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吉安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一 期末 2024-02-05 7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世纪初,如何在现代世界体系的背景下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是百废待兴的中国亟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基于对中、英两国社会经济史和当时社会状况理解的分野,来自英国的社会经济史学家托尼与中国本土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为中国的乡村现代化设计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1932年,通过对英国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的比较研究,托尼认为中国的现代化的起点在农业文明而非工业文明。基于对现代市场的敏感与警惕,费孝通与托尼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托尼相反,他认为中国现代化的重点不在农业,而在乡土工业。早在1936年对江村的调查中,费孝通便关注到乡土工业、农业与市场的关系。在江村,虽然村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皆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是最为重要的产业,但若单纯依靠农业产出,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生活,而以缫丝为主的家庭副业不仅成为弥补家庭收支缺口的重要手段,还使得农民有余钱可以开展各种日常文娱与礼节性活动。但受国际市场生丝价格下跌的影响,上述活动在当时已经停止十年有余。费孝通认为只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制度对乡村工业进行改革,才能重新使得中国在现代市场中占据有利位置,发展乡土工业是振兴乡村经济的必由之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当费孝通晚年重新回归对中国现代化的研究时,其部分思想在具体的实践策略上虽仍与托尼相反,但在总体上已经开始重视基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倡农副、牧业混营与园艺改革两条路径的并举。此外,费孝通重回乡村振兴以及园艺改革,还与当时中国社会情境的转变有着莫大关系。伴随着中国向集体化时代的告别,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赋予了乡村经济以更大的发展空间,极大地增强了乡村振兴在现实上的可能性。

随着费孝通对中国各地区系列考察的逐步推进,其关于园艺改革的构想也渐次深化,进一步明确了现代市场与园艺改革的关系。1986年,费孝通对湖南洞庭湖区的园艺改革状况进行了考察,鉴于洞庭湖区因地制宜发展园艺改革的成功经验深入思考了园艺改革的可能性。这一构想在其对河南民权园艺改革事业的考察中最终发展成熟。民权人民通过转变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园艺改革,成功适应了现代世界市场的需求变化,成为新中国农村脱贫致富的典型。民权模式的成功使得费孝通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构想彻底发生了转变,走出了原来基于苏南模式无工不富的单一工业文明现代化的路径,认识到园艺改革对于乡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在费孝通晚年进行的数次农村考察中,他都格外关注当地的园艺改革事业,希望从民权模式出发,通过园艺改革为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增添新的活力,走出一条乡土工业与园艺改革并举的乡村振兴道路。

(摘编自张亚辉 庄柳《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

材料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千百年来,乡村生活、乡土情怀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蕴含着最深沉的乡愁。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风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绿水青山,都是刻写在大地、刻画于人心的优美图景。可以说,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离不开生活环境整洁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建设。

也要看到,一些乡村在追求美、营造美、建设美的过程中,曾走了些弯路、遇到了些问题。比如,农民整体搬迁、连片建设新居,往往因为规划不到位,只见新房,不见新村;一些历史文化古村落,在保护和开发中随意拼凑建筑符号,导致千村一面、文化品位不高;村民盖房缺规划设计、缺专业指点,瓷砖墙、琉璃瓦、塔尖顶等元素和风格杂糅。这些都提示我们,乡村振兴,离不开生活环境、文化品位、乡风民俗等各方面的美育建设。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不少地方也深切感受到,乡村要美,需要专业化的指导和帮扶。此次浙江开展美丽乡村美育村建设,将对试点村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措施,包括集中培训一支乡村美育导师队伍、策划举办特色化的本土美育活动、组建文创专家团队指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等等。这些措施,既有助于农户增收、产业增效,以美丽经济助力产业兴旺,也有助于高标准、高品位地建好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同时,也能通过激发的感染力、文化的感召力,保护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升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丽生活,三美融合,才能构筑城乡全城美丽新格局。

(摘编自吴春生《乡村振兴路,美育不缺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基于对中、英两国社会经济史和当时社会状况的理解不同,费孝通与托尼对中国的乡村现代化所设计的发展路径也不相同。
B.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的观点的变化,既与中国社会情境的转变有莫大关系,也得益于他亲自对中国各地区开展的一系列考察。
C.浙江省计划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实施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培育措施,有助于高标准、高品位地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D.只有做到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丽生活的“三美融合”,才能让乡村那些被边缘化、被无视的人群享有发展和繁荣的权利。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采用纵向展开议论的方式,阐述了费孝通“发展乡土工业,进而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这一观点的演变过程。
B.材料二运用对比论证,指出建设美丽乡村时一些乡村所走的弯路,以引出“乡村要美,需要专业化指导和帮扶”的观点。
C.“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等诗句,在描绘乡村风貌的同时,也蕴含着深沉的乡愁。
D.综合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中外不少有识之士为乡村现状而担忧,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重视园艺改革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园艺改革”观点的一项是(     
A.民权县发展草根资源的加工工业。
B.洞庭湖区大规模种植芦苇、柑橘。
C.大别山区大力发展茯苓、天麻产业。
D.内蒙古赤峰地区开展“退农还牧”。
4.费孝通振兴乡村经济的观念有什么样的变化?请简要概括。
5.建设美丽乡村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活着(节选)

