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滁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安徽 高二 期中 2021-05-15 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Oswald Spengler西方陆沉论里曾说西洋曾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他称作阿波罗式的(Apollonian),一种他称作浮士德式的(Faustian)。阿波罗式的文化认定宇宙的安排有一个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力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古典的精神。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

这两种文化观很可以用来了解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上的差别。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这两套精神的差别也表现在两种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生活里。

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为了生育,生育却又规定了男女的结合。这一种结合基于异,并非基于同。在相异的基础上去求充分了解,是困难的,是阻碍重重的,是需要不断地在创造中求统一,是浮士德式的企图。浮士德是感情的象征,是把感情的激动,不断的变,作为生命的主脉。浮士德式的企图也是无穷止的,因为最后的统一是永远不会完成的,这不过是一个求同的过程。不但这样,男女的共同生活,愈向着深处发展,相异的程度也愈是深,求同的阻碍也愈是强大,用来克服这阻碍的创造力也更需强大,在浮士德的立场说,生命力也因之愈强,生活的意义也因之愈深。

把浮士德式的两性恋爱看成是进入生育关系的手段是不对的。恋爱是一项探险,是对未知的摸索。这和友谊不同,友谊是可以停止在某种程度上的了解,恋爱却是不停止的,是追求。这种企图并不以实用为目的,是生活经验的创造,也可以说是生命意义的创造。恋爱的持续依赖于推陈出新,不断地克服阻碍,也是不断地发现阻碍,要得到的是这一个过程,而不是这过程的结果。从结果说可以是毫无成就的。非但毫无成就,而且使社会关系不能稳定,使依赖于社会关系的事业不能顺利经营。依现代文化来看,男女间感情激动的发达已使生育的事业摇摇欲坠。

在乡土社会中这种精神是不容存在的。它不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生下来就决定的,它更害怕社会关系的破坏,因为乡土社会所求的是稳定。它是阿波罗式的。男女间的关系必须有一种安排,使他们之间不发生激动性的感情。那就是男女有别的原则。男女有别是认定男女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隔离不只是有形的,所谓男女授受不亲,而且还是在心理上的,男女只在行为上按着一定的规则经营分工合作的经济和生育的事业,他们不向对方希望心理上的契洽。

在社会结构上,因之发生了同性间的组合。中国乡土社会里,家族取代家庭,以家族为基本社群,是同性原则较异性原则更为重要的表示。

(摘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男女有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浮士德文化观来看,两性恋爱的目的不是结婚生子,而是生活经验和生命意义的创造。
B.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是阿波罗式的,它追求稳定,拒绝破坏,所以它不欢迎激动的感情。
C.在中国乡土社会里,家族取代家庭成为基本社群,表明当时人们认为同性原则更为重要。
D.阿波罗式文化认为宇宙安排了一个完善的秩序,人可以适当改变它,更重要的是接受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来区别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在感情定向上的差别。
B.在作者看来,乡土社会是阿波罗式的,而现代社会是浮士德式的,观点清晰明了。
C.作者将“恋爱”与“友谊”进行对比,认为“友谊”的结果会使社会关系不稳定。
D.作者从“男女有别”和“男女授受不亲”两个层次论述男女间的关系,表达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社会生育率持续走低、离婚率不断升高等均可看出我们社会在由传统的阿波罗式向浮士德式转变。
B.男女的结合基于异,在此基础上达到充分了解很困难,且男女的共同生活越向深处发展,相异程度愈深。
C.男子休产假照顾孩子,阿波罗文化是不接受的,因为男人做了女人该做的事,破坏了稳定的社会关系。
D.乡土社会为了社会的安稳,采取两性隔离的方式,隔离产生距离,甚至筑下鸿沟。作者对此深恶痛绝。
2021-05-06更新 | 3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峰新身高——8848.86米。

此前,5月27日,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12月8日,最终确定了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为8848.86m。2020珠峰测身高外业作业圆满收官。

专家介绍,我国法定的高程起算面是黄海平均海平面,珠峰高程就是峰顶岩面相对于黄海平均海平面的高差。除了水准测量法和三角高程交会测量法这些基本方法外,本次珠峰测身高可以说是空天地一体化全覆盖测量,首次将5G和北斗结合,综合运用GNSS测量、雪深雷达测量、重力测量、卫星遥感、似大地水准面等多种传统和现代测量技术,让珠峰的身高更加精准。

(摘自《新京报》)

材料二:

