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体裁 > 其他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难度:0.4 引用次数:96 题号:1290244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作业

贺点松

驱车从千里之外的省城赶回老家,杨帆直奔县人民医院。

我母亲得了什么病,严重吗?他急切的问主治大夫。

大夫看看他说:胃癌晚期。老人家的时间不多了……

杨帆顿时泪如泉涌。

出了医院,杨帆立即用手机通知副手,从今天起由他全权负责公司的事务。杨帆要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陪伴在母亲的身边。

父亲早逝,为拉扯他们兄妹四个长大,母亲受尽了千辛万苦。母亲的腹痛是从两年前开始的,杨帆兄妹曾多次要带母亲到省城医院检查,每次母亲都说:不就是肚子痛吗,检查个啥,吃点药就好了,妈可没那么娇气!母亲总是这样,生怕拖累儿女,生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

杨帆开始守在母亲的病床边。母亲每天都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杨帆想方设法转移母亲的注意力,减轻母亲的痛苦。他跟母亲聊天,给母亲讲一些有趣的事情,用单放机让母亲听戏……有一天,陪母亲闲聊时,母亲忽然笑到:你兄妹四个都读了大学,你妹妹还到美国读了博士。可妈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得,竟然也过了一辈子,想想真是好笑……杨帆脑海里立刻跳出一个念头,就对母亲说:妈,我现在教你认字写字吧!妈笑了:教我认字?我都快进棺材的人了,还能学会?

你能,妈。认字写字很简单的。

杨帆就找出一张报纸,教母亲认字……

他手指着一则新闻标题上的一个字,读:大。

母亲微笑着念:大。

他手指着另一个字:小。

母亲微笑着念:小。

病房里所有的人都向这一对母子投来了惊讶、羡慕和赞许的目光。

隔了几天,杨帆还专门买了一个生字本,一枝铅笔,手把手的教母亲写字。母亲写的字歪歪斜斜,可是看起来很祥和,很温馨。当然,母亲每天最多只能学会几个最简单的字。可是母亲饶有兴趣的让杨帆教她写他们兄妹四人的名字,写那几个字时,都是满脸灿烂的笑容,不像一个身染绝症的人了。

一个月后的一个深夜,母亲突然走了。那个深夜,杨帆太累了,趴在母亲的床边打了个盹儿,醒来时,母亲已悄然走了。

母亲是面带微笑走的。母亲靠在床上,左手拿着生字本,右手握着铅笔。泪眼朦胧的杨帆看到,母亲的生字本上歪歪斜斜地写着这样一些汉字:杨帆杨剑杨静杨玲爱你们。字前边,母亲涂了好几个黑疙瘩。

母亲最终没有学会写字。

(选自《小小说选刊》)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杨帆从千里之外的省城赶回家乡县人民医院,可以看出他得知母亲病重时的内心急切,母子情深。
B.在母亲弥留的日子,杨帆为了一心一意陪伴在母亲身边,让自己的副手全权负责公司的事务。
C.儿女虽然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但是两年前得知母亲腹痛,多次要带到省城医院检查;母亲怕拖累儿女,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推说没什么大问题。
D.病房里,儿子教母亲认字,这幅画面很祥和,很温馨,很让人羡慕。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4段采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展现杨帆的内心:得知母亲生病住院后,内心焦急;得知母亲时日不多后,内心悲痛、无助;为自己没有尽职照顾好母亲而悔恨、自责。
B.补叙补入的部分是基本事件发展之中的有机环节,去掉它会影响事件本身的完整性。文中“母亲的腹痛是从两年前开始的,杨帆兄妹曾多次要带母亲到省城医院检查”就属于补叙。
C.这篇小小说讲的是杨帆陪伴病危的母亲并教母亲认字,不久,母亲面带微笑学写下儿女的名字离世。情节曲折,扣人心弦;故事感染力强,读完后,让人不禁泪眼婆娑。
D.“母亲写的字歪歪斜斜,可是看起来很祥和,很温馨”中,“祥和”“温馨”运用拟人的手法;这位母亲从自己孩子的名字开始,但她不是在写字,她是在勾画她的每一个孩子,只有孩子才能让她忘记一切病痛。
3.文章以“母亲的作业”为题,意蕴深厚,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4.文章的主人公是谁?试作分析。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奎山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要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