余华

谁料到我一走凤霞就出事了,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凤霞生下了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凤霞死后躺到了那间小屋里,我去看她,一见到那间屋子就走不进去了,十多年前有庆也是死在这里的。我站在雪里听着二喜在里面一遍遍叫着凤霞,心里疼得蹲在了地上。雪花飘着落下来,我看不清那屋子的门,只听到二喜在里面又哭又喊,我就叫二喜,叫了好几声,二喜才在里面答应一声,他走到门口,对我说:

“我要大的,他们给了我小的。

我说:“我们回家吧,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二喜,我们回家吧。”

二喜听了我的话,把凤霞背在身后,我们三个人往家走。

那时候天黑了,街上全是雪,人都见不到,西北风呼呼吹来,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像是沙子一样。二喜哭得声音都哑了,走一段他说:

“爹,我走不动了。”

我让他把凤霞给我,他不肯,又走了几步他蹲了下去,说:

“爹,我腰疼得不行了。”

那是哭的,把腰哭疼了。回到了家里,二喜把凤霞放在床上,自己坐在床沿上盯着凤霞看,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那晚上我在二喜他们灶间坐到天亮,外面的风呼呼地响着,有一阵子下起了雪珠子,打在门窗上沙沙乱响,二喜和凤霞睡在里屋子里一点声音也没有,寒风从门缝冷嗖嗖地钻进来,吹得我两个膝盖又冷又疼,我心里就跟结了冰似的一阵阵发麻,我的一双儿女就这样都去了,到了那种时候想哭都没有了眼泪。

有庆死时,家珍差点也一起去了,如今凤霞又死到她前面,做娘的心里怎么受得住。第二天,二喜背着凤霞,跟着我回到家里。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全白了。一进屋,看到家珍坐在床上,头发乱糟糟的,脑袋靠在墙上,我就知道她心里明白凤霞出事了,我已经连着两天两夜没回家了。我的眼泪唰唰地流了出来,二喜本来已经不哭了,一看到家珍又呜呜地哭起来,他嘴里叫着:

“娘,娘……”

家珍的脑袋动了动,离开了墙壁,眼睛-动不动地看着二喜背脊上的凤霞。我帮着二喜把凤霞放到床上,家珍的脑袋就低下来去看凤霞,那双眼睛定定的,像是快从眼眶里突出来了。我是怎么也想不到家珍会是这么一副样子,她一颗泪水都没掉出来,只是看看凤霞,手在凤霞脸上和头发上摸着。二喜哭得蹲了下去,脑袋靠在床沿上。我站在一旁看着家珍,心里不知道她接下去会怎么样。那天家珍没有哭也没有喊,只是偶尔地摇了摇头。凤霞身上的雪慢慢融化了以后,整张床上都湿淋淋了。

凤霞和有庆埋在了一起。那时雪停住了,阳光从天上照下来,西北风刮得更凶了,呼呼直响,差不多盖住了树叶的响声。

文本二:

活着(节选)

张先       许绿伦

[舞台一片漆黑,隐约可见二喜和福贵矗立在台上。]

福贵       谁料凤霞会出事呢,我走了才几分钟,好几个医生跑进了产房,还拖着氧气瓶。凤霞生下孩子后大出血,天黑前断了气。我的一双儿女都是生孩子上死的,有庆死是别人生孩子,凤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幕后一个婴儿的啼哭传来。随即,婴儿的哭声变成了一个稚嫩的声音(苦根的声音):“我记得我出生后,爹的表情很奇怪,我被紧紧地抱着。旁边还有一个白头发红眼睛的人。你们说我不可能记得这种事,我不是乱说的,是真的记得呦!因为,爹在哭!爹和那个人喊着‘凤霞!’‘凤霞!’,凤霞是谁呢?凤霞是我娘,我的眼睛睁开了,娘的眼睛却永远地闭上了。”]

[灯光亮起。二喜拉着板车,凤霞被放在车上。福贵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跟在后面。田野里传来一片蛙鸣。]

福贵       我的外孙出生了,我的闺女凤霞却死了。我的女婿二喜变成了单亲爸爸,我的家人只剩下家珍,我的亲人越来越少了。我爹和我娘最先死了,如果他们都算是枯黄的老叶子,那么有庆和凤霞,他们是还泛着青色光泽的嫩枝,他们怎么也像是被割下的稻谷一样,与田野断开联系,被踩进泥沼。而我,只能像一只傻头傻脑的青蛙……所能做的,只是围在他们身边呱呱地叫。(模仿青蛙叫)呱呱,呱呱!

