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北 高一 期中 2020-05-18 65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有多重内涵,突破了以前老庄由自我走向自我的忧患,逐渐形成了一种在理性支撑下由自我走向社会的忧患。他们以个人生活经历和政治遭遇为契机,站在时代的高度,发出一种欲革新社会而不能、欲超越自我而不得的呐喊。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复杂的社会现实,大大充实了他们的忧患情愫,当它达到饱和状态时,便从不同角度喷发出来,从而构成了建安文人忧患意识的多重内涵。

建安文人在动乱的时代潮流中,有着沉重而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以建立功业之举激励人生。建立功业是中国文人的传统文化心态,建安文人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积极投身于革新社会、结束分裂、统一中原的理想行动中。如曹操既是诗人,又是军事家、政治家。他的出现和对统一中原事业的开拓,带给诗人们以某种希望和鼓励。而曹操对功业的追求,同样激励着当时建安文人的人生意气以及实现理想的壮志。于是,人生忽如寄的焦虑便化作对建立功业的渴望。

建安文人不但亲临战场,而且当面对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的惨景时,内心的愤慨和悲怆便激起他们的创作激情。即使是在当时极其艰难的行军打仗期间,他们也不停笔,描写惨淡的社会现实,悲悯民生疾苦,要求建功立业,渴望改变这种现实。如曹操的《蒿里行》《苦寒行》,曹丕的《上留田行》,曹植的《送应氏》等。

建安文人欲以建立不朽的功业实现不朽的人生价值,但是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是残酷的。建安诗人身世之悲,理想无法实现之郁,使他们的忧患意识又增添了对人生苦短的哀叹,对无法超越生命的感叹。当时社会动乱,生灵涂炭,疾疫流行,人多短寿。如曹丕享年40岁,曹植享年41岁,王粲、徐干、应玚、刘桢、陈琳等皆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疾疫,孔融、杨修、丁仪先后被曹操、曹丕所杀。面对短促而又多艰的人生,他们有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徐干《室思诗》)的哀叹,有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圆景光未满,众星灿以繁。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曹植《赠徐干》)的感慨——岁月短促,功名未立,仍努力追求,也有突破天命的限制,在有生之年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的壮志。虽然建安文人在诗歌中对人生的哀叹、对超越生命的感叹等忧患意识表现不完全一致,但他们慨慷以气”“怊怅切情的共同风格以及居安思危的思想都对后世有启迪作用。

建安文人在诗歌中的表现了其以天下为己任的理想。他们的理想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却在诗歌的王国里得到了充分诠释。诗人们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世界、反映生活的主观性、能动性,通过自身人格展示更高的生活理解,倡导一种人生追求,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和富有个性特征的生活感受,突破了将文学视为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工具的诗教樊篱,从而达到文学的自觉

(摘编自朱立华、周坤《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及人格重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安文人哀叹人生苦短、无法超越生命,这往往是由于他们身世悲惨、理想无法实现。
B.建安文人在诗歌中抒发自己的理想,展示真我,而舍弃了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等内容。
C.在动乱的时代,建安文人不仅有建立功业之志,还常常通过诗歌创作抒发雄心壮志。
D.曹操的经历和成就激励着建安文人,给追求建立功业的建安文人带来了希望和鼓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了大量事实论证观点,材料翔实,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文章整体呈“总——分”结构,第一段总领全文,提出观点,即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有多重内涵。
C.文章从第二段到最后一段,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建安文人忧患意识的多重内涵,结构清晰。
D.文章第四段引用曹植《赠徐干》的诗句,是为了证明建安文人以建立功业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否定了老庄“由自我走向自我”的忧患,认为建安文人“由自我走向社会”的忧患是社会的进步。
B.战乱给社会和百姓带来的灾难激起了建安文人的创作激情,使得建安时期的文学在文学史上有一席之地。
C.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两首诗内容积极向上,抒情慷慨激昂,不能体现建安文人的忧患意识。
D.建安文人在身世之悲、理想无法实现之郁的激发下,发愤创作,印证了“物不得其平则鸣”的说法。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捡漏儿

许福元

女友豆豆边往三轮排子车上啪啪扔纸箱子,边嘟着嘴假装生气,对男友亮亮说:“你是不是脑残呀?你卖自家的纸箱子还不够,还要收集别家的。也不够一壶醋钱,还不够我刷流量的呢。你要收破烂呀!”

