏感而多思,他们与生活的关系就是找到一个线头,让想象把这根线抻长,并不断地缠绕,直到编织成诗。敏感让他们成为燃点很低的人,与生活中的事物轻轻刮一下,诗的大火就腾地燃烧起来。于是雨夜细细的哭声立刻抓住了诗人的心,诗人也能从水管里不断漏出的水滴联想到总这么不止地滴,河流大海怎么办。这些联想型的诗人,喜欢用沉默屏蔽嘈杂,在空旷自由的心灵里,让想象翻腾神游。他们有时抓住一个点让它蔓延开来,有时由此物波及彼物。终点都是抵达心灵,让读者的情感燃起大火。

诗人不是简单触景生各种情,更主要的是借这些景物把憋在内心的风暴倾泄出来。这些倾倒出来的景物,都带着他心灵的颜色和温度,这让诗歌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情和撼人的力量。这样的写法叫挖掘法,每一笔下去,都挖进心里,疼而有劲,直至骨头露出来,泪水流出来。譬如诗人抚摸家谱,亲人的面容与命运开始浮现,于是想象亲人在他的手指下重新诞生复活,这是想象力放大了本体的意义,并让诗歌温暖起来。

诗歌的成功也得益于高超的技术,技术让诗人把杂乱粗糙的碎石冶炼成钻石,让语言精粹陡峭锋利,尤其那些出人意料的物与物的焊接,时时将我们的心智刷新并拎起来。而且诗人不是简单地记录触动情感的事物,而是把这些事物揉碎,再用浸透了情感又出神入化的语言重新建构,像一块生锈的铁经过加温熔烧再锻打制造,诗歌的顺序和气质都已经变化,形成一块崭新光芒的白钢制品。像有铁锤在敲击,一句比一句重且深。

好的诗歌就是这样,只要你破声一读就有诗意来笼罩你,心里就回荡着诗歌的节拍。这样的诗歌字句锤炼到了恰好的程度,似乎多一句就肥,少一句就要散架的感觉。这样的诗人是一个化繁为易的高手,以浅寓深,以整体作为暗示,直指生活的核心和生命的根。让人对万物有了彻底的洞见,并生出对世界的疼爱怜惜敬畏之情。所有这一切构成了诗歌凉而不冷,忧而不伤,悲而不绝望的美学品格,这是源于诗人有一颗真诚炽烈深沉又温爱的心。

(摘编自李犁《想象力与感受力》)

材料二:

玩味一首诗,最要紧的是抓住它的情趣。有些诗的情趣是一见就能了然的,有些诗的情趣却迷茫隐约,不易捉摸。我从前读“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以为它所表现的是一种凄凉寂寞的情感,所以把它拿来和“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诸例相比。现在我觉得这是大错。如果把这两句诗看成表现凄凉寂寞的情感,那就根本没有见到它的佳妙了。

艺术的最高境界都不在热烈。就诗人之所以为人而论,他所感到的欢喜和愁苦也许比常人所感到的更加热烈。就诗人之所以为诗人而论,热烈的欢喜或热烈的愁苦经过诗表现出来以后,都好比黄酒经过长久年代的储藏,失去它的辣性,只剩一味醇朴。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明白古希腊人何以把和平静穆看作诗的极境。这里所谓“静穆”自然只是一种最高理想,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超一切忧喜,同时你也可说它泯化一切忧喜。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

如果在“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两句诗中见出“消逝之中有永恒”的道理,它所表现的情感就决不只是凄凉寂寞,就只有“静穆”两字可形容了。凄凉寂寞的意味固然也还在那里,但是尤其要紧的是那一片得到归依似的愉悦。这两种貌似相反的情趣都沉没在“静穆”的风味里。

“来自灰尘,归于灰尘”也还是一种不朽。到了最后,人散了,曲终了,我们还可以寄怀于江上那几排青山,在它们所显示的永恒生命之流里安息。

(摘编自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答夏丏尊先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联想型诗人是燃点很低的人,与生活中的事物轻轻刮一下,就能让想象翻腾神游。
B.诗歌充满了深情和撼人的力量,这使得诗人笔下的景物都带着他心灵的颜色和温度。
C.诗人能将触动情感的事物揉碎再造,最终形成能散发崭新光芒的句意深重的作品。
D.从读者的角度来说,阅读好的诗歌可以洞见万物,对世界充满疼爱怜惜敬畏的情感。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笔下景物的意义是经过挖掘放大的,所以赏析诗歌时不能将其分析为“触景生情”。
B.诗歌凉而不冷,忧而不伤,悲而不绝望的美学品格启示我们,体味诗歌情感时要关注诗人欢喜愁苦之后的理性思考。
C.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达不到和平静穆的极境,故他们的作品称不上好的作品。
D.“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与“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相比,前者情趣虽然高妙,但没有表达出凄凉寂寞的情感。
3.结合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最接近“静穆”境界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C.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其五)》
D.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请举例说明材料一使用的论证方法。
5.你认为诗歌的成功得益于哪些方面的因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宇

