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二 阶段练习 2021-04-20 24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作文主题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当代文学史不应无视旧体诗词

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传统诗词类电视节目一度在各类媒体上“刷屏”,其高人气可见一斑。诗词类电视节目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生动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传统诗词背后所连接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从人们对诗词类电视节目发自内心的热情来看,旧体诗词的阅读、创作及评论仍然是当代精神文化生活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然而,翻开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却基本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一热一冷,引人深思。

传统诗词之“冷”,源自近现代以来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中国从来以“诗国”著称,绵延数千年的诗歌传统定义并深刻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姑且不论《诗经》《楚辞》的滥觞、唐诗宋词的辉煌,即使是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逻辑下通常被认为以小说、戏曲为代表文体的明清两代,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然而,这一诗歌传统在近现代出现巨大的断裂。造成断裂的表面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大潮以及白话文的提倡和推广,小说这一文体取代了诗歌成为中国文学新的“正宗”。其潜在原因是“进化论”逻辑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传统诗词因自身“不可避免”的落后与缺陷,“不可避免”地被“科学”“先进”的新诗所淘汰、取代。近几十年,在市场大潮挟裹而来的浮躁气息冲击下,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就愈来愈严重了。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学的兴起,大部分文体逐渐完成了由“文言”向“白话”的转换。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古典诗词不仅失去了文学主流地位,而且逐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

其实在20世纪的文艺舞台上,旧体诗词的身影一直未曾消失:从1909年成立的南社,到上世纪40年代延安时期的“怀安诗社”,再到1976年的“天安门诗抄”,乃至如今个性鲜明、自成一家的网络诗词创作,旧体诗词都展现着绵长坚韧的生命力。这些旧体诗词的创作者来自广泛的社会阶层,郭沫若、鲁迅、郁达夫、毛泽东、程千帆、王季思、齐白石、黄宾虹……他们将旧体诗词与自身所长结合起来,开拓了旧体诗词的意境和表现领域。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旧体诗词”作品并非与现代绝缘。比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些“旧体诗词”的用字、意象、意境,无不透露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它们是中国的,更是现代的,理应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之一,甚至可以说,它们更直观地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再创造。反对“旧体诗词入史”者多从旧体诗词缺少“现代性”这点来立论,可问题在于:倘若用以立论的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暧昧含混、充满歧义的概念,且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近百年复杂的文学生态“水土不服”的话,那么这些反对的声音是否依然有效呢?此外,倘若我们的文学史写作无视旧体诗词创作大量且客观存在着的这一现实的话,我们何谈尊重历史、何谈学术研究的客观中正呢?

虽然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如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但是,正如学科规范的确立一样,学科规范的修改以及学界共识的调整还需要漫长的过程。我们目前距离“旧体诗词”真正“入史”似乎依然遥远。

(摘编自《人民日报》,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里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
B.诗词类电视节目的大受青睐,可以生动地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
C.文学发展到了明清两代,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
D.诗歌传统断裂,它的根本原因是“进化论”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被取代无可避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从社会热点现象入手,层层推进,条理清晰。
B.文章末段在上一段的论证基础上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表达出了担忧。
C.作者列举鲁迅、郁达夫、毛泽东、黄宾虹等人的例子,可证明20世纪旧体诗词并未消失。
D.文章在行文过程中兼顾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摆事实举例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年来延续的诗歌传统定义并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之一。
B.如果没有五四以后,“文言”向“白话”的转换,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失去文学主流的地位,而被排斥在文学外。
C.旧体诗词可以通过意象、意境等来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因此应该被视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
D.反对“旧体诗词入史”的观点无论从“现代性”有无的立论基础看,还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看,都很难站得住脚。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受疫情影响,包括2020年春节档影片《囧妈》《夺冠》《姜子牙》等在内的众多影片陆续撤档。牵一发而动全身,影片撤档就如同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必然会对影视行业链条各个环节,以及出品方、院线、全年票房带来冲击。