山高路险,为什么还一定要人来登顶测量?在专家党亚民看来,原因有以下几点:技术上看,目前测量型无人机或机器人的能力尚无法完成登顶作业;精度上看,卫星遥感影像在高程方向的测量精度在2米左右,和大地测量厘米级精度要求比,有较大差距,且这种手段只能测出雪顶的高程,而非岩面高程;再者,珠峰峰顶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20多平方米的面,必须由人将觇标带上峰顶,才能确保目标点一致,精确测得角度和距离。中国登山队队长王勇峰曾表示,在珠峰峰顶每多待一分钟,安全风险就会增加一分。在此次登顶测量中,为保证测量数据质量,8名测量登山队队员在峰顶停留150分钟。为了竖立测量觇标并保持其稳定,队员普布顿珠、次仁多吉更是在不吸氧的条件下,作业1个小时以上。

重测珠峰高程,一般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珠峰高度发生了变化;二是珠峰测量技术也有了大的飞跃,新技术可以明显提升珠峰测量精度。党亚民介绍说,多年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经历了从传统大地测量技术到综合现代大地测量技术的转变。每次珠峰测量,都体现了我国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彰显了我国测绘技术的最高水平。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

不同时期珠峰测量高度表

年份测量单位测量方式测量高度(米)
1852年英属印度测量局测量8840
1921年印度测量计算8863.3
1954年印度测量8827.6
1958-1960年中国水银气压计测定8882
1975年中国测量8848.13
1987年意大利计算8872
1992年中国测量8848.82
1999年美国测量8850
1999年中国测量8848.45
2010年尼泊尔测量8847.11
2020年中国综合测量8848.86

目前,关于珠峰的高度数据并不一致,包括尼泊尔在内的大多数国家,仍在沿用8848m这个数据;还有一些国家,比如英国、澳大利亚等,用的是美国1999年千禧年计划测量所得的8850m

珠峰的高度一直在发生变化。

5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发起俯冲,挤压作用使青藏高原隆升为世界屋脊,两个板块交界处的缝合线就是喜马拉雅山脉,珠峰就在其中。珠峰还处于幼年期,是地球上上升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印度板块还在持续向北推移,珠峰也还在以每年0.3cm以上的速率持续抬升,珠峰高度整体的变化趋势应该是升高的。

珠峰的高度也有下降的时候。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s8.1级地震对我国珠峰地区及周边产生地震同震位移影响。2015年6月15日,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称,产生了约33mm的西南方向水平位移,垂直方向下沉约20mm。除此之外,珠峰的高度还受风化破坏这个强大敌人的威胁。

(摘自科普中国《了不起!珠峰身高忽高忽低,到底是怎么测出来的?》)

4.下列对材料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和尼泊尔于12月8日联合公布珠峰高度是8848.86米,本次测量运用多种传统和现代测绘技术,精确度历史最高。
B.本次珠峰测量的高程起算面是我国黄海平均海平面,8848.86米的高度指的就是珠峰雪顶对于黄海平均海平面的高差。
C.卫星遥感影像在高程方向上测量精度低于大地测量精度要求,且无法测出岩面高程,人工登顶测量是保证精度的必要选择。
D.珠峰所处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地质运动活跃,珠峰高度的整体变化趋势应该是升高的,珠峰位置一直向西南方向移动。
5.下列对材料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保证测量数据质量,中国8名测量登山队队员在峰顶停留了150分钟,有队员甚至在空气稀薄的峰顶进行不吸氧作业。
B.专家分析珠峰需要重测高程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珠峰高度发生了变化;二是可以提升珠峰测量精度的技术有了大的飞跃。
C.不同时期各国对珠峰测量高度各有不同,主要是受测量技术、测量方式、高程标准以及珠峰本身地质活动等因素的影响。
D.中国在1975年后多次对珠峰进行测量,与其他国家的测量值相比较,我国测出的数值比较精确,在8848-8849米之间。
6.根据材料内容,试概括分析我国精确测量珠峰的价值意义有哪些?
2021-05-17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被施了魔的花园

[意]卡尔维诺

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在路上走着。底下是鳞光闪闪的大海,上头是白云隐约浮现的天空。他们之前去捉过螃蟹,现在决定勘探一下没走过的路。

往海边去的路上有着无数大株龙舌兰。往山上跑着一排甘薯的篱笆,上面重压着没花的叶子。乔瓦尼诺在篱笆间找到一处裂口,两人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

他们来到了花园一角。四周一切寂静无声,树叶都不会动一下。那里有棵高大古老的桉树,还有砾石铺出的小路。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踮着脚尖在小路上走着,小心不使脚下的砾石发出窸窣声。

一切是如此的美丽:被拳曲的桉树树叶勾勒出的拱顶细窄而高耸,还有那被树叶切碎的天空。只是他们满怀焦虑,在这个不属于他们的花园,他们随时可能被赶出去。但是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在一个拐角处的杨梅丛间,一群麻雀扑腾起来,叽叽喳喳地叫唤了一阵,然后又恢复了宁静。也许是个被抛弃的花园?

