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全国 高二 单元测试 2018-09-22 53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梅格与人格

为什么梅花能够与人格如此胶合为一体呢?因为梅花的形象特征与某种道德评价的思想价值完全吻合。

首先是梅花的色淡气清。清淡是对浓艳的否定。浓艳为俗,清淡超俗、高雅。而高雅脱俗,是文人学士所追求的素质,所标榜的气度。宋熊禾《涌翠亭梅花》言:“此花不必相香色,凛凛大节何峥嵘!”梅花之神,在峥嵘之“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放翁《梅》诗也说:“逢时决非桃李辈,得道自保冰雪颜。”颜色的清淡正与高士之“得道”契合了。

其次是梅姿的疏影瘦身。戴禺说:“精神全向疏中足,标格端于瘦处真。”梅花之影疏,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而梅花之瘦姿,则凸现了人的一种倔强,因而是人格坚贞不屈的象征。清恽寿平《梅图》说:“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遒劲的树干,横斜不羁的枝条,历经沧桑而铸就的苍皮,是士人那种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决不向压迫它、摧残它的恶劣环境作丝毫妥协的人格力量和斗争精神的象征。

也正因为梅花具有此种不屈的品格,它才冲寒而发。为了将美好的春天的信息,尽早报告给人间,梅花心甘情愿被雪礼葬,在所不惜:“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为传春消息,不惜雪埋藏。”这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真可感天地,泣鬼神!

再次是梅花的景物陪衬。梅花色淡,姿瘦,神韵高雅,而配合其环境的是月光、烟影、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这就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烘托出梅花的“高标逸韵”,收到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宋杨无咎《柳梢青》云:“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这就是梅花的陪衬意象群:寒雪、淡月、清流、薄(疏)雾、劲松、瘦竹。其清一贯,其骨相通。旅道洽《梅花》诗云:“雅淡久无兰作伴,孤高惟有竹为朋。”梅品之“雅淡”,梅格之“孤高”,惟有虚心、有节、耐寒、清淡的竹是它的朋友,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唐朱庆余《早梅》诗更是将雪、露、松、竹与梅并在一起写,让人们受到最清幽、最高雅的浑融境界的视觉冲击:“天然根性异,万物尽难陪。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艳寒宜雨露,香冷隔尘埃。堪把依松竹,良涂一处栽。”万物难陪,只有雪、露、松、竹,堪与“一处栽”也。众多的意象,将梅花的形象衬托得愈发幽雅、高贵。《孤本元明杂剧》中有《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其实在中国文化史上,正式出现“岁寒三友”,还是在南宋期间,如陆游《小园竹间得梅一枝》云:“如今不怕桃李嗔,更因竹君得梅友。”梅与竹,不仅为“友”,而且同属于“君”。林景熙《五云梅舍记》说:“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因为这三种植物,它们所象征的中国士人的那种精神的至高境界,是完全一致的。

(节选自张福勋《梅花诗话》,有删改)

1.下列对梅姿“疏影瘦身”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梅的“疏影瘦身”,显露出人的一种不屈精神,显露出人的一种雅趣。
B.“古梅如高士,坚贞骨不媚”,说明古梅的疏影瘦身,甚合高雅之士的身姿。
C.疏影横斜的枝条,历经沧桑的苍皮是士人不向恶势力妥协的人格力量的象征。
D.梅花具有“疏影瘦身”的特征,这种特征使它情愿被雪埋葬,也要尽早报春。
2.关于“梅花与人格胶合”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花色淡气清,表现高雅脱俗,文人学士追求高雅脱俗,二者气质风格相合。
B.梅花在诗词中出现,往往配合着竹篱、苍松、清水和寒雪,它们之间清淡一致,风骨相合。
C.梅花冲寒而发,不畏恶劣环境,士人崇尚不畏强暴,不向恶势力屈服,二者人格相合。
D.梅花“淡雅”,梅格“孤高”,竹子才是它的好朋友,这与文人雅士的交友志趣相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观赏梅花不要着眼于梅的香色,只观赏梅花的峥嵘大节就够了。因为梅花之神在“大节”,而不在表面之“香色”。
B.诗人在写梅花时,往往将雪、露、松、竹放在一起写,让人感受到最清幽高雅的视觉享受,让梅更加高贵、幽雅。
C.《孤本元明杂剧》中的《渔樵闲话》将松、竹、梅定为“岁寒三友”,也是为了衬托梅花,诠释了陪衬的艺术力量。
D.最早在元朝就出现了“岁寒三友”的说法,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三者之间的相同品节,它们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完全一致。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郭隗先生曰:“齐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隗先生对曰:“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诎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呴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于燕矣。”
昭王曰:“寡人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王必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燕。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净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缗王出走于外。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城之不下者,唯独莒、即墨。
(选自《战国策·燕策》)
4.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而后息趋:疾走
B.诎而事之指:意愿
C.安事死马而五百金捐:捐助
D.士争燕凑:奔赴
5.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齐孤之国乱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B.有千金求千里马者余船次俱进
C.涓人言君曰零丁孤苦,至成立
D.死马买之五百金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6.6.下列句子都是燕昭王诚招天下贤士做法的一项是(      
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②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 ③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
④为隗筑宫而师之⑤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     ⑥于是遂以乐毅为上将军
A.①④⑤B.①②⑥C.②⑧④D.③⑤⑥
7.7.下列各旬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寥寥数语,即摆出悬而未决的主要矛盾:初践君位,副、力少,急于招贤强国以报血仇。
B.郭隗先生悠悠然指出“帝者”、“王者”、“霸者”、“亡者”与臣僚相处的不同心态,其高下自见。
C.郭隗先生为了确保自己顺利地走到燕国历史舞台上,欲擒故纵,从容讲出“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的道理。
D.郭隗先生的一番话为天下贤士的接踵而至铺好了道路,文章结尾用贤人云集于燕的史事,呼应了郭隗先生讲述涓人故事的用意。
8.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
②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2016-11-18更新 | 232次组卷 | 7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云州秋望

