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广东 高三 三模 2020-07-01 12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知识产权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贸易组织各缔约方围绕《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进行的国际磋商以及绕过这一协定的双边机制,对知识产权利益的协调和分享提出了新要求,使得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出现了新的变革态势,需要我们积极研究和应对。

当前,知识产权的国际格局已经发生变化。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纷纷把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作为创新发展的基本方略,改变了知识产权国际秩序的动力结构。同时,知识产权立法的国际机制正在发生变化。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知识产权立法中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也开始在知识产权立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出现了多元立法机制。在这种国际机制下,不同国家的立场和利益诉求得以反映,但知识产权争端的国际应对也在发生变化。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知识产权争端绝大多数是通过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加以解决的,但近年来开始出现通过单边制裁来处理双边知识产权争端的现象。比如,美国依据其国内法,启动针对作为贸易对手国家的“301调查”、针对进入美国市场企业的“377调查”、针对外国电商和实体市场的“恶名市场调查”。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必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基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发挥我国作为国际体系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的重要作用,推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规则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立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但人均收入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依然不高,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立场,代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参与知识产权国际秩序构建。

承担知识产权大国的国际责任。我国已是知识产权大国,应从国际规则的被动接受者转为有影响力的积极参与者,推动知识产权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扩大发展中国家在相关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中提出更多中国方案、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承担知识产权大国的国际责任,需要推动国际体制适当转换。体制转换在知识产权国际秩序建构中屡见不鲜。美国曾长期游离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辖的《伯尔尼公约》之外,但在20世纪50年代,通过主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世界版权公约》,实现了体制转换。现阶段可利用国际组织、国际论坛来促进体制转换。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产品和服务、技术和资本走出国门,必须注意国际规则问题。在知识产权方面,应联合发展中国家、团结欧美发达国家,制定区域性国际经贸规则。一是建立区域性国际协商对话机制。以“东盟知识产权合作框架协议”组织、欧亚专利组织、欧洲专利组织等为依托,协调区域性知识产权事务。二是建立区域性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坚持突出重点、协调差异,完善区域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三是建立区域知识产权事务合作机制。以知识产权为制度工具进行技术、能源、信息、资金、劳务等资源配置,推动区域经贸合作。

(摘选自吴汉东《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世贸、世界知识产权和世卫等组织在知识产权立法中,一起发挥了主导作用,形成了多元的立法机制。
B.世贸组织成立后,知识产权争端都通过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协定解决,但近年有以单边制裁手段处理争端的现象。
C.中国、印度等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改变了知识产权国际秩序的动力结构,从而强化了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运用。
D.当前形势下,中国只有推动知识产权国际体制的适当转换,才能真正承担起知识产权大国的国际责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围绕积极应对国际知识产权制度变革这一问题,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论证了积极应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呈现出层进式、并列式等多种论证结构,并采用了举例论证和类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C.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文章提醒我国产品和技术等走出国门要注意国际规则问题,并条分缕析使论证更深入。
D.与现实的关注度和紧迫性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应对国际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应该采取的多种举措。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知识产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知识产权国际秩序的动力结构、立法的国际机制及争端的国际应对这三者的改变上。
B.WTO围绕相关协定进行的磋商及绕过相关协定的双边机制,对知识产权利益有关内容提出新要求,这使知识产权制度现变革态势。
C.美国曾主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世界版权公约》,实现了知识产权国际体制的转换,这种转换并不罕见。
D.当前形势下,利用知识产权这个制度工具,可以进行技术、能源、信息等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优势,推动区域经贸合作。
2020-06-2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已言明,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美的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2016年,中央召开的全国卫生和健康大会指出,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数据是人民健康水平、国民健康战略的“晴雨表”和“指南针”。