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吃的念头是从来都没敢动过的。父亲终于回来了,母亲喜滋滋地把那个大西瓜抱出来放到桌子上,准备切给爹吃。谁知道一刀下去,一股臭水就流了出来。母亲一下子愣在那里。过了一刻,母亲似乎明白了什么,指着我骂:“都是这个兔王八孙!”说着,抓起一把笤帚就要打我。我早意识到事情不妙,一溜烟地跑了。连吃饭也没敢回去吃,还是姐姐把我找回去的。

女儿出生以后,母亲来城里给我看孩子。那时候,父亲已经退休在家了。逢到只有我们娘儿两个的时候。母亲就该叹气了。母亲说:“不知道你爹在家咋过的哩!”我说:“他一个大老爷儿们,还饿着不成?”母亲说:“他一辈子没进过厨房的门,连啥是锅滚了都不知道。”我说:“没进过厨房的门,还不是你惯的么!”母亲知错地笑笑,不再说话。到了麦收或秋收的时候,母亲更是坐卧不宁的,母亲常在我面前唠叨:“娃,我听见‘吃杯茶’叫了。”我说:“‘吃杯茶’叫又咋着?”母亲说,“‘吃杯茶’一叫,就该收麦了。”隔天又说,“娃,我闻见麦子的香味儿。”我说:“尽说梦话!在这城里,你会闻得见麦子的味儿?”母亲却说得真真切切:“可不是哩么,今儿一大早我一起来,就闻见新麦子的味儿了,真香啊!”

于是,只好放母亲回去几日。

父亲去世以后,母亲迅速地苍老起来,不到一年的时间,头发就全白了。我怕母亲在乡下孤单,就写信让母亲来。母亲不来,说是在城里住不惯。后来,我亲自去接,母亲才答应来了。临走的时候,母亲领我到父亲的坟上烧纸。纸点着以后,母亲说:“他爹,娃让我到城里住几日,你给我好好在家待着。”停了一下,母亲又特意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摊到地上,说,“你要是愿意随我去,也中。”然后就去看那空气中飘荡着的纸灰。一阵微风吹来,有一朵纸灰像一只黑蝴蝶一样在空气中飘来飘去的,最后,慢慢地落到了母亲摊在地上的那张纸上。母亲小心地把那纸灰包好揣到怀里,喜滋滋地说:“你看看这老头子还怪会顺杆儿爬哩。我让他去,不过是虚虚,他倒当真了!”

那年秋天,我回去帮母亲收花生。走到父亲坟前,母亲谅讶地叫了一声:“咦吔——”我忙问:“怎么了?”母亲说:“你看你看,你爹在叫我哩。”我一看,爹的坟上裂开了一道一寸多宽、三足多长的口子,我笑笑,说:“天干么?”母亲正色道:“不是,肯定是你爹叫我哩。我这一阵总做梦,总梦见你爹,说是在那边也没人给他做饭,常常吃不饱……”

果然,到那年腊月,母亲就不行了。

临去之前,母亲从枕头下摸出一副绿玉手镯。对我说:“娃,这副镯子我想戴走。”我说:“你戴么。”说着,我就把那副镯子给母亲戴上了。母亲说:“要说也不是啥值钱东西,是你爹给我买的。”停了一下,母亲的脸上突然地涌起了一片酡红,母亲像个羞怯的少女一样地笑了。“那一年,你爹到熊寨去卖瓜,整整一挑子瓜,就换了这副镯子。你爹回来说是钱丢了,你爷爷把他好一顿骂……”

我的眼泪就流出来。

母亲说:“那还是我当闺女的时候……”

