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重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重庆 高三 二模 2020-05-19 1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所谓“直觉”,即未经逻辑推理而得的认知,是将“自己置于对象之内”,交融于对象之中的体悟,“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直觉思维”,是相对于“逻辑思维”而言的。它不需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不需对外界事物进行分析,而是凭借主体的神秘的自觉、灵感、体验、感悟,在瞬间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

中国作为逻辑学的三大发祥地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逻辑思想、逻辑理论,它们表现在惠施、公孙龙、后期墨家、荀况、韩非等人的著述中。但由于政治、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逻辑在中国古代并未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并未成为人们思维方式的主流。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特别重视的是经验,而分析性的逻辑则被排斥在主流之外,逻辑思维在中国始终不发达。相反,直觉思维则有长足的发展和广阔的市场。在中国古代,道家、佛教以及儒家都特别重视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有效地突破认识的程式化,为思维的发挥提供灵活的想象空间,对于伦理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甚至对于注重实证的自然科学而言,直觉思维亦有其用武之地。比如,居里夫人之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其中就不乏“大胆的直觉”。科学史家乔治•萨顿曾经敏锐地指出,“科学知识不只是理性的,其中有相当比重是体力的和直觉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亦尝明言,“光靠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不能创造,不能突破;要创造要突破,得有灵感”。物理学家汤川秀树热情展望,“如果我们更加注意直觉或大胆的想象,来作为不可避免的抽象化趋势的一种补充,基础物理学的又一次返老还童就是可以期望的”。

直觉思维在思维过程中没有中间推理阶段,不进行逻辑论证就直接得出结论,具有直接性、自发性、非逻辑性等特点。虽然说直觉思维具有逻辑思维不能替代的优势与特质,但同时又不得不指出的是,直觉思维重灵感、轻逻辑,重体验、轻思辨,重直觉、轻论证,容易导致思维的模糊和不严密,不利于思维向形式化、定量化发展,容易导致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还有可能妨碍自然科学的发展。

张岱年曾经指出,朱熹所说的“置心在物中,究见其理”,事实上就是一种直觉思维,这种直觉思维“只是一种主观的神秘体验”,而“真正进入物中究见其理,只能通过科学实验”;可惜的是,“中国传统中缺乏近代的科学实验方法”。蒙培元进一步指出,直觉思维“必须同逻辑思维相结合,以逻辑思维为前提,才能发挥其创造性作用”。但非常遗憾的是“中国的直觉思维恰恰缺少逻辑思维作为前提条件,因而具有整体的模糊性和神秘性”。 也就是说,由直觉思维获得的认识,还必须进行逻辑的加工和整理,同时接受实验的检验。如此,方能由知识的毛坯,升华而为科学的成品。

(摘编自彭华《中国传统思维的三个特征: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直觉思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觉思维是思维主体融入对象之中凭借自觉、灵感、体验、感悟把握对象本质的思维方式。
B.直觉思维强调瞬间直接把握事物,重经验而不重分析,较之逻辑思维能更有效地突破认识。
C.直觉思维对人文学科有积极影响,就注重实证的自然科学而言,也是对抽象化趋势的补充。
D.中国传统中广泛运用直觉思维,又缺乏近代科学试验方法,有碍于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觉思维的历史地位、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分析了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各自在不同领域的优势与不足。
C.文章通过引用中外名人言论,有力地论证了直觉思维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D.文章对直觉思维进行了辩证分析,提出了直觉思维必须与逻辑思维结合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直觉思维的发展水平越高,他从事艺术创造工作并取得成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B.中国古代社会中直觉思维较逻辑思维有更长足的发展,与儒释道学说的发展密切相关。
C.如果缺失了直觉思维,自然科学研究就有可能陷入僵化,缺少灵感,缺少创新与突破。
D.没有经过逻辑加工和实验检验,直觉思维获得的认识虽不属于科学的成品但未必错误。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高度重视医药创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等规划指南均提出有关创新药发展的目标,并且设立了专项以推动新药研发。2008年至今,我国实施的“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在创新药研发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2016年,在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改革方案中,我国药品监管机构首次正式提出“创新药”概念,定义为“在中国境内外未上市的药品”,范围由“中国新”转变为“全球新”。除中药制剂外,创新药主要指1类化学药品创新药(简称“化药创新药”)和1类生物制品创新药(简称“生物药创新药”)。2008—2018年,我国创新药临床申报数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具体如图1所示。2008—2018年,我国一共批准了36个国产创新药(以品种计),其中化学药创新药20个,生物药创新药16个,具体如图2所示。


   

图1国产创新药临床试验申报受理情况


   

