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检测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23-08-17 44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二)(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B.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C.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D.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王,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B.乡党,指乡里、家乡,也指同乡、乡亲。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而称乡党。
C.四海,古代人认为中国包含了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因而用“四海”泛指天下各处。
D.告子,其中的“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子”。
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告诉公孙丑,浩然正气是最伟大、最刚劲的,如果用正义去培养而不伤害它的话,它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无所不在。
B.孟子认为,君子的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来源于自身的正气,需要在长期的修养中获得,而非一蹴而就。
C.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孟子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述,但他还是对浩然之气作了一番具体的描述。
D.文中孟子借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阐述了“助长”对“知言”的严重危害,说理形象而又深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2)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5.简要分析材料一论证的方法。
2023-03-16更新 | 28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

材料二: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其大蔽数千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数。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节选自《庄子·人间世》)

材料三:

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B.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C.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D.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石,秦汉时以石表示官秩的等级。
B.匠石,名为石的巧匠,先秦古书常将职业放在人名前,如“庖丁”。
C.老子,与庄子并称“老庄”,其论著《老子》又称《道德经》。
D.太庙,古代皇帝为祭拜祖先而建的庙宇,只供奉皇帝的先祖。
8.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惠子用“大瓠之种”的事例,说明大葫芦大而“无用”,意在讥讽庄子的学说大而无用,却反过来遭到庄子的批评。
B.宋人只知着眼于小利,吴王之客却能借药方大败越人,获得封赏,实现了对物的大用,达到了庄子的境界。
C.楚威王派使者带着厚礼聘请庄子,但庄子不为所动,将千金和尊位比作养以待宰杀祭祀的牺牛,拒绝出仕。
D.庄子论著大多是寓言,寓哲理于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描写之中,奇巧有趣,意蕴深刻,不失为说理的有力手段。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2)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10.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五石之瓠和栎社树的“无用之用”体现在哪里?
2023-02-17更新 | 38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要问春节期间有哪些文艺节目迅猛“C位出圈,央视推出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宫夜宴》和电影《你好,李焕英》应该是榜上有名的。

《典籍里的中国》开创性地利用“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在第一期中为我们展示了典籍《尚书》的精华。伏生等历史人物故事的跨时空讲述,充分发挥了舞台艺术的创新潜质,使艰涩难读的传统典籍通过舞台演绎完成了当代表达。《唐宫夜宴》虽然表演时长不足5分钟,但处处体现出艺术的匠心和创新的转化。舞蹈以女乐官进入皇宫进行宴乐表演为基本情节,舞台设计与电视转播借助高科技手段为穿越时空的舞者提供了令人震撼的背景环境。妆容、服饰、舞姿、背景的设计灵感均来自千年之前的那个传奇时代。而当代舞者的一颦一笑,则让凝重变得灵动、让传统融入当下。《你好,李焕英》的导演贾玲历时数年打磨剧本,将对亡母的思念倾注于影片创作全过程,让广大观众体验了一场亲情重温之旅。这些“走心”的高质量文艺作品无疑收获了万千粉丝的满堂喝彩,更承载着时下观众对高质量文艺作品的深层次需求。

11.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才能创作出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
12.《典籍里的中国》《唐宫夜宴》《你好,李焕英》三部作品成功入选“我最喜欢的春节档节目”,如果你是活动组委会成员,请任选一部为其拟写颁奖词,不少于80字。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书法评论中的“骨气”,是指书家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操守,与书家的“魂”融为一体。与其他书法家洋洋洒洒的评论不同,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则是。唐穆宗即位后纵情享乐,荒废政事。有一次他请教柳公权如何运笔,柳公权借用书法的道理劝谏道:“运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柳公权一心为国,不顾个人安危、不畏权贵的骨气,是对“心正则笔正”的绝佳注脚。

中国文人在书法中不断追求遒劲有力的“骨气”之美。《祭侄文稿》是一篇祭文,作者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颜真卿为了纪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当时情绪极度悲愤,故时见涂抹之迹,国耻家仇、民族大义流淌于,线条浑厚圆劲,力透纸外,结体俯仰变化很大,气势凛然。宋代书法家米芾评价颜真卿字“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我们从米芾的评论中可以读出颜真卿的。由此可见,书法之骨气,实乃中国人修身养性、仁者爱人、达兼穷善、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代名词。

1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4.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不超过40字。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所熟悉的孔子形象大多源自儒家典籍,其实道家经典《庄子》中也有很多涉及孔子的故事。《庄子》中的孔子既是一代善教的宗师,___________。