停了好大一会儿,也没听母亲再说什么。低头一看,母亲已经咽气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情节安排上较有匠心,如对母亲一些生前琐事的记述较详细,对玉镯来历的讲述却很简略,篇幅虽短,但表现力很强。
B.小说写母亲为父亲上坟烧纸、包纸灰等情节,体现出作者对农村现实生活的批判性思考,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C.母亲在临终前说“那还是我当闺女的时候……”语短情长,为父亲、母亲之间淳朴但甜美的爱情画上了句号。
D.小说具有一种记叙性散文的倾向,情节上没有过于明显的起伏跌宕,同时语言也质朴无华,不事雕饰。
2.请概括小说中“母亲”的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小说是如何塑造母亲形象的。
3.“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请分析这句话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
2020-11-30更新 | 8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蟹语者

王福日

蟹子正肥时,老麦去市场上精挑细选,买了三只沉鼓鼓的肥蟹,在门卫室架起的铝锅里蒸。

三只蟹个头差不多大小,其中两只蟹很安分,老老实实赴死,另一只求生欲望极强,几次三番顶开锅盖,在狭小的门卫室里左突右撞,被逼到角落里时,就支起两只蟹钳,一副要拼命的架势。

后来这只蟹就成了老麦的“将军”。

“将军”被养在老麦拾来的一个破鱼缸里,鱼缸破损的一角用胶布粘着,不太好看,但也不漏水,就好像他的这间门卫室,西北墙角上裂开的缝隙里用白灰填满抹平,也不漏雨,也不好看。

但他从来都没有跟老板提过任何要求,他觉得在这繁华城市里有这么一个栖身的地方, 已经很不错了。

“你也是这么想的吧?”他问“将军”,“总比被人吃了强,是吧?”

“将军”鼓楞着两只豆眼,不给老麦任何回应,只在那里执着地钳一片烂水草。

如果你觉得能跟螃蟹唠嗑的老麦是孤独到没有朋友,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相反,他有很多朋友,上工下工时间,工友们都要跟他打招呼,熟悉的还要热络地聊上几句,尤其是厂子老板,老板不常来厂子,但每次来,都要在门卫室里坐上一会儿,陪老麦东扯西扯半天,有时候还会摆出棋盘陪他杀两盘。

这个习惯是他们在部队时养成的,同在一个班的战友复员后境遇却天差地别,一个继承了父亲的产业摇身一变腰缠万贯,一个却为了给母亲治病卖掉了所有家产,最终还是无力回天。但老板下棋总是输给他,有时候输急了,老板会吼:“你他娘的就不能让我两盘?”老麦嘿嘿一笑:“不能。”老板就气鼓鼓地走了,可没过儿天,又颠颠地跑来求虐。

老板也看到了“将军”,说:“你再把我惹急了,我就吃了它!”

“你要是赢了我,我就请你吃。”他笑嘻嘻地说。

但老板就是赢不了他,“将军”就一直在两个人的斗嘴声中命悬一线。

斗嘴归斗嘴,他知道,在整个厂子里面,老板最信任的人,还是他。

他名义上是个门卫,但除了看大门,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防止工人夹带,厂子是个生产小礼品的工厂,藏着掖着带个小玩意出大门,不太容易被发现,但在部队里历练过的他就有这个眼力,每当发现有不对劲儿的工人时,他也不说破,只是会找其他的借口:“是不是电闸没拉?”“门有没有锁好?”“帮我去打壶水?”一些小小的暗示,那些想搞小动作的工人就领会了,乖乖地把夹带的东西放回去。

这些事情他从来不跟老板说,老板问时,他总说没有。

老板这天来找他的时候,他正在用一根青草逗“将军”,“将军”也不老实,把青草夹得一截一截,他注意到老板脸色很不好。

“今天,李娟来找我,给了我50块钱。”老板说。

“哦。”这样的聊天很正常,老麦继续摆弄着手里的半截草棍。

“她姑娘昨天过生日,她送了孩子一个音乐盒当礼物。”

“挺好的,女孩子都喜欢这些东西。”他说。

“她说音乐盒是自己前天下班的时候从厂里带出去的,女儿发现了音乐盒上的标签,知道是她从厂子里拿的,跟她翻脸了。”

