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江西 高二 期中 2022-07-03 7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应该如何回应时代的呼唤,这是一个常说常新的问题。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进入全新的信息时代。新的传播手段,让诗歌这种曾是少数精英写作的文学皇冠艺术,变成了大众传情达意的工具,繁荣和杂芜共存,多样与无序同在,先锋与通俗携手。诗歌这门艺术,其边界被各种突破和探索改变,在一些人那里,诗歌成了一种面貌模糊的快餐产品。更有激进者和无知者进行无底线的尝试,以惊世骇俗的语言涂鸦从事所谓的诗歌写作。因此,真正热爱诗歌并坚守诗歌精神的诗人们,在今天需要更加努力回应时代的呼唤,写出无愧时代的诗篇,这是诗人的天职与担当。

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所证明的诗之大道。百年中国新诗的合法性,就是真实地记录并表达了中华民族奋起反抗、争取自由解放的百年心路历程,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兴中华的情感史。中国新诗在民族危亡和社会变革的每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代表性的诗人和里程碑式的诗篇。在五四时期,胡适、郭沫若、徐志摩、李金发、冰心、冯至等,都是开一代风气的大家。抗战时期,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还有田间、李季等一大批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中华民族危亡时用血肉筑起长城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之初,贺敬之的《放声歌唱》,以及郭小川、邵燕祥、闻捷、公刘等诗人的作品,记录了一个站起来的新中国所激起的浪漫情怀。直到改革开放,重新歌唱的牛汉、绿原等老诗人,以及舒婷、顾城等青年诗人的作品,呈现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的中国重新焕发青春的气象……百年新诗历史中,对于与时代与民族紧密联系的诗人,可以列一个长长的单子,写一部厚厚的专著。坚守中国新诗与时代同行的初心,不忘中国新诗与中华民族同呼吸、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鼓与呼的使命,中国诗歌一定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无愧时代的伟大诗篇。

努力开拓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是中国诗人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所做的最重要工作。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间,诗坛空前繁荣纷杂,而创作主潮深化了中国诗歌的题材。自20世纪末以来,对外开放让中国年轻一代有机会接受现代文学思潮,中国孕育了影响深远的现代主义诗歌潮流,呈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向下面对脚下土地的写实主义,经过近四十年多次流变而成为诗坛主要的新写实主义诗潮。这些作品不拒绝在表现手法上向西方学习,但诗歌的元素和资源是目光向下,面对本土,表现大众生活,为普通百姓呐喊,同时强调自我独特的创作风格,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及物写作与表现自我之结合,成为诗坛的新主潮。而坚守古典诗歌的传统,坚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在诗坛也没有缺席。他们用文言创作的格律诗词表现社会生活,他们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

努力锤炼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是每个中国诗人的天职与担当。诗歌是一门与语言有关的艺术。悠久的诗歌发展史,也是诗歌语言越来越典雅精美并且富于活力的过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近现代出现的新诗等中国诗歌的语言运用,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美绝伦,成为我们民族气质的体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鲜活且有生命的语言,拒绝粗鄙低俗的诱惑,拒绝空话套话的侵蚀,不仅考验每个诗人掌握语言的分寸和技巧,更能呈现诗人文化修养的成色。

(摘编自叶延滨《回应时代的呼唤是诗人的天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让中国新诗成为中国人百年来振兴中华的情感史。
B.回应时代呼唤,是百年新诗史上产生代表性诗人和里程碑式诗篇的重要原因。
C.新写实主义诗歌深化了当代中国诗歌的题材,特点是呈现面对世界的向外姿态。
D.只有向中国古典诗歌和现代优秀诗歌学习语言技巧,才能锤炼好诗歌的语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诗人应如何回应时代呼唤、创作优秀诗篇。
B.文章从当下诗歌创作入手,着重梳理了中国新诗的百年发展历程,以期总结经验。
C.文章以胡适、艾青等著名诗人为例,指出他们坚守了中国新诗与时代同行的初心。
D.文章以改革开放以来诗坛繁荣的事实,反映了诗人在开拓题材的社会深度方面的努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和新的传播手段促进了诗歌的发展与繁荣,要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诗篇,诗人必须坚守诗歌精神。
B.真正的艺术家应扎根于民族大地,与时代同行,牢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艺术作品。
C.历经流变的新写实主义诗歌成为当今诗坛的新主潮,但它强调自我独特的创作风格,难以产生里程碑式的诗篇。
D.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与文中坚守与时代同行的创作理念是相通的。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家庭结构是指民众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生活单位的构成状态。家庭结构以具有血缘、姻缘和收养关系的成员所组合的家庭或家户类型为认识途径。这一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类型主要有:核心家庭(夫妇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直系家庭(夫妇与一个已婚子女及孙子女所组成)、复合家庭(夫妇与两个及以上已婚子女所组成)、残缺家庭(未婚兄弟姐妹所组成)和单人户等。

