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一 阶段练习 2020-12-16 28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一、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蓊蓊郁郁(wēng)着(duó)   望(mí)       女(yuán)
B.阿玲(fàn)     (pǐ)     强(juè)       首 (yì)
C.敛(jū)          永(juàn) 焦(zhuó)   折(juē)
D.古不变(gèng) 杂(cáo) 玉雕栏(qì)   (chù)
2020-12-14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皆习之(通晓)                    其能行古道(赞许)
B.师不必于弟子(贤能)            术业有专(学习)
C.官盛则近(阿谀谄媚)        于其也(身体)
D.不拘于(时俗)                    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
2020-12-1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所以传道受业解也 (疑难问题)   则耻师焉,矣(糊涂)
B.作《师说》以 (赠送)          之不传也久矣 (方法)
C.师道之不也久矣 (流传)            所以传道业解惑也   (接受)
D.吾道也   (学习)                    吾从而   (老师)
2020-12-14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选出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不同类的一项(     
A.其皆出于此乎B.其出人也远矣
C.其闻道也亦先乎吾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020-12-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5.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师道不传也久矣
A.句读不知B.师道不复,可知矣
C.爱其子,择师而教D.巫医乐师百工
2020-12-1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小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句子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不拘于时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而耻学于师
2020-12-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D.小学而大遗
2020-12-1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圣人也亦远矣②而学于师③小学而遗④位卑则足⑤吾从而之⑥吾道也⑦益圣,愚益愚⑧吾未见其
A.①/②⑤/③/⑥/④⑦⑧B.①/②⑤/④⑥/③⑦⑧
C.①⑥/②⑤/④/③⑦⑧D.①⑥/②④⑤/③⑦⑧
2020-12-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 )
A.数峰无语立斜阳B.水面风回聚落花
C.蝉曳残声过别枝D.楼上春容带雨来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B.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C.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D.安-225可载坦克飞机,这款世界最大运输机将为虎傅翼,弥补解放军运力不足,为中国在边远地区的防务带来巨大的好处。
2020-12-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1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
B.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
C.本届校园心理节围绕“我爱我,放飞自我”为主题,就怎样有效缓解考前压力和增强学习专注度等问题展开充分的讨论。
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
2020-12-14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你才疏学浅,这件事你做不了,还是打消念头,别想着去做了。
B.这件事我做得不对,请你高抬贵手,通融一下,下次我一定注意。
C.我俩关系好,你有不情之请我会尽量满足你,你放心好了。
D.你这副手套送给我吧,就聊表寸心,我不在意你东西多少。
2020-12-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亦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乃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史的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骄傲,是我国的“国饮”。客家擂茶,以其古朴见奇趣,以保健显奇效,自古___,是中国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关于擂茶的起源,则说法不一,许多人以为,擂茶是客家人流迁过程中的特产。(    )唐宋时,随着客家人南迁而流传下来。《玉林诗话》所载一首古诗描述了当时江南民间喝擂茶的风情:“道旁草屋三两间,见客擂麻旋点茶”。斗转星移,___,元末明初以后,擂茶在中原和其他地区已渐趋灭迹,只有赣南、闽西、粤东、湘南、川北及台湾、香港等地的客家人至今保留着食擂茶的习俗,并不断地发扬光大。

