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陕西 高三 模拟预测 2021-05-12 1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我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通观历史上的立法可以发现,能够被命名为法典的法律,大体上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该立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二是该立法体系庞大,法律制度规模大,法律条文在当时的社会是最多的;三是立法者要突出该法的体系性,强调立法的逻辑和规律。我国民法典就是因为符合这三个方面的特征,才被定名为法典

首先,从立法的重要性来看,民法典的定名是对民法作为国家治理的基本遵循和依靠的充分肯定。民法规范社会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的内容涉及社会成员的全部,也涉及他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时时刻刻。所以,民法典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另外,基本权利是我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核心,而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主要表现为民事权利。在一个法治社会里,对于民事行为的规范,属于社会的常规性、普遍性、基础性、全局性活动,而民法就是开展这些活动的法律遵循和依靠。从这个角度看,民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称得上是国家重典

其次,民法的法律规范和制度体系十分庞大,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法律,使用法典来定名,说明其立法体量的显著差异。世界上署名的民法典,比如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包括瑞士债法),其条文都超过了2200条。我国民法典法律条文包括七编、1260条,近80章,仅汉语字数就超过了10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民法典并不是全部民法规范和制度的立法,而仅只是民法一般法或者基本法的立法,在此之外,还有商事立法、知识产权立法和社会权利立法等民法特别法。无论如何,此次编纂完成的民法典,其体量也远远超过其他法律,将其称为法典,凸显了它在规范和制度体量上的重要性。

再次,民法典命名的使用,强调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整合为一体之时的体系科学性和逻辑性。对民法规范、制度的编纂和整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找到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观察这一逻辑的基本方法。如果不依靠这些基本逻辑来编纂,民法典根本无从谈起,因为大量的民法规范和制度都是一盘散沙,或是被形容为随意堆放的一袋土豆。民法中的体系性科学,是人类社会依据民法治理国家的经验总结,既是民法典编纂的基本技术手段,也是我们从事民法学习研究和民事司法活动的基本技能。

同时,依据体系性科学,我国民法典编纂还采取了总则和分则相互区分的模式。民法典编纂借鉴了数学上提取公因式的做法,把民事活动中具有共同性的规则提取出来,作为一般规则规定在民法典之中。然后,民法典又把具体民事权利按照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区分来划分为多个分则,在这些分则之中展现各种权利及其相对具体的要求。这样的编纂方式,极大节约了立法成本,不仅是体现法律关系逻辑和民事权利区分科学的最佳方式,也是学习研究、贯彻实施民法的最佳方式。总体而言,本次民法典编纂按照体系化科学的要求,消除了原有民事立法散乱且存在内在混乱的弊端,遏制了立法盲目和冲动,实现了民事立法体系的极大改进,充分彰显了民法发展史上曾倡导的体系化效应”的积极作用,民法典被定名为,可谓实至名归。

(摘编自孙宪忠《民法典何以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被定名为“典”,是实至名归的。
B.我国民法典之所以被定名为“法典”,是因为民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C.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借鉴了数学上“提取公因式”的做法,采取了总则和分则相互区分的模式。
D.只要依靠庞大的民法规范、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观察这一逻辑的基本方法,就能成功编纂民法典。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我国民法典命名为“法典”的原因。
B.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阐述清楚,对读者了解我国民法典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C.文章第三段举法、德瑞士等国民法典的例子,从立法体量角度证明了我国民法典定名的合理性。
D.文章关于民法典依据体系性科学编纂的论述,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科学立法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依据体系性科学,我国本次民法典的编纂实现了民事立法体系的极大改进,充分彰显了“体系化效应”的积极作用。
B.我国民法典立法体系庞大,法律条文多达上千条,汉语字数超过了10万,但也只涉及民法一般法或基本法的立法。
C.我国民法典区分总则和分则的编纂方式极大地节约了立法成本,也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实施民法。
D.我国宪法承认和保护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这两者主要表现为民事权利。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博物馆文化产业的范畴,是文化产业中最重视创意的一类产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利用文化创意理念重新组织博物馆经营活动,将博物馆特有的文化资源按创意产业规律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整合,形成全新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大类。有形产品包括各种基于博物馆藏品、特色文化或者博物馆建筑而设计的产品,无形产品包括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服务、教育活动等。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促进博物馆与社会接轨的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媒介,能推动博物馆与民众的互动,有助于文化的传播。

