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四川 高三 二模 2021-05-15 4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人们耳熟能详。它或被用来证明文学文本意指的不确定性和意蕴的丰富性,所以不同的人能读出不同的意思,阐释绵延不绝;或被用来印证读者理解文本的差异性,因为受教育、环境、年龄、性别、阅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读者们的阅读能力、水平、趣味千差万别,即使面对同一个文本,他们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

如果仅从字面看,“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似乎暗示,一个读者眼中,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然而,弗吉尼亚·伍尔夫在谈到自己阅读《哈姆雷特》的体会时曾说,她少年时就读《哈姆雷特》,后来又多次阅读,却是常读常新,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这部经典的理解都有不同,心中的哈姆雷特形象也有变化。这样,她的眼中就不止一个哈姆雷特了。那么,一个读者眼中,到底有多少个哈姆雷特?

伍尔夫的阅读体验,绝不是孤例。关于阅读,中国古人张潮曾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张潮的话与伍尔夫的阅读体验相互印证,阐明了一个道理:人生阅历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对文本形成不同的把握方式,产生不同的理解。有这样阅读体验的人,绝不在少数。如果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凸显了读者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空间向度的阅读差异的话,那么顺着张潮的话,我们则发现了阅读差异存在的另一向度——时间的或者说历时的向度。历时向度的阅读差异为什么会存在?因为人的“理解视野”是生长的。“阅历”其实构成了阐释学所说的理解视野的“先在结构”,自我成长带来阅历的丰富,阅历丰富使这个先在结构更加丰富或者发生变化,先在结构的丰富、变化最终使理解视野扩大、加深或者变化。这样,即使阅读同一文本,不同生长阶段的理解视野也会形成不同的阅读体验,阅读在历时层面的差异性就出现了。一个读者眼中之所以会有不止一个哈姆雷特,就是因为自身的理解视野的生长。而到底有多少个哈姆雷特,则要看他或她形成了多少个层面的理解视野,又读了多少次剧作。

当然,这种阅读差异产生的重要客观条件是,文学文本本身意蕴丰富。尽管我们承认阅读体验的差异性,重视读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但绝不否认这种差异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为文学文本的特殊结构这一客观基础所限定与制约着的。

当然,也存在意蕴单薄、贫乏的“文学”文本,如某些网络小说。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文本是很难产生空间向度的阅读差异。但是,历时向度的阅读差异会以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那就是人们原来很喜欢这样的小说,但是阅历增长了,读的“书”多了,再读这样的小说就会索然无味、颓然放弃,转而渴望读到新的、更好看的小说。古人说,“观千剑而后识器”,就是这个道理。

(摘编自何健良《文学阅读的多维向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文本意指的不确定性和意蕴的丰富性,会导致不同的读者对不同的文学文本解读出不同的意思。
B.由于阅读者个人因素的千差万别,也会导致不同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个文学文本时产生不同的理解。
C.同一个读者在其人生的不同生命阶段,阅读同一个经典文学文本时,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D.阅读差异产生的重要客观条件是,文学文本本身意蕴丰富,任何不同的解读都应该以此为前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文章中心论点,全文都紧紧围绕这句话展开。
B.文中伍尔夫关于《哈姆雷特》的谈话,可以认为是引用论证,也可以判断为举例论证。
C.张潮运用比喻论证将不同时期阅读同一作品比喻成不同年龄段看月,感受不尽相同。
D.文章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谈起,既有一定的学术性,又较为通俗易懂,论证手法丰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文本意指的不确定性和意蕴的丰富性,会导致阅读的多维向度的误读。
B.阅读的多维向度,既有阅读群体的时间向度,又有个体阅读的空间向度。
C.阅读的差异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以文学文本为客观基础并受其制约的。
D.意蕴单薄、贫乏的“文学”文本,很难产生空间向度和历时向度的阅读差异。
2021-05-1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内卷化”(involution)一词最初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克里福德·吉尔兹提出的,他在研究爪哇岛农业社会后,于1963年出版了《农业内卷:印度尼西亚的生态变迁过程》一书,书中用“内卷化”一词描述了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因为他发现,这些农民祖祖辈辈,在小块田地里不断精耕细作,但产出即便有增长,这种增长也很有限,其结果,他们的效益产出其实是递减了。