①马棚里来了新的入驻者,骡子。

②马棚里原来的那匹马走了。

③有人说:那匹马因为跑得快,被新主人相中,去赛马场效力了。有人说:那匹马天生好看,被新主人相中,去马戏团了。有人说:那匹马太贪吃,爱炫耀,又不爱干活儿,被主人送屠宰场了。总之,那匹马再也没有回来,这是不争的实事。

④骡子住进马棚,兴奋不已。这环境,这待遇,这享受,比以前好多了。尤其是它独享着那个硕大的马槽,谁也不和它抢食,而且人们抢着给它喂草料。这日子过得惬意极了。想一想,自己曾经过的是什么日子。每天与马和毛驴在一块草地上吃草,今天马看见不顺眼,就飞奔过来,照着它脖子咬几口,嘴里骂道:“你这杂种,滚远点儿。”明天驴看见不顺眼,就撅着屁股,给它几蹄子,嘴里骂道:“你这杂种, 快快离开这块草地。”骡子忍着疼,不敢吱声,很委屈,也很纠结。怎么自己长得又像马又像驴,可又什么也不是?

⑤住进马棚里的骡子,很向往马过的日子。虽然被主人骑着,但是高高地仰着头。在众目睽睽之下,能得到人们的赞美,甚至还有闪光灯的特写,登上报纸的头版头条。相比之下,毛驴过的是什么日子,默默无闻,不是拉磨就是驮东西,整天不辞辛苦地为主人干活儿,又苦又累,还得不到主人的夸奖,更不用说别人的赞誉了。

⑥住进马棚后,每天除了吃东西要低头外,其余时间,总是把头仰得高高的,学着马的步伐,有节奏地走路。得空儿就去美发中心,把尾巴稀疏而灰暗的杂毛煸染得黑而广亮,蓬松如马尾。把短而直的鬃毛尽量拉长,烫成波浪状,形如马鬃。乍一看,这骡子还真有点儿像马了。它很期待主人能对它另眼相看。

⑦主人欣赏骡子的力量比驴大,脾气没有驴那么倔,模样比驴好看,但又没有马那么娇气,而且比马低调而适用。没想到新来的骡子把自己整成个马的样子,心里真有点儿不舒服。主人动了念头,想把骡子再次放归草地,心里埋怨那个饲养员,这骡子根本就不是当初推荐时所说的那样: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脑瓜绝顶聪明,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

⑧主人在马棚前来回地踱步,若有所思地看着骡子吃草。骡子嚼着新鲜的青草,却读不懂主人的心思,但它从主人的眼神里感到一丝丝的不安。骡子想,自己住的是马棚,吃的是精饲料,却没干出什么给主人露脸的事情,心里也很愧疚。于是,骡子想在主人的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⑨主人来了,原本是想让骡子去驮东西的。可是,骡子走出马棚,驮起主人,高扬着头,一声长嘶,奋起四蹄,狂奔起来。主人在骡子身上骑着,飘飘忽忽。没走多远,骡子突感身体不适,虽咬牙坚持,但无济于事,最终轰然倒下,猝死。

⑥主人从骡背上摔下来,灰头土脸的,半晌,才从地上爬起来。他拍拍衣衫的土,看着死去的骡子,颇有些伤感。

⑪尽管浑身疼痛不已,但主人还是觉得,骡子活得挺不容易。

⑫主人决定写一讣告,以告慰死去的骡子。提起笔来却难以下笔。一匹骡子……不合适,“匹”是马的专用词;一头骡子……也不适合,“头”是驴的专用词。实在没办法,索性写到:某骡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过度劳累,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实在骡之楷模也,云云。

⑬出殡那天,天阴沉沉的。曾经同在一块草地上吃草的马和毛驴都来了。哀乐声中,毛驴张开大嘴,引颈长鸣,一声连着一声,高亢有力,似对骡子离去的惋惜,又像宣泄心头的幽怨,也或许是对明天充满期待。