电影无法上映,影视公司无法回本、收入骤减,连带影响到后面即将开拍的电影。而一旦拍摄环节陷入停滞,整个影视项目的周期被迫延长,影视公司的生存困境显而易见。影片撤档,直接影响院线经营。“院线第一季度票房收入,约占全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旺季停业给院线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原大地院线总经理、现大地院线董事方斌谈到,“虽然多部春节档影片表示将择日上映,但这些作品在春节档之外上映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有可能难以取得预期收益,也将在一度程度上挤压其他中小影片的生存空间。”

疫情尚未完全得到控制,许多正在拍摄的剧组被迫停工,但演员及工作人员的酬劳和吃住、场地租金费用等开销仍在继续,中小型影视公司尤其举步维艰。腾讯影业副总经理中少峰表示,小微企业是影视行业的主力,但它们的抗风险能力较低,疫情之下,可能会面临揭不开锅的局面。

“小企业不仅要承担房租,还负担着停拍后人员费用及拖期超支。筹备项目不能如期开机,资金成本会进一步升高,小企业融资变得艰难。”大盛国际传媒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安晓芬说。疫情究竟会给全年电影票房带来多大影响?“据以往经验,春节档七天票房约占全年票房的10%,二月至四月的票房大概是全年票房的三分之一。”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宁说。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线下的演艺活动也陷入停滞。“2020年春节本应是演艺行业转暖的好时机,但眼下演出市场基本处于冻结的状态,这给我们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在北京春秋永乐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练华看来,“疫情带来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摘编自《影视行业:庚子开年“行路难”》)

材料二:

疫情带来危机,但危机孕育新变。

《囧妈》率先破局,转向线上播出。在原大地院线总经理、现大地院线董事方斌看来,这是一个“三赢”的选择:“《囧妈》如果不能在春节档上映,票房可能会比较“囧”;线上平台方特别想利用春节档提升流量和品牌知名度,两家各取所需;宅在家里的老百姓也乐于免费观看新片。”然而,这样的选择打破了影院“窗口期”的规则,发行方和院线已为《囧妈》的宣传推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这些都将成为“遗留问题”。

尽管这种线上发行方式的利与弊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但特殊时期的这“一小步”,可能会催生新的变革。方斌预测,未来电影市场即将清晰“分层”,电影放映的渠道会逐步清晰,制作方也方便根据不同的媒介来定位创作内容。

不论行业模式是否会发生变化,人民群众对好作品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强烈。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江海林希望行业企业能抓好前期创作,做好题材储备。对编剧行业来讲,车歇人不歇,编剧的活儿不能停。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能把剧本创作先繁荣起来,可以逐步地辐射到后面各个环节,有利于整个影视行业的复苏。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也呼吁:“电影人要利用好这段空白期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来满足观众的需求,推动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天津银光院线副总经理陈伟新表示,电影人可以在这段时间梳理思路、加强运营管理和业务方面的学习。以往绝大多数影院都是靠优质电影活着,有大片就很滋润,可大片并不常有,影院要改变靠天吃饭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想方设法将影院的线下流量抓取到线上来,实现流量的二次变现和多次变现,增强抗风险能力。如此一来,即便因为疫情不能营业,院线也可以有其他收入。

此外,饶曙光表示,行业内许多中小型电影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够强,除自身努力调整外,也希望得到主管部门能够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例如,可以通过减税降租等方式帮助中小城市院线渡过难关。汪海林也表示,如果有主管部门的统一引导和鼓励,有相关的政策支持,相信影视行业能很快迎来复苏。

“疫情对行业的冲击确实不可低估,但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此时此刻,影视行业更要精诚团结,共同战疫。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相信经此一疫,我们的影视行业在复苏之时,一定更加生机盎然。”饶曙光说。

(摘编自《影视行业孕育新变苦练“内功”待复苏》)

材料三:

