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皖豫名校联盟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全国 高三 阶段练习 2021-01-13 36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非遗的构成要素为技艺、工序和原料。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孕育了人的生存智慧和宇宙哲学,也滋生出相应的造物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是物质,是造物制度及“物”背后的“美”和“用”。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采取“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策略方针,逐年加大对非遗的舆论推广和资金扶助力度,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较数十年前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民众在购买力增强的同时有意识地回望传统,并将这样的审视、自省和关注传递出去,传承下去。

“去传统化”审美习惯逐渐被改变,新的“审美革命”正在潜伏和孕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群众眼中“乡土”的、“偏离时尚”的、有“底层”感的、被摒弃和漠视的文化遗存,再次获得认同,在人们逐渐回归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中找回曾经的位置。个体劳动,尤其是凝结了手工和审美价值的劳动、作品和观念比此前任何时候都得到尊重,劳动价格的提高和市场的扩展成为大势所趋。这使得在过去不受重视的文化性劳动变成了一种表演,甚至艺术品。劳动价值的提高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刺激技艺的拥有者频繁而持续地生产、复制和创造。时代和传统带给他们的红利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高昂,以至于“传统”的继承者们一改从前漠视的态度,持续高强度、高效率地从先辈遗留的制度、规则、秩序和文本中,吸取价值、提炼意义、巩固方法,以产出更多、更吸睛、更炫技的产品,这为“非遗制造者”提供了市场基础和生产动力。

消费生产力在人们对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好奇心”中迸发。消弭了阶级桎梏和特权的民众,对“物”与“美”的执着占有欲前无旧例;先人在农耕文明时代就开启的“物以致用”的智慧,正大面积觉醒和复苏。非遗商品开发者正在为非遗商品化寻找更多合理性。商品市场的富氧化,资本的膨胀,受众的年轻化时尚化,使非遗的概念加速异化,由最初对人权平等以及个性化的自我审视和自我认同等“源代码”的解读,衍生出时代性、功能化、生活化的新语境。消费刺激下的“非遗市场”,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形式光怪陆离,非遗被符号化规模生产,却内涵短缺,质量参差不齐。这给非遗商品的产业格局、市场份额和受众体验以消极影响。

尽管波涛汹涌的商品浪潮将非遗保护推上了一个新堤岸,非遗产品的开发依然有拓展空间。非遗概念的普及率数据可观,但大众对于非遗的关注点在较为浅层的部分。这导致两种结果,一是非遗产品素材和表现形式肤浅化,人们对非遗领域中的普通素材喜闻乐见,但对具有深度内涵的非遗文本难以理解或喜爱;二是劳动成本低廉、技艺水平平庸的产品与技术密度大、审美价值高的产品销量呈两极分化。非遗产品设计开发者需要加强文化储备,融入身后这片传统,在设计中彰显开放与多元的文化精神,拓宽产品的意义和价值。

消费者对非遗产品品质的追求还在与日俱增,市场的选择也将净化非遗产业的空间和生产链。通过审美革命和商品经济促进非遗保护,成人之美,以物为用,物尽其用,任重而道远。

(摘编自张雯影《经济学视角下的非遗保护》)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非遗有的可通过“物”来体现,但非遗保护的是造物制度及“物”背后的“美”和“用”。
B.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非遗文化遗存成了“乡土”的、有“底层”感的代名词,遭到了摒弃和漠视。
C.随着劳动价格的提高和市场的扩展,个体劳动在现代社会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D.非遗概念的加速异化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市场、资本、受众,尤其是生产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不仅分析了非遗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同时也提到了一些原因及对策。
B.文章从国家政策、观念更新、市场变化及未来发展等角度,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C.文章第四段在肯定了消费的刺激作用后,提及了非遗市场、生产等方面的消极状况。
D.文章中以“浪潮”“堤岸”等语言,形象地概述了非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常状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众不仅有意识地回望传统,而且将这样的审视、自省和关注传承下去,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国家采取的“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策略方针。
B.新的“审美革命”正在孕育,人们逐渐回归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一些曾被冷落的文化遗存获得了人们的再次认同,找回了自己曾经的位置。
C.“传统”的继承者们之所以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吸睛、更炫技的产品,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力便是时代和传统带给他们的前所未有的高昂红利。
D.非遗发展中出现的产品素材和表现形式肤浅化以及销售端的两极分化状况,需要开发者提升文化素质和更新设计理念予以改善。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纠集所谓“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和侵略,很快越过“三八线”,大举向中朝边境进犯,多次派军机侵入东北和山东,轰炸丹东。同时在东面,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企图武装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美国还向法国提供军援,支持法国扩大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以便从南翼威胁新中国安全。