在一个开放、动态的市场机制下,资本本能地寻求效益最大化,因此,一旦内卷到了完全无利可图的时候,自会有人退出或寻求开辟创新的模式。然而,传统的小农社会是一个由无数同质化的村庄组成的,每家每户都会种地,也只会种地,人们精耕细作的目的也并非寻求资本增值,而是尽可能地糊口。在这种情况下,小农社会的人们很难意识到,甚至也很难理解,同质化竞争的结果,最终势必将导致自己的产品(粮食)和劳动力都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因为人们的思维就不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不难看出,围绕着这个概念,原本有三个关键内涵:首先是“效益”,有没有用更少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其次是“创新”,即人们能否找到新的模式来消化过剩的劳动力,这又涉及到这个社会是否足够开放,能让人们有丰富多元的其它选择;最后是“发展”,即不断投入的劳动力是否带来增长、扩张和转型,由量变到质变,累积下来最终导向创造性的变革。

(摘编自《南都观察·当“内卷”成为“问题”时,社会转型的临界点或已到来》)

材料二:

当下被广泛运用到互联网讨论之中的“内卷化”,强调的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和由此带来的焦虑,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变化。在涉及内卷化的通俗定义时,升学竞争与“996”工作模式(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等热点话题常常成为网民界定内卷化的具体实例:

假定某省考生数量和录取名额不变,即录取率不变。现在有一所学校要求高中生每天学习14个小时,寒暑假和双休日补课。这一操作的效果,是在短期内提高了该校的录取率。这种录取率的提升让其他学校决定推行该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最终,某省所有中学都开始强迫学生一天学习14个小时,并取消寒暑假和双休日。在这一过程中,为提高分数,学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学习时间和资源。由于该省高考录取分数线提高,单个学生的分数看似提高,但从录取结果看,这种投入没有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分数增长,但学生考取好大学的几率没有实质增长,即“没有发展的增长”——内卷化。

(摘编自《内卷化:一个学术名词如何赢得考生、社畜和时代的共鸣》)

材料三: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人口老龄化加剧,社会阶层开始固化,内卷成了一件越来越普遍的事情,就像卷心菜,始终在原地卷自己,既不会再长高了,也不会再变大了,从此停滞不前。所以,这个时代的“内卷化”越来越显著:社会越来越固化,流动性丧失;经济越来越萧条,竞争加剧;工作越来越焦虑,越忙越穷;生活越来越无趣,得过且过。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内卷化”,首先要做的,不是自怨自艾,而是反思自己当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如此,你才能开启自我成长自我进化,避免被卷入无效的低水平重复中。认知升级的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行动中的反思。之所以行动中的反思可以对抗“内卷”,是因为在内卷化的时代,我们会倾向于在舒适区里画地为牢,虽然看起来很努力,但却并没有什么用。而行动中反思,不仅要求我们通过行动来获取认知,并且要在行动中去反思自己获得的认知,去伪存真,改良我们的行动,然后真正地让我们的认知升级。只有你获得了与大部分人认知上的差异,你才有可能避免卷入一场毫无意义的人为竞争,进而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摘编自《“内卷化”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实现人生跃迁?》)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小农社会是一个由无数同质化的村庄组成的,同质化竞争的结果是产品和劳动力都变得廉价。
B.当下被广泛运用到互联网讨论之中的“内卷化”与克里福德·吉尔兹提出的“内卷化”已经毫无关系了。
C.行动中的反思是认知升级最重要的工具,不仅在行动中获得认知,还要在行动中反思获得的认知。
D.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你才有可能避免卷入毫无意义的竞争,做出正确的选择。
5.根据材料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卷化”本来是一个专业性的概念,但在当下互联网讨论中,其含义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B.“内卷化”看似是竞争的白热化,其实这恰恰是缺乏有效竞争的表现,同质化的竞争才可能“内卷”。
C.在“内卷化”越来越明显的时代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水平摆脱无效竞争。
D.“内卷化”概念诞生之初并不是用来指低端的发展阶段,而是指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出现的效益递减。
6.结合材料,概括破解“内卷化”的途径。
2021-05-1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里的母亲