春节以来,为了有效控制疫情的传播,人们都选择“宅”在家里,娱乐需求也转至线上。“线上娱乐的爆发实际上是疫情催生的文化产业的一次加速转型。”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日益成熟的数字技术为娱乐产业开拓新的场景、新的机会和业务的新空间,可以清楚地看到,未来娱乐产业会出现数字化、融合化的趋势。疫情之下,“冲上云霄”是娱乐行业积极的自救行为。

范周表示,线上娱乐产业要获得进一步发展,未来仍需加强优质内容的供给,要打造优质的文化体验,就要利用科技手段打破虚拟与现实界限,从单纯复原现实到创新玩法、营造新体验转变。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也认为,此次线上娱乐新的尝试与探索能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提供许多可能性,随着5GARVR等新技术的不断普及,线上模式将成为线下活动的重要补充,也将为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疫情期间是培育用户线上文化消费习惯的集中时期,消费者对线上娱乐的概念进一步了解,接受程度进一步加深,为未来线上娱乐方式的推广打下了一定的用户基础。范周表示,用户对线上活动的热烈反应给未来行业转型带来了信心。如何在发挥线下已有资源的基础上,创造有特色的、多元的、创新的细分产品和玩法,走出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是企业转型的关键。

此外,随着线上娱乐市场的扩大,各种新内容、新模式乃至新业态层出不穷,给市场监管带来了新挑战。范周认为,有关部门要尽快形成内容、平台、版权规范的监管体系,逐步实现在线和离线的标准统一,引导企业主动合规、高效合规。

加强监管的同时,如何促进线上娱乐新业态的健康发展?范周建议,有关部门可通过优化审批手续、创新审批程序,同时减费、免租、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创作精品网络视听作品等方式进行扶持。北京市出台的文化企业“28条”就有针对性地给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娱乐产业众多优惠与扶持政策,包括缩短网络视听产品的审核时间,提供作品著作权网上登记、著作权纠纷线上调节等,值得参考和推广。

(摘编自《破壁融合创新玩法疫情催生“云娱乐”》)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受疫情影响,多部春节档影片择日上映,其上映的不确定性导致影片无法取得预期收益。
B.《囧妈》春节疫情期间转向线上播出,是因为想利用春节档期提升流量和品牌知名度,保住票房。
C.线上娱乐新的尝试与探索为影视行业的发展前景提供可能性,随着5G等新技术的普及,线上模式将成为线下活动的重要补充。
D.不论行业模式发生如何变化,人民群众对好作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只要抓好前期剧本创作,就能使影视行业复苏。
5.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情期间,几乎所有线下的演艺活动处于停滞状态,演出市场基本处于冻结的状态,影视公司的生存环境十分困难。
B.电影人利用疫情期间的空白期梳理思路、加强运营管理和业务方面的学习,可以推动中国电影的可持续性发展。
C.加强自身抗风险能力有助于中小型电影企业复苏,而主管部门为其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是复苏的最关键因素。
D.有关部门通过优化审批手续,创新审批程序,减费、免租等手段,可以促进线上娱乐新业态的健康发展。
6.当前如何破解疫情给影视行业带来的危机?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
2021-04-20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梧桐

阿成

鹤岗的梧桐也有我的文友。

黑龙江境内的业余作者,彼此都是有联系的。看到谁成功地发表作品了,或者征文得了三等奖,优秀奖,提名奖了,就通通信,在血泪般的成绩面前,发泄一下,无比自豪一下。省内的大作家,我们也扯不上。但是,我们不服他们!

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之间经常走动。我们有我们的世界。另外,大家都在省内,走动起来很方便,车票也不太贵,吃住也不敢挑剔。彼此见了面,就是一个聊啊。通宵达旦地聊!

我先是在鹤岗下的火车。下了火车后,我再转长途汽车去梧桐。都说好了,我的那个文友在车站等我。

我下了长途车,便和文友像外国人那样拥抱起来,互相叭叭地拍了背。这种样子当地人是看不惯的。

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铺吃饭的时候,文友无奈地跟我说:“住我家里是不行了,我媳妇儿,又从娘家整来一大堆的亲戚,大人小孩的,人五人六的,连老爹的寿材上都睡了人了。唉,怎么创作呢。”

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当天返回去可没车了,咋也得明天早晨走哇!”