以前,客家民间有“无擂茶不成客”的谚语。擂茶曾经是客家人经常用来招待客人的食物,现在变成客家最带本土特色的美味小吃。干绿茶、香菜、新鲜薄荷、炒米等以及各类时令蔬菜为原料,擂成茶泥。喝擂茶时,将擂好的茶泥放在擂钵里用开水冲泡后再倒入少许茶油,冲泡好的擂茶可谓___。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滋补长寿之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地域,比如山区、平原和沿海片区,客家擂茶从取用食材、制作方法和佐料搭配上又各有特色,这就跟当地客家人的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___了。可以说,擂茶是客家先民在漫长岁月里创造出的饱含自然哲思的养生佳肴。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闻名遐迩    沧海桑田    秀色可餐    息息相关
B.如雷贯耳    沧海桑田    秀色可餐    休戚相关
C.闻名遐迩    岁月变迁    色味俱佳    息息相关
D.如雷贯耳    岁月变迁    色味俱佳    休戚相关
14.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其实,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B.其实,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C.然而,客家民系尚未形成之前,中原地区早已有食擂茶之习俗。
D.然而,中原地区已有食擂茶之习俗,然后才形成了客家民系。
1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端起一碗擂茶,先品再闻,茶味纯,香气浓。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有健脾养胃,延年益寿之功效。
B.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健脾养胃,延年益寿,而且还有生津止渴,清凉解暑之功效。
C.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健脾养胃,延年益寿,而且还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
D.端起一碗擂茶,先闻再品,香气浓,茶味纯。喝下它,不仅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而且还能健脾养胃,延年益寿。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伯茂少有风望,学涉群书,文藻富赡,释褐奉朝请。大将军、京兆王继西讨,引为铠曹参军。南征绛蜀陈双炽,为行台长孙承业行台郎中。承业还京师,留伯茂仍知行台事。以平薛凤贤等,赏平阳伯。再迁散骑常侍,典起居注。太昌初,为中书侍郎。永熙中,孝武帝兄子广平王赞盛选宾僚,以伯茂为文学。后加中军大将军。

伯茂好饮酒,颇涉疏傲。久不徙官,曾为《豁情赋》。天平初迁邺,又为《迁都赋》。二年,因内宴,伯茂侮慢殿中尚书、章武王景哲。景哲遂申启,称伯茂弃其本列,与监同行,以梨击案,傍污冠服。禁庭之内,令人挈衣。诏付所司,后竟无坐。

伯茂既出后其伯仲规,与兄景融别居。景融贫窘,伯茂了无赈恤,殆同行路,世以此贬薄之。卒,年三十九,知旧叹惜焉。伯茂末年,剧饮不已,乃至伤性,多有愆失。未亡前数日忽云吾得密信将被收掩乃与妇乘车西逃避后因顾指壁中言有官人追逐其妻方知其病卒后殡于家园。友人常景、李浑、王元景、卢元明、魏季景、李骞等十许人于墓傍置酒设祭,哀哭涕泣,一饮一,曰:“裴中书魂而有灵,知吾曹也。”乃各赋诗一篇。李骞以魏收亦与之友,寄以示收。收时在晋阳,乃同其作,论叙伯茂,其十字云:"临风想玄度,对酒思公荣。"时人以伯茂性侮傲,谓收诗颇得事实。

赠散骑常侍、卫将军、度支尚书,雍州刺史,重赠吏部尚书,谥曰文。

伯茂曾撰《晋书》,竟未能成。无子,兄景融以第二子孝才继。齐武平末,位中书舍人

(选自《北史》卷三十八,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1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未亡前/数日忽云吾得密信/将被收掩/乃与妇乘车/西逃/避后因顾指壁中/言有官人追逐其妻/方知其病/卒后/殡于家园
B.未亡前/数日忽云吾得密信/将被收掩/乃与妇乘车西逃避/后因顾指壁中/言有官人追逐/其妻方知其病/卒后/殡于家园
C.未亡前数日/忽云/吾得密信/将被收掩/乃与妇乘车西逃避/后因顾指壁中/言有官人追逐/其妻方知其病/卒后/殡于家园
D.未亡前数日/忽云/吾得密信/将被收掩/乃与妇乘车/西逃/避后指壁中/言有官人追逐其妻/方知其病/卒后/殡于家园
17.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奉朝请,指大臣朔望上朝请命于皇上。古代以春季的朝见为“朝”,秋季的朝见为“请”。
B.再迁,译为多次变动官职,在古代表示官职调动词还有转、调、徙、拜、署、摄、擢、判等。
C.酹,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如酹地(祭奠时以酒洒地)、莫酹(祭祀后以酒洒地的仪式)。
D.中书舍人,官名,任起草诏令之职,参与机密,其权力随朝代演变而有变化。
18.下列对 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茂颇有才学。早年便博览群书,文笔优美。步入仕途后,颇受重用,官职屡次得到升迁,后成为广平王元赞的幕僚,后又加官为中军大将军。
B.伯茂禀性孤傲。相当长的时间里官职得不到升迁。因赴宴得罪朝中权贵景哲,被上奏到皇帝那里,称其行为不当,伯茂因此受到处理。
C.伯茂身有弊病。如他嗜酒成性,多有误事,后以致生病;过继给其伯父后,对贫困窘迫的兄长一点也没有资助,当时的人因此瞧不起他的为人。
D.伯茂有友相知。在其死后,他的诸多好友在其墓前设酒祭奠,为失去此好友而痛哭流泪,并且每人为他作诗一首,以寄哀思。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哲遂申启,称伯茂弃其本列,与监同行,以梨击案,傍污冠服。
(2)李骞以魏收亦与之友,寄以示收。收时在晋阳,乃同其作,论叙伯茂。
2020-12-1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