可是走着走着,他们就来到一片开阔的天空下,来到一个种满花的花坛前,然后是林荫小道和排排栏杆,还有行行的锦熟黄杨。花园的高处,是一幢硕大的别墅,别墅装着亮闪闪的玻璃,还有黄色和橘色的窗帘。

整个房子是荒凉的。两个孩子小心翼翼地踩着砾石,走上前去。也许玻璃窗会被突然打开,苛刻的先生和夫人就要出现在阳台上,肥大的狗就要被松开锁链,跑到路上来了。他们在路边找到一辆独轮小推车。赛来内拉坐在车上,乔瓦尼诺推着车,他们就这样一声不吭地前进着。

那个……赛来内拉不时地低声说道。乔瓦尼诺就停好车,去把花采下来。她手里已经攥满一束漂亮的花了。但逃跑时要从篱笆缝里钻出去,可能得把它们都扔掉!

砾石路也走到了尽头。空地的中间,劈开了一块庞大空旷的长方形:一个游泳池。我们跳进去?乔瓦尼诺问赛来内拉。如果他是询问她,而不是单说一句下去!,那就肯定说明是相当的危险。但水是那么澄净与碧蓝,而赛来内拉又是从不害怕的。他们已经是穿着泳衣的——这之前他们一直都在逮螃蟹。乔瓦尼诺怕溅泼声会太响,于是从池边上下去。他睁大眼睛,不断地往下游啊游,却只能看见蓝色,双手就好似玫瑰色的鱼;这跟在大海里的水下不同,那里的水中全是无形的绿黑色阴影。一片玫瑰色的阴影出现在自己上方——赛来内拉!他们手牵着手,从池子的另一头冒出来,他们有一点点的焦虑。不,实在没有任何人在看他们。这不如他们想象美妙:总是有那么一种酸楚而担心的基调,那就是,这一切都不属于他们,而他们也可能会被随时赶走。

从水里出来,在游泳池的边上,他们找到了一张乒乓球桌。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轻轻地击打着。突然一球高高地弹起,而乔瓦尼诺把球打飞了,球撞上了挂在藤廊支架上的一面铜锣,铜锣就低沉而持久地颤响起来。两个孩子赶紧蜷缩在花坛的后面。很快来了两个穿着白上衣的佣人,端着宽阔的托盘,把托盘搁置在一张圆桌上后,就走掉了。

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来到圆桌旁。上面有茶、牛奶和面包。他们只得坐下享用起来。但他们坐得不是很安稳,只是坐在板凳边缘那一点点的地方,不停地挪动着膝盖。他们一点都感受不到甜点、茶和牛奶的味道。那个花园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如此:美妙而难以受用,带着那种内心的不适与恐慌。这也许只是命运的什么消遣吧,而他们可能很快就会被叫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他们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别墅。在一扇木制对开的百叶窗叶片之间,他们看见一间漂亮荫蔽的房间,墙上尽是蝴蝶标本。一个苍白的男孩——应该就是这幢别墅和花园的主人,幸运的他,正坐在一张躺椅上,翻着一本厚厚的带插图的书。他的双手纤细白皙,睡衣的扣子一直系到脖子上,尽管那是夏天。

现在,这两个窥视的孩子紧张的心跳缓缓减弱下去。事实上,那个富有的男孩望着自己的周围时,显得比他们还要焦虑与局促,就好像他感到那本书,那张躺椅,墙上那些被装上框的蝴蝶,下午茶,游泳池,林荫小道,都只是因为一个巨大的错误才被授予他的;而他也是不能享用它们的,却只感受到那个错误的痛楚。

苍白的男孩在他阴翳的房间里转来转去,脚步偷偷摸摸的。他用那白皙的手指摩挲着镶有玻璃的蝴蝶标本的边框,并时不时地停住听着什么。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刚缓下来的心跳声又密集起来。那是一种对什么魔法的害怕,那魔法正压迫在那幢别墅、那个花园上,压迫在所有那些美丽而舒适的东西上,就好像一种古老的不公。

太阳被云朵遮住了。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默不作声地离开了。他们再次匍匐着穿过那排篱笆。在龙舌兰丛间,他们找到通往海边的一条小路。于是他们发明出来一个有意思极了的游戏——用海带打仗。他们将一把把海带摔到对方的脸上,一直摔到晚上。好在赛来内拉从来不哭。