图22008-2018年批准上市的国产创新药

(摘编自杨庆等《我国创新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年第6期)

材料二

新药研发主要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新药申请、生产、上市等几个阶段。新药成功上市,必须同时具有优良的医疗价值和经济价值。新药研发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技术条件和项目管理都十分复杂,不仅需要庞大的研究队伍,而且还要依赖于项目中各部分积极有效的协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或意外都有可能对研发项目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这使新药研发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正因为新药研发周期长,条件严格,所以也就意味着高昂的成本投入。近30年来,新药研发的平均时间显著延长,每个药物的研发支出也有大幅度的增加,但过去20年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的新化学药物和新生物药物却大大减少,投资回报也明显降低。即使欧美领军制药企业投入巨资并聘请最优秀的人才,1999至2008年FDA也只批准了50个小分子一类新药。另外,新药上市后还可能面临由市场接受能力、市场接受时间、产品竞争能力、产品生命周期、市场需求变动、竞争者采取的行动、运营成本等一些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可见,即便集中最优质的资源和大量的资本,新药研发仍是一项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工作。

(摘编自蒋先仲《药物发现及其新策略》,《现代医药卫生》2016年第27卷23期)

材料三

15年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兼广州达博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林开始研发抗肿瘤基因治疗新药——重组人肉皮抑素腺病毒注射液。尽管该“源头创新的新药”已获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目前Ⅲ期临床试验已接近完成,但多年来,他时常受资金短缺困扰,进展缓慢。由于缺乏长效投入机制,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投资方也顾虑重重,我国新药研发举步维艰,新药产业化“难产”。

相比于某些发达国家的新药研发状况,我国新药研发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比如,同时研发某些同类型药品,甚至有的国家起步更晚,但却能比我国还早上市。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有较完善的研发投入机制和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我国,创新药的研发者要面临研发周期长、投入高、失败率高等痛点,尤其是在临床试验阶段最“烧钱”。这些都让不少药企望而生畏。新药研发之路坎坷,一方面制约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另一方面,诸多国产药和仿制药难以达到国外原研药的治疗水平,患者不得不求助于进口药物,但高昂的费用又会加剧经济负担,影响了患者的救治。因而,国产创新药如何走出“难产”困局就成了亟待正视的问题。

(摘编自戴先任《谁来助新药研发一臂之力》,《工人日报》   2018年10月31日)

4.下列关于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2008-2018年间国产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申报数量总体上升,生物药与化学药的数量差距也在逐年扩大。
B.2016年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改革为化药创新药临床试验申报提供了便利,使第二年的申报数量快速增长。
C.2008-2018年间我国批准上市的创新药年增长数量不稳定,化药创新药与生物创新药间的比例也不稳定。
D.2018年我国创新药的临床试验申报数量与批准上市数量都比较可观,可见前者有力地促进了后者快速增长。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药研发流程复杂,难度大,时间长,回报不高,这导致了我国药企创新能力不足,与发达国家药企相比还有差距。
B.对新药上市后由市场、对手和成本等因素带来风险的评估,会影响药企投入研发的意愿,从而影响整个研发进程。
C.近年来国外领军药企不断加大创新药研发的资金和人才投入,但也面临研发进度放缓、新药上市数量减少的问题。
D.我国药企在新药研制方面不缺乏热情,也有一些源头创新性的项目,但因诸多因素,尚面临着新药产业化的困境。
6.国产创新药要走出“难产”的困局,需要相关方作出怎样的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牛天赐传(节选)

老 舍

天赐在四月才找到了先生。这位先生姓赵,大学毕业,好念书,会作诗,没事作,挺穷。赵先生在学校里教过几次书都失败了,他管不住学生。他的脑袋不知怎长的,整像头洋葱,头顶上立着几根毛儿,他可是很会教天赐。他和天赐说开了:你爱念什么就念什么,不明白的问;不问也没关系。天赐很乐意这么办。每天有一课叫作“思想”,师生相对无语,各自想着心事。想完了就讨论,想不出就拉倒。天赐想改造十六里铺,先修一条马路,赵先生给补上:马路两边得有树和流水。天赐很佩服赵老师,问他一切的问题,老师都有的说。天赐念小说,老师敢情能背《红楼梦》!爸要来查看,天赐就练字,老师教他写魏碑。爸走了,师生就研究林黛玉的性格与习惯。老师会说:“你闭上眼想想看!”一闭上眼,天赐很会想象,他看见了黛玉!他很想找“蜜蜂”去;“蜜蜂”可是不会黛玉那样呢!大概世界上没有第二个黛玉了,除非再想出一个来。他想,他拿笔瞎写,有一天写了篇“蜜蜂”,赵老师很夸奖,叫他再去看她,回来再写。他找了她去。“蜜蜂”已长成个大姑娘,脸似乎长了些,也不光着脚,黑眼珠还是那么黑,可是黑得不能明白了。天赐回来了,皱着稀眉毛想:假如“蜜蜂”的嘴再小一点,鼻子再长出一分,然后配上那俩黑眼珠?那一定更好看。“蜜蜂”得光着脚,在河岸上,绿阴凉底下,不出声的轻走!好了,他就这么写了一篇。赵老师说:“这就对了,这就是文学,你明白了没有?可是你没写出个主点来,‘蜜蜂’哪儿最好?当然是那对眼,黑的,怎个黑法?”他等着天赐自己想。