(摘编自张立《新时代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材料二:

受科技、个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现实常存在较大差距。比如研发文化纪念品,设计人员通过提炼文物的文化元素,再加以整合设计,在电脑上呈现出完美的图稿,当将图稿转化为实物时,由于制作工艺不成熟,制作出的实物失去了本该有的神韵。

我国博物馆藏品种类众多,受博物馆管理制度限制,设计人员一般只能隔着玻璃去观察,这导致设计人员对藏品了解不足,影响产品设计。外国一些博物馆建立了庞大的藏品数字化体系,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调取资料进行研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同质化,虽然地域不同,但很多产品几乎没有差别。单一的文化产品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不改变博物馆文化产品缺乏创意的现状,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会受到阻碍。

(摘编自黄剑青《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和思考》,《科学中国人》2017年第21期)

材料三:

从今年2月开始,抖音、淘宝、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平台相继举办“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全国几十家博物馆参与,单日观看量超过千万。作为闭馆期间博物馆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新方式,直播备受观众欢迎,成为文博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博物馆直播会“火”,既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空闲时间有关,也与博物馆变“活”有关。博物馆变“活”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博物馆在疫情期间不是闭馆放假,而是转变思维,主动适应,借助直播使传统博物馆变成了“网上博物馆”;另一方面,博物馆直播讲解员把文物讲“活”了。公众对博物馆直播是否感兴趣,与讲解员的阐述方式、表达能力有很大关系,比如“碑林就是这么任性,让大夏石马这么珍贵的文物看厕所”这样的表述让网友对博物馆、文物产生浓厚兴趣。很多人都有一种体会:博识、幽默的讲解员与古板、知识贫乏的讲解员,给观众带来的体验是不同的。

(摘编自老鹰《博物馆直播“火”缘于“活”》,《北京青年报》2020年3月25日)

材料四:

在陕西文物系统的努力下,陕西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

组织博物馆文化产业工作人员参加“博物馆版权交易培训班”“全国文博系统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培训班”等,让他们接受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使他们了解版权授权、交易维权、市场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开展法规、政策学习活动,让博物馆文化产业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国家文创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工作思路和发展形势,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

组织文化产业试点文物单位先后参加“第八届福州‘博博会’”“马泰2018‘一带一路’陕西特色商品展”等国内外大型展会,在展会上组织“新时代,新文博—陕西文物事业新成果暨文创产品展”,加强了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交流。

鼓励博物馆开发种类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使产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入公众生活,从而拓展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和服务功能,提升博物馆文化的影响力,满足观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发了16个体系的新产品共200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新增具有知识产权的11大类文创产品共295种,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推出古茶、铜镜等多个系列创意产品。

(摘编自雷恺《陕西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央广网2019年1月13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对产品的创意高度重视,其按照创意产业规律组织博物馆经营活动,利用文化创意理念加工产品。
B.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中,博物馆举办的教育活动属于无形产品,根据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属于有形产品。
C.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群众不能到博物馆参观,我国互联网平台联合举办“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D.博物馆直播“火”起来与博物馆变“活”有密切关系,博物馆直播这一方式的成功标志着文博行业迈入数字化发展阶段。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须经产品设计、工艺制作等流程,最终转化为实物,成熟的工艺是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神韵的重要保障。
B.在设计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时,设计者通过藏品数字化体系细致深入地了解藏品,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增强设计效果。
C.博物馆直播讲解员要想把文物讲“活”,更好地吸引观众,有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讲究阐述方式,提升表达能力。
D.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等博物馆瞄准低端市场,加大了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力度。
6.在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陕西文物系统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请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牛天赐传(节选)