中国当代城乡家庭、家户结构自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表现出较显著的核心化趋向,2000年开始这一趋向弱化或停止。但也应看到,目前城乡基本家户类型为核心家户、直系家户和单人户,其中核心家户居于主导地位。

(摘编自王跃生《中国家庭结构变动与特征》)

材料二:

表一   1993年—2010年家庭户规模变化情况   单位:%

年份

一人户

二人户

三人户

四人户

五人户

六人户

七人户及以上

总计

1993

0.0588

0.1122

0.2621

0.2575

0.1642

0.0779

0.0673

1

1998

0.0589

0.149

0.2984

0.2592

0.1356

0.0613

0.0376

1

2000

0.083

0.1704

0.2995

0.2297

0.1362

0.05115

0.03

1

2003

0.0765

0.1906

0.3171

0.2277

0.1148

0.0472

0.0261

1

2007

0.0894

0.2443

0.3036

0.2089

0.1011

0.0375

0.0152

1

2010

0.1453

0.2437

0.2687

0.1756

0.1003

0.042

0.0243

1

表二   1994年—2010年家庭类型的代际变化   单位:%

年份

一代户

二代户

三代户

四代户

五代及以上

总计

1994

0.1416

0.6588

0.1922

0.0073

0.00002

1

2000

0.2170

0.5932

0.1824

0.0074

0.00001

1

2010

0.3418

0.4783

0.1731

0.0069

0.000007

1

(摘编自《我国家庭结构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材料三:

最近出版的家庭蓝皮书《中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评估报告(2015)》指出,我国家庭结构特征发生如下变化:家庭规模正在快速地缩小,向小型化与微型化发展;在三种主要家庭结构中,当前核心家庭的比例在下降,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比例较为稳定;特殊家庭结构的比例有所上升;家庭结构呈现代际扁平化发展的趋势;城乡家庭结构依然存在着显著差异。

是什么造成了家庭结构特征变化?家庭蓝皮书认为,除了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和执行,还有以下影响因素:婚姻观及生育观的转变。在婚姻家庭方面,我国现已出现了一系列与传统婚姻家庭不同的模式,如单身家庭模式、空巢家庭模式、流动家庭模式等。在生育观方面,近年来人们的生育目的、生育意愿和对子女的期望值也在发生着转变,如人们的生育目的从“养儿防老”向满足个人情感需要、增加家庭幸福转变,生育意愿也从多生、“重男轻女”向少生优生晚生及淡化性别观念的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及培养。经济因素对家庭结构的影响增强。从宏观层面来说,国家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很多人有了享受生活的需求,而对生育、养育更多的孩子的需求越来越淡化。从微观层面来说,家庭的微观经济收入状况影响了人们的生育观,人们通过理性地分析未来家庭收入状况以及生育后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来决定生育行为,使生育行为影响家庭结构。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养老制度的日益完善,人们依靠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及养老制度可以生活得更好,从而促使一部分人选择一人家庭或者二人家庭生活模式。

(摘编自杨利春《是什么造成我国家庭结构特征变化》)

材料四:

总体来看,我国家庭结构仍保持以核心家庭为主,直系家庭占相当比例,复合家庭逐渐减少的模式。同时,也顺应时代变化表现出夫妇核心家庭、隔代直系家庭、再婚家庭及单人家庭比例升高的新特点。家庭结构的变化特征也反映出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