大数据可以提高卫生健康部门、医保部门的决策精准性、精细化水平,比如:预测下一个时间段季节病、流行病高峰期的时点、周期、烈度,可以提前部署医疗卫生资源,避免被动挨打的“非典”(SARS)事件重演。从这一总要求出发,广义的健康大数据可以从两个维度予以定义:一是涵盖人类个体产生的所有作为健康影响因素的数据,包括生理大数据(含基因等多组大数据)、心理大数据、环境健康大数据、生活方式大数据等;二是国民健康服务、国民健康保障这两大体系所产生的数据,包括医疗机构大数据、公共卫生大数据、健康管理大数据、医疗保障大数据、商业保险大数据等。

(摘编自梁嘉琳《医疗“人工智能”时代:健康大数据要怎么管,怎么用》)

材料二:

2016年-2018年医疗人工智能的市场规模情况

(单位:亿元,%)

   

全球医疗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层次分析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博裕金融懂医行数据库)

材料三:

为什么医疗需要人工智能?一方面来说,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基本的保障,尤其是人类面临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挑战;20年之后,我们整个社会真正的劳动力是谁?谁来养育小孩?谁来照看老人?谁来照顾我们的健康?这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医生不仅仅在中国,在全世界都是稀缺资源。举例来说,在美国看病比在中国看病更难,费用更贵;预约一家公立医院,得等好几个月才能看上病。全世界在医疗健康上都面临同样的难题:第一,支出很大,成本很高;第二,老百姓的体验很差。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社会各界纷纷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除不舍昼夜的医护工作者外,人工智能技术在快速体温检测、大数据防控、机器人接待、医学影像判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们知道人工智能需要数据作为土壤。医疗行业的数据很丰富,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医学影像设备,产生越来越精准的不同层次的数据。并且,医疗行业是严重依赖数据做决策的行业,从这个意义上朱说,人工智能是医疗临床、科研等方面的极佳助力。

(摘编自2020年2月3日“中国新闻网”:《为什么医疗需要人工智能》)

材料四

2018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1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19%的受访者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68.5%的受访者认为医疗人工智能的价值是提高诊断效率,75.3%的受访者觉得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会使看病更方便,82.9%的受访者期待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控与信息技术系教授马建国表示,医疗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减少很多人的工作量,“但是现在来看还不是很成熟,效率、准确度等还没有足够的保证。最基础、最原始的数据是所有算法的根本,在原始数据和仪器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大力突破。很多报道说医疗人工智能诊断比医生的准确度高,这样说还需要谨慎一点”。

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调查中,34.1%的受访者认为问题在于缺少数量充足、格式标准的高质量数据;23.5%的受访者觉得个人医疗记录具有敏感性,需要严格的隐私保护;20. 6%的受访者认为相关领域医生、护士等从医人员短缺是一个问题;18.6%的受访者认为病人可能对人工智能不信任。

医疗人工智能的发展十分迅速,产品与应用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迭代,逐步满足医疗的种种需求,技术的创新,推动医疗回归医疗本质,进一步缓解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实际问题,让人工智能发声,让医疗更精准。

与此同时,也要处理好医疗人工智能在主体资格、侵权责任、数据和隐私保护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安全、可靠、可控的技术产品,更好服务医生、患者和医疗事业。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目标。健康中国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为实现“健康中国”拓展了新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筑牢技术创新的基石,擦亮造福人民的底色,智能医疗时代大有可为。

(摘编自2018年8月21日《中国青年报》,2019年6月28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健康大数据”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不是指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而是一种生理、心理和社会相适应的完满状态。
B.大数据可以帮助预测季节病、流行病高峰期的相关信息,使医疗部门提前部署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决策准确性。
C.从健康大数据的呈现的总要求出发,广义的健康大数据基本可以从“个体”和“国民”两个维度来予以定义。
D.无论对于卫生健康部门,还是对于医疗保险部门来说,健康大数据都是部门治理的基础设施和得力工具。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球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基础层被数家科技巨头从偏底层切入,应用层被医疗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占据,技术层处于中间地位。
B.现代医疗很需要人工智能,因为每个人最基本的健康保障需要,特别是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的挑战,以及医生资源的稀缺。
C.只有运用各种医疗影像设备,才能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医疗行业数据,进而为医疗行业各项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D.马建国教授认为医疗人工技术还不成熟,效率、准确度等还没有足够的保证,我们仍应该对此持谨慎态度。
6.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哪些作用?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改进?请结合材料分析概括。
2020-06-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洛舍漾