胡学文

①近两年,我多次梦见母亲离我而去。一次抱着母亲号啕,另一次我和父亲祭扫,竟找不见母亲的墓地,无助大哭。均在半夜时分惊醒,我赶紧打开手机,虽然是梦,仍心惊胆战。三点、五点、六点,起床时,电话没有响起,我这才敢确定那就是梦。我责备着自己,却又满心欢喜,母亲说,梦是反的,我一直半信半疑。人到中年,我坚信母亲的说法,既然是反的,就不用那么紧张。每天晚上,我要和母亲通话,那日,我没等到晚上便拨通了她的手机。我以为,这样幸福的通话会一直持续下去。

②在那个早上,庚子年二月二十八日,母亲离去了。

③我没有哭。我不相信母亲离我而去,她只是如以往那样睡着了,那么安静,那么安详。在病重的日子,母亲经常从睡梦中惊醒,而醒着,她止不住地呻吟。现在,她香甜地睡了。原来她是高个子,原来她的腿这么直。我坐在她旁边,就那么坐着,就那么看着她。直到从老家返石家庄,我好像都没流泪。清明前夕,我开车回老家。当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到了蔚县地界时,我突然意识到母亲不在了,突然意识到母亲不在意味着什么。她不会再站在窗前,看着我停车,不会再叫我的名字,不会再问我几点走的,路上吃了什么。她不会再去厨房忙碌,不会再默默地看着我吃光所有的菜肴。她不会再叮嘱我少喝点酒。她不会再和我讲乡村往事。她不会再一遍又一遍地说开车要小心。夜里,我再听不到她从睡梦中惊醒的声音,再听不见她压抑的咳嗽声,再见不到她佝偻的身影。

④心陡然被挖空,眼泪决堤般汹涌。视线受阻,放慢车速,抹一把,再抹一把。后来不得不把车停在路边。

⑤在那个年代的乡村,母亲和父亲一样算是有文化的人,论起来,母亲文化更高一些。父亲因地主成分被迫中止读书,母亲退学则是外祖父的“无用”观念。我少年时,母亲常常和我说起。如果可以读下去,人生或是另一种色彩,但许多时候是没有选择的。待我读了师范,母亲再没说过。那个梦终如花瓣凋零。母亲做过生产队的出纳,若说出这一职务的职权,可能会引来哄笑。但彼时,是身份和能力的象征,是有光环的。当然,队里也实在难找这样的人才,不然也不会轮到母亲。待有人能接替了,母亲便卸去职务。母亲还代过课,那也相当了得。待有人能接替,母亲的任教生涯便结束了。没有几个人记得她当过出纳,但教过的学生都记得她是老师。一次我和母亲锄地时,一个行人突然停下了脚步冲母亲鞠躬并诵唱:“老师好!”母亲愣了一下才应答。美好的记忆被唤起,母亲脸上浮现彩霞。边锄地边和我讲这个学生如何,那个学生又如何,好像他们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其实不是。母亲兴奋得有些过,许多年后,我才明白她为何那么高兴,绝不仅仅是美好两字可以涵盖。