老舍

天赐在四月才找到了先生。这位先生姓赵,大学毕业,好念书,会作诗,没事作,挺穷。赵先生在学校里教过几次书都失败了,他管不住学生。他的脑袋不知怎长的,整个像头洋葱,头顶上立着几根毛儿,他可是很会教天赐。他和天赐说开了:你爱念什么就念什么,不明白的问;不问也没关系。天赐很乐意这么办。每天有一课叫做思想,师生相对无语,各自想着心事。想完了就讨论,想不出就拉倒。天赐想改造十六里铺,先修一条马路,赵先生给补上:马路两边得有树和流水。天赐很佩服赵老师,问他一切的问题,老师都有的说。天赐念小说,老师敢情能背《红楼梦》!爸要来查看,天赐就练字,老师教他写魏碑。爸走了,师生就研究林黛玉的性格与习惯。老师会说:你闭上眼想想看!一闭上眼,天赐很会想象,他看见了黛玉!他很想找蜜蜂(天赐的订婚对象)去;蜜蜂可是不会黛玉那样呢!大概世界上没有第二个黛玉了,除非再想出一个来。他想,他拿笔瞎写,有一天写了篇蜜蜂,赵老师很夸奖,叫他再去看她,回来再写。他找了她去。蜜蜂已长成个大姑娘,脸似乎长了些,也不光着脚,黑眼珠还是那么黑,可是黑得不能明白了。她走路非常的轻巧,大脚片不擦地似的。天赐不敢多看她,她不是先前那样自然了,她会笑出点什么意思来。天赐回来了,皱着稀眉毛想:假如蜜蜂的嘴再小一点,鼻子再长出一分,然后配上那俩黑眼珠?那一定更好看。蜜蜂得光着脚,在河岸上,绿阴凉底下,不出声的轻走!好了,他就这么写了一篇。赵老师说:这就对了,这就是文学,你明白了没有?可是你没写出个主点来,‘蜜蜂’哪儿最好?当然是那对眼,黑的,怎个黑法?他等着天赐自己想。

黑得像——墨!

老师摇头。

黑得像——夜里!

老师拍了桌子:河岸上,绿阴凉下,眼黑得像夜里!天赐你行了,你比我高!你猜我想象什么?像两颗黑珠子。珠子是死的呀,夜会动会流,流到不知道多远,是不是?天赐明白了,他也学着作诗,没人管他,他自己会用功。他什么都细心的看,而后去想。他管四虎子太太叫月牙太太,因为她的嘴歪;虎爷差点恼了他。虎爷说天下的歪嘴要算他的太太第一,天赐说月牙也只有一个,于是他们照旧是好朋友。

爸很怀疑赵老师到底教了些什么乱七八糟。他和老师谈,老师夸奖天赐有天才。爸不懂。老师拿出天赐的文章来,爸才相信天赐的书没白念,有一篇文章用了六张红格子纸!爸没看说的是什么,数了数字数,够一千五百字!一千多字!这简直是作论了!赵老师笑了:有三年的工夫,他什么也会作了!

爸信服了赵老师,也替儿子骄傲。逢人必说天赐会作论。天赐也很高兴,遇上爸叫他作点事的时候,他会说:别,别乱了我的心思,正在这儿作论!

跟赵先生一年多,天赐在文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写得也怪秀气。爸的铺子的春联都由他写,伙计们向他伸大拇指,他怪害羞的挺得意。

爸承认赵先生是好老师;可是在另一方面,他发现了:书房中的书籍增多了,但是短了别的东西。桌上的磁瓶,铜墨盒什么的都不见了,天赐使着个小粗碟子当砚台。爸追问四虎子,虎爷不知道。问天赐,天赐笑了。老师没钱买书或别的东西,便拿起点东西去卖掉。

为什么不跟我要钱呢?爸胡涂了。

赵先生说了,屋里东西多,显着乱得慌!

可那是我的东西!爸倒不在乎那点东西,他不喜欢这个办法。

卖了你的东西和向你要钱还不是一样?天赐完全投降了赵老师。

在我的门口卖东西?!这太丢人了,爸以为。常卖着点,老师说,好忘不了穷;穷而后工!天赐非常的得意:前天,我把皮鞋卖了,卖了一块半钱;我请老师吃了顿小馆,老师很喜欢!

你是我的儿子,还是他的儿子?爸的脸沉下来。什么都可以马虎,可不是这么个马虎法,这是诚心教坏!