“黑得像——墨!”老师摇头。

“黑得像——夜里!”

老师拍了桌子:“河岸上,绿阴凉下,眼黑得像夜里!天赐你行了,你比我高!你猜我想像什么?像两颗黑珠子。珠子是死的呀,夜会动会流,流到不知道多远,是不是?”天赐明白了,他也学着作诗,没人管他,他自己会用功。

爸很怀疑赵老师到底教了些什么乱七八糟。他和老师谈,老师夸奖天赐有天才。爸不懂。老师拿出天赐的文章来,爸才相信天赐的书没白念,有一篇文章用了六张红格子纸!爸没看说的是什么,数了数字数,够一千五百字!“一千多字!这简直是作论了!”赵老师笑了:“有三年的工夫,他什么也会作了!”

爸信服了赵老师,也替儿子骄傲。逢人必说天赐会作论。天赐也很高兴,遇上爸叫他作点事的时候,他会说: “别,别乱了我的心思,正在这儿作论!”

跟赵先生一年多,天赐在文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写得也怪秀气。爸的铺子的春联都由他写,伙计们向他伸大拇指,他怪害羞的挺得意。

爸承认赵先生是好老师;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发现了:书房中的书籍增多了,但是短了别的东西。桌上的磁 瓶,铜墨盒什么的都不见了,天赐使着个小粗碟子当砚台。问天赐,天赐笑了。老师没钱买书或别的东西,便拿起点东西去卖掉。

“为什么不跟我要钱呢?”爸胡涂了。

“赵先生说了,屋里东西多,显着乱得慌!”

“可那是我的东西!”爸倒不在乎那点东西,他不喜欢这个办法。

“卖了你的东西和向你要钱还不是一样?”天赐完全投降了赵老师。

“在我的门口卖东西?!”这太丢人了,爸以为。“常卖着点,老师说,好忘不了穷;穷而后工!”天赐非常的得意:“前天,我把皮鞋卖了,卖了一块半钱;我请老师吃了顿小馆,老师很喜欢!”

“你是我的儿子,还是他的儿子?”爸的脸沉下来。什么都可以马虎,可不是这么个马虎法,这是诚心教坏!天赐没回答出什么来,他晓得妈与爸的规矩,但是赵老师的办法更有意思。这能使他假装穷,而穷得又不像纪家那样。由爸与十六里铺,他明白了钱的厉害;由赵老师,他得到个反抗钱的办法,故意和钱开玩笑。钱自然还是好东西,可是老师的方法使钱会失去点骄傲,该买书的偏买了香烟,用鼻子向钱哼几声!肚子饿了就卖棉袍,身上冷就去偷煤,多添点火,老师有办法,而且挺快活。

爸受不了这个:“好吗,先生还偷东西,教给孩子卖皮鞋?我只懂得买,不准卖!”爸非辞赵先生不可。纪妈以为爸是对的,他们偷煤,而且把没点完的洋蜡放在地上喂老鼠!