张抗抗

①洛舍,杭嘉湖平原一个水乡小镇。

②洛舍是个喜乐的名字,北宋宣和年间,此地曾有“乐舍”之称,意即江南富庶宜居之地,也有说指南迁至此的洛阳人集居地,至近代终定名“洛舍”。镇北有一个“大漾”,其水面浩阅,水波渺渺。我小时候站在大通桥头嘹望“洛舍漾”,觉得它像大海一样,坦坦荡荡望不到边际。

③“漾”——水流长、水摇动貌。《辞海》“漾”字解:泛、荡之意。漾水,古水名。漾漾,水波动荡。那首著名的苏联歌曲“山楂树”歌词:歌声轻轻荡漾在黄昏的水面上……

④曾经的洛舍小镇,是温暖的外婆家。外婆离世很多年,小镇依然是外婆家。我离开小镇半个多世纪了,小镇依然是永远的外婆家。半个多世纪之前,从杭州去洛舍,坐摇橹的木船在大运河走一夜、后来是时长五小时的小火轮、再后来,通了汽车、再后来,是高速公路。河港一年年少下去,楼房一年年多起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小镇填河铺路填河建房,水乡成了平地,失去河流的小镇,就像饥渴多病的躯体,有了衰颓之相。每次回去探望它,心里都有隐隐的痛。

⑤幸好还有一座碧水盈盈的洛舍漾,安静地守护着小镇。湿润的水汽从湖上飘过来又散开去,犹如甘霖洒在小镇的上空。幸好洛舍是洛舍漾的小镇,洛舍漾用它丰沛的水滋润着、养护着小镇,于是,很多年后的一个春天,小镇苏醒过来。

⑥我有几年没来外婆家了呢?变化恰恰就是在这几年里发生的。当我再次踏上洛舍镇的大通桥,我见到的是一座秀雅的小镇,临河一长排高大密集葱翠的香樟树和整洁的石板路,拉开了水乡情韵的序幕:白墙黛瓦的古镇老屋,保留了老镇的房屋风格,白墙上搭建着精致的黑瓦雨檐,是老房子的格调。河埠头是必须有的,设计成了一条带篷顶的方头船形状,有妇人蹲在水边洗涤,河水一圈一圈荡漾开去。从洛舍漾来又到洛舍漾去的河水,清凌凌慢悠悠,像水乡人悠闲散淡的性格,更像一幅幅烟雨朦胧的水墨画。在这幅图画中,河埠与船是不可缺少的,它们代表着水乡活着的生命,以及一种未被侵犯或改变的生活方式。再往前走,脚步停下了,一幢砖房门楣上写着“洛舍站”三个字。认出这是哪里了吗?当年你从杭州来,就是在这里下船的。哦,是轮船码头!码头依稀还有旧日的影子,一级级通往河里的石台阶,或许留着我幼年的脚印儿。尽管不再有轮船往来,小镇却保留了这个码头。我看见了多年前的洛舍站,从大运河来的客轮渐渐靠岸,雾气中隐隐可辨出码头上那个等候我们的熟悉身影,河上的风,掀起外婆带襻扣的衣襟……

⑦短短几年,小镇的变化令人吃惊。当年我插队的陆家湾村,环村皆水港,从镇上走水路,小船穿过洛舍漾,得大半个小时,或步行穿过砂村和张家湾,也得近一个钟点。而今陆家湾与张家湾已合并张陆湾村,从镇上开车过去只几分钟。陆家湾的大樟树依旧繁茂,村中心那个终年水量丰盈的大水塘,用条石砌垒加固,周围配有石凳长椅,成为村民的休闲场所。当年木条凳的俱乐部,改建成了舒适的文化会堂,旁边还有一个小型村史馆。村里的小河小桥都在,想起我和两个同班女生在河里学习划船,那条木船歪歪斜斜地一次次撞击着两边的河岸,却怎么也划不进洛舍漾。

