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巩固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全国 高二 课后作业 2020-11-06 24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________关心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共产主义者同盟在1852年宣告解散。马克思和恩格斯认真总结了1848年革命的经验教训,指出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加强国际团结,对抗联合起来的反动势力。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同各国革命者保持着密切联系,帮助他们学习理论,推动革命的发展。到了50-60年代,随着一场世界经济危机的发生,各国工人阶级运动又高涨起来,________成立了工人自己的组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被更多的人接受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到这些,十分高兴。

马克思一方面指导、关心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加紧了他的巨著《资本论》的写作。恩格斯也常把有关资料寄给马克思,并且不断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1867年4月初,当恩格斯得悉《资本论》第一卷写成的消息以后,马上写信说:“好啊!我终于看到白纸黑字,知道第一卷已经________了!就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欢呼声。”马克思把《资本论》第一卷的手稿交给出版商以后,曾到曼彻斯特恩格斯家中作客。两个人对下一步工作交换了意见,并且商定要在书的附录中做一点补充。恩格斯地________成了这部巨著的第二个校阅者。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了。它阐述了(①),揭示了(②),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强有力的武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非常       连续       脱稿       水到渠成B.尤其       陆续       杀青       自然而然
C.非常       陆续       脱稿       自然而然D.尤其       连续       杀青       水到渠成
2.“近代社会的经济法则”“剩余价值学说”是从文中括号内摘出的语句,请根据文段将它们写在下列对应标号后的横线上,并说明理由。
___
___
理由: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一方面指导、关心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加紧了他的巨著《资本论》。
B.马克思一方面加紧他的巨著《资本论》的写作,另一方面又关心、指导了工人运动。
C.马克思一方面加紧了他的巨著《资本论》的写作,另一方面又指导、关心工人运动。
D.马克思一方面关心、指导工人运动,另一方面又加紧了他的巨著《资本论》的写作。
2020-11-02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巩固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4.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照这种情形而论,我认为对着一块长约十五英寸的长方形木牌表示敬意,其尊敬程度和英国把国王肖像印在邮票上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①崇拜祖先所用的礼仪造成一种宗教的形式,非常自然而且合理
②因为凡属信念是不能没有表现方式的
③它不涉及神怪,所以崇拜祖先不妨和信仰宗教同时并行
④至于它的非宗教方面就在于它里面很少有超自然的成分
⑤中国的祖先崇拜,曾被某些作家称为一种宗教,我相信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对的
A.⑤④③①②B.⑤④②③①C.①②③⑤④D.①④②③⑤
2020-11-02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巩固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1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语言严谨,逻辑严密,充满辩证性思维,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这篇文章的一大特色。请仿照下面这段话的画线部分另写一段话。(句式不必完全一致)
   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关系和奴役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
仿句: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6. 下面是某校生物社团学生负责人王哲给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中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写的一封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
尊敬的屠奶奶:

您好!作为当今国际中医界霸主,您能够应允忝列本社顾问,百忙之中挤出时间为本社的发展提供绵薄之力,我们十分感激。本社广大中医学佼佼者恳请您不吝赐教。

敬祝编安

生物社团     王哲

2021年4月18日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7.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2019-01-30更新 | 50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语文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已成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以至于它占据了我们关于未来的主要想象空间。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所描述的人工智能窄化了我们对于未来生命和生活方式的想象,似乎人类未来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机器人的斗争同时,过去一百年充斥在科幻文化中的拟人化手法也把人工智能窄化了,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形式和一个发展方向,而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还在于,好莱坞电影中总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根本差别归于感情或者说是“爱”,其实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生命研究领域最大的难题。人工智能必须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这都是建立在一个理性个体的假设之上的。问题在于,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有无数他者,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难点所在。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心灵产生的问题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

