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含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安徽 高二 阶段练习 2020-10-20 29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朴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人们要满足需要相互合作的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者临时规划出来的。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行为规范的目的是在配合人们的行为以完成社会的任务,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这套方法并不是由每个人自行设计,或临时聚集了若干人加以规划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上一代所实验出来有效的结果,可以教给下一代。这样一代一代的累积出一套帮助人们生活的方法。从每个人说,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人替他准备下怎样去应付人生道上所可能发生的问题了。他只要“学而时习之”就可以享受满足需要的愉快了。

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思,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里不需要外在规范,人们可自觉维系社会秩序。
B.维持乡土社会“礼治”规范传统力量的比重比有形的政治权力机构力量要大很多。
C.礼和法律在其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两者维持规范的力量有所不同。
D.社会的任务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生活需要,人们只要相互合作就能更好地达成目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基于对乡土社会的理解,提出了关于乡土秩序维持属“礼治”这一判断。
B.文章援引古今中外例子,力图深入论证乡土秩序与现代社会秩序维持的不同。
C.文章引用孔子和子贡的对话,目的是论证“礼”作为行为规范并不排斥残酷行为。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认为,因为是自由竞争,所以要借助有形的力量来维持秩序。
B.礼治社会中,“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一定排斥残酷的内容。
C.传统是社会累积的经验,是可以遵守的成法,其可让人们获得处理事务的方法。
D.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事务,在乡土社会中依靠传统效力,可让人不需事事费心。
2020-10-15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含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有业内人士分析,根据国外经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万美元时,便利店进入爆发增长期。201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276美元。由此推之,中国便利业正在步入黄金发展期。

疫情的发生倒逼便利店行业加速洗牌:一方面,北京全时便利店全线关闭;另一方面,7-11、罗森、便利蜂等迅速扩张。

对此,专家分析,中国的便利店市场大体可以分为三块:一是以7-11、全家等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其特点是有经验、有口碑,但包括餐食在内的很多商品未必完全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二是以全时和石油系为代表的国产老牌便利店,其特点是有固定渠道,商品适合中国市场,但在供应链和运营上缺乏经验;三是以苏宁小店、便利蜂、京东便利店等为代表的互联网电商便利店,其特点是口碑好、服务好,且具备一定供应链基础和运营能力,但店面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需要靠融资和公司补贴经营。

王鹏认为,“目前消费者更多是把便利店看作品尝自营自制食品的小吃店。因此,该行业须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把握政策窗口,形成特色竞争力,从而形成便利店市场的多元竞争格局”。

(摘编自2020年8月19日人民网)

材料二:

前瞻产业研究院对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四个国家便利店数量及人口数量进行统计发现,2019年,美国平均2149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日本平均2268人拥有一家便利店,韩国(2018年)平均1429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中国(2018年)平均11438人才拥有一家便利店。在国内,东莞成为人均便利店最多的城市,每1242个东莞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这一数字分别是8889人、3769人、2803人和1731人。相比之下,东莞人均便利店数量几乎是北京的7倍。

为何便利店发展“南热北冷”?一些行业人士观点是“三个半生意”理论,即生意只能做“半年”(冬天太冷),马路只能做“半边”(马路宽阔且中间有隔离带),一天只能做“半天”(夜间消费习惯缺乏)。这种说法虽有些绝对,但也戳中了北京等北方城市便利店发展的痛点。为提高服务水平,商务部的“便利店品牌化连锁化三年行动”明确提出,鼓励便利店内设置就餐、休闲区域,丰富购物体验、场景体验,鼓励有条件的便利店24小时营业,提高居民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

(摘编自2020年8月21日央视网)

材料三: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2019年,厦门、太原、东莞、长沙、北京综合指标位列前五,其中,太原、东莞和长沙均是连续三年跻身“五虎将”之列;此外,西安便利店保持高速增长,此番以24.6%的成绩领跑36城。

(摘编自2020年8月14日澎湃号)

材料四:

事实上,疫情对于便利店的影响,可能不只是一个季度,因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闭门在家期间,通过各大配送平台,消费者足不出户可以买到大型商超的各类商品,这样的消费习惯,恐怕在疫情好转之后依然会延续。与此同时,原本占据街巷、社区黄金位置的便利店,也面临着租金、人力等综合成本上涨压力。

有很多人需要便利店,对于上班族来说,便利店始终有可加热的方便食品供应;对于旅行者来说,便利店24小时开门迎客,全年无休,这是其它商超甚至电商平台都难以做到的;甚至对于便利店店员来说,这是难得的“风吹不着雨晒不着”、应聘门槛不高、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