⑧是的,那一年我十九岁,正是“诗和远方”的年龄,小村子已容不下我的理想。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个月夜,我辗转坐上长途汽车回到杭州,报名去北大荒。然后又返回陆家湾村,收拾完行李后,叫了一条小木船,把自己的私人物品运去洛舍码头。我几乎像逃离一般告别了陆家湾,当时外婆正在杭州,我却没忘记把生产队分给我的那只竹榻送去了外婆家。小船穿过苍茫迷蒙的洛舍漾,看不见前方的岸在哪里。灰色的水波一浪一浪地拍打船舷,唰的一声,船底擦过了湖上的鱼寮,金色的鳜鱼从水面上跃起。那一刻我听见了洛舍漾的心跳,如同我青春慌乱的激情。洛舍漾终究没有留住我,但我在离开后的很多年中,洛舍漾却像一幅模糊而又清晰的黑白照片,从未被记忆覆盖。

⑨半个世纪之后的这个春天,洛舍漾辽阔的湖面依旧烟雨朦胧,是我多年前熟悉的水景。漾水平静而淡定,冷眼察看着世事沧桑,波澜不兴处变不惊。很久以前的日子渐渐从水的深处浮上来,那时候,老镇的小街商铺盈客,临河有一长排茶馆面馆,房屋都站在水里,底下用一根根圆柱撑起来,像一只只长脚鹭鸶。从河上摇来小船,叫卖青菜鲜鱼,从窗口把竹篮放下去,提上来就是,再把钱币放在竹篮里放下去付账。小镇往昔的日常风景,那些安逸的旧时光已不复再现。那一刻,我领悟了洛舍漾的温情与柔韧。它拥有宽大包容的胸怀,咽下了也盛下了历史的所有苦难。

⑩如今的洛舍漾一如既往地荡漾着,慷慨地用它所有的气力,把一条条大船托举在湖面上。洛舍漾有自己应循的水道,它终究要经太湖入黄浦江而汇东海。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散文精选》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地名的由来入手,意在表明洛舍漾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文化气息,进而引出下文对小镇变化令人痛惜的描述。
B.苏醒后的小镇,不管是建筑还是生活方式,完全恢复了旧时的样貌,具有了江南水乡的情致,让作者倍感欣慰。
C.“水”是小镇人文与风景的精髓,寄寓着“我”深厚的情感,这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线索之一。
D.本文叙述了小镇前后的变化,融入了作者对古城镇保护与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展现了作者的人文情怀。
8.文中第6段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9.第9段划横线句子中的“温情与柔韧”有怎样的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锜字信叔,德顺军人,沪川军节度使仲武第九子也。美仪状,善射,声如洪钟。尝从仲武征讨,牙门水斛满,以箭射之,拔箭水注,随以一矢窒之,人服其精。高宗即位,录仲武后,锜得召见,奇之。为陇右都护,与夏人战屡胜,夏人儿啼,辄怖之曰:“刘都护来!”

(绍兴)十年,充东京副留守,节制军马。锜自临安溯江绝淮。至涡口,方食,暴风拔坐帐,锜曰:“此贼兆也,主暴兵。”五月,抵顺昌,金人果败盟来侵。召诸将计事,皆曰:“金兵不可敌也,请以精锐为殿,步骑遮老小顺流还江南。”锜曰:“今东京虽失,幸全军至此,有城可守,奈何弃之?吾意已决,敢言去者斩!”惟部将许清号“夜叉”者议与锜合,锜大喜,凿舟沉之,示无去意。置家寺中,积薪于门,戒守者曰:“若有不利,即焚吾家,毋辱敌手也。”于是军士皆奋,男子备战守,妇人砺刀剑,争呼曰:“今日当为国家破贼立功。”时守备一无可恃,锜于城上躬自督厉。壬寅,金人围顺昌,锜豫于城下设伏,擒千户阿黑等二人。夜遣千余人击之,连战,杀虏颇众。既而三路都统葛王褏(xiù)以兵三万,与龙虎大王合兵薄城。锜令开诸门,金人疑不敢近。