他说:“放心吧,安排妥了,在一家老房子里。事先我都收拾好了,搭了两个板铺。还说得过去。大夏天儿的,还用被褥么?”

我说:“不用不用,能聊天就行。能让我住几天?”

他说:“两天。”

我说:“两天够了。就是想跟你聊啊,都想疯了。”

事后,我们又弄了点酒、烟和吃食,出了小饭铺,就去了那个老房子。

那个老房子虽然破,但比预想的还要好。我们住进了其中的一个屋子里。屋子里的两个板铺也行,平的,阔极了。于是我们边吃边聊。

我们都有很多很多的构思。比如爱情啊,打猎啊,土匪啊,七大姑八大姨,爹妈兄弟呀,还有机关改革,美好的理想,自杀,疯子,流浪汉等等。但是,好像编起来挺困难。目前就是咱们兄弟嘴小,等以后吧……奴隶要翻身哪。不远的将来,也有咱们不断接受采访,不断上电视的那一天!

我们仰面躺在板铺上聊天的时候,文友说:“你也别瞧不起咱们睡觉的这个地方。”

我说:“没瞧不起。我又不是托尔斯泰,我刚才讲的话,也不过是展望未来。”

文友说:“这个地方,日伪时期是梧桐伪警察分驻所。赵尚志被俘之后,就死在这里。”

“真的?”

文友说:“赵尚志可是抗联队伍里的一个大人物啊,他担任过东北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还有一些衔我记不住了。日本鬼子想抓他想得眼珠子都红了。后来,他们和梧桐警察分驻所共同下了一个套,把赵尚志抓住了。”

“什么套儿?”

文友说:“挺复杂的。我简单说,就是派了一个假装收山货的特务上山,取得赵尚志的信任后,勾他一同去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就是现在咱俩住的这个地方。”

“中埋伏了是不是?肯定的。”

“对。并且那个特务还冲着赵尚志的腹部干了一枪。我到现在还能背下来当时伪三江省警务厅给满洲国治安部的报告呢。是一个日本人写的。”

我说:“你背背我听听。”

他开始背:“赵尚志受伤后,仅活八小时。当警察审讯时,他对中国人警察说:‘你们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祖国,犯下了罪行,还不觉得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他痛骂审讯官,狠狠地瞪着警察,而对他受重伤所造成的痛苦,却未发一声呻吟。其最后的表现,真不愧一个大匪首的尊严。”

文友问:“咋样?写得挺客观吧?”

我说:“写得好!”