(摘编自童辉杰《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及其社会影响》)

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1993年~2010年家庭户规模来看,一人户、二人户家庭比例在逐年上升,到2010年,全国的一人户和二人户家庭占该年家庭户类型的一半以上。
B.从1993年~2010年三人户、四人户变化不大,说明主要受“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和“单独二孩”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C.截止2010年,全国家庭类型的二代户已经降至47.83%,而一代户迅速增长至34.18%,三代户以上变化不明显。
D.无论是1993年~2010年家庭户规模的变化,还是1994年~2010年家庭类型的代际变化,都体现出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的趋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当代城乡家庭、家户结构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表现出强劲的核心化趋向,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直系家户和单人户。
B.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结构依然存在着显著差异,城市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和特殊家庭为主,农村家庭结构以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为主。
C.造成我国目前家庭结构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婚姻观及生育观的转变、经济的发展、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等。
D.由于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生育成本越来越高,生育意愿和对子女的期望值也在发生着转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更趋于少生优生甚至选择不生。
6.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家庭结构的发展趋势和现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哪些挑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将军桥

刘建超

将军离休后,不顾子女的反对,执意回到了他出生的山区饮马村居住。

山,还是那两座山,东西两座山夹着饮马村;河,还是那条河,饮马河水还是清澈甘甜。

将军伫立在吱吱作响、栏断板裂的木桥上,脸庞如同木桥般沧桑斑驳。

饮马河水翻涌咆哮,将军的思绪被扯回到硝烟弥漫的岁月。

秋分后的一个傍晚,区小队接到上级任务,掩护部队后撤。

为了阻止敌军的围追堵截,区小队要保证在部队安全渡过饮马河后,将桥炸掉。

炸桥的任务交给了将军和他同村的民兵石头。

传说当年项羽带兵征讨,千里驰骋兵困马乏,项羽的“踢云乌骓”依旧马不停蹄,将队伍带到了河边,大军补给水源,安顿休整恢复了士气,这条河故名饮马河。

饮马河四季旺水,天再旱,河水也不见少。饮马河上有座古老的石桥,不知道老祖宗啥时候留下的,是村子联结外乡的唯一通道。没有桥,全村的人都要翻山越岭多走半天的路。

现在要炸掉这座石桥,怎么会舍得?

将军和石头对视着,谁也不忍点燃炸药。

远处,追来的敌军已经人影憧憧。

将军说,炸吧。以后过上好日子,咱再建桥,比这还要好的桥。

将军和石头抱在一起哭了,两个人一起点燃了导火索。

在映红半边天空的火光中,将军跟随部队北撤,石头因为父母病重留在了山村。

将军找到村主任大桥,说要在饮马河上建一座能跑车的石桥。

大桥兴奋地说,老叔,建桥是咱村里人的盼想啊。咱村依山靠水,有城里人稀罕的土特产,可就是路远桥不顺,出村要绕山路,好东西运不出去,想致富难啊。我去找过乡里,说咱这穷乡僻壤,没有钱啊。

将军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交给大桥,这是启动资金。

将军找专家设计了图纸。将军倾囊建桥的消息,燃起了村民希望的火花。村民家家捐钱出力,工地上每天都热闹得像过年。

盲奶奶把自己陪嫁的一对玉手镯,塞到将军手里,说,我盼着饮马河上能修座宽敞的桥,都盼瞎了眼睛啊。我那小孙女,要抄近道去学校,就是在这破烂的木桥上,掉进了饮马河,再也没有回来。