⑭主人听着,心潮澎湃,不禁低下了头。

⑮马棚总不能这么空着,新的入驻者,应该很快就要来了。

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环境,这待遇,这享受,比以前好多了”,作者连用几个短句,形象地表现了骡子对现有境遇的兴奋之情。
B.作者极力写以前马驴对待骡子的态度,主要目的是为了突出骡子对环境和待遇得到改善后的满足。
C.入住马棚后,骡子的实际表现与饲养员的评价存在鲜明的反差,由此可以看出饲养员欺骗了马棚的主人。
D.“高扬着头,一声长嘶,奋起四蹄,狂奔起来”等句,既写出了骡子的逞强,又暗示了它猝死的结局。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便呈现一种错位——马棚里的新入驻者却是骡子,这样写赋予之后的情节以生发的动力。
B.第⑥段运用神情、行为和外貌描写,表现了骡子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渴望得到主人赏识的迫切之情。
C.小说写出殡那天,毛驴张开大嘴,引颈长鸣,至于它为何长鸣,作者并未明示,这样处理耐人寻味。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以全知的视角,描写了骡子和主人的言行心理,冷静客观而又意蕴深长。
8.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可怜又可恨的骡子形象,请简要分析骡子的可恨之处。
9.虚幻性与讽喻性是寓言体小说的两个显著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这两个特征的理解。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须陀,弘农阌乡人也。性刚烈,有勇略。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同。后从杨素击平汉王谅,加开府。大业中,为齐郡赞务。会兴辽东之役,岁饥,须陀将开仓赈给。官属咸曰:“须待诏敕。”须陀曰:“如待报至,当委沟壑。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先开仓而后状,帝嘉而不责。

天下既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又长抚驭,得士卒心,号为名将。时贼帅王薄北连豆子航贼孙宣雅、石祗阁、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章丘。须陀大破之,露布以闻。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奏之。其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奄至城下,须陀与战,长才败走。后数旬,贼帅秦君弘、郭方预等园北海,须陀倍道而进,大败之。司隶刺史裴操之上状,帝遣使劳问之。十年,贼左孝友屯蹲狗山,须陀列八营以逼之。孝友窘迫,面缚来降。其党解象、王良、郑大彪、李脘等众各万计,须陀平之,威振东夏。以功迁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俄而贼卢明月众十余万将寇河北,次祝阿。须陀邀击,杀数千人。贼吕明星、师仁泰、霍小汉等众各万余,扰济北,须陀击走之。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转荥阳通守。时李密说让取洛口仓,遂逼来荥阳。须陀拒之,让惧而退,须陀乘之。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其所部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帝令其子元备总父兵。元备时在齐郡,遇贼,竟不果行。

(节选自《北史》卷八十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B.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C.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欢
D.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时男子十五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诏敕:即"诏书”,指皇帝颁发命令布告臣民的文书。
C.露布:指不封口的文书、奏章等,也指军旅文书中的告捷文书,文中为后者。
D.通守:佐理郡务,职位略低于太守,文中张须陀曾两度出任此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须陀是弘农阌乡人,性情刚烈,勇敢有谋略。年轻时曾跟从史万岁讨伐西爨,因战功被授予仪同一职,后来又曾跟随杨素攻打平汉王谅,加授开府。
B.天下太平的日子久了,人们大多不擅长打仗,只有张须陀勇敢善战,又擅长安抚驾驭士兵,很得士兵拥戴,当时被称为名将,也打了很多胜仗。
C.贼寇左孝友驻扎在蹲狗山,张须陀并不直接攻打他,而是排列八营来逼迫他,左孝友感到没有出路,自己两手反绑来投降,他的徒众也都被张须陀平定了。
D.张须陀战死之后,他的士兵日夜号哭,几天都不停止。皇帝感到只有让他的儿子元备去统领他父亲的军队才能使军队稳定,但元备因为路途遥远没有成行。
1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待报至,当委沟壑。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
(2)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奏之。
14.根据材料,概括张须陀在任政地方和领兵打仗两方面的优秀品质。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秦州田元均