屈大均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注】①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②觱篥:古代一种管乐器。③龙堆:白龙堆的略称,古西域沙丘名。
13.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三、四两句的理解。
14.简要赏析本诗的最后两句。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5. 在横线处补写出诗文原句。
(1)老当益壮,___________;穷且益坚,___________。(唐·王勃《滕王阁序》)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_____________________。(唐·李商隐《锦瑟》)
(3)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故国神游,__________,早生华发。(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018-09-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选秀与大众文化

肖复兴

一场因重拍电视剧《红楼梦》而进行的全民参与的选秀活动,热火朝天地拉开帷幕。举办方和参与者都热情有加,街头随机采访行人,每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红楼梦中人的向往和形象演绎准则。除《红楼梦》的魅力之外,也足见大众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此次媒体再次参与了大众文化的创造,并调动受众一起参与,才创造出了这样全民狂欢的神话。

可以说,这次红楼选秀是以前曾经红火过的超级模仿秀的延续或变种,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前模仿者的角色之间没有关系,还只是单兵作业;而今天因《红楼梦》是一部大戏,所模仿的角色便自然而然使得彼此有了联系,不仅增加了戏剧性,无形中还调动起人们童年过家家般的游戏性。和刚刚红火过的“超女”相比,它不需要“超女”年龄和唱功两项基本要求,只要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基本把握就行了,无论长幼男女,入门门槛很低,其娱乐性和参与性便更加强烈、更加便当,可以说超过了以往超级模仿秀或“超女”等任何秀场。

不管最后《红楼梦》是拍还是不拍,拍得好坏,都已经不是这场活动的主旨;不管参与者的目的是为了对生活和现实的逃避或解脱,还是一种走火入魔的满足感,抑或是梦想的一条成功的捷径,也都不是这场活动所要和所能够承载的。关键在于这场选秀活动,让受众看到了比电视剧《红楼梦》更好看好玩、也更真实更平民化更充满想象力的一面,这便是大众文化的力量。它以崭新的形式,让媒体与民众一起互动,创造了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和嘉年华的游乐场,为单调的电视节目和枯燥的日常生活增加了色彩。

这确实是一个媒体左右社会想象的时代,媒体不再仅仅告诉你资讯,而且为你造白日之梦。尽管这样的白日梦任何一个参与者都明白带有一目了然的游戏方式,短暂一瞬梦中惊醒之后,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但是,人们认同这种游戏方式,并乐此不疲地参与这样的游戏。这个选秀过程,已经超出了游戏的范畴,成为大众文化所创造的后现代一种新的文本。这个文本的意义,一方面在于原像与镜像矛盾的凸显,另一方面在于现实生活和虚幻界限的模糊。前者隐现着人们内心的矛盾,后者彰显着人们梦想的渴望。一部古典的《红楼梦》,便这样和今天的人们迅速而无障碍地连接在一起了,只要你愿意参加,每个人都可以被怀疑或被认为是梦中人,你自己更可以有强烈而主观的对梦中人的认同感。一部《红楼梦》便不再是梦,而成为生活的真实;《红楼梦》中的诸多人物,不再活在艺术中或活在屏幕上面,不再活在学者的权威诠释里,而可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你自己,是你自己的影子,或者是你自己的一种选择。只有这样后现代的大众文化文本,才有可能借助我国文化经典,又融入现代时尚,再调动全民的参与,为我们创造出这样的可能性,将一锅《红楼梦》的百年老汤,重新搅拌出新的味道和滚沸的热气来。

