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文学类文本 > 文学类文本常设考点 > 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题型:小阅读-课外 难度:0.65 引用次数:96 题号:1702938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孩子的讲演

萧红

这一个欢迎会,出席的有五六百人,站着的,坐着的,还有挤在窗台上的。这些人多半穿着灰色的制服。因为除了教授之外,其余的都是这学校的学生。而被欢迎的则是另外一批人。这小讲演者就是补充欢迎之中的一个。

被欢迎的宾客,是一个战地服务团。讲演者一个接着一个,女讲演者,老讲演者,多数的是年轻的讲演者。因为那些所讲的悲惨的事情都没有变样,一个说日本帝国主义,另一个也说日本市国主义。那些过于庄严的脸孔,在一个欢迎会是不大相宜。只有蜡烛的火苗抖擞得使人起了一点宗教感。

当那团里的几个代表讲演完毕,一阵暴风雨似的掌声。不知道是谁提议叫孩子王根也走上讲台。

王根发烧了,立刻停止了所吃的东西,血管里的血液开始不平凡地流动起来。好像全身就连耳朵都侵进了虫子,热,昏花。他对自己的讲演,平常很有把握,在别的地方也说过几次后,虽然不能够证明自己的声音太小,但是并不恐惧。就像在台上唱莲花落时一样没有恐惧。这次他也并不是恐惧,因为这地方人多,又都是会讲演的,他想他特别要说得好一点。

他没有走上讲台去,人们就使他站上他的木凳。

人们一看到他就喜欢他。他的小脸一边圆圆的红着一块,穿着短小的,好像小兵似的衣服,戴着灰色的小军帽。他一站上木凳来,第一件事是把手放在帽沿前行着军人的敬礼。而后为着稳定一下自己,他还稍稍地站了一会,还向四边看看。他刚开口,人们禁止不住对他贯注的热情就笑了起来。这种热情并不怎样尊敬他,多半把他看成一个小玩物,一种蔑视的爱起浮在这整个的大厅。

“你也会讲演吗,你这孩子……你这小东西……”人们都用这种眼光看着他,并且张着嘴,好像要吃了他。他全身都热起来了。

王根刚一开始,就听到周围哄哄的笑声,他把自己检点了一下:

“是不是说错啦?”因为他一直还没有开口。

他证明自己没有说错,于是,接着说下去,他说他家在赵城……

“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家还剩三个人,父亲、母亲和妹妹,现在赵城被敌人占了,家里还有几个,我就不知道了。我跑到服务团来,父亲还到服务团来找我回家。他说母亲让我回去,母亲想我。我不回去,我说日本鬼子来把我杀了,还想不想?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太小,打日本鬼子不分男女老幼。我当勤务,在宣传的时候,我也上台唱莲花落……”

又当勤务,又唱莲花落,不但没有人笑,不知为什么反而平静下去,大厅中人们的呼吸和游丝似的轻微。蜡烛在每张桌上抖擞着,人们之中有的咬着嘴唇,有的咬着指甲,有的把眼睛掠过人头而投视着窗外。站在后边的那一堆灰色的人,就像木刻图上所刻的一样,笨重,粗糙,又是完全一类型。他们的眼光都象反映在海面上的天空那么深沉,那么无底。窗外则站着更冷静的月亮。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月亮行走在山西的某一座城上,它和每年的春天一样。但是今夜它在一个孩子的面前做了一个伟大的听众。

大厅里像排着什么宗教的仪式。

小讲演者虽然站在凳子上,并不比人高出多少。

“父亲让我回家,我不回家,让我回家,我……我不回家……我就在服务团里当了勤务,我就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

他听到四边有猛烈的鼓掌的声音,向他潮水似的涌来,他就心慌起来,他想他的讲演还没有完,人们为什么鼓掌?或者是说错了!又想,没有错,还不是有一大段吗?还不是有日本帝国主义没有加上吗?他特别用力镇定自己,把手插进口袋去,他的肚子好像胀了起来,向左边和右边摇了几下,小嘴好像含着糖球胀得圆圆的。

“我当了勤务……当了服务团里的勤务……我……”

人们接着掌声,就来了笑声,笑声又接起着掌声。王根说不下去了。他想一定是自己出了笑话,他要哭。他想马上发现出自己的弱点以便即刻纠正。但是不成,他只能在讲完之后,才能检点出来,或者是衣服的不齐整,或者是自己的呆样子。他不能理解这笑是人们对他多大的爱悦。