天赐舍不得老师,而且决定反抗,他现在是十六七的小伙子了,自己很有些主张。他说话已经和大人一个声儿了,嘴上的汗毛也很重,他不能完全服从爸。他本是很喜欢整齐清洁的,因为妈妈活着的时候事事有一定的办法,可是他也爱老师的凡事没有一定,当作诗的当儿还有工夫擦桌子么?老师和他都是诗人,而爸是商人,这是很清 楚的;诗人不能服从商人,也是很清楚的。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先生每天有一课叫作“思想”,放手让天赐说,适时加以点拨,还与天赐研究林黛玉的性格与习惯,这体现了赵先生教育有方。
B.赵先生引导天赐写“蜜蜂”这一情节细腻生动,从中既可看出天赐的文学灵性,也可看出赵先生是一个易使学生亲近的性情中人。
C.小说采用欲抑先扬手法刻画赵先生,使其形象立体而不扁平,他虽是个好老师,但和学生一起私卖物件,偷煤添火,德行有瑕疵。
D.爸坚决辞退赵先生,是因为赵先生坏了他家的规矩,他担心天赐被教坏,但天赐决定反抗,他认为赵先生与父亲本身就不是一类人。
8.小说结尾画横线的句子在文本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9.作为老师,赵先生与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本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阳球,字方正,渔阳泉州人也。球能击剑,习弓马。性严厉,好申韩之学。郡吏有辱其母者,球结少年数十人,杀吏,灭其家,由是知名。初举孝廉,补尚书侍郎。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 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迁平原相。时天下大旱,司空张颢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皆罢免之。球坐严苦,征诣廷尉,当免官。灵帝以球九江时有功,拜议郎。中常侍王甫、曹节等奸虐弄权,扇动外内,球尝拊髀发愤曰: “若阳球作司隶,此曹子安得容乎?”光和二年,迁为司隶校尉。王甫休沐里舍,球诣阙谢恩,奏收甫及中常侍淳于登、袁赦等,奸猾纵恣,罪合灭族。于是悉收甫等送洛阳狱,及甫子永乐少府萌、沛相吉。球自临考甫等, 五毒备极。萌谓球曰:“父子既当伏诛,少以楚毒假借老父。”球曰:“若罪恶无状,死不灭责,乃欲求假借邪?”萌乃骂曰:“尔前奉事吾父子如奴,奴敢反汝主乎!今日困吾,行自及也!”球使以土窒萌口,棰朴交至,父子悉死杖下。乃僵磔甫尸于夏城门,大署榜曰“贼臣王甫”。时顺帝虞贵人葬,百官会丧还,曹节见磔甫尸道次,慨然抆泪曰:“我曹自可相食,何宜使犬舐其汁乎?”节直入省,白帝曰:“阳球故酷暴吏,愆过之人,好为妄作,不宜使在司隶,以骋毒虐。”帝乃徙球为卫尉。球曰:“臣无清高之行,横蒙鹰犬之任。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叩头流血。殿上呵叱曰:“卫尉捍诏邪!”至于再三,乃受拜。其冬,司徒刘郃与球议收案张让、曹节,节等知之,共诬球、郃等。遂收球送洛阳狱,诛死,妻子徙边。

(节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B.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C.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D.九江山贼起/连月不解/三府上球有理奸才/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中/奸吏尽杀之/
11.下列对文中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申韩之学,战国法家申不害、韩非所持的学说。“申韩”是申不害和韩非的并称,后世用以代表法家。
B.中常侍,汉代官职,是皇帝身边近臣,汉末多以宦官担任,对汉末中央政权走向衰乱产生过较大影响。
C.休沐,休息洗沐,汉代官员每工作五天可以回家休息沐浴一天,形成一种官员休假制度,称为“休沐”。
D.鹰犬,打猎所用的鹰和狗,用来比喻人时含有贬义,指受权贵豪门指使而纵威逞虐的人,犹走狗、帮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球通晓武艺,性格暴烈。他擅长剑术,熟习骑射;母亲受人侮辱,他愤然纠结了数十人为母亲复仇,不仅杀死了辱母者,还杀了辱母者全家。
B.阳球富有才干,为政苛严。在九江任上,他讨平山贼,诛杀奸吏,却因苛酷获罪免官;拷问王甫,不因其年老而宽贷,毒打致死,且分尸示众。
C.阳球嫉恶如仇,报国心切。他严惩王甫、议收曹节,是因为痛恨其奸虐弄权、煽惑内外;被免司隶校尉,他陈词慷慨,表达了为国除奸的愿望。
D.阳球招致忌恨,下场凄惨。曹节为求自保,进献谗言让皇帝改换了阳球职务;但阳球并未妥协,结果遭到对手诬告,下狱被杀,家人被流放边疆。
13.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球尝拊髀发愤曰:“若阳球作司隶,此曹子安得容乎?”
(2)若罪恶无状,死不灭责,乃欲求假借邪?
2020-05-1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重庆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除夜(其二)

姚 合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①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②。


[注]:①傩声:驱傩仪式中驱逐疫鬼的呼号之声。②最后人:指最后一个饮酒的人。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荆楚岁时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屠苏酒……凡饮酒次第,从小起。”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达对除夕的不舍,“殷勤”表现出情感的深切,“逡巡”则写出时间的快速流逝。
B.“烛尽”“鸡鸣”交待了时间,表明诗人彻夜守岁,留恋中饱含对万象更新的期待。
C.颈联写众人举行驱傩仪式、准备屠苏酒,以辞旧迎新的喜庆反衬诗人自己的落寞。
D.末句用疑问句引起读者注意,其实这里“谁”的答案是很明确的,那就是诗人自己。
15.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