这场红楼选秀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意义,还在于那么多普通人在选秀过程中,如数家珍般对《红楼梦》书中某一个人物的认同。这是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国家里都不会出现的现象。你能够想象在美国或在英国,能够也有这样一部经典之作,让全民一起那样熟稔并集中认同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吗?在这里,尽管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参与者的一些简单而浅薄的盲目,以及对于经典《红楼梦》认知的盲点,但是,应该从中看到值得我们高兴的事实,那便是大众越发理解《红楼梦》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与作用,以及中国人对传统经典认同的文化根性的把握和定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经典束之高阁保持完整性是没有意义的,经典被利用才有意义。经典的学术研究,可以是少数人的事业,但经典为大众所拥抱,才能够焕发出青春。一部《红楼梦》,经过这么多人热情的投入,才会重新演绎并创作出《红楼梦》新本来,重拍《红楼梦》,是值得期待的。

16.作者在第二段中为什么说《红楼梦》选秀的活动“超过了以往超级模仿秀或‘超女’等任何秀场”?
17.文章第四段中说《红楼梦》的选秀过程“已经超出了游戏的范畴”,理由是什么?
18.通观全文,作者认为红楼选秀的全部意义有哪些。
19.假如你也愿意参加这场选秀,你希望扮演哪一个角色?具体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语言简明条理,字数100字左右。
2018-09-21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制定任何改革措施,出台任何惠民政策,相关部门都必须要处心积虑地进行深入调研、科学论证,而绝不能仅凭某一个或几个领导的主观意愿和设想。
B.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人们纷纷到新华书店或通过互联网购买他的作品,一时间形成洛阳纸贵之势,拥有版权的出版社也开始酝酿重印他的文集。
C.睡眠时间与身体健康状况休戚与共,睡眠不足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大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因此,我们不管工作多紧张,也要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D.这本研究航天技术的专著,其学术价值毋庸置疑,但只适合于本领域的专业人士阅读,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讲,内容显得过于艰深,读来有些不知所云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2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最具文化魅力的城市名片之一的北京中轴线,贯穿旧城南北两端,基本格局尚存,沿线汇集了北京不同时代的建筑之精髓,印证了这座六朝古都的历史变迁。
B.书写时代的即将结束,预示着人与字之间最亲密的一种关系已经终结。与此同时,屏幕文化造就了另一种关系的可能性——我们将不再书写文字,而是选择字体。
C.在伦敦奥运会上,继孙杨夺取男子400米自由泳金牌之后,又夺取了男子1 500米自由泳的金牌,实现了中国男子游泳选手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创造了奇迹。
D.面对资源渐趋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要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目标,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2018-09-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22. 下列依次在①②③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_ _的华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它衍化的历史可_ _到1.2亿年前。凭借大自然风云变幻的装扮,__,奇美险峻成为华山称雄于世的标志。
A.①组成②上溯 ③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地勾画了出来
B.①构成②追溯 ③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地勾画了出来
C.①构成②追溯 ③把华山的千姿万态有声有色地勾画了出来
D.①组成②上溯 ③把华山的千姿万态有声有色地勾画了出来
2018-09-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3. 下面是某班班长的班会总结发言,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够简明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为了让我们班有一个良好的班风,我们坐在一起献计献策。刚才同学们的抛砖引玉,体现了对班级的爱心和责任心,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表示要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也表示会发奋努力,迎头赶上。我殷切期望大家携起手来,共同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班风有一个彻底的改观!这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2019-11-04更新 | 478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4届河南省豫东豫北十所名校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二)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24. 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
2019-01-30更新 | 62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浙江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影片《小时代》在各大影院着实火了一把,第一部的票房还没统计完毕,第二部又接踵而至。而对《小时代》系列的各种调查和评价也如潮而至。首先是对这个“小”字的认识,多数60后与70后对这个缺乏“大时代”气象的现实表示失望;而80后和90后认为小时代没有过去的波澜壮阔,没有民族危亡,却有着现代青年人面对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混乱中的艰难取舍,应该为小时代而欢呼。

针对《小时代》系列拜金主义的倾向,60后与70后认为会误导年轻人崇尚金钱,远离节俭和打拼传统;而80后和90后认为节俭传统已经不再适应时代,中国的强大内需正是靠广大80后和90后拉动的。

还有不少人认为给一个拜金的人看100遍《焦裕禄》,他也不会变得省吃俭用;给一个不拜金的人看100遍《小时代》,他也不会出了电影院就去疯狂消费,因此不必对电影的价值导向过于敏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018-09-2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习题:单元质量检测二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作家作品、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5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作家作品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16-19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理解重要句、段的含义和作用
二、文言文阅读
4-120.4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3-140.65其他明代作家  诗
四、名篇名句默写
15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0.8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210.85辨析并修改病句选择题
220.65一般词语  连贯  表达准确选择题
230.65简明、连贯语言表达
240.65压缩语段  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  谈观点,写评论语言表达
六、作文
250.4道德与社会  哲理与生活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