二喜       (停住脚步)爹,您上车吧。

福贵       呱呱,呱呱!

二喜       您怎么了,肚子疼?

福贵       我太重,二喜,你都几天没合眼了,撑不住。

二喜       多费些力气,就会少想些凤霞。

福贵       二喜呀,人世间有很多事都强求不来的,人要是有缘,就应该惜福了。

[抱在福贵怀中的苦根突然哭了起来。福贵手忙脚乱。]

二喜       没娘的娃娃哭了!

福贵       我上去,我上去。娃娃离他的娘近了,就不会哭。(上板车)

[苦根的啼哭停止,二喜艰难地拉车前行。]

[苦根的声音:“那天晩上,风吹得很冷,我被一个人紧紧地搂在怀里,脸上感到一滴滴的凉意,外公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直落到我的口中。咸咸的,还带着烟味。”]

二喜       爹,别再伤心了。

福贵       我对不住你,二喜,我们都被老天爷骗了!这家医院和我们前世有仇,有庆就死在这,凤霞也死在这,是爹没找对地方。

二喜       爹,徐家没对不住我,我们有了儿子,我们都算是有福的人,惜福,惜福哦!(蹲下)爹,我只是走不动了,腰疼得不行。

福贵       你把腰哭疼了。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妻子凤霞难产之际,二喜向医生求救“大的”,可以看出他俩夫妻情感深厚,也表现出二喜在悲剧命运笼罩之下的无奈选择。
B.文本除了写凤霞的离世之外,还写到有庆的死亡,这种死亡元素的重复出现,其目的在于提醒人们活着的艰难、生命的可贵。
C.“我”看到家珍在家眼睛呆滞,也不掉泪水,可见她的灵魂没有“活着”,对生无所依,对死无所惧,对凤霞的死亡毫无察觉。
D.文本二开头福贵的两次独白,流露出福贵因凤霞突然去世而产生的痛苦与无奈之情,也反映出福贵对二喜的同情与怜爱之心。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霞去世和埋葬的当天都出现雪,这营造了一种悲凉凄清的氛围,前后形成照应,显示出作者颇具匠心的构思。
B.两个文本的语言都形象生动,采用丰富的比喻、典型的自然环境描写等手法,充分体现出小说和戏剧的表达追求。
C.文本二中舞台说明是戏剧的组成部分,为福贵和二喜的对话提供时空和布景的说明,还可以解释他们的表情和动作。
D.襁褓中的苦根会说话,这一内容并非实写,而是剧本的想象,剧本借助想象表现出凤霞去世给家人带来的巨大伤痛。
8.结合文本一、二,请从语言和情节两方面概括分析剧本改编的特点。
9.余华在《活着》的一篇序言中坦言:“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请分析文本一是如何体现“没有任何阻挡”的。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绰,河东人也,性质直刚毅。在周,初为天官府史,以恭谨恪勤,擢授夏官府下士。高祖受禅,授大理丞。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寻迁尚书都官侍郎,未几转刑部侍郎。上以盗贼不禁,将重其法。绰进谏曰:“陛下行尧舜之道,多存宽宥。况律者天下之大信,其可失乎!”上忻然纳之,因谓绰曰:“若更有闻见,宜数陈之也。”迁大理少卿。故陈将萧摩诃,其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因赦摩诃。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朝。”上曰:“大理寺为朕特赦摩诃也。”因命左右释之。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裤,俗云利于官,上以为厌蛊[注],将斩之。绰曰:“据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谓绰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左仆射高熲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执以闻,上令悉斩之。绰进谏曰:“此人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耶?”绰拜而益前,诃之不肯退。上遂入。治书侍御史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前后赏赐万计。

(选自《隋书•赵绰传》,有删改)


[注]厌蛊:用巫术致灾祸于人。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命左仆射高颍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B.命左仆射高颍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C.命左仆射高颍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D.命左仆射高颍将绰斩之/绰曰/陛下宁可杀/臣不得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指的是古代王朝更迭,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B.大理,即大理寺,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一个官署名,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
C.尧舜,中国古史传说中的两位圣明的君主,是我国远古部落联盟的两位首领。
D.刑部,我国隋朝以后官制中的一个司法部门,主管刑罚,其最高长官为侍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绰品性正直,性格刚毅。在担任北周天官府史时,他恭敬勤恳,因此被提拔,担任夏官府下士。
B.赵绰直谏君王,主张多存宽宥。因为盗贼猖獗,皇上想施以重刑,赵绰认为君王应推行尧、舜之治道,多存宽容饶恕的仁爱之心。
C.赵绰坚守法律,秉持公正办事。辛亶因曾经穿红裤子要被皇帝处死,赵绰反对此事,虽被抓起来,但第二天就被释放并得到赏赐。
D.赵绰忠诚正直,得到君王赏识。皇上认为赵绰忠诚正直,时常让他进入阁中评论朝政得失,前前后后赏赐他的财物数以万计。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固命绰退食。
(2)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
14.文末皇帝用“撼树”和“喝汤”打比方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书呈仲谋