欧阳修

由来边将用儒臣,坐以威名抚汉军。

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

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云。

莫忘镇阳遗爱在,北潭桃李正氛氲。


[注释]①田元均:在镇阳做官时与欧阳修交好,后调任秦州。②遗爱:遗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③北潭:镇阳一处风景幽丽的池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强调田元均虽以儒臣身份出任边将,却能凭借其威盛的名声来安定军心。
B.战马没有嘶鸣,与将士静听号令,军容整肃,此描写是诗人对田元均的赞扬。
C.边疆无战事,诗人勉励友人当带领军民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建立守边新功绩。
D.北潭桃花李花芬芳馥郁,象征田元均曾化育一方,也寄寓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16.第三联刻画出田元均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简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词人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之景,发出了“_____________”的慨叹,表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2)曹操在《短歌行》中希望贤才越过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屈尊驾车来问候自己,并且设想了大家在一起“_____________”的温馨场景。
(3)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劝学》中,“_____________”两句与新时代我们所大力倡导和弘扬的务实态度、实干精神不谋而合。
2022-02-2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日本政府4月13日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多国对此表示          和反对。对这一关系本国民众、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和国际公共健康安全的大事,日方不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                    的做法极其不负责任。

日方本可用其他手段处理这些核废水。有业内人士指出,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可以通过增设储水罐的方式来存放核废水,然而日本政府和东电方面称,这种方式需要大量时间与地方政府协调,远距离输送核废水也需要更大的工作量,排放核废水入海,是成本最低、最易操作的方案。日本国内一些反对排污入海的人士          指出,日本政府和东电不是不可为,而是不想为。

尽管日方口口声声将对核废水进行过滤和稀释后排放,确保安全性。(     ),这些水不少曾接触过堆芯熔毁的核燃料,接触的放射性物质极其复杂,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能否彻底清除令人存疑。日方如果无法履行口头作出的安全承诺,那么所排放的核废水对全球生态可能形成深远影响。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置疑     协调     一意孤行     一语破的
B.置疑     协商     苦心孤诣     一针见血
C.质疑     协商     一意孤行     一针见血
D.质疑     协调     苦心孤诣     一语破的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不同于普通核电站正常运营时产生的含氚废水
B.然而,普通核电站正常运营时产生的含氚废水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是不同的
C.因而,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不同于普通核电站正常运营时产生的含氚废水
D.因而,普通核电站正常运营时产生的含氚废水与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是不同的
20.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日方如果无法履行口头作出的安全承诺,那么所排放的核废水对全球生态可能造成深远影响。
B.日方如果无法履行口头作出的安全承诺,那么所排放的核废水对全球生态可能形成深远影响。
C.如果日方无法履行口头作出的安全承诺,那么所排放的核废水对全球生态可能形成深远影响。
D.如果日方无法履行口头作出的安全承诺,那么所排放的核废水对全球生态可能造成深远影响。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普的对象几乎是所有人,从幼童到老年人,涵盖各种专业、职业人群,比常规教育的覆盖面要广得多。然而,科普①     ,只能是常规教育的补充。那么科普什么就很重要了。大部分人接受科普的目的是获取那些学校没教或者是前沿的科学知识,但只有知识和结论还不够。

科普活动本质上更像是一种通信,通信的效果只能以接收方接收到的有效信息量来评估。发送得再多、再深刻、再精确,②      ,通信就失败了,科普就没有效果。怎么做科普效果才好呢?我们总结了九个字:抓热点、接地气、讲故事。抓热点就是用热点主题吸引公众参加,接地气就是要消除与公众的距离和障碍,讲故事才能够始终留住公众的注意力

那么谁来做科普呢?有三个群体:第一个群体是做科学新闻报道的媒体人;第二个群体是科普专业工作者:第三个群体是科技工作者,主要是指正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职业科学家。这三个群体 ③     ,扬长避短才是正道。

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拼图游戏中,完成整幅拼图需要一个个拼图单片的恰当拼接。而这些小小的拼图单片,如果视自己为孤立的个体,就难以确认自己的位置与价值;只有嵌在恰当的位置上,它们才是不可替代的存在。

其实,每一天,每个人,都应成为某个宏大图景中的一块拼图单片,既独特又相融。当然,一幅完美的宏大图景,也会让每一块拼图单片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我们正在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宏大图景,你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对此有怎样的思考? 又应该有怎样的行动?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06-09更新 | 2627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名句名篇默写
3
语言文字应用
4
作文主题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学术论文非连续性文本
6-90.4其他小说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概括中心意思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近体诗(律诗和绝句)  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评价思想内容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句复位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1-220.65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65青年成长  价值理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