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黑龙江 高三 模拟预测 2021-05-22 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人类来说,共同体是人存在的本质和家园。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地存在着三个无法忽视的共同体形态,就是家(血缘共同体),国(政治共同体)和天下(开放性共同体)。

作为以血缘为核心的共同体范式,家庭的特点是成员之间互动频繁、亲密无间、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具有共同的经济基础和价值追求,体现为经济利益和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对人类来说,在家庭这一自然共同体中,成员之间不仅拥有共同的财产这一经济基础,还有最原初的爱的情感和难以割舍的血脉关联,所以通过对人的依赖形成家庭血缘共同体来对抗自然的侵害是最明智的选择。由于血缘关系构成整个社会关系的原型,血缘关系的构成方式成为整个社会关系的构造方式,血缘就成为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最重要、最基本的结构要素,渗透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切方面,使中国文化成为一种血缘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作为血缘共同体,家庭通过光宗耀祖、荣辱与共的孝意识的凝结构建起牢不可破、坚不可摧的价值共识。不仅如此,家庭的维护还通过《孝经》进行道德规约,对身处血缘共同体的人们的行为进行具体的道德规范,并通过血缘神圣这一道德信仰树立起人们对家庭共同体的普遍的道德信念。

国家是政治共同体形成的伦理场域。作为政治共同体,国家的建立是以政权为核心、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们尊奉共同的、强有力的政治权威,遵守相同的政治制度与法律法规,信守主流的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对政治共同体的敬仰和身份认同。在中国传统社会,国家作为政治共同体首先树立的就是政权的威望。其次是共同认可的文化基础。共同体的维系需要共同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内核就是成员共有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最后是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共同体来说,共同体意识就是精忠报国的忠诚意识,就是建立一种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价值共识。

天下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一个开放性的共同体,其空间是至大无外的。天下这一理念具有丰富的内涵:一方面,天下共同体突破家和国的地域界限,在空间上不以某一内核为聚集点,以至大无外的气度兼容并包天下所有国和所有人,它不因任何特定的界限而给人以任何束缚,不管是否同一家族,不论是否同一国家,也不考虑种族、肤色、经济、政治、文化和价值取向,只要是天下人就对天下担负共同的道德责任。另一方面,天下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正如隋唐时期引入佛教,最终形成宋明理学时期儒释道的圆融互释。当然,天下更多的是一种对美好社会构想的理想和信念,是一种正义的道德担当和正气的人文情怀,正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中国传统社会,共同体建立的本根是家庭这一血缘共同体。以家庭为根基,由家及国,家国同构,形成国家这一政治共同体;同样,放眼天下,以家为模型,达致天下一家,形成天下这一开放性其同体。对中国传统社会共同体形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对于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伦理困境,推动当今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理构建,有着重要而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王健崭《中国传统中三种共同体形态及其道德原则》)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成员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共同体范式,彼此关系亲密无间、守望相助等是它的特点。
B.国家的建立以政权为核心,国家共同体意识是“精忠报园”的忠诚意识和与国家休戚与共的价值共识。
C.天下是一个开放性的共同体,它通过兼容并蓄达到“四海一家”的状态,使人们拥有了对美好社会的构想。
D.在中国传统社会,家庭这一血缘共同体是共同体建立的本根,以家庭为根基就能够形成政治共同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运用总一分一总论述结构,先提出中心论题,再从家、国、天下三个方面予以阐释,层次分明。
B.文章第二段论证了中国文化是一种血缘文化,所以作为血缘共同体,家庭的维护需要通过《孝经》进行道德规约。
C.本文第三段对“国”的论证,“首先”“其次”“最后”体现了语句间承接关系与作者清晰的论证思路。
D.文章末段指出血缘共同体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研究中国传统社会共同体形态的现实意义,说服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以血缘为核心,家庭成员之间联系紧密,形成以血缘之爱为基础的强烈的价值共识。
B.在政治共同体中,人们往往遵循共同的法律规约、道德规范和文化传统。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展现出一种天下为公,担当道义的人文情怀。
D.只要是天下人就对天下担负共同的道德责任,意味着人类社会应当秉持着共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活动现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外观设计正式亮相。火炬以祥云纹样打底,自下而上从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冬奥会火炬颜色为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冬残奥会火炬则选用银色与金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体现勇气、决心、激励、平等的残奥价值观。