老麦怔住了。

他忽然想起,前天下班的时候,“将军”极不安分,不知道怎么爬出了鱼缸,有那么一阵子,他是在门卫室里和“将军”斗智斗勇来着。

应该站岗的时候溜号,这种失误他都没办法原谅自己,他无话可说。

老板却没有说其他话,转身离开了。

第二天,老板又带了一个人来,是个瘦小精干的老头儿。“老麦你住你的,老耿白天在这里,晚上回家。”老板说。

他感觉脊背发冷。

当天晚上,老麦用那架铝锅把“将军”给蒸了,很奇怪,这一次“将军”没有做丝毫地挣扎,老麦怔怔地看着冒着氤氲白气的铝锅,心里忽然坠得厉害,仿佛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朋友。

老麦把“将军”吃得很干净,连蟹脚里的一根细小的肉丝都没有放过,然后又把残壳拼回了一只螃蟹的模样,拍照发在了朋友圈。点赞的信息像气泡一样从手机屏幕上顶出来,端着半杯白酒的老麦哭得像个孩子。

(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老麦的宽厚、孤独。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简要分析“将军”在文中的作用。
4.谈谈对文章结尾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2020-07-28更新 | 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意 外

铁凝

台儿沟很少有人家挂照片,也很少有人出去照相。公社没有照相馆,去趟县城,跋山涉水来回五百里。谁家要是挂张照片,顿时满屋生辉,半个村子也不免热闹几天。

山杏的哥哥来了封信,向家里要张全家福。信中特别提到,最想念妹妹山杏。他在南方一个小岛上当兵已经两年,走的时候山才八岁。

接到哥哥的信,山杏整天催爹妈去县城照相。现在,摘完了核桃,又摘完了柿子,爹对山杏说:明天咱们就上路。

山杏一晚上也没睡好。睁开眼看看,妈正弯着腰烙饼;又睁开眼看看,妈还弯着腰烙饼;再睁开眼看看,一摞白面饼高高地堆在桌上。她想,这不就是过年吗?过年家里也没烙过这么多白面饼。

天不亮,山杏就穿上过年时的新罩衣,又叫妈给她拿出哥哥寄来的新塑料凉鞋。妈说:咱不,照相可不能露脚趾头。不如穿我做的扎花鞋。山杏打整着自己,妈也打整着自己。山杏还从墙上摘下那块落满灰尘的小镜子,前前后后让妈照。直到爹在门口等得不耐烦了, 妈才挎起了沉甸甸的篮子。

他们搭了五十里汽车,走了二百里山路,喝凉水、住小店,吃了多半篮子干饼,第三天才来到县城。山杏一心想着妈在路上嘱咐过她的话:听人说,照相馆的灯比太阳还亮,到那时候再亮也不能眨眼,一眨眼就照成瞎子了。

进了照相馆,一个烫着卷发的姑娘把他们领进一间黑屋。哗的一下,一屋子灯都亮了—— 有高楼,有大厦,有鲜花,有木马……山杏的眼都不够用了。忽然间她被人拉住胳膊塞在了爹妈中间,原来照相就要开始了。烫发姑娘躲在一只木匣子后面顶起块黑布,左比划,右比划,这使山杏又想起妈在路上嘱咐过她的话。她扭头看看妈,妈已瞪起了眼睛顾不得看她; 她又扭头看看爹,爹也正大睁着眼睛向前看。山杏转回头,也赶紧把眼睛瞪得圆圆的。木匣子里咔嚓了一声,一屋子灯也跟着灭了。他们又摸黑走出屋子。

半个月后,山杏爹从大队部拿回一个照相馆寄来的信封。山杏赶紧抢着撕开口,里面果然有张照片。谁知,上面没有大睁着眼睛的山杏,也没有睁大了眼的爹妈。照片上就一个人, 一个正冲她们全家微笑的姑娘:额前的卷发像云彩,弯弯的眼睛像月牙儿,比照相馆那个卷头发的还好看。山杏和爹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山杏家的墙上挂出了这张照片,照片上的姑娘冲所有来参观的人微笑着。有人问起这是谁,爹妈吞吞吐吐不说话,山杏说,那是她未来的嫂子。

山杏知道撒谎不好,但又觉得,不管怎么说,从此,她家也可以和那些有照片的人家比美了。

文本二:

我的写作是从短篇小说开始的,我对短篇小说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喜爱。短篇小说锻炼了我思维的弹性跳跃和用笔的节制,短篇小说使我的精神沉着,也留给我的心灵更多的畅想余地。我从不认为写作短篇是营造长篇的过渡和准备,我甚至老是妄想以我的实践来证明短篇小说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时代的物欲和功利色彩愈加鲜明的关头,即使在短篇小说常常作为陪衬和偿还感情文债的今天,我仍然愿意奋不顾身地以短篇小说的方式磨砺自己的心灵和笔。短篇小说有点像体操项目中的吊环和平衡木,吊环和平衡木给运动员提供的条件较之其他项目更为苛刻,但那些不凡的健将却能在极为有限的场地翻跃、腾飞,创造出观众意想不到的潇洒和美。短篇小说是一种挑战,它就像吊环和平衡木对于运动员那样,不给你犯错误的机会,也让你没有改正错误的可能。因此短篇小说也是一种诱惑。我甚至不断以一位美国作家的话给短篇小说助威,他说他终生喜欢短篇小说,因为人生本不是一部长篇, 而是一连串的短篇。我亦在一些文字里表述过我对于短篇小说的看重,我说:我看重的是好的短篇给予人的那种猝不及防之感;在滞缓、恒久的巨大背景前后,正是不同的人在上演着同一剧目的不同片断,走马灯似的。好的短篇正在于它能够把这些片断弄得叫人无言以对, 精彩得叫你猝不及防。因为世界上本不存在一气呵成的人生,我们看到的他人和自己,其实都是自己和他人的片断。或许再精彩的小说,你读过之后愣愣神儿,也会说一句:不过如此。的确不过如此,人生本来如此。重要的在于你毕竟被那猝不及防的精彩迷惑过,不过如此的人生,是不可以没有片刻的迷惑,片刻的忘情的,甚至于片刻的受骗。

当我写作长篇小说时,我经常想到的两个字是命运;当我写作中篇小说时,我经常想到的两个字是故事;当我写作短篇小说时,我想得最多的两个字是景象

我并不想强迫读者一定接受我以短篇的形式表述出的那些人生景象,我只愿意琢磨,我该以何样的本领把我心中的一万种景象呈现给我的读者。

(铁凝《我看短篇小说》)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照相”为线索,围绕山杏一家人照“全家福”这一核心事件展开情节,叙述集中,脉络清晰,尺幅微澜,引人入胜。
B.作者抓住小镜子“落满灰尘”的细节来描写,足见山杏家的生活还停留在为生计而奔忙的状态,较少关照精神层面的需求。
C.照片中的姑娘神情柔美自然,这与山杏一家人照相时瞪圆双眼、紧张局促的表情形成反差,“美丽”的错递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D.小说描写普通的人和平常的事,从中反映了乡村人们对城市的向往,对富裕生活的追求,以及渴望改变落后生存现状的决心。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铁凝的短篇小说创作注重思维的弹性跳跃和用笔的节制,作者不仅要表述人生景象,还需要思考如何来呈现这万千景象。
B.作者把短篇小说创作比作完成吊环与平衡木项目,意在突出它对创作水准的高要求,这种挑战性适合作家以它来偿还“感情文债”。
C.人生无法一气呵成,山杏、香雪等人物的人生片段,带给读者片刻的迷惑、忘情,正是人生中的经典片段成就了短篇小说的精彩。
D.铁凝的“景象说”见解独到,她认为短篇小说是对纷繁复杂的人生景象的呈现,通过个性化的表达构建含蓄蕴藉的艺术世界。
3.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
(1)睁开眼看看,妈正弯着腰烙饼;又睁开眼看看,妈还弯着腰烙饼;再睁开眼看看,一摞白面饼高高地堆在桌上。
(2)听人说,照相馆的灯比太阳还亮,到那时候再亮也不能眨眼,一眨眼就照成瞎子了。
4.文本二中,铁凝认为“好的短篇给予人”“猝不及防之感”,请谈谈《意外》在情节处理上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2022-01-12更新 | 2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