⑥母亲擅长画画、剪窗花、纳鞋垫、做小吃……母亲嫁给父亲时,基本什么都不会,但一样又一样,或被动或主动,她都学会了。后来进城,她还学会了做生意。

⑦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无所不能的母亲开始“无能”了。

⑧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经常训导我的母亲开始被我训导了。

⑨在她生命的最后两年,除了睡觉,她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吃药和等待吃药。中间只隔一小时,甚至半小时。细心的父亲怕记不住,特意在纸片上记了,如课程表。没错,服药成了母亲的课程和任务。母亲吃怕了,和我们商量,能否不喝或少喝。我们说不行,少喝不行,不喝更不行。她患的不是一种病,哪种病都需要喝药。看她艰难喝药也不好受,但总觉得这是为她好,以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心需狠下去。有一天,母亲突然又咳嗽了,问她喝药没,她说喝了。我便沉下脸,问她到底喝没喝,母亲慌了,承认没喝,并羞涩不安地笑了笑。我得意地随即倒了药,监督她服下去。她很乖巧,服完还张了张嘴,让我检查。她的样子像孩子,而我成了家长,我不由得笑了。然后,钻心的痛突然弥漫开,我不敢再看她,装作内急,溜到卫生间。

⑩母亲离去后,我梦见她好几次。每一次她都身体健壮满面红光。我想,母亲一定活在另一重宇宙中,只是不知她是否还爱画画,是否还要纳鞋底,是否还给别人剪窗花。

⑪我知道的是,她从未离开。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梦中的母亲,前后照应结构完整,并且通过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B.文章第③段“意识到母亲不在意味着什么”之后,作者运用排比罗列出一系列朴实生动而又感人至深的母爱细节。
C.文章第⑤段“那个梦终如花瓣凋零”,意思是我完成了母亲继续读书的梦想,但可惜不是母亲亲自去完成的。
D.文中母亲做过生产队的出纳还代过课,“没有几个人记得她当过出纳”是因为母亲热爱教育胜过出纳工作。
8.简要分析文章⑦⑧段的含义和在文章中的作用。
9.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中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2021-05-1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镕,其先回鹘部人也。唐至德中,其先事镇州节度使王武俊为骑将。武俊嘉其勇干,畜为假子,其后子孙以王为氏。父景崇位至太尉,中书令,中和二年卒。时镕年十岁,三军推袭父位。大顺中,李存孝连年出师以扰镇之属邑。镕苦之,遣使求救于幽州。自是燕帅李匡威频岁出军,以为镕援。时匡威兵势方盛,以镕冲弱,将有窥图之志。

景福二年春,匡威率精骑数万,再来赴援,会匡威弟匡俦夺据兄位,匡威退无归路,镕乃延入府第,馆于宝寿佛寺。镕以匡威因己而失国,又感其援助之力,事之如父。五月,镕谒匡威于其馆,匡威阴遣部下伏甲劫镕,抱持之。镕曰:公戒部人勿造次吾国为晋人所侵垂将覆灭赖公济援之力幸而获存今日之事本所甘心即并辔归府舍镕军拒之竟杀匡威梁先遣亲军三千,分据镕深、冀二郡,以镇守为名,镕遣使告急庄宗(晋王李存勖),庄宗命周德威率兵应之,于是镕归庄宗。

镕自幼聪悟,然仁而不武,征伐出于下,不亲军政,多以阉人秉权,出纳决断,悉听所为。镕宴安既久,惑于左道,有阉人石希蒙者,奸宠用事,为镕所嬖

天祐八年冬十二月,镕自西山回,宿于鹘营庄,将归府第,希蒙劝之他所。宦者李宏规谓镕曰:“方今世道未夷,人心多梗,久虚府第,远出游从,如乐祸之徒,翻然起变,拒门不纳,则王欲何归!”镕惧,促归。希蒙谮宏规专作威福,多蓄猜防,镕由是复无归志。宏规闻之怒,使偏将苏汉衡率兵擐甲遽至镕前,露刃谓镕曰:“军人在外已久,愿从王归。”镕不听。宏规因命军士聚噪,斩希蒙首抵于前。镕大恐,遂归。是日,令其子昭祚与张文礼以兵围李宏规及行军司马李蔼宅,并族诛之,诖误者凡数十家。又杀苏汉衡,收部下偏将下狱,穷其反状,亲军皆恐。文礼密谕之曰;“王将坑尔曹,宜自图之。”众皆掩泣。是夜,亲军十余人,自子城西门逾垣而入,军士二人突入镕居室,断其首,袖之而出,遂焚其府第。