亮亮嘻嘻笑了:“我这是节约再生资源。收破烂咋啦?破烂里能捡漏儿!收破烂了!有破烂的卖喽!”

亮亮蹬着三轮车吆喝,豆豆坐在他身后排子车纸板上,用温热的小手掌轻拍他后背。

“收破烂的,这儿有几个纸箱子要不要?”说这话的是一个像退休职工又像离休干部,很干净很清爽的老人,拄杖立在一层单元门外,腿边三个纸箱子。

亮亮捏闸跳下车,问:“多少钱?”

“给三十吧。”老人用拐棍敲了敲纸箱子,听声音很瓷实。“刚才有个收破烂的开个三蹦子,我让他等一会儿。等我小孙子从电梯上搬下来时,他又开车突突冒黑烟走了。我这孙子呢,回去打游戏机去了。现在的孩子,不气你就不错了。这纸箱子里就是些旧书旧报纸。你收走,我到凉亭坐会儿。”

亮亮把三个纸箱子搬上车,第三个纸箱子还挺沉。亮亮一边继续蹬车一边对豆豆说:“你还真跟小主似的,也不帮个忙,连车都不下。”

“你还真能卖萌,好像你是大款似的,连房贷首付都交不起。也不讲个价,这三个破纸箱子,最多值十五块钱。”豆豆又呲儿他:“拐辅路,走辅路。”

车子一颠一歪,豆豆随着纸箱子就溜了下来。摔疼了刚要发作,见纸箱子里掉出一板东西,金光一闪。豆豆眼光一亮,喊出了声:“钱!”

是钱,还不止是一板。崭新的人民币,一百元一张。腰封很好,整齐硬实。一板一百张,一板一万。俩人看四周静悄悄,开始紧张地数钱,一板,两板,三板,四板,五板……好啊,整整五十板,五十万,五十万呐!

天上掉下个大馅饼!

这个大馅饼该怎么吃?

亮亮挠着头问:“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豆豆话语里带着甜丝丝的味道,“贷款买房交首付当婚房。”

“那不合适吧?这钱来得……”亮亮用手摸脖子。

“是你偷的吗?”豆豆挺直脖子问。“不是。”“是你抢的吗?”“也不是。”

“那不就得了么。”豆豆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你当了好几年志愿者,这也是上天对你的回报,你应该却之不恭。”

亮亮一时无言以对。想了想,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要是人家买房的钱呢?”

“你这人可真是,你看这个老头的穿戴,像买两限房的工薪阶层吗?”

“这钱要是老人的养老钱呢?”

“嘁。”豆豆反问,“你看这老头的气质,像乡下老农存钱的土办法吗?”

亮亮听了点点头。突然一激灵:“这个楼是银行的楼,这个老头要是个贪官……”

豆豆一下子用小手捂住他的嘴,前后看了看,然后用手抚摸自己的胸口说:“吓死我了。”

喘息一会儿,才定定地说:“《水浒》上有一句话,不义之财,取之何碍。”

对。亮亮表示赞同,也动了心。

可又一转念,很庄重地说:“这钱的来路弄不清楚,咱不能要。钱是老头的,还给老头;钱是贪官的,交给法律。”亮亮一指:“前边就是派出所……”

豆豆有点气:“你去,我不去。”

亮亮也气了,眉毛都立了起来:“我去,你也去。”

豆豆顽皮地一笑:“你去咱俩就吹。”

“吹就吹。”亮亮蹬车在前边飞。

“等等我!”豆豆在后面飞似地追,“你想甩我,没门!”

派出所新来的小警员觉得事态严重,报告了所长;所长觉得事件重要,报告了县局;县局觉得案情重大,派一名干练的警察协助调查。

那个卖三个纸箱子的老头被“请”进派出所问询室,有笔录,有全程录像。

纸箱子打开,齐刷刷露出五十板人民币,金光闪闪。老头见了,眼光那么一亮。所长审慎地问:“钱,五十万,是您的吗?”