但是,这些都不是一家便利店能否继续生存的关键理由。不同城市之间,乃至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之间,社情民意不同,消费者口味爱好不同,外部经营环境和商品需求迥异,这就要求便利店在经营模式上要有“求同存异”之策,既要有保持自有品牌的特色商品,也要有针对当地消费者的特色内容。

(《便利店还是一门“好生意”吗?》2020年5月19日《工人日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根据国外经验可以推断,中国便利业发展正在进入黄金发展期。
B.便利蜂作为一家口碑好、服务好的互联网电商便利店,扩张迅速,但店面经营长期不盈利,需要补贴。
C.中国的连锁便利店相较于美日韩等国饱和度还是偏低,韩国人均便利店数量是中国的8倍多。
D.虽然有很多人需要便利店,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租金、人力等综合成本的上涨等因素都制约着便利店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中国的便利店大致分为三块,各自有各自的竞争优势,也都存在短板,要发展就必须扬长补短。
B.中国便利店的发展存在着南北差异,季节原因、城市规划、消费习惯决定了便利店发展必然南强北弱。
C.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并不均衡,太原、东莞和长沙连续三年排名前五说明一线城市并不具有绝对优势。
D.便利店是服务民生、便利消费的重要载体,人均GDP的增长,为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6.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挑战,便利店行业应该如何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刘帆

钱之江从小就想去看茶。

有一年,香江天气闷热,罗湖桥一带却异常热闹。

听说部队就要从鹏城移防过罗湖桥了,钱之江的心提了起来。爷爷说四十八年前,也有一支部队过江,粗布军衣,打着背包,在南京路上枕着马路沿睡了一宿,有起得早的富商巨贾,推门一看,都大吃一惊!

钱之江的爷爷在他小时候一再讲这个故事,还说一辈子都没有见过这么仁义的部队。

钱之江印象深刻。爷爷从来没有这么眉飞色舞过。

钱江纱厂公私合营后,爷爷沪港两头跑,后来常驻港岛,生意继续,家里时常来人,讲的话与岛上的人不一样。钱之江就觉得,说话的人,讲国语,他们说的江南水乡,钱之江没去过,倒是课本上白乐天的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钱之江至今记得。

爷爷说,江南塞北,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有机会你可以去看看。

去看看江南塞北,这是钱之江一直的梦想。

人们说,去看江南塞北,要过桥,过罗湖桥。

钱之江好想去。刚开始年龄小,去不了;等长大了,又念书,仍去不了;再大一点儿,去了英国,还是去不了。钱之江就想,等我能够经济独立的时候,就自己去。爷爷说过,江南的水,江南的茶,你带一点儿回到香江。

钱之江终于来了,问茶,看茶。下榻的酒店在春江路,虽然距离香江不过一百七十多里,但是自从爷爷腿脚不方便后,又是十年光景。钱之江下榻的房间里有一张太师椅,斜卧在那里,似乎在诉说着什么。

钱之江离开洁白的床,踱步到落地窗前,远处高楼林立,阳光恰到好处地倾泻在楼宇和树叶上,此刻,他只想静静地待一会儿。

他俯瞰城市,蓦然发现,一缕香气氤氲。茶几上,一杯清茶香气袅袅。钱之江回头,知道茶是碧螺春,产于太湖边的吴县,爷爷生于斯。多年来,受爷爷影响,他对这款茶也是情有独钟。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钱之江侧过身子,单手倚在窗前,目光灼灼,仿佛入定一般站在那里。爷爷曾说,几声鸡叫啼亮,湖山醒来,晨雾弥漫,采茶姑娘踏着朝霞,成群结伴,向山上的茶园走去。钱之江似乎看到了,那些时光,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青翠欲滴的茶树丛中,采茶姑娘们神采飞扬,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片片嫩芽,俊美的身影穿梭在绿树间,江南美丽动人的图画蓦然在眼前。

钱之江决定明天就飞往那里,看那入夜万家灯火的山村。此行,考察茶道,钱之江曾在《诗经》中体验“采荼薪樗,食我农夫”。爷爷说沧桑世事,除了采茶外,制茶还要经过蒸、捣、拍、烘等工序,“故情周匝向交亲”,茶人的感情完全因为人茶彼此交往才显得亲密。

钱之江端起茶杯,眼睛一动不动: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青螺入水,叶芽伸展,茸毛轻舒,嫩绿透亮,姿态动人。

你说嘛,明天的行程。钱之江的妻子,声音很好听。爷爷说吴侬软语,不要忘记了。绵软润滑,有酥糖的味道吧?钱之江瞅着妻子,马上高兴地问,你到过江南吗?