黄庭坚

漫来从官著青衫,秣马何尝解辔衔。

眼见人情如格五,心知外物等朝三

经时道上冲风雨,几日樽前得笑谈。

赖有同僚慰羁旅,不然吾已过江南。

[注〕]①仲谋,黄庭坚的好友裴纶。作此诗时黄庭坚刚进士及第,担任官职。②格五:古代流行的棋类游戏。③朝三:出自《庄子》,指朝三暮四的故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作者步入宦海,成为一名朝廷重臣,人生抱负得以实现。
B.作者担任官职,事务繁忙,甚至连喂马都没时间解开缰绳取下嚼子。
C.三、四两句借“格五”“朝三”两个典故,道出了对官场生活的感受。
D.作者为官以来经受了许多风雨,很难有几天能够举起酒杯,畅饮笑谈。
16.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诗句“_______________”运用多个动词写出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手法,从正面体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________________”则运用自然环境描写,从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
(2)《沁园春・长沙》中,诗人回忆同学少年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文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CatGPT诞生及其给人留下的“惊艳”印象,未必是因为它使用了多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是它搜集了更多的素材,因此能够更加“聪明”地解答用户的提问。对于重复性的、记忆性的问题,人工智能确实越来越     ①       了,但人工智能看似“聪明”,实则只是无意识的表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对创造性工作来说      ②        。人工智能学者王咏刚就认为:“无论是AI对话、AI写文章还是AI作画,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固有的非确定性、发散性、天马行空的特点,恰好可以成为激发人类灵感的好帮手。”人的灵感并非从天而降的,很多时候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人工智能背后的庞大数据库,可以扮演“巨人”的作用,让创造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随着语料素材的积累,比ChatGPT更“聪明”、更“全能”的聊天程序,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     ③     。对此,人们与其焦虑“机器取代人工”,不如敞开胸怀,欢迎技术进步给工作与生活带来的改变。人类腾出更多精力,聚焦于思想与观念的创新,机器当好“秘书”,科学与文化可以取得更深远的突破。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请将文中画横线部分改写成两个反问句,让情感表达得更强烈一些。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止咳药不是“甜水儿”,想怎么喝就怎么喝。今天,药师就来给大家介绍服用这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①         。服用这一类药品时,应将药品倒入勺子中,然后直接口服,这样做可以避免因瓶口沾上病菌而使糖浆污染变质,无法继续使用。

这一类药品直接口服即可,       ②         ,这样会降低药物的黏稠度和浓度,使药效大打折扣。服用药物后不能马上喝水,很多人喝完这一类药品后,觉得有点“齁”,所以立即喝水。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糖浆、浸膏类的药物主要是靠黏稠药液将咽喉黏膜覆盖,形成保护膜,减少外界刺激进而发挥药效。如果服药后立即喝水会稀释药液,       ③         ,影响药效的发挥。

很多人为了让咳嗽的症状尽快好转,便加大服用这一类药物,这一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一类药物含有很多中药成分,如果过量服用,会引起腹痛、腹泻、头晕、烦躁和血压上升等不良反应。所以一定要依据说明书按照规定的剂量服用。忌长期服用。按照说明书要求,如果连续服用3日症状还未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21.下列句子中的“一定”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一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停滞不前。B.今天的会议有要紧事,你一定不能迟到。
C.天下一定,晏然无事,百姓和乐。D.我们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学者认为,《西游记》里孙悟空的成长史,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孙悟空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完全无拘无束的自在,但随着这种自在发展到极致,他被压在了五指山下。戴上金箍后的孙悟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看似脱离了个人的绝对自由,然而却促使他收敛心性,走向成人、最终成佛的道路。

“自在”和“收敛”,是成长中的青年人绕不开的一个话题。他们一方面渴望个体拥有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又随时要去面对来自社会的种种规范和约束。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篇名句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50.4书评  报告非连续性文本
6-90.65《活着》  戏剧  中国现当代小说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40.65魏征等  《隋书》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5-160.65黄庭坚(1045-1105)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现手法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四、名篇名句默写
170.85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8-200.65变换句式  辨析并修改病句  熟语(含成语)表达题组
21-220.65情境补写  词义选择+表达
六、作文
230.4青年成长  价值理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  理性思辨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