“是。”老头笑说:“这点钱不叫钱。”

“你口气不小哇。”小警员冲口而出。

老头用拐杖点点钞票:“是钱不假,钱是假钱。这是当年银行为训练职工手点钞票而特别印制的规范假钱,每张钞票都有浅浅印记。当年全行业点钞比赛,我得过全市第一名。你网上一搜就知道了。我没想卖,让我这小坏孙子搬错了。”

噢,哇!原来如此。

老头很感慨,又用拐杖敲敲那一排钞票:“潘家园的一个古董商看上了,愿出面值百分之三的价格收走。我没卖,想留个念想。现在好了,我送给你们这小两口,算你们捡个漏儿。”

亮亮说:“谢谢您老人家。这个漏儿,我们不能捡。”

“为什么?”

“人生不是捡漏儿!”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亮亮卖纸箱子、收纸箱子,女友豆豆骂他“傻”,还说“也不够一壶醋钱,还不够我刷流量的呢”,其实她只是嘴上嫌弃,心里还是心疼亮亮的。
B.小说善设伏笔,如“第三个纸箱子还挺沉”为纸箱里有五十板百元钞票埋下伏笔,“这个楼是银行的楼”为老人卖掉的纸箱里有大量钞票埋下伏笔。
C.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刻画人物心理,如“贷款买房交首付当婚房”“不义之财,取之何碍”等,真实地反映了豆豆当时有把钱据为己有的念头。
D.小说围绕“捡漏儿”谋篇布局,叙事有详有略,如将公安部门把事件逐级上报的情节一笔带过,而对老头被“请”进派出所问话的情节则描写详细。
5.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亮亮的形象特点。
6.小说以“人生不是捡漏儿!”结尾有怎样的妙处?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忠,字思贤,本字千年。弱冠拜侍御中散。文明太后临朝,刑政颇峻,侍臣左右,多以微谴得罪。忠朴直少言,终无过误。太和中,授武骑侍郎,因赐名登。世宗即位,寻除左右侍郎。元禧之谋乱也,车驾在外,变起仓卒,未知所之也。忠进曰:“臣世蒙殊宠,乃心王室。臣父领军,付留守之重计,防遏有在,必无所虑。”世宗即遣忠驰骑观之,而烈分兵严备,果如所量。世宗还宫,抚背曰:“卿差强人意。”赐帛五百匹。又曰:“先帝赐卿名登,诚为美称,朕嘉卿忠款,今改卿名忠。”父忧去职。未几,起复本官。迁司空长史。于时太傅、录尚书、北海王详亲尊权重,将作大匠王遇多随详所欲而给之。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寻迁散骑常侍,兼武卫将军。每以鲠气正辞,为北海王详所忿,面责忠曰:“我忧在前见尔死,不忧尔见我死时也。”忠曰:“人生于世,自有定分,若应死于王手,避亦不免;若其不尔,王不能杀。”详因忠表让之际,密劝世宗以忠为列卿,令解左右,听其让爵。于是诏停其封,优进太府卿。高肇忌其为人,欲密出之,乃言于世宗,称中山要镇,作捍须才,以忠其器能,宜居其位。于是出授安北将军、定州刺史。世宗既而悔之,复授卫尉卿,领左卫将军、恒州大中正。密遣中使诏曰:“自比股肱褫落,心膂无寄。方任虽重,比此为轻。故辍兹外任,委以内务。当勤夙无怠,称朕所寄也。”神龟元年,忠薨,年五十七,谥武敬公。