陈师道②

重楼杰观①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③,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 ①重(chóng)楼,多层的楼。杰观(guàn):雄伟的楼观。观:楼观。屹(yì),高耸貌。②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受苏轼牵连被贬。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③孤臣:远离朝廷、被君上所遗忘的臣子。此处是作者自称。新政:指徽宗初即位,赦元祐旧臣内迁以示宽大。后文游子,指苏轼、黄庭坚等人。
2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应是诗人为酬答寇十一同题材的诗而作。本诗写得潇洒自如,在欣喜之中略带轻松放旷的意绪。
B.首二句写登城所见的雄伟壮丽之景,起势壮阔,将白门的形势及登楼所见都包容在内,“表里山河”意谓有山河为屏障,可坚守无虞。
C.三四两句极洒脱而轻松,因看到小市上了灯,诗人才萌动了归意,可见其游兴之浓。小市”、“轻衫”、“归意动”、“晚风长”诸语,都如同随手拈来,颇有谐谑放达的意趣。
D.“游子青春见故乡”中的“青春”与杜甫的 “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词意相同,但表达的感情却同杜诗的欢愉之情不同,流露了诗人的怅惘失意之情。
2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22. 默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2)《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 ”。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4)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山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显得矮小。
(5)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2020-12-14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兰

季羡林

(1)一转眼,不知怎样一来,整个燕园竟成了二月兰的天下。

(2)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处。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3)东坡的词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是花们好像是没有什么悲欢离合。应该开时,它们就开;该消失时,他们就消失。它们是“纵浪大化中”,一切顺其自然,自己无所谓什么悲与喜。我的二月兰就是这个样子。

(4)然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

(5)当年老祖还活着的时候,每到春天二月兰开花的时候,她往往拿一把小铲,带一个黑书包,到成片的二月兰旁青草丛里去搜挖荠菜。只要看到她的身影在二月兰的紫雾里晃动,我就知道在午餐或晚餐的餐桌上,必然弥漫着荠菜馄饨的清香。当婉如还活着的时候,她每次回家,只要二月兰正在开花,她离开时,她总穿过左手是二月兰的紫雾、右手是湖畔垂柳的绿烟,匆匆忙忙走去,把我的目光一直带到湖对岸的拐弯处。我曾套宋词写过三句话:“午静携侣寻野菜,黄昏抱猫向夕阳,当时只道是寻常。”我的小猫虎子和咪咪还在世的时候,我也往往在二月兰丛里看到她们:一黑一白,在紫色中格外显眼。

(6)所有这些琐事都是寻常到不能再寻常了。然而,曾几何时,到了今天,老祖和婉如已经永远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至于虎子和咪咪也各自遵循猫的规律,不知钻到了燕园中哪一个幽暗的角落里,等待死亡的到来。如今,天地虽宽,阳光虽照样普照,我却感到无边的寂寥与凄凉。回忆这些往事,如云如烟,原来是近在眼前,如今却如蓬莱灵山,可望而不可即了。

(7)对于我这样的心情和我的一切遭遇,我的二月兰一点也无动于衷,照样自己开花。今年又是二月兰开花的大年。在校园里,眼光所到之处,无不有二月兰在。宅旁,篱下,林中,山头,土坡,湖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是一团紫气,间以白雾,小花开得淋漓尽致,气势非凡,紫气直冲霄汉,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8)这一切都告诉我,二月兰是不会变的,世事沧桑,于她如浮云。我想学习二月兰,然而办不到。不但如此,它还硬把我的记忆牵回到我一生最倒霉的时候。在“十年浩劫”中,我被抄家,被打成了“反革命”。正是在二月兰开花的时候,我被管制劳动改造。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到一个地方去捡破砖碎瓦,还随时准备着被红卫兵押解到什么地方去“批斗”,坐喷气式,还要挨上一顿揍,打得鼻青脸肿。可是在砖瓦缝里,二月兰依然开放,怡然自得,笑对春风,好像是在嘲笑我。