在这紧急关头,国家被迫调整国民经济恢复计划,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10月决心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所说:“毛泽东有战略眼光,判断很准确,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要在中国领土上与美军交战。”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这一战打出了国威和军威,让中国获得世界尊重。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中国彻底收复了西藏和新疆,奠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

(摘编自王理东《抗美援朝,将战争阻断在国土之外》)

材料二: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70年前的那场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中国人民志愿军 19 万将士血染疆场,把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

当美军的铁蹄踏过“三八线”时,中国发出严厉警告:“美国军队果真这样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称:“中国绝不可能默许美军挥师朝鲜边境,因为日本就是以朝鲜为基地占领满洲,侵略中国北方的。况且美国出兵朝鲜在战略上还意味着中国在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两线受敌。”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升了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1954 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应邀参加了日内瓦会议。1955 年,受邀参加万隆会议,并为会议在复杂形势下取得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金门炮战,为台湾国民党军舰护航的美军军舰一遇到人民解放军炮击就立即撤入外海;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始终未敢踏过北纬I7度线。就如今的中美关系而言,这个纪念章颁发得恰逢其时,同时也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蠢蠢欲动的一切反华势力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

(摘编自王德华《隆重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材料三: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实力悬殊、极不对称的战争。国力上,1950年美国钢产量8785万吨、工农业总产值2800亿美元,而当年中国钢产量只有61 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00亿美元,不到其一个零头;军力上,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为了取得抗美援朝胜利,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

在前线,志愿军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把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回至“三八线”附近,并于1953年7月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志愿军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大批英雄功臣和功臣集体。许许多多的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和平与正义而长眠于朝鲜土地上,这其中就包括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在后方,全国掀起参军、参战、支前,开展增产节约和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热潮,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凝聚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不仅有力支援了志愿军的作战,而且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

(摘编自李兆省《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抗美援朝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它既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是一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朝鲜“三八线”附近,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朝鲜军队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历时近三年的拉锯战争。
C.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共派出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9万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此还调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D.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出来的以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和忠诚精神为核心的战斗精神。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鲜内战,如果美国侵占了朝鲜,推进到中国边境,那么新中国将陷于战略被动,毛主席高瞻远瞩,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历史性决策。
B.国家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主要是为了号召中国人民发扬志愿军抗美援朝精神,坚决回击反华势力。
C.抗美援朝的胜利,与国家有力的动员和正确的指导、志愿军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力密切相关。
D.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力量和民族血性,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奋进,战胜困难、开创新局的宝贵精神财富。
6.进行抗美援朝与国家发展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2021-01-1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可贵的山茶花

邓拓

我生平最喜欢山茶花。前年冬末春初卧病期间,幸亏有一盆盛开的浅红色的“杨妃山茶”摆在床边,朝夕相对,颇慰寂寥。有一个早上,突然发现一朵鲜艳的花儿被碰掉了,心里觉得很可惜。我把她拾起来,放在原来的花枝上,借着周围的花叶把她托住。经过了二十天的时间,她还没有凋谢。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

红粉凝霜碧玉丛,

淡妆浅笑对东风。

此生愿伴春长在,

断骨留魂证苦衷。

今年春节,我有机会在云南的昆明和大理等地,看到各色各样的山茶花。特别是在大理,这个古老的小县城里,春节前夕的街头,到处摆满了小摊,出售野生的山茶花。美丽的山茶花,使这里的山水人物,全都变得那么娇艳可爱了。

这样美丽的山茶花乃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产,而以云南、四川为最。明代的王世悉在《学国杂疏》中写道:吾地山茶重宝珠。有一种花大而心繁者,以蜀茶称,然其色类殷红。尝闻人言,滇中绝胜。余官箭中,见士大夫家皆种蜀茶。余得一株,长七八尺,植淡园中,作屋幕于隆冬,春时撒去。蕊多辄摘却,仅留二三花,更大绝,为余兄所赏。后当过枝,广传其种,亦花中宝也。

王世悉是江苏太仓人,为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的弟弟。从他的这一节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明代嘉靖年间,江苏等地的山茶花,大概都是由四川和云南移植过去的。王世愚在书中还介绍了黄山茶、白山茶、杨妃山茶等许多品种。在他以前,到明代万历年间,王象晋写了一部《群芳谱》,其中对山茶花又作了详细的介绍:

山茶一名曼陀罗,树高者丈余,低者二三尺,枝干交加。以叶类茶,又可作饮,故得茶名,花有数种,十月开至二月。有鹤顶花,大如莲,红如血,中心塞满如鹤顶,来自云南,曰滇茶玛瑙茶。杨妃茶,单叶,花开早,桃红色,焦尊。白似宝珠,宝珠而菜白,九月开花,清香可爱。正宫粉、赛宫粉,皆粉红色。石榴茶,中有碎花。又有云茶、茉莉茶、一捻红……

在这里介绍了许多种山茶花的名目和特点,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他说山茶又叫做曼陀罗,后来其他作者也这么说,这一点我却有另外的解释。曼陀罗显然是梵语的译音,并非我国原有的名称。而山茶花的原产地的确是我们中国,所以介绍她的本名只能用中国原有的名称。

唐代段成式的《百阳杂俎》,早已肯定了山茶花的名称和基本特征。他说:“山茶,叶似茶树,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维,十二月开。”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具体介绍了山茶花的许多用途和医药价值。

据明代隆庆年间冯时可写的《滇中茶花记》所说:“茶花最甲海内……寿经三四百年尚如新植。”看来在我国南北各地,如果经过植物学家和园艺技师的共同研究,完全有可能把昆明、大理等处最好的山茶花品种,普遍移植。这比起在欧洲、美洲各国种植山茶花,条件要好得多了。人们都知道,法国人加梅尔,在 17世纪的时候,曾将中国的山茶花移植到欧洲,后来又移植到美洲。难道我们要在国内其他地区移植还不比他们更容易?

但是,无论天南海北的人,每当欣赏山茶花的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她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古代有个魔王,嫉恨人间美满的生活,他用魔法把大地变成一片惨白的世界,不让有红花绿叶留在人间。一位白族的少女,用自己的鲜血,重新染红了山茶花,用自己的胆汁重新染绿了花叶,从那以后,山茶花才更加娇艳地出现在大地上。

怪不得历来有无数的诗人,写了无数的诗篇,一致赞赏山茶花的高贵品质。这里应该首先提到宋代苏东坡歌咏山茶花的一首七绝。他写道:

山茶相对阿谁栽?

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

烂红如火雪中开。

除此还应特别记住爱国诗人陆放翁,因为看到花园里有“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花不已”,曾经写了两首绝句:

东园三日雨兼风,

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

绿丛又放数枝红。

雪里开花到春晚,

世间耐久孰如君?

凭阑叹息无人会,

三十年前宴海云。

后来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画家,用他们的笔墨和丹青,尽情地描绘这美丽的山茶花。如今,我们生活在东风吹遍大地的新时代,我们要让人民过着日益美满幸福的生活,我们对于如此美丽而高贵的山茶花,怎么能不加倍地珍爱呢!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以卧病期间山茶花给自己带来心灵慰藉这一生活化的叙述开篇,既让读者感到亲切真实,又自然引出下文对山茶花的描写。
B.这篇散文文风清新,作者将独特的感受融入对山茶花的叙述、描写之中,并广泛介绍其名目,特点、种植等,使文章兼具知识性、可读性。
C.明代王象晋认为山茶花又名曼陀罗,原产于国外,作者以相关典籍记载进行反驳,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议论说理特色显著,意蕴更加深广。
D.文章结尾由歌咏山茶花到歌咏新时代,叙述简洁有力,在点明文章主旨的同时,也暗含写作的缘由,有利于读者对山茶花形象、品质的理解。
8.作为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诗人,邓拓的古文功底深厚,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大量引用古诗文,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有哪些。
9.作者为什么说“山茶花”是“可贵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郎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郡中为之生立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史:“妇杀我母。”史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史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竞论杀孝妇。郡中枯早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家,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以此大敬重于公。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补廷尉史,以材高举侍御史。会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定国上书谏。后王废,宣帝立,大将军霍光领尚书事,条奏群臣谏昌邑王者皆超迁。定国繇是为光禄大夫,甚见任用。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思敬甚备,学士成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为廷尉十八岁,迁御史大夫。甘露中,代黄霸为丞相。三年,宣帝崩,元帝立,以定国任职旧臣,敬重之。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想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点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入受迢条责以职事定国上书谢罪。永光元年,定国逐称笃,固辞。数岁,七十余薨,谥曰安侯。