结婚这么多年,你今天才这样问我。姑苏的报恩寺,你知道吗?在那里,我是个采茶女。有空一定要去那个地方。

报恩寺。名字真好。

钱之江品了一口茶,微笑地望着妻子,似乎沉浸在某种幸福的回忆里。妻子的脸上好像升腾起一朵红云,在柔和的灯光下魅力无限。

钱之江动容了:多好啊!有你这样懂茶道的妻子。

钱之江说完,准备去拉妻子,这才发现太师椅上空空如也,只有茶几上茶叶飘香,依然绿意盎然,香气袅娜。

妻子在哪?钱之江一惊,及至愕然醒悟,方知妻子并未随行,只是那洁白的茶杯上的仕女,活脱脱一个采茶女。

钱之江太容易失神了。爷爷曾说,内地是魂牵梦萦的地方,你一定要去。

钱之江,站了多久?直到夕阳西下,明月初升。不能再待了!

次日一早,钱之江收拾行囊,中午就到了梦幻的老姑苏。白墙黛瓦,护城河,老城墙,石板街,转个弯,钱之江在院中摆了一张桌子,邀请来的几个人团团围坐,一套青花瓷茶具,七八十度的温开水,放入一小撮春茶。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新朋旧友,相聚茶园,品茶谈心,那份伊呀呀的小调就落到了茶里……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0年第14期)


[注]①别茶:鉴别茶叶。“别”是“鉴别”的意思。②鹏城:深圳的别称。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同样的部队驻防一事,前后相隔四十八年,当年爷爷所说的富商巨贾的心理状态是惊讶,而现在钱之江的心理状态是紧张。
B.小说多处写了爷爷要钱之江到内地看看,这既体现了爷爷的思乡情怀,又强化了钱之江前往内地看看的原因和心理状态。
C.小说所选地名很有讲究,如“报恩寺”词既点出了钱之江妻子的大致出生地,又暗含了要不忘家乡、回报家乡的主旨。
D.小说结尾写钱之江带着“爷爷”的嘱托,来到期盼已久的江南,尝到了江南的茶,呼应标题,突出了钱之江的喜悦心情。
8.文中画线处引用的古诗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本文的情节构思有哪些特色?请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困难(0.1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吕希哲字原明,少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暧学,复从程颢、程颐、张载游,闻见由是益广。以入官,父公著友王安石劝其勿事科举,以侥幸利禄,遂绝意进取。安石为政,将置其子雱于讲官,以希哲有贤名,欲先用之。希哲辞曰:“辱公相知久,万一从仕,将不免异同,则畴昔相与之意尽矣。”安石乃止。公著作相,二弟已官省寺,希哲独滞管库,久乃判登闻鼓院,力辞。公著叹曰:“当世善士,吾收拾略尽,尔独以吾故置不试,命也夫!”希哲母贤明有法度,闻公著言,笑曰:“是亦未知其子矣。”终公著丧,始为兵部员外郎。范祖禹,其妹婿也,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诏以属崇政殿说书。其劝导人主以修身为本,修身以正心诚意为主。其言曰:“心正意诚,则身修而天下化。若身不能修,虽左右之人且不能论,况天下乎?”擢右司谏,辞,未听,私语祖禹曰:“若不得请,当以杨畏、来之邵为首。”既而不拜。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中书舍人林希又言:“吕大防由公著援引,故进希哲以酬私恩。凡大防辈欺君卖国,皆公著为之唱;而公著之恶,则希哲导成之,岂宜污华职。”于是但守本秩,俄分司南京,居和州。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或以为太峻,改光禄少卿。希哲力请外,以直秘阁知曹州。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徙邢州,罢为宫祠。羁寓淮泗间,十余年。希哲乐易简俭,有至行,晚年名益重,远近皆师尊之。

(节选自《宋史吕希哲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
B.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
C.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
D.言于哲宗曰/希哲经术操行/宜备劝讲其父/常称为不欺暗室/臣以妇兄之/故不敢称荐/今方将引去/窃谓无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是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如“封妻荫子”“荫庇”。
B.省寺,古代朝廷“省”“寺”两类官署的并称。亦泛指中央政府官署。唐朝时,“省”有中书、尚书、门下三省。
C.说书,一般指流行于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宋朝陪侍天子内廷讲说经书的职官也叫“说书”。文中使用的是后一义项。
D.卒,古人对人身故有多种描述方式,士之死称为“卒”,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之死称为“薨”。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希哲才名卓显。吕希哲师从焦千之、孙复等人,后又与二程、张载三人交游,王安石因其名声,想先任用吕希哲。
B.吕希哲无意仕途。其父曾官至宰相,且与王安石是好朋友。但吕希哲却无意于官场,并推辞相关任命,这一点吕希哲的母亲比较了解。
C.吕希哲注重修养。吕希哲被皇帝下诏任命为崇政殿说书,他劝导君主以修身作为根本,修身以正心诚实为主,并因此升职担任右司谏。
D.吕希哲操行不改。绍圣和崇宁年间,吕希哲都受到政敌的谗言攻讦,仕途受阻。吕希哲晚年时却名声更高,远近的人都像尊重老师一样尊重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世善士,吾收拾略尽,尔独以吾故置不试,命也夫!
(2)会绍圣党论起,御史刘拯论其进不由科第,以秘阁校理知怀州。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各题。