后来,我提议,用酒祭奠一下赵尚志。于是,我们翻身下床,把碗斟满了酒,将酒一圈一圈儿洒在地上,并说了些佩服的话。

第二天一早,我就走了。文友的家里有那么多亲戚需要照顾,毕竟是他老婆的娘家人,文学再神圣,可也不能不要家庭和娘家人哪。

坐长途车离开梧桐的时候,车又路过了那座老房子。看着它离我们的车越来越远了,在灰尘里变得迷蒙起来,心中不禁一阵凄凉。

(选自《阿成自选集》,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文友对他家里情况的介绍,反映出这些业余作者生存处境的窘迫和创作的艰难。
B.小说中的老房子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与文友之间的对话是在老房子中展开的。
C.小说中“我”说那日本人写的报告“写得好”,表现出“我”有崇洋媚外的汉奸心态。
D.小说中写“我”“心中不禁一阵凄凉”,是因为赵尚志牺牲的地方如今少人问津、房子破败。
8.小说中的“我”和文友具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9.小说中插入有关赵尚志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为关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弱冠为直寝,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授仪同三司。后仕周。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咸悦。岁余,入为民部中大夫,进位上开府,转司会中大夫。尉遇之作乱也,高祖忧之,谓世康曰:“汾、绛旧是周、齐分界,因此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亟登衮命,频莅方岳,志除三惑,心慎四知,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寻进爵上庸郡公,加邑至二千五百户。其年转吏部尚书,余官如故。四年,丁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世康之在吏部,选用平允,请托不行。开皇七年,将事江南,议重方镇,拜襄州刺史。坐事免。未几,授安州总管,寻迁为信州总管。十三年,入朝,复拜吏部尚书。前后十余年间,多所进拔,朝廷称为廉平。尝因休暇,谓子弟曰:“吾闻功遂身退,古人常道。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诚,先哲所重。欲追踪二疏,伏奉尊命。”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濆,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于是出拜荆州总管。时天下唯置四大总管,并、扬、益三州,并亲王临统,唯荆州委于世康,时论以为美。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大将军,谥曰文。世康性孝友,初以诸弟位并隆贵,独弟世约宦途不达,共推父时田宅尽以与之,世多其义。

(《隋书》卷四七,有删改)


①直寝:官名,北齐和隋皆设此官,掌宿卫侍从。②二疏:指汉朝两位主动辞官的叔侄疏广与疏受。③台铉:宰辅重臣。
10.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A.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B.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C.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D.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遭逢父母之丧,也称“丁艰”,后多指官员在父母死去后必须停职守制的制度。
B.耳顺,六十岁,意指个人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也称“花甲”。
C.季,指排行,古代常用“伯、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指最小的。
D.赠,古代指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加封,亲属则不属于加封之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世康出身世家大族,祖父曾任魏南幽州刺史,他沉着敏锐,有胸怀,十岁时被征召为州府主簿,后随周武帝平灭北齐,授任司州总管长史。
B.尉迥兴兵作乱的时候,高祖恐怕汾州、绛州趁叛乱之机生出变故,任命韦世康为绛州刺史,他以素来清高的名望镇守,百姓爱戴喜欢,全境没有诉讼官司。
C.朝廷外调任命韦世康为荆州总管,当时全国共有四大总管,并州、扬州、益州三州都由亲王亲临治理,只有荆州委任韦世康,可见朝廷对他的信任。
D.韦世康性情沉静,做事沉稳,深得高祖信任和器重,他多次想退隐归家,最终得到高祖的允许,得以颐养天年。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咸悦。
(2)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
2021-04-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思归①

完颜瓒

四时惟觉漏声长,几度吟残蜡烬釭②。惊梦故人风动竹,催春羯鼓雨敲窗。

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遥想翠云亭③下水,满陂青草鹭鸶双。


【注】①金宣宗贞祐二年,金廷在蒙古侵略下,由中都(今北京)南迁至南京(今开封),史称“贞祐南渡”,身为贵族的完颜瓒亦随南迁。②釭:灯盏。③翠云亭:燕京同乐园中的一处亭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故觉得“漏声长”;胸中归思难以排遣,故吟诗直到灯残。
B.诗人人睡后的思乡美梦,却被动竹之风和敲窗之雨惊醒,便将怨气撒到风雨身上。
C.颈联“归思”紧扣题意,直抒胸臆:由于浓浓的思乡之情,以至于写出的诗也淡而无味。
D.本诗取喻很有特点,如将“羯鼓”喻雨,将“鸭绿江”喻归思,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15.“遥想翠云亭下水,满陂青草鹭鸶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021-04-20更新 | 45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名校
16. (1)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词人怀念故国、感慨今昔巨变之情。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承载万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旅夜书怀》中表现作者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孤寂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姜夔《扬州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用草木反衬荒凉衰败。
(6)李白《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自己才能力量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之后不肯屈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4-19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①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②尔三矢(给)③夫六国秦皆诸侯(和、跟)
B.①此言之(适宜、得当)②所识穷乏者我与(感激)③吾兄事之(应该)
C.①与秦相较(假使、如果)②一夫关(把守)③人君神器之重(主持、掌握)
D.①且燕赵处秦革灭尽之际(恐怕)②思而不学则(危险)③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疑惑不解)
2021-04-1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二4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