将军攥着盲奶奶的手,心在打战。

饮马河桥就要合龙了,关键时刻,村主任石大桥却找不到了,好几天都没有音讯。

问大桥的媳妇,说是大桥告诉她去县城采购材料了。

工地停工待料,将军嘴上都起了血泡。

几天后,县派出所来电话,说石大桥跟人打架被拘留了。

将军去县城把石大桥领回了饮马村。

烈日下,石大桥赤背跪在河边,腰间插着几根荆条,负荆请罪。村里人心软,可无论谁劝他都不起来,大桥媳妇哭着去求将军。

石大桥垂着头,说自己该死。他起了贪心,挪用购买材料的钱,在县城酒店狂吃海喝犒劳自己,与人动了手脚……

夕阳悬在西山头,余晖把饮马河映衬得金光闪闪。

将军缓缓走到石大桥身旁,伸手抽出一支荆条,手一扬,荆条在大桥黝黑的脊背上印出一道血印。

这一鞭,是我替你去世的父亲——我的石头兄弟打的。

1948年年初,将军带着独立团回到了饮马村。将军告诉石头,好日子就要来了,要组织人力在饮马河架起一座桥,迎接主力部队南下。

将军和村长石头站在石桥的残垣旁。石头说,当年石桥虽然被炸了,可是几个石桥墩还在,俺们可以用木料在旧石墩上搭建一座桥,保证让大部队安全通过。

全村人动员起来,伐木运料,还有的村民拆掉门板用来建桥。

大部队渡河那天,敌军为阻止大部队过桥,派出飞机对河桥狂轰滥炸。

将军和石头抱着圆木支撑在桥下,冰冷的河水浸湿了身体。爆炸的弹片击中了石头腰部,浑身染满鲜血,肠子都流出来了。将军让石头赶快下撤,石头却死死地顶着圆木,脸上还挂着笑。

石头告诉将军,媳妇就要生了,他就要当父亲了。不管是生男娃还是生女娃,名字早就想好了,就叫大桥。等孩子长大了,让他们建桥,给咱饮马河上建一座新桥。

石头就抱着圆木睁着渴望的眼睛死在桥下,那年他才二十五岁。

大桥号啕大哭,把头磕得咚咚作响。

将军望着奔流远逝的河水,说,大桥啊,你若真心悔悟,就带着乡亲们把这座桥建好,建结实。这河水里有我战友的英魂,这桥下有你父亲在看着。等桥建好了,我带你去自首。

将军返身而去。

石大桥疯了一样拼命干活儿,抱着一条被子就睡在石料上。

夜里,将军来到桥边,将一瓶白酒放在正鼾声如雷的大桥身边。

10月金秋季节,新建的大石桥竣工通行。

锣鼓声中,将军拉着大桥的手,一起走上新桥。

将军说,石头兄弟,我和大桥代你过桥了。

大桥跪在桥上,给将军磕了三个响头,说有了这座桥,俺饮马村人的日子就有了盼头。说完,大桥转身。

宽敞平展的桥头,警车上的警灯闪闪发亮。

将军去世后,骨灰就撒在了饮马河中,虽然桥头刻着“饮马河大桥”,但是村民都亲切地把这座桥叫“将军桥”。

(有删改)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对家乡感情浓厚,死后骨灰撒在了饮马河中;乡亲们将饮马河桥叫作“将军桥”,体现了对将军的怀念。
B.小说对将军这一形象的刻画意在衬托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石头,而石头的事迹则促成了石大桥思想的转变。
C.小说从革命战争年代写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所写事件的时间跨度较大,但是内容却比较集中。
D.小说选材典型,善于扣住人物在两难处境中的行为来刻画人物,让读者从中体会到人物激烈的内心斗争。
8.小说对饮马河及饮马河石桥的历史进行了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小说在谋篇布局上有何特点?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万元吉,字吉人,南昌人。天启五年进士。授潮州推官,补归德。崇祯四年,大计,谪官。十一年秋,用曾樱荐,命以永州检校署推官事。居二年,督师杨嗣昌荐其才,改大理右评事,军前监纪。嗣昌倚若左右手,诸将亦悦服,驰驱兵间,未尝一夕安枕。嗣昌卒,元吉丁内艰归。十六年起南京职方主事,进郎中。

福王立,仍故官。四镇不和,元吉请奉诏宣谕。又请发万金犒高杰于扬州,谕以大义,令保江、淮。乃渡江诣诸将营。杰与黄得功、刘泽清方争扬州元吉与得功书,令共奖王室。得功报书如元吉指,乃录其稿示泽清、杰,嫌渐解。廷议以元吉能辑诸镇,擢太仆少卿,监视江北军务。元吉身在外,不忘朝廷,数有条奏。请修建文实录复其尊称并还懿文追尊故号祀之寝园以建文配而速褒靖难死事诸臣及近日北都四方殉难者以作忠义之气。从之。