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指出,中国政府始终将北京冬奥会作为一项国家大事来筹备推进。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人民生产生活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但这阻挡不了我们如期办赛的坚定步伐。我们将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等方面密切合作,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确保如期顺利安全办赛。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通过视频致辞说:一年后的今天,北京将书写历史,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个伟大时刻,秉持和平、团结和友谊的精神,将全世界凝聚在一起。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进展十分平稳顺利,几乎是一个奇迹。

从申奥到办奥,初心与承诺不变。造过北京冬奥会这扇窗,世界不仅能触摸到中华文化脉搏,感受中华文化底蕴,更能看到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风范。

(摘编白《北京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举行》,《新京报》2021年2月5口)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300天之际,相约北京测试活动迎来收官日。

4月1日至10日,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的5座冰上项目场馆,每一天都在飞速运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完成了建成后的赛事首秀水立方成功变身冰立方,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完成了重要的实战检验。参与各方对场馆设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达到了举办冬奥会的水平。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说:我们不仅收获了经验,也坚定了如期举办北京冬奥会的信心。

张家口和延庆赛区的雪上、滑行项目竞赛场馆群,在测试期间同样得到了各方的认可。雪车雪橇竞赛组织专家诺蒙兹•科坦斯认为中国雪车雪橇中心是他到过和服务过的最好场馆,场馆设施会让到访之人享受其中。

(摘编自《场馆集体亮相,硬件获得好评》,《人民日报》2021年4月12日)

材料三:

当观众,能从多角度立体观看比赛的精彩瞬间定格,不受位置限制360度无死角观赛,感受新技术的子弹时间。现场和远程观众还可以用VR头盔进行沉浸式观赛,通过手机实现从不同角度的自由视角观赏赛事。

做记者,可以享受云转播技术带来的工作便利,转播机构在赛事现场千里之外也能远程制作,每个云端导播台可以提供不同的导切方式,实现同一赛事的多版制作。通过云端平台,记者可以在疫情防控要求下进行无人混合采访和远程新闻发布厅采访,隔空和运动员安全对话。

北京冬奥会不仅是冬季运动的盛会,更是前沿科技的集中展示舞台。科技冬奥的目标,正是通过冬奥筹办,为世界探寻更好的未来城市生活,惠及数字化时代的每一个人。

(摘编自《冰雪交相辉映,北京2022蓄势待发》,新华网2021年4月13日)

材料四:

按照冬奥组委职责分工,民航局以专项工作组的方式,专人、专职、专责推进。民航主要承担冬奥赛会的航空运输保障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四个专项任务:一是建设抵离信息系统。该系统已于今年3月1日正式上线,以信息化、数字化赋能抵离保障服务,提升工作效率。二是前移值机柜台。赛会期间,可直接在冬奥村为各国代表团办理乘机手续和行李托运手续,提升服务品质。三是行李全流程跟踪。利用RFID即射频识别等技术实现冬奥旅客行李全流程跟踪、位置查询等服务功能,提高行李运输可靠性和旅客的满意度。四是完善机场无障碍设施。组织无障碍专家、行业管理人员先后赴大兴机场和首都机场进行无障碍设施专项考察,对标国际,对标一流,持续优化。

除交通以外,做好住宿、餐饮、医疗等后勤保障也是办好冬奥会的关键环节。各系统横向协作、纵向联动、整体协同,共同为冬奥会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摘编自《坚守安全底线,做好保障工作》,人民网2021年4月1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21年2月4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火炬外观设计正式亮相。透过“祥云”“剪纸”等样式,世界能了解中国传统元素,感受中华文化底蕴。
B.中国将与国际奥委会、世界卫生组织等方面密切合作,按照“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确保2022年冬奥会如期召开,北京也将成为奥运史上首座“双奥之城”。
C.“相约北京”测试活动中,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的多个比赛场馆集体亮相,参与各方对场馆设施给予的高度评价,坚定了中国如期举办北京冬奥会的信心。
D.北京2022蓄势待发,届时,现场观众能感受新技术的“子弹时间”,远程观众可专享VR头盔进行沉浸式观赛,记者也可采用多种采访手段隔空和运动员安全对话。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政府始终将北京冬奥会作为一项国家大事来筹备推进。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各项筹办工作进展得十分平稳顺利,是全社会公认的一个奇迹。
B.北京冬奥会不仅是冬季运动的盛会,更是前沿科技的集中展示舞台。科技的应用不仅能满足赛事需求,也能为赛后利用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C.民航主要承担冬奥赛会的航空运输保障任务。具体包括建设抵离信息系统、前移值机柜台、行李全流程跟踪、完善机场无障碍设施四个专项任务。
D.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进入倒计时实战状态,各系统横向协作、纵向联动、整体协同,践行着中国“言必信,行必果”的大国风范。
6.请结合材料,概括并分析中国为2022冬奥会做了哪些筹备工作。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的荔枝(节选)

马伯庸

逃驿?!