(节选自《魏书·于忠传》,有删改)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
B.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
C.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
D.后因公事/忠于详前谓遇曰/殿下国之/周公所须材用/自应关旨/何至阿谀附势/损公惠私 也/遇既不宁/详亦惭谢/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指男子二十岁。男子二十岁时,行冠礼,以示成年,但身体还不强壮,故称“弱冠”。
B.车驾,一是指马驾的车,二是指天子所乘坐的车,也用作天子的代称。文中“车驾”指的是世宗。
C.周公,西周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其兄周文王去世后辅佐年幼的周成王,待其长大后还政。
D.中使,意为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中”与四方相对,意为中央、中心,由此引申特指内廷。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忠为人朴实,一向少言。文明太后执政时,刑法严峻,很多侍臣因为小的罪过便被治罪,而于忠凭着自己的朴实正直、一向少言从未犯过什么错。
B.于忠思虑周全,料事如神。元禧谋反之际,于忠料到父亲留守京城,定会有所防备,劝皇帝不必担心,最终果然如于忠所料,他也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C.于忠性情刚直,不畏权贵。他曾因过于耿直被北海王元详怨恨,元详说希望于忠早死,于忠毫不畏惧,有理有据地回应元详,说人有预定的命运,非人力可改。
D.于忠忠心耿耿,深受器重。世宗曾因听信北海王的谗言,将于忠调出京城,不久就后悔了,又马上将他召回京城,委以重任,还将他比作自己的股肱。
10.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详因忠表让之际,密劝世宗以忠为列卿,令解左右,听其让爵。
2)故辍兹外任,委以内务。当勤夙无怠,称朕所寄也。
2020-05-1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1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利州南渡

温庭筠

澹然空水带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在岸边待渡时所见之景象,交代了时间和地点是日暮时江边渡口。
B.颔联写人马急欲渡江的情形,也是诗人待渡时岸边所见,由江中到岸上,由远及近。
C.颈联写船只惊散沙草中的群鸥,它们飞向广阔的江田,后李清照“惊起一滩鸥鹭”的境界与此类似。
D.整首诗以写景为主,江中与岸上交替着墨,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渡江图。
2020-05-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苏轼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

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

远谪何须恨,来游不偶然。

风光类吾土,乃是蜀江边。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选取了“晚照”“前村”“夕烟”等典型的意象,营造出一派宁静和谐的气氛。
B.颔联以声衬静,高高的阁楼上传来清亮的下棋声,虽有声音,但更衬托出环境的安静。
C.颈联中,诗人说被贬到这里也没有什么怨恨的,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旷达,又有一点自嘲的意味。
D.尾联中,诗人由被贬之地的风光想起自己的家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情感由此转向悲伤。
2020-05-18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3. 名句名篇默写。
(1)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用心躁也。(《劝学》)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寡人之于国也》)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一文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突出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且美丽出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贾谊的《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陈涉举义旗得到人们热烈呼应、支持和紧紧跟随的情况。
(5)《蜀道难》中表明蜀道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020-05-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根网线、一个好的教育产品,就能实现学生与来自全国各地优质师资的实时互动。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加        。如何结合教育技术推动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化?怎样处理好技术与教育的关系,进行        ?随着在线教育行业的发展,挑战也        。在线教育本质仍是“教育”,随着市场逐步规范和透明,在线教育需求有望进一步得到释放,整个行业如        ,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在线教育伴随着用户规模大幅度增长,在线教育主阵地被正逐步延伸至三线及以下城市。线上教育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课程价格也相对较低,这对广大农村地区和部分边远地区的学生和家长来说,不但满足了他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不会过多地加重他们的生活负担。

而随着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在线教育的形态和服务形式也在不断升级。目前,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业内人士认为,基础教育、传统教育提供了基础的教育资源,是我国教育的根本,像陆军;人工智能、在线教育这类新型的教育形式和服务,灵活性高,像空军。(       )。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伴随着在线教育用户大幅度增长规模,在线教育主阵地正逐步延伸至三线及以下城市。
B.伴随着在线教育大幅度增长用户规模,在线教育主阵地正逐步延伸至三线及以下城市。
C.伴随着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大幅度增长,在线教育主阵地正逐步延伸至三线及以下城市。
D.伴随着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大幅度增长,在线教育正逐步延伸主阵地至三线及以下城市。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不能将“空军”和“陆军”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陆空结合”。
B.我们不能将“陆军”和“空军”对立起来,而是要实现“陆空结合”。
C.我们不仅要像发展“陆军”一样发展“空军”,而且要实现“陆空结合”。
D.我们不仅要像发展“空军”一样发展“陆军”,而且要实现“陆空结合”。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唾手可得       因地制宜       纷至沓来       旭日东升
B.触手可及       因材施教       接踵而至       旭日东升
C.触手可及       因地制宜       接踵而至       方兴未艾
D.唾手可得       因材施教       纷至沓来       方兴未艾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下面是某品牌运动公司拟写的声明片段,审核人员认为其中有几处语言不得体,便做出了一些修改,请选出下列选项中修改正确的一项。