(节选自《旧五代史》,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戒部人/勿造次/吾国为晋人所侵/垂将覆灭/赖公济援之力幸而获存/今日之事/本所甘心/即并辔归/府舍镕军拒之/竟杀匡威/
B.公戒部人/勿造次/吾国为晋人所侵/垂将覆灭/赖公济援之力/幸而获存/今日之事/本所甘心/即并辔归府舍/镕军拒之/竟杀匡威
C.公戒部人勿造次吾国/为晋人所侵/垂将覆灭/赖公济援之力幸而获存/今日之事本所甘心/即并辔/归府舍/镕军拒之/竟杀匡威/
D.公戒部人勿造次/吾国为晋人所侵/垂将覆灭/赖公济援之力/幸而获存/今日之事/本所甘心/即并辔归府舍/镕军拒之/竟杀匡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官名,在唐代是重要地区管理军政事务的最高长官,原只在边境重要地区设置,后内地也多有设置。
B.中书令,古代官职名称。最初是帮助皇帝在宫廷处理政务的官员,负责传宣诏命及奏章中的“封事”(密奏),责任重大。
C.天祐,这里是年号。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一般由君主发起。如“开元”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一位帝王的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
D.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朝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帅李匡威连年出动军队去救援王镕,他认为王年幼弱小,而自己兵势正强盛,便产生了谋夺之心。
B.王镕从小聪明,然而讲仁义不习武,征伐之事由手下人干,不亲自处理军政,多以宦官掌权,最终也因此而丧命。
C.宦官李宏规劝王不要远出游玩,如果有生事兴祸之徒,突然作乱,没有归处,王镕害怕,马上听从他的规劝回到府第。
D.王镕回到府第的当天,令他儿子昭祚与张文礼领兵包围行军司马李蔼和曾经劝谏自己的李宏规的住宅,杀掉全族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镕宴安既久,惑于左道,有阉人石希蒙者,奸宠用事,为镕所嬖。
(2)收部下偏将下狱,穷其反状,亲军皆恐。文礼密谕之曰;“王将坑尔曹,宜自图之。”
2021-05-11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成二首(其一)

邓肃

苍苔白石两清幽,缥缈虹桥跨碧流。

日过窗间腾野马,雨余墙角篆蜗牛。

饥寒不作妻孥念,笑语那知天地秋?

一炷水沉参鼻观,扫空六凿自天游。


【注】①邓肃(1091-1132):北宋诗人,徽宗宣和年间,国家内忧外患,东南仍贡花石纲,他曾赋诗指责守令“搜求扰民”,因而被斥。本诗作于被黜家居之后。②鼻观:佛家有观相法,观鼻端白,称为鼻观。是佛教修炼养性的一种方法。③六凿:指喜、怒、哀、乐、爱、恶六情。
14.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始两句写景,作者用苍苔白石相衬,以见环境的清幽,虹桥缥缈、碧水潺,写景物的优美,这是庭院外边之境。
B.颔联写太阳照过窗隙,浮动的游气,有如腾驰不停的野马;雨余之后,蜗牛向墙角爬行,留下的粘液如篆文,是庭院内部之所见。
C.尾联把自己的神思和自然界打成一片,神游万仞之上,思出天地之表。不仅设想新奇,更寄寓了自己不屑与世俗沉浮的高情逸思。
D.全诗前半写景,后半写意。不为含蓄而有不尽之味,不作壮语而见刚劲之情。首尾四句从实写到神游;中间四句,从豁达豪迈到闲适,脉络井然。
15.“饥寒不作妻孥念,笑语那知天地秋”被人认为是经典之笔,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赏析。
2021-05-1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