后知潭州,江陵县东有黄潭,建炎间,有司决水入江以御盗,由是夏秋涨溢,荆、衡间皆被水患。锜始命塞之,斥膏腴田数千亩,流民自占者几千户。

三十一年,金主亮调军六十万,自将南来,弥望数十里,不断如银壁,中外大震。时宿将无在者,乃以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八月,锜引兵屯扬州,建大将旗鼓,军容甚肃,观者叹息。以兵驻清河口。金人以毡裹船载粮而来,锜使善没者凿沉其舟。金万户高景山攻扬州锜遣员琦拒于皂角林陷围力战林中伏发大败之斩景山俘数百人三十二年闰二月,锜发怒,呕血数升而卒。后武穆。

锜慷慨深毅,有儒将风。金主亮之南也,下令有敢言锜姓名者,罪不赦。枚举南朝诸将,问其下孰敢当者,皆随姓名其答如响,至锜,莫有应者。

(选自《宋史·卷三六六》,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金万户高景山攻扬州/锜遣员琦拒于皂角林/陷围力战林中/伏发/大败之/斩景山/俘数百人
B.金万户高景山攻扬州/锜遣员琦拒于皂角林/陷围力战/林中伏发/大败之/斩景山/俘数百人
C.金万户高景山攻扬州/锜遣员琦拒/于皂角林陷围力战/林中伏发/大败之/斩景山/俘数百人
D.金万户高景山攻扬州/锜遣员琦拒/于皂角林陷围/力战林中/伏发大败之/斩景山/俘数百人
11.下列对文中加的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门,古时驻军主帅帐前树牙旗以为军门,称“牙门。也可指武将或将军名号。
B.东京,北宋都城,即今天的河南开封,因其位于西京洛阳的东面,故得名。
C.壬寅,天干地支组合,可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文中指壬寅年。
D.谥,即谥号。是对已逝帝妃、诸侯、大臣等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锜外表出众,擅长射箭。刘锜用箭射牙门水斛,拔箭出来,水如注涌,随即射出一支箭堵住,众人叹服他的技艺精湛。高宗认为他很不一般,让他做了陇右都护。
B.刘锜力排众议,坚决抗金。所有将领都不主张抵抗金兵,建议以精锐兵力殿后,步兵和骑兵掩护家眷顺流回到长江以南,但他凿沉舟船,安排家眷后事,以示抗金决心。
C.刘锜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担任潭州知府时,下令堵住江陵县东黄潭被挖开的地方,治理了荆州和衡州一带的洪涝,使几千户流落在外的百姓拥有了自己的土地。
D.刘锜慷慨深毅,威名远播。夏人的孩子啼哭,夏人就吓唬孩子说:“刘都护来了!”,金主完颜亮去江南时,也下令有敢说刘锜姓名的就治罪,不赦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而三路都统葛王褏以兵三万,与龙虎大王合兵薄城。
(2)问其下孰敢当者,皆随姓名其答如响,至锜,莫有应者。
2020-06-29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秦州杂诗(其七)

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一长望,衰飒正摧颜。


【注】①秦州,唐陇右道州名(今甘肃天水)。759年,杜甫弃去华州官职,携家远赴秦州,期间创作《秦州杂诗》。②属国,即典属国,是主管外交事务之官。汉使苏武出使匈奴归来后,被授予典属国一职。这里指唐朝使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莽莽万重山”与“孤城”对比鲜明,概写秦州险要,透露出严峻紧张的气氛。
B.云无风而动,月不夜而临,用语奇警,又景中含情,表达了诗人对边防形势的深切关注。
C.尾联“一”“正”两字,开合相应,显示衰飒局势正在继续发展,忧伤的心情未有尽期。
D.全诗沉郁顿挫,境界雄奇阔大,寓含着时代的悲凉,表现出一种悲壮的艺术美。
15.“属国归何晚?楼栏斩未还”两句,引用汉王朝强盛时代苏武归国、傅介子斩楼栏王首还阙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20-07-01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届广东省珠海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