(9)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成了“不可接然者”,几年没接到过一封信,很少有人敢同我打个招呼。我虽处人世,实为异类。

(10)然而我一回到家里,老祖、婉如她们,在每人每月只能得到恩赐十几元钱生活费的情况下,殚思竭虑,弄一点好吃的东西,希望能给我增加点营养;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希望能给我增添点生趣。我的小猫憨态可掬,偎依在我的身旁。她们不懂哲学,分不清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人视我为异类,她们视我为好友,从来没有表态,要同我划清界限。所有这一些极其平常的琐事,都给我带来了无量的安慰。窗外尽管千里冰封,室内却是暖气融融。我觉得,在世态炎凉中,还有不炎凉者在。这一点暖气支撑着我,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路,没有堕入深涧,一直到今天。

(11)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

(12)到了今天,天运转动,否极泰来,不知怎么一来,我一下子成为“极可接触者”。到处听到的是美好的言词,到处见到的是和悦的笑容。然而,一回到家里,我的老祖到哪里去了呢?我的婉如到哪里去了呢?还有我的虎子和咪咪到哪里去了呢?世界虽照样朗朗,阳光虽照样明媚,我却感觉异样的寂寞与凄凉。

(13)我感觉到欢,又感觉到悲。

(14)我年届耄耋,前面的路有限了。然而在离开这个世界以前,我还有一件心事:我想弄清楚,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是我成为“不可接触者”时悲呢?还是成为“极可接触者”时欢?如果没有老祖和婉如的逝世,这问题本来是一清二白的。现在却是悲欢难以分辨了。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她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

(有删改)

2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形散而神不散”是本文的突出特色。“形散”体现在文章漫谈身边琐事,泛论人情世间;“神不散”体现在选材看似散乱,却统一在共同的主题之下。
B.文中第(11)段说“我感觉到悲,又感觉到欢”,这里的“悲”是因为作者遭受迫害;“欢”是因为作者在家中得到慰藉与温暖。
C.作者借二月兰表达情感,这种情感与《赤壁赋》中“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情感一致,都是慨叹大自然的永恒和人生短暂。
D.季羡林先生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家。本文很能体现他的语言风格,淳朴恬淡,天然本色中蕴含了典雅之美,具有“东方神韵”的美学风格。
24.文中划线句两次用相同的文字描写了二月兰,请赏析这样写的妙处。
25.文章以“二月兰”为题,第五段却用主要写了亲人和猫,这样安排是否合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八、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6. 某校开展了“走进名著,学写对联”活动,学校为此征集对联,请根据所给的上联,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读名著似逢甘露                       下联:             
2020-12-1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名校
2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任何推理活动,都离不开必要的前提假设。有人得了慢性病就去中医院,得了急症就去看西医,它的前提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 。事实上,生活中的前提假设经常有对也有错。因此,_____________是批判性思维核心品质之一。比如人们培养孩子常说“______________”,前提假设就是“孩子最初的成长与赛跑的规律是一样的”,其实并不尽然。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从来不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翅膀。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0-10-15更新 | 141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语言文字应用、阅读与鉴赏、名句名篇默写、作家作品、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语言文字运用
14
文言小题
1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语言文字应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名句名篇默写
4
作家作品
5
作文主题
6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语言文字运用
10.65字音  字形选择题
2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30.65文言实词选择题
4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50.65一般文言虚词选择题
70.65文言实词  古今异义选择题
80.65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选择题
90.65修辞手法选择题
100.65熟语(含成语)选择题
110.94辨析并修改病句  成分残缺或赘余  结构混乱选择题
120.65得体选择题
13-15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简明、连贯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60.65对联语言表达
270.65情境补写语言表达
二、文言小题
60.65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选择类
三、文言文阅读
16-190.65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史传文
四、古代诗歌阅读
20-210.65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
五、名篇名句默写
220.8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六、现代文阅读
23-25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其他散文
七、作文
280.4哲理与生活  价值理念  材料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