“讲下去呀!王根……”他本团的同志喊着他。

“日本帝国主义……日本鬼子。”他就像喝过酒的孩子,从木凳上跌落下来的一样。

他的眼泪已经浸上了睫毛,他什么也看不见,他不知道他是站在什么地方,他不知道他自己是在做什么。他觉得就像玩着的时候,从高处跌落下来一样的瘫软,他觉得自己的手肥大到可怕而不动的程度。当他用手背揩抹着滚热的眼泪的时候。

人们的笑声更不可制止。看见他哭了。

王根想:这讲演是失败了,完了,光荣在他完全变成了懊悔,而且是自己破坏了自己的光荣。他没有勇气再作第三次的修正,他要从木凳坐下来。他刚一开始弯曲他的膝盖,就听到人们向他呼喊!

“……讲得好,别哭啊……再讲再讲……没有完,没有完……”

其余的别的安慰他的话,他就听不见了。他觉得这都是嘲笑。于是更感到自己的耻辱,更感到不可逃避,他几乎哭出声来,他便跌到不知道是什么人的怀里大哭起来。

这欢迎会开过了,就被人们忘记了,若不去想,就像没有这么回事存在过。

可是在王根,一个礼拜之内,他常常从夜梦里边坐起来。但永远梦到他讲演,并且每次讲到他当勤务的地方,就讲不下去了。于是他怕,他想逃走,可是总逃走不了,于是他叫喊着醒来了。但是那害怕的情绪,把他在小床上缩做了一个团子,就仿佛在家里的时候为着夜梦所恐惧缩在母亲身边一样。

“……妈妈……”这是他往日是自己做孩子时候的呼喊。

现在王根一点声音也没有就又睡了。虽然他才九岁,因为他做了服务团的勤务,他就把自己也变作大人。

一九三八年十月

(有删改)


在王根讲演过程中,观众的情绪给王根的心理带来了怎样的波动?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1]

相似题推荐

小阅读-课外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觉醒

伊·巴别尔

我们那个圈子所有的人家都教孩子们学音乐,做父亲的看不见自己有什么出路,就想出抽彩的办法:他们拿自己幼小的孩子的骨肉去碰运气。

扎古尔斯基开办了一所神童培训所,出于对我爷爷的尊敬,扎古尔斯基同意每堂课只收一个卢布。

从我手提琴上发出来的声音,好像锯铁片的声音一样。我自己听着这声音心里就像刀铰似的难受,但父亲还是不肯罢休。我脑子里想的,是另一些事。练琴的时候,我把屠格涅夫或仲马的书放在乐谱架上;这样,我一边吱吱呀呀胡乱拉着琴,眼睛却只顾一页一页地看书。白天,我把自己编造的故事讲给邻居家的孩子们听,夜里就把讲过的东西写到纸上。

我带着提琴盒和乐谱,每星期三次懒洋洋地走过从前叫做贵族街的维特路,到扎古尔斯基家里去。那里挨个儿靠墙坐好的犹太孩子们正神色紧张,心情激动地在等着。

通往那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的门开了。几个大脑袋、脸上长满雀斑的孩子,从扎古尔斯基的工作室里摇摇摆摆走了出来;他们的脖子细得像花茎,两边脸颊上泛着癫痫病人似的红晕。

我迈出第一步是艰难的。有一次,我背着盒子、提琴、乐谱,到扎古尔斯基家去,可结果却走到了码头上。该我练琴的时间,在普拉克季卡港湾上一晃就过去了。我的解放就这样开始了。扎古尔斯基的接待处再也见不到我了,一些更为重要的事情占据了我的全部思想。

堤岸边沉重的浪涛冲击着我,我离开家越来越远了,学会游泳成了我的理想。我被磕碰得遍体鳞伤,浑身上下都是带咸味的海水。

直到当地的水神爷——《敖德萨新闻》的校对员叶菲姆·尼基季奇·斯莫里奇对我产生了同情,可怜起我的时候,我同大海的斗争才告平息。这个人像竞技运动员一样的胸膛里,有一颗对孩子们充满怜悯的心。他成了一群患着佝偻病的毛孩子的头目,同他们一起做体操,一起潜水,教他们唱歌,并给孩子们讲渔夫和动物的故事。孩子们听着尼基季奇讲的故事,一个个都前仰后合地大笑。在发现毫无希望和认定我学不会游泳以后,他把我也归到自己心中关切的常客之列。