(马小漠译,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丽的花坛,硕大的别墅,澄净碧蓝的游泳池,以及佣人们一听到锣声就端上来的下午茶,这些都表明了花园里的生活十分富足。
B.小说开头与结尾都写到龙舌兰与篱笆,首尾呼应,意味深长,通向海边与通向花园是两条不同的道路,指向不一样的情感体验。
C.小说多次提到的蝴蝶标本,与房间里的男孩的处境形成微妙呼应;男孩用手指摩挲标本边框的细节,进一步突出他内心的渴望。
D.赛来内拉和乔瓦尼诺对花园里的事物感到十分新奇,同时,他们也意识到自己并不属于这里,最后只好在沉默中依依不舍地离开。
8.赛来内拉和乔瓦尼诺的心理变化主要经历哪几个阶段?请简要概括。
9.小说中的矛盾冲突通常涉及人与人、人与环境以及人物内心等三个方面。请以这篇小说中房间内的男孩为例,对此作简要分析。
2021-05-13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玄少为乡啬夫,得休归,常诣学官,不乐为吏,父数怒之,不能禁。遂造太学受业,师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东郡张恭祖受《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

会黄巾寇青部,乃避地徐州,徐州牧陶谦接以师友之礼。建安元年,自徐州还高密,道遇黄巾贼数万人,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玄后尝疾笃,自虑,以书戒子益恩曰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遂博稽六艺,粗览传记,时睹秘书纬术之奥……”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已。”既寤,以谶合之,知命当终,有顷寝疾。时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度,令其子谭遣使逼玄随军。不得已,载病到元城县,疾笃不进,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遗令薄葬,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缞绖赴会千余人。门人相与撰玄答诸弟子问《五经》,依《论语》作《郑志》八篇。

论曰:自秦焚六经,圣文埃灭。汉兴,守文之徒,滞固所禀,异端纷纭,互相诡激,遂令经有数家,家有数说,章句多者或乃百余万言,学徒劳而少功,后生疑而莫正。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王父豫章君每考先儒经训,而长于玄,常以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及传授生徒,并专以郑氏家法云。

(节选自范晔《后汉书·郑玄传》)


注:①啬夫:汉代掌管诉讼与收取赋税的人。《汉书》曰:“乡有啬夫,掌听讼收赋税。”②王父豫章君:范晔祖父范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
B.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
C.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
D.吾家旧贫/不为父母群弟所容/去厮役之吏/游学周秦之都/往来幽并兖豫之域/获觐乎在位通人/处逸大儒/得意者咸从捧手/有所受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五,齐田氏后,汉时外迁,以次第为氏,有第一至第八。
B.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有关传主的生平事迹。
C.秘书是指秘密书类,如宫禁藏书、谶纬图篆、机要文书等。
D.章句在于解释篇章字句,而不在阐发大义,亦泛指书籍注释。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玄虽曾为官,却不乐为吏。年轻时辞掉乡官俗务,常常到当地学校学习,哪怕遭到父亲极力反对,也不能阻止他外出求学。
B.郑玄人格清高,令人敬仰。颠沛流离中,以一己之品,感动贼军数万作出承诺,以一己之德惠及全县,其人其德,高山仰止。
C.郑玄虽一代大儒,结局却让人叹惜。袁绍与曹操相拒于官度,为避免郑玄落入曹操之手,逼玄随军,令玄客死他乡,令人叹惜。
D.郑玄面对圣文埃灭,志愿为往圣继绝学。面对纷繁芜杂的学术现状,他囊括重要典籍,网罗众家学说,删繁裁诬,为学者指明方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遗令薄葬,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缞绖赴会千余人。
(2)王父豫章君每考先儒经训,而长于玄,常以为仲尼之门不能过也。
2021-03-26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鲁望以轮钩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其一)

皮日休

角柄孤轮细腻轻,翠篷十载伴君行。

时解转蟾蜍魄,抛处能啼络纬声。

七里滩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静三更。

牛衣鲋足和蓑睡,谁信人间有利名。


【注】①轮钩:一种在钓竿上装有小轮用以收卷钓丝的钓具。②撚:同“捻”,揉搓。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从轮钩联想到友人鲁望垂钓的情形,表现其“高致”,抒发诗人的欣赏之情。
B.首联直接写钓具细腻轻盈,并指出自己和朋友关系密切,十余年一直与他相伴相随。
C.颔联视听结合,“蟾蜍魄”指轮钩映出的月光,“络纬声”指丝线抛出时发出的声音。
D.颈联上下旬一动一静,喧响的波涛和静谧的溪月互相衬托,描绘出友人夜钓时的画面。
15.本诗后两联是怎样表现友人“高致”的?请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