然而,人的社会性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受到了新的挑战。近20年来,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技术发展在明显加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种技术对生活的“重置”技术的发展在引诱着也在强迫着我们跟随,不断跟它一起更新换代——引诱是因为花样翻新、追求时尚,而强迫是因为整个服务系统在更新,我们只能跟着更新,否则等待你的是脱离网络、去社会化,这种加速度,这种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取消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与生产。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能保持艺术制作和创造的欲望?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切近的应用场景中,某些电商平台设置了众多的“推荐”和“方便”,这些“方便”不但是引导消费的诱饵,更是对我们自身性的诱导和窄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合作中,我们的偏好被强化。据说阿里巴巴对每一个淘宝用户的定义,可以拓展到几千个标签。这意味着,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欲望、需求、目的、冲动、然而,这只是你的数码存在,这不过是由概率算法导出的一种“显示性偏好”。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人群做了无穷细分,但同时人文学者们又总是在抱怨技术把人同质化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能否弄清楚,新科技究竟是把社会变丰富了还是变单一了?我个人这些年的感觉是,在表征意义上人们的确变得更加多元、丰富,但是在深层意义上,人的社会性以及社会能力却被极大地削弱了。

人们思考问题时,如果缺乏辩证思维,会偏向一极而无暇顾及另一极。面对技术把人同质化的趋势,如何找到反向的动力并将之作为“辩证的另一极”?这是未来艺术的根本任务。

(摘编自高士明《当科幻窄化了人工智能,艺术新命题出现了》)

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19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所描述的人工智能窄化了我们对于未来生命和生活方式的想象。
B.人工智能技术当下难点所在,是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
C.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意义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D.概率算法导出的“显示性偏好”往往是被强化的偏好,与人的真实需求未必一致。
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就新科技对人的影响从表征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维度表明了看法。
B.文章通过讨论人的社会性在网络社会所受到的新挑战,将论证推向了深入。
C.文章以某些电商平台为例,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对人群做出无穷细分。
D.文章阐释了人工智能对社会生活三个方面的窄化,为进一步论证奠定基础。
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艺术制作和创造的源泉在于对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保持警惕,追求自主的学习与生产。
B.艺术能够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社会性的心灵所产生的问题。
C.艺术可以表现未来,科幻文化可以展现人们对未来科技、生命和生活方式的想象。
D.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在技术之外找到反向的动力,并能够把它作为“辩证的另一极”。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②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鉴、互促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③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的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④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于“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

⑤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实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的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

⑥总之,以文明交流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

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
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合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
C.“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
D.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实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
1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这是本文论证的立足点。
B.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
C.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肯定了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
D.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这一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
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固执地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
B.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
C.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又吸收中国儒家思想。
D.“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14. 在《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一文中,恩格斯运用了大量的例子进行事实论证,从而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下面是某同学的一篇习作《保持你的本真》的节选部分(注意:题目即论点),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内容,使文段更加完整。每段话不少于100字。

保持你的本真

山鸡披上孔雀的羽毛,也永远成不了百鸟之王;鸭子学百灵的嗓音,也永远成不了歌王……忸怩作态,魅力尽失;装模作样,丑态毕现,究其一点,失去了自己的本真!

纵然世界如此灿烂,我只守候一方土地。芸芸众生,又有几人能做到?有些人做到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30多年。这份维护祖国海防事业的赤子本真,深深地感动着我们的心。诚然,美酒胜过瓶子,真情优于谎言,真实强过面具,灵魂重于皮囊。保持你的本真,此乃第一要务。

(本段用事例论证保持自我、维持本真才能有所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

比赛的输赢,事业的成败,名利的得失,时常会困扰着我们。但若一个人的信念足够坚定,内在力量足够强大,本真便不会消失,灵魂便依然存在。莲“出淤泥而不染”,即此矣。

(本段用事例论证要做自己,不受外界的干扰,追求自己的事业。)

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6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作家作品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30.65一般词语  辨析并修改病句  情境补写选择+表达
40.65连贯  衔接与排序选择题
50.65句式仿写语言表达
60.65得体语言表达
70.65变换句式语言表达
140.4句式仿写  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二、现代文阅读
8-10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11-13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