关于孔子善教的故事,《庄子》中有异常精彩的描述,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究其原因,除了他本人的悟性和勤勉之外,___________。颜回欲去危乱的卫国辅佐卫君,为了使颜回成功的概率更大,孔子设置层层否定,启发他。庄子勾勒的孔子教育方法之脉络,与《论语》中记录的孔子教育理念一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孔子以师礼待老子,孔子不仅敬仰地位尊贵的道家创始人老子,___________,孔子游历到缁帷之林,闻渔夫与弟子议论,孔子即刻求教,并向渔父行“再拜”札四次。可见,只要是有道之人、孔于就乐于向之求教。

据《天运》篇可知,孔子自三十多岁开始求道,但直到五十一岁还没有得道。尽管如此,孔子仍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并南往沛地拜见老子,希望从老子那里听到道。事实上,孔子早在三十岁左右就已学有所成,开创私学,招收门徒;五十一岁时已颇有成就,是老子口中的“贤者”。

16.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17.简述最后两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有为,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表现出一种义无反顾的担当精神。道家的思想核心是无为,主张知其不可而不为,表现为一种①______。这两家思想的不同和对立是显而易见的,但②______,两者在历史上相互补充,相互吸收,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中华民族的主要精神。

人们经常把道家的无为理解为消极逃避,什么都不去做。其实,这很不全面也不准确。老子的无为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庄子的无为是保全自我,遵从个性;而汉初采取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其实是与民休养生息,不去扰民,让百姓安心恢复生产,以利于经济复苏和社会稳定。

儒家的有为③______。《论语》中不仅有一些赞扬效法天道无为的尧与舜,而且《孟子》《荀子》中也有很多尊重自然法则的无为思想。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三、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20. 鲍鹏山先生在《寂寞圣哲》一书中将墨子看作“向帝国挑战的剑侠”,认为墨子勇敢地向周王朝发起挑战。请结合本课《兼爱》所学,写一段文字,说说你的理解。200字左右。
2020-08-14更新 | 203次组卷 | 4卷引用:课课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2单元7 兼爱
作文-微写作 | 适中(0.65)
名校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体育比赛,只有战胜对手才能获得冠军。

海明威说:“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则短评,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选择恰当事例进行论述,叙议得当,逻辑严密,不少于300字的语段。
2023-01-14更新 | 317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天津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作文-微写作 | 较难(0.4)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钱理群教授曾说:“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的创造精神,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

20201月《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转而采用“强基计划”,即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实现招生良性互动。

2020628日广州医科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寄语年轻人:“要学会不满足,要向更高的目标前行,不单要有志气,还要争气,不单要有热情,更要有激情。”


作为一名高一学子,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结合材料精准立意,拟定标题,完成一个议论段落的写作。
要求:①有标题,有观点,有事例,有分析;②不少于120字。
2021-10-25更新 | 178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子》中讲了一个不龟手之药(一种防手冻裂的药物)的故事:宋国有一家人善于研制不龟手之药,但他们世世代代却只是用它来做和漂洗丝絮有关的事儿,得到的价值也“不过数金”;后来有一天,有一位客人用百金买下了它的制作技术,用它来服务于吴越交战中受冻的士兵,由此得到的价值是“裂地而封之”。

世世代代以此为事,这是坚持俗见;不以此为事而以彼为事,这是突破俗见。俗见,往往是生活中的常理常情,它凝结着人生的某些经验和智慧。突破俗见意味着对此的超越和创新,有时甚至是颠覆。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人们为什么会坚持俗见?是不是所有的俗见都需要、都能被突破?而有些俗见又为什么能被突破?从哪里突破?被谁突破?是自己还是他人,是同时代的还是后人?突破前后的俗见各自又有着怎样不同的境界和价值观呢?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作深入思考。


上述材料能给新时代的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文言文阅读
2
语言文字运用
4
作文
4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语言文字应用
4
写作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文言文阅读
1-50.65《孟子》  议论类
6-100.65《庄子》  《史记》  杂记(山川、景物、人事记)  史传文
二、语言文字运用
11-120.65颁奖词  探究内容,提出见解选择+表达
13-150.65修辞手法  变换句式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16-170.65压缩语段  连贯表达题组
18-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表达题组
三、作文
200.65微写作微写作
210.65人生感悟  微写作  理性思辨  议论类微写作
220.4责任 担当  微写作微写作
230.4文化创新  引语式材料  文化传承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