天赐没回答出什么来,他晓得爸的规矩,但是赵老师的办法更有意思。这能使他假装穷,而穷得又不像乳母纪妈家那样。这是卖了皮鞋去吃小饭馆。就是赵老师的穷,虽是真的,也非常的好玩。赵老师会卖了铜墨盒买本小书,而后再卖了书买烟卷。由爸与十六里铺,他明白了钱的厉害;由赵老师,他得到个反抗钱的办法,故意和钱开玩笑。钱自然还是好东西,可是老师的方法使钱会失去点骄傲,该买书的偏买了香烟,用鼻子向钱哼几声!肚子饿了就卖棉袍,身上冷就去偷煤,多添点火,老师有办法,而且挺快活。

爸受不了这个:好吗,先生还偷东西,教给孩子卖皮鞋?我只懂得买,不准卖!爸非辞赵先生不可。纪妈以为爸是对的,他们偷煤,而且把没点完的洋蜡放在地上喂老鼠!

天赐舍不得老师,而且决定反抗,他现在是十六七的小伙子了,自己很有些主张。他说话已经和大人一个声儿了,嘴上的汗毛也很重,他不能完全服从爸。他本是很喜欢整齐清洁的,因为妈妈活着的时候事事有一定的办法,可是他也爱老师的凡事没有一定,当作诗的当儿还有工夫擦桌子么?老师和他都是诗人,而爸是商人,这是很清楚的;诗人不能服从商人,也是很清楚的。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赵先生,使其形象立体却不扁平。他虽是个好老师,但和学生一起私卖物件,偷煤添火,德行有瑕疵。
B.赵老师每天有一课叫作“思想”,放手让天赐说,适时加以点播,还与天赐研究林黛玉的性格与习惯,这体现了赵先生教育有方。
C.赵先生引导天赐写“蜜蜂”这一情节细腻生动,从中既可看出天赐的文学灵性,也可看出赵先生是一个易使学生亲近的性情中人。
D.父亲坚决辞退赵先生,是因为赵先生坏了他家的规矩,他担心天赐被教坏,但天赐决定反抗,他认为赵先生与父亲本身就不是一类人。
8.赵老师是天赐碰到的“别样”老师,他给了天赐哪些方面的教导和影响?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老舍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字俗白精致,雅俗共赏。小说运用多种手法取得了“俗白精致”的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2021-05-12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夫事有人力之可致,犹不可期,况乎天理之溟漠,又安可得而推!

惟公生有闻于当时,死有传于后世,苟能如此足矣,而亦又何悲!如公器质之深厚,知识之高远,而辅学术之精微,故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月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世之学者,无问识与不识,而读其文,则其人可知。

呜呼!自公仕宦四十年,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既压复起,遂显于世;果敢之气,刚正之节,至晚而不衰。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颖水之湄。

然天下之无贤不肖,且犹为涕泣而歔欷。而况朝士大夫,平昔游从,又予心之所向慕而瞻依!

呜呼!盛衰兴废之理,自古如此,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B.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C.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D.上下往复/感世路之崎岖/虽屯邅困踬窜斥/流离而终/不可掩者/以其公议之是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文忠公,即欧阳修,“文忠”是他的字,古人通常称自己称字,称别人称名。
B.祭文,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如韩愈《祭十二郎文》、袁枚《祭妹文》等。
C.临朝,指太后摄政称制或国君处理政事,本文中为后者之意。
D.社稷,“社”和“稷”是古人祭祀的土神和谷神,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为此意,文中指代国家。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公气质深厚,见识高远,学术精微,世人读他的文章就能知道他的为人。
B.欧阳公宦海沉浮四十年,最终身居高位在世间显名,但最后被迫辞官归隐。
C.王安石评价欧阳修先生果敢刚正,即使处境艰难或者到了晚年也不曾改变。
D.对于欧阳修先生的去世,天下人都很悲伤,更何况是与他熟识的王安石。
13.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
(2)而临风想望,不能忘情者,念公之不可复见而其谁与归!
2021-05-12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屯田词

戴叔伦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渐长天苦晴,土干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余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注】①屯田:自汉代以后政府利用军人、农民或商人垦种荒地,征取收成作为军饷,称为“屯田”。②确确:土块坚硬的样子。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开头写春来参与耕种的农夫各个欢欣,是因为他们期盼秋天的好收成。
B.诗歌写到庄稼还未成熟就遭遇蝗灾,农人们无奈中只好把青苗收割了当做口粮。
C.诗的七八句中,“空屋”和“囊无寸帛”、“瓶无粟”都表现出农人生活的极其贫困。
D.最后两句是农夫的哭诉,历尽艰辛无人知晓,只能空怀悲伤,泪落如雨。
15.屯田农民的生活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是如何体现的?
2021-05-12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第九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