这个词猛然刺入李善德脑海,让他惊得一激灵。

李善德面色凝重地里外转了几圈,真的是屋徒四壁,干净得紧。唯一幸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石头马槽,槽底留着一条浅浅的脏水。

李善德坐在门槛上,展开驿路图,知道这回麻烦大了。这个黄草驿所在的位置,是远近八十里内唯一能提供水源的地方,一旦它发生逃驿,将在整条线路上撕出一个巨大的缺口,飞骑将不得不多奔驰八十里路,才能更换骑乘和补给。

更麻烦的是,一离开昌江县的山区,就要立刻弃马登舟,进入汨罗江水路。这里耽搁一分,水陆转换就多一分变数。

如今已经是五月二十二日未时,转运队已从岭南出发三日,抵达黄草驿的时间不会晚于五月二十三日午时。

没过多久,李善德抬起头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而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

绕行一段曲折山路,迂回离开山区。

李善德斜靠在船舱里。他浑身酸疼得要死,只有嘴巴和胳膊还能勉强移动。小舟轻捷地在江水表面滑行着,顺流加上桨划,让它的速度变得惊人。几只夜游的水鸟反应不及,惊慌地拍动翅膀,才算堪堪避开船头。

李善德面无表情地咀嚼着干硬的麦馍,从船篷上抽下几根干草,充做算筹,在黑暗中飞速计算着。这一次荔枝转运,意料之外的麻烦实在太多了。

按照原计划,荔枝转运的枝节枯萎,将发生在渡江抵达江陵之时。当地已经准备好了冰块和竹节。但刚才的计算表明,枝节枯萎很大可能会提前在进入岳州时发生。而岳州无冰,他们只能用盐洗隔水之法坚持到江陵,再改换冰镇。岳州到江陵这段空窗,对荔枝的新鲜程度将是致命打击。

李善德疲惫地闭上眼睛,山岳他可以翻越,但从哪里凭空变出冰块来啊?这道题,解不开,完了,完了……

在绝望和疲惫交迫之下,李善德的潜意识接管了身体的控制,强行进入睡眠。李善德梦见自己走进一片林中,有桂树有荔枝树,他信手剥开一枚荔枝,却发现里面是一张陌生人的面孔。

他吓得把荔枝抛开,攀上桂树的高处。那桂树却越来越歪斜,低头一看,一只斑斓猛虎在树下狞笑着抓着树干。李善德正要呼喊求饶,却发现不知何时夫人与女儿也在树头,紧紧抱住自己。女儿嚎啕大哭着,喊着阿爷阿爷。

本来他以为老虎不会爬树,暂时是安全的。可荔枝树的树根却猛然拱起来,把地面抬得越来越高,猛虎距离树顶越来越近。一瞬间,所有的荔枝都爆裂开来,喷出浓臭的汁水。无数魂魄呼啸而出,把整颗桂树和他们全家都淹没了。

他霍然醒来,挣扎着要起身,不防整个人咣当一声摔到船舱底部。这时桨手进来禀报,已快接近洞庭湖的入江口了,耳边哗哗的水声传来,他竟睡了足足快十二个时辰。

这噩梦实在离奇,不过随着神智复苏,梦里的细节正飞快地消褪,一如烈日下的冰块。等等……李善德突然意识到什么。

对了,冰块。他想起来昏睡之前的那个大麻烦。也许是充足的睡眠让思考恢复了锐利,也许是噩梦带来的并不止是悚然。李善德突然看懂了最后一片残留梦境的真正解法。

桂树没有倒在地上,地面却在逼近桂树。那么荔枝赶不到冰块所在,那就让冰块去找荔枝!原来我连做噩梦都在工作啊……李善德顾不得感慨,赶紧拿起舆图,勾算起行程来。只要先赶到江陵,让他们把冰块反方向渡江运到岳州,应该刚刚能和转运队衔接上!立刻换舟,我要去江陵!李善德挣扎着起身,对篷外喊起来。

五月二十四日卯时,一条江舟顺利抵达江陵城外的码头。码头的水手们都好奇地看过来,区区一条长鳅江舟,居然配备了三十个桨手,个个累得汗流浃背。虽说溯流是要配备桨手不假,可这一条小船配三十个,你当这是龙舟啊!