(节选自《汉书·于定国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入受诏/条责以职事/
B.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入受诏/条责以职事/
C.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入受诏/条责以职事/
D.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入受诏/条责以职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姑,指丈夫的母亲,即婆婆。丈夫的妹妹称小姑,《孔雀东南飞》中“却与小姑别”的“小姑”便是此意。
B.卜筮,我国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方法,古代用龟甲占卜叫“卜”,用蓍草占卜叫“筮”。
C.《春秋》,儒家典籍,古代多有对《春秋》进行诠释的书,代表作品为“春秋三传”。
D.鳏寡,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鳏”指老而无子,“寡”指老而无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公为官尽责,深受百姓爱戴。于公曾做县里狱史,执法公正,犯法的人经他判决之后都不怨恨,郡中人给他立了生祠。
B.于公相信孝妇,为此称疾辞官。东海孝妇蒙冤,于公据理力争,最终未能说服太守改变意见,他就在府上大哭,并借口有病离职。
C.于定国忠直敢谏,受到上级赏识。他上书劝谏昌邑王,后因霍光上奏皇帝而被越级提拔;因为他执法比张释之更公正,受到朝廷称赞。
D.于定国尊师重道,为人谦虚恭谨。他拜师手执经书,郑重行弟子之礼;敬重精通经术的士人,即使地位低下的人来访,也以礼相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
(2)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
2021-01-12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①幽州,元都城所在地,即现在的北京一带。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②汪元量:原为南宋官延琴师,在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的初秋,被元兵俘虏,遣送到幽州。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三句写重阳节词人心绪如麻,夜不能寐,沉思默想一直到月沉西山,长夜中响起的角声也似在诉说悲伤。
B.上片写景运用视听结合和拟人的手法,衬托了深夜的寂静,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也暗示出词人身在官舍的心境。
C.下片“绮席”两句写词人讽刺以前在南宋拥金枕玉的“美人”,忘了亡国之痛,陪着征服者饮酒赏花,醉生梦死。
D.末句“和泪捻琵琶”动作描写真切,把感情外化为有形,呼应上片“悲”“愁”,委婉地表达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15.词人为什么会“肠断裂”?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方柄圆凿”意思相近,体现了孔子《论语》中“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处世之道。
(2)韩愈《马说》中,面对千里马的遭遇,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出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主”与“客”在吟咏诗文,化用了《诗经·陈风·月出》中的诗句。
2021-01-12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方戏是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地方戏_________的特征。不同地区的地方戏,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乡土味,体现的是当地的乡土文化与生活风貌。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形式,地方戏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从诞生之初便与土地和农民建立了________的关系,有着其他艺术门类_______的亲民性与生动性。乡村群众之所以喜欢地方戏,是因为地方戏中蕴含着_______的乡土美。比如,盛行于鲁南苏北地区的拉魂腔(又称柳琴戏),就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精神食粮。

如今,在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中,乡村社会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话语表达和文化自信,最能显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式微的乡村文化而慢慢地渐受冷落。乡村要振兴,文化应先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得天独厚   密不可分   不可企及   通俗易懂
B.与生俱来   密不可分   无可比拟   通俗易懂
C.与生俱来   休戚与共   无可比拟   家喻户晓
D.得天独厚   休戚与共   不可企及   家喻户晓
18.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经过360多位学者十年的编纂,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完成。
B.2020年7月23日,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发射升空。
C.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少年心事当孥云”(李贺《致酒行》),而不应在游戏中虚度青春。
D.根据我省的招生政策,农村学生(学籍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可以申报地方专项计划。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最能显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乡村文化的式微而慢慢地渐受冷落
B.最能体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式微的乡村文化而慢慢地渐受冷落。
C.最能体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乡村文化的式微而慢慢地受到冷落。
D.最能显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式微的乡村文化而慢慢地受到冷落。
2021-01-1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易(0.85)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句式基本一致。

在这场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政府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伟大抗疫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2021-01-1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1. 下面是一位家长发给老师的一则短信,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

得知令郎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十分安慰,真心感谢您的悉心教导。您不愧是杏林名师,我父子二人他日定当莅临贵府当面感谢,还请您今后对他多加指点。现惠赠鲜花一束,恭祝万事如意!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命题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国古代,男子满20岁行冠礼,女子满15岁行笄礼,表明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现代,18岁是我国法律意义上成人的开始。国家于1994年倡导各地组织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年又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提高道德修养;随后,很多省市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随着2021年的到来,高三学生大多年满18岁。学校要举行以“爱国·感恩·励志·担当”为主题的成人礼活动,邀请全体家长和高三师生参加,也邀请作为高三学生的你担任本次成人礼活动的主持人。请以“18岁,与____同行”为题,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符合主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1-01-1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皖豫名校联盟体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4-60.4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探究内容,提出见解非连续性文本
7-90.4其他散文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4班固(32-92)  《汉书》  古代文化常识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评价思想内容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94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标点符号  熟语(含成语)选择题组
200.85情境补写  连贯语言表达
210.65得体语言表达
六、作文
220.4半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