顺治三年三月,廷麟将朝王,元吉代守吉安。其将赵印选、胡一青频立功,而元吉约束甚严,诸将渐不悦。时有广东兵亦以赴援至。而新军张安者,汀、赣间峒贼四营之一,骁勇善战,既降,有复抚州功,且招他营尽降。元吉以新军足恃也,蔑视云南、广东军,二军皆解体。及是,大兵逼吉安,城中军不战溃,城遂破。元吉不能御,入赣城。大兵乘胜抵城下。

王闻赣围久,奖劳之,使尚书郭维经来援。元吉部将汪起龙率师数千,云南援将赵印选、胡一青率师三千,大学士苏观生遣兵如之。诸将欲战,元吉待水师至并击。而中书舍人来从谔募砂兵三千,吏部主事龚棻、兵部主事黎遂球募水师四千,皆屯南安,不敢下。主事王其狖谓元吉曰:水师帅罗明受海盗也,桀骜难制,棻、遂球若慈母之奉骄子。且今水涸,臣舟难进,岂能如约。不听。及八月,大兵闻水师将至,即夜截诸江,焚巨舟八十,死者无算,明受遁还,舟中火药戎器尽失。

十月初,大兵用向导夜登城,乡勇犹巷战。黎明,兵大至,城遂破,元吉死之。先是,元吉禁妇女出城。其家人潜载其妾缒城去,元吉遣飞骑追还,捶其家人,故城中无敢出者。及城破,部将拥元吉出城。元吉叹曰:为我谢赣人,使阖城涂炭者我也,我何可独存遂赴水死,年四十有四。

(节选自《明史•万元吉列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请修建文实录/复其尊称并还懿文/追尊故号/祀之寝园/以建文配/而速褒靖难死事/诸臣及近日北都四方殉难者/以作忠义之气
B.请修建文实录/复其尊称/并还懿文追尊故号/祀之寝园/以建文配/而速褒靖难死事诸臣/及近日北都四方殉难者/以作忠义之气
C.请修建文实录/复其尊称/并还懿文追尊故号祀之/寝园以建文配/而速褒靖难死事/诸臣及近日北都四方殉难者/以作忠义之气
D.请修建文实录/复其尊称并还懿文/追尊故号/祀之寝园/以建文配/而速褒靖难死事诸臣/及近日北都四方殉难者/以作忠义之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启,明熹宗朱由校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年号始于汉武帝。
B.大计,古代对官员的考核,始于周朝,至明朝成为定制。明清两代考核外官的制度叫大计,每三年举行一次。
C.丁内艰,也称内艰、丁忧,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父母去世,官员须停职守丧,若无特殊原因,朝廷也不可强召他们为官。
D.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的亲近属官。中书舍人,明代属内阁中书科,掌书写诰敕、制诏、银册、铁券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元吉因有才干,深受督师杨嗣昌的信任和倚重,诸将对他也心悦诚服;他不辞辛劳,往返奔波于军队间,不曾睡过一晚安稳觉。
B.万元吉忠心事国,四大兵镇不和,元吉请求奉诏前去宣布诏令,又请求拨一万金到扬州犒劳高杰,让他知晓大义,保卫江、淮。
C.万元吉多谋少断,当敌人大军压境的时候,诸将请战,他寻思稳妥御敌之策,等待水师来援合击,致使战机贻误,损失惨重。
D.万无吉军纪严明,忠贞守节。他下令部下追回逃出城外的小妾,城破之后,他认为对不起百姓,不愿逃跑,于是投水自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为我谢赣人,使阖城涂炭者我也,我何可独存!
14.列举吉安城失守的具体原因。
2022-07-0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万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登楼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①玉垒:山名。②西山寇盗:指吐蕃。③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颔联写诗人登楼所见,描述山河壮观,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B.颈联议论天下大势,北极(星)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说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C.尾联运用典故,后主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竟然也享受祭祀,在成都锦官门外,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在此有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意。
D.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格。
16.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