XX牌球鞋是XX运动装备公司旗下的名牌产品,商品注册证号为:XXXXXX。在国内市场上①名气很大。但近来在市场上②发现有些公司盗用我厂的商标,生产、销售同类产品,不仅对我厂产品的声誉造成了③一些影响,也违反了我国商标法。对此,本公司授权XXX律师,郑重声明:凡上述侵权单位及个人,④请求停止侵权行为,⑤否则将依法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A.①“名气很大”改为“享有盛誉”;②“发现”改为“听说”
B.②“发现”改为“听说”;③“一些”改为“严重”
C.③“一些”改为“严重”;④“请求”改为“必须”
D.④“请求”改为“必须”;⑤“否则”改为“要不然”
2020-05-1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人君神器之重     当:主持,掌握       天下之士     致:招纳       又在六国下矣     是:表判断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     劫:胁迫
B.秋月春风等闲     等闲:随便       梦啼妆泪红阑干     阑干:栏杆       陈力     就:居,充任       弃甲曳兵而     走:逃跑
C.以手抚膺长叹     坐:坐下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让……做       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来由地       邻国之民不     加:更
D.寻声问弹者谁     暗:悄悄       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近,亲附       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手:随手       胜负之数,存亡之     理:天数,命运
2020-05-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     检:检查       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雕刻     以愚黔首       黔首:百姓       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因为
B.将有,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兴建       赂秦耶     率:全都,一概     终继五国     迁:改变       罟不入洿池     数:密
C.承天     景:大       积土成山,风雨兴     焉:语气词       艰难苦繁霜鬓     恨:遗憾       侧身西望长咨嗟     咨嗟:叹息
D.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向使:假使       画图识春风面     省:曾经       出官二年       出官:京官外调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喜爱
2020-05-1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声非加       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B.弃甲曳而走       廉颇、赵奢之伦制其
C.凡六百一十六       焚百家之
D.诸侯之所大       寡而患不均
2020-05-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下列各选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百有余年矣       君子生非异也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所守或匪亲       或师焉,或不焉
C.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合从缔交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不陵节而施之谓孙       官盛则近谀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2020-05-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下列各选项中全都含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整顿衣裳起敛容       ②老大嫁作商人妇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铁骑突出刀枪鸣       ⑤思厥先祖父       ⑥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⑦禁于未发之谓豫       ⑧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⑨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A.①②⑥B.③④⑧C.⑤⑦⑨D.②④⑦
2020-05-1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下列各选项中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②貌恭而不心服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④使人听此凋朱颜       ⑤追亡逐北       ⑥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⑦则修文德以来之              ⑧义不赂秦              ⑨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A.③④⑨B.①②⑧C.①⑥⑧D.⑤⑦⑨
2020-05-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六、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24. 下列各选项中文言特殊句式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振之以威怒       青,取之于蓝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蚓无爪牙之利       无乃尔是过与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是社稷之臣也       铸以为金人十二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不拘于时       赵尝五战于秦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020-05-1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线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困难(0.15)
名校
25.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青草原的山羊部落有一处很陡峭的山崖。一日,一群年轻的山羊打赌,想要看看谁才是攀爬之王。

很多动物闻讯都跑来劝阻它们,“这太危险了!”“没有谁成功过!”

果然,有些冒进的山羊已经摔个四脚朝天;而蹄脚稳健的山羊,听了“奉劝”后,也放弃了;一些小山羊看着眼前的陡峭、听着耳边的嘈杂,更是站在原地动也未动。

最后,所有山羊都选择了放弃,除了那只经过一番努力,到达了崖顶的山羊。

原来,它是个聋子。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2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8
文言小题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4-60.4其他小说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7-100.65魏收  古代文化常识  概括中心意思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10.4温庭筠(约812-866)  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120.4苏轼(1037-1101)  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四、名篇名句默写
13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4-16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简明、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170.65得体选择题
18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19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20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21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22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23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六、文言小题
240.65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七、作文
250.15青年成长  哲理与生活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