李善德全然不理这些眼光,直奔转运使衙署而去。负责接待他的押舶监事态度恭谨,可一听说要派船把冰块送去岳州,便露出为难神色,只嗫嚅道:可是,可是江上暑热,冰块不堪运啊。

李善德亲自来到冰窖门口,吩咐库丁们把四块叠压在一起,再用深井水泼在缝隙处。他一共动用了二十块,合并成五方。这五方搬运上船后,再次叠压,看上去犹如一座冰山似的,用三层稻草苫好。

监事有些心疼地唠叨说:即便如此,送到岳州只怕也剩不了多少了。李善德不动声色道:我算过了,融剩下的,应该足够荔枝冰镇的量。

可很快问题又来了。这条运冰船的吃水太深,必须要减重才能入江。

李善德扫了他们一眼:这船上多少水手?

十五名。”“减到五名。

与行船无关的累赘一律拆掉!李善德的声音比冰块本身还冷酷。

于是他们拆下了船篷,拆掉了半面甲板,连船头饰物和舷墙都没放过,还扔掉所有的补给。一条上好的江船,几乎被拆成了一个空壳。李善德目送着光秃秃的运冰船朝下游驶去,没有多做停留,继续北上。前面出了这么多状况,他更不敢掉以轻心,他已经失去太多,绝不能接受失败。

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

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

(有删改)

背景介绍:唐玄宗朝,李善德遭同僚设计被迫接敕令六月初一贵妃寿辰日,从岭南送鲜荔枝到京城。岭南到长安远近不下五千里,而荔枝物性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转运荔枝路上的众多变数,李善德思路清晰,将难题遂一破解,体现了其严谨细致、精于筹划、能力出众的特点。
B.李善德在前往江陵的江舟上配备三十个桨手,既是情况紧急的形势所迫,也表现了其试图以盛大的官威压服低级官吏的心理。
C.小说以历史事件为基础,加以文学想象,细致展现了人物艰难的处境与不懈的抗争,带给读者超越时间的深刻感受。
D.小说结尾言简意赅,戛然而止,暗示了李善德成功转运荔枝,与前文曲折起伏的情节形成反差,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
8.文章引入李善德的梦境有何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9.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节奏紧凑?
2021-05-17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中丞传后

韩愈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得李翰所为《张巡传》。此传颇详密,然尚恨有阙者。不为许远立传。

(许)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两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爱之肉,以与贼抗而不降乎!

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虽避之他处何益?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其老人往往说巡、远时事云: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进明也,贺兰进明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已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进明。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进明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着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张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云:巡长七尺余,须髯若神。尝见嵩读《汉书》,谓嵩曰:何为久读此?嵩曰:未熟也。巡曰: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也。因诵嵩所读书,尽卷不错一字。嵩惊,以为巡偶熟此卷,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

(节选自《韩昌黎集》)


注:①张中丞,即张巡(709年-757年),中丞,张巡驻守睢阳时朝廷所加的官衔。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B.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C.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口激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D.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叙,义称序,是评论、介绍作品内容的文字,古代多放在书籍或文章后面,现多放其前。
B.从事,官名,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皆自辟僚属,多以“从事”为称,本文中指任职。
C.浮图,即“浮屠”,指佛教、佛塔、和尚。文中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词义相同。
D.《汉书》,由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赞扬许远才能似乎比不上张巡,能接纳张巡,为国让贤,并能在粮尽之时,死守城池不投降,有力驳斥了“畏死”说。
B.作者怒斥小人不追究拥兵坐观者,反而责备张、许二人死守抵抗,认为这是将自己与逆乱者置于同列,帮助叛贼攻击英雄。
C.本文长于细节描写,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慷慨陈问”“拔刀断指”“射矢明志”三处精彩描写,表现其嫉恶如仇、忠肝义胆。
D.张巡是苦守城池的英雄,即使无外援却仍丝毫不避,捍卫天下,同时又博闻强记,在于嵩面前读《汉书》三遍便能背诵无误。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二公之初守也,宁能知人之卒不救,弃城而逆遁?
(2)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2021-05-17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注:①彭城:今江苏徐州。②凉州:曲名,唐开元中西凉州所献。③素娥:嫦娥,此处指月亮。④王粲: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写出了《登楼赋》。
1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算,直接点出作者与兄长分别时间之久。
B.“去年东武今夕”“岂意彭城山下”两句虚实结合,“岂意”表现兄弟相逢的惊喜。
C.“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两句写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引发作者的无限惆怅。
D.“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写明月有情还可爱,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
15.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苏辙也写了本词回赠其兄。比较这两首词在情感上的异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