题弟侄书堂

杜荀鹤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注】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曾历黄巢之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乱让作者饱受磨难,家境贫困,故而开篇“何事居穷”的质问就带有强烈的愤慨,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干戈地”“礼乐风”形成鲜明对比,既点明书房主人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品格,作者对此深感慰藉。
C.尾联是对弟侄的勉励之语,作为长辈,作者谆谆告诫弟侄年轻时要珍惜时光勤勉求学,为将来奠定扎实的基础。
D.这首诗语言自然晓畅,通俗浅近,无一字难解,不事雕琢而耐人寻味,其对弟侄的劝勉也给读者深刻的启示。
15.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本诗颈联。
2020-10-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含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唐代诗人李白《上李邕》中有名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而在庄子《逍遥游》中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大鹏鸟拍打水面激起巨浪,腾空九万里。
(2)《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3)《滕王阁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声色结合,描绘出一幅绝美的秋江暮色图,成为千古绝唱。
2020-10-15更新 | 2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含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经济发展行稳致远,要靠民法制度(       )关系、维护秩序;社会生活风清气正,需要民法制度立规明矩、(     );法治建设劈波斩浪,离不开民法制度夯实基础、与时俱进。从呱呱坠地到两鬓如霜;从清晨迎接第一缕阳光,到下班回家休息打开电视,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民法打交道,受法律规制,。民法典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作为主线,对人民权利的保障可谓(     )。

为了解决信息技术发展对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挑战,民法典新增对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互联网对侵害人格权的损害后果具有一种无限放大(     ),相关的侵权信息一旦在网上发布,即可在瞬间实现全球范围内传播,损害将如覆水难收,受害人的权利很难恢复原状。在人格权侵权中, ,因此,对受害人而言,最有效的救济方式是及时制止、停止侵权信息的传播。侵害后果如果任由蔓延,将使受害人的权益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适应了互联网、高科技时代的立法要求,对于及时制止侵害人格权的行为、有效预防侵害人格权损害后果的发生、强化对人格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调整             隐恶扬善       事无巨细       效果
B.调整             激浊扬清       事无巨细       效应
C.调节             隐恶扬善       事必躬亲       效应
D.调节             激浊扬清       事必躬亲       效果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如果侵害后果任由蔓延,受害人的权益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B.如果任由侵害后果蔓延,将使受害人的权益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C.如果侵害后果任由蔓延,将使受害人的权益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D.如果任由侵害后果蔓延,受害人的权益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面这段话中,画线语句表达都得体的一组是(       
先生乃三湘大儒,得知我祖籍湘潭,常①叨陪末座,相谈甚欢。我毕业后,特地前往② 拜见先生,并③惠赠先生命我画的斗方小品。一日午后,先生翩然④莅临寒斋,品茗小坐。我适有对联新裱,遂张挂素壁,谨求⑤雅教。先生凝视良久,未发一言。我正待⑥移席请益, 先生颔首微笑,端茶闻香,低首品茗。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标志着北斗全球星座的部署圆满完成。交通运输部表示,北斗系统应用已扩展到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日前,全国已有超过66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5.1万辆邮政快递运输车辆,1356艘部系统公务船舶,8600座水上助导航设施、300架通用航空器应用了北斗系统。在国际海事组织框架下,中国成功推动北斗系统纳入全球卫星搜救系统,并持续推动北斗系统进入国际民航组织等相关国际组织和国际标准体系,促进北斗系统的国际化应用。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的战士,在解放战争中先后立下多次战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60多年来,张富清深藏功名。直到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迹被发现。

(2)陈俊武院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石化工业不懈奋斗70年,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进入耄耋之年,他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中国石化工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

(3)9月23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了国家援鄂抗疫医疗队等10个抗疫一线医务人员英雄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这些英雄群体表现突出、贡献卓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楷模,中宣部在中央电视台设立“时代楷模”发布厅,发布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

阅读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你有哪些思考和感想?假设你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写一篇以“致敬楷模,争当先锋”为主题的演讲稿。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10-20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含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4-60.65理解重要概念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7-90.4其他小说  分析结构,概括主题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15《宋史》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65杜荀鹤  诗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4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200.65简明、连贯语言表达
210.65压缩语段  概括要点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65道德与社会  价值理念  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