尼基季奇破例叫我到他那清洁、宽敞、铺着席子的顶楼上去做客,我也把自己头一天晚上写完的悲剧带给了他。

他读完我写的东西,耸了耸肩膀,举起一只手摸了一把稠密、灰白的鬈发,在他家顶楼上转了一圈。

应当认为,他拉长声音慢慢说,每一个字后面都停顿一下,在你身上是有一点天才的火花……

我们出门到了马路上。老头子停下来,用拐杖使劲地敲了几下人行道,那目光直视着我。

你缺少什么……年纪轻不要紧,过几年就会好……你缺乏一种对大自然的感觉。

他举起拐杖,指着那棵树干发红、枝叶下垂的树木叫我看。这叫什么树?

我不知道。

这一堆小树上长的什么?

当有鸟儿飞过的时候,他就抓住我的肩膀,教我区别每一种鸟的不同啼叫声。

这是什么鸟在歌唱?

我啥也回答不出来。而你居然敢写东西……一个人,如果他不曾像一块石头或一个动物那样生活在大自然之中,他就一辈子也写不出两行有价值的东西来……你写的风景好像是舞台上的布景……我沉默着,没有做声。

回到家里,坐下来吃午饭时,我没有碰一下饭菜。不想吃,喉咙咽不下去。

对大自然的感觉,我想,我的上帝,我的脑子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哪儿去找这么一个人,让他给我讲解各类鸟儿的啼叫和各种树木的名称呢?

吃午饭的时候,父亲讲了有关雅沙·赫伊菲茨的新消息,那孩子登台演出一次就得到八百卢布。你们算算看——一个月里开十五次音乐会该得多少钱。

我计算了一下——一个月可以挣一万二千。我用乘法计算着,眼睛朝窗外看了看。只见我的音乐老师扎古尔斯基先生拄着拐杖,正好从院子的水泥地面上走过;他身上披着的斗篷被风轻轻拂开着,软呢帽下露出一圈棕褐色的鬈发。不用说他很早就发现了我不去学琴,因为自从我把手提琴掷在防波堤的沙滩上以来已经过了三个多月了……

扎古尔斯基已经走近正门口。我就往后门那边跑——结果呢,为了防小偷,那后门头一天晚上给钉死了。于是,我就把自己关在厕所里。

厕所的门受到可怕的一击;这是父亲跑过来,以他的整个身子在撞门。

我是个军官,他号叫着说,我要打死他……打死他完事……他气疯了。

听到吵嚷声,有位老太太起来了——她是父亲的母亲。

我的孩子,她用犹太话对他说,我不希望在我们家里见到血……

父亲开始叹息起来。我听到了他渐渐离去的脚步声。靠最后一枚钉子钉着的门闩依旧挂在那儿。

我在自己的堡垒里一直坐到夜里。直到大家都睡着了,鲍勃卡姨来领我到外婆家去。对我们来说,这段路是遥远的。月光凝结在神秘莫测的灌木丛中,凝结在叫不出名字的树木上……只看不见的鸟儿啼叫了一声又停止了,也许,它是睡着了……这是一只什么鸟?它叫什么?黄昏时候有露水吗?……大熊星座该在哪儿?太阳是从哪一边升起的?……

(节选自《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


尼基季奇这个人物在情节发展和小说的意蕴传达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试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2022-07-15更新 | 76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2】重点: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根据鲁迅的记述,白莽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020-12-19更新 | 191次组卷
小阅读-课内 | 适中 (0.65)
【推荐3】《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划线句子使用什么手法塑造人物什么形象?

那天,县委办公室的干部张思义和他一同骑自行车到三义寨公社去。走到半路,焦裕禄的肝痛发作,痛得骑不动,两个人只好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刚到公社,大家看他气色不好,就猜出是他又发病了。公社的同志说:休息一下吧。他说:谈你们的情况吧,我不是来休息的。

公社的同志一边汇报情况,一边看着焦裕禄强按着肚子在作笔记。显然,他的肝痛得使手指发抖,钢笔几次从手指间掉了下来。汇报的同志看到这情形,忍住泪,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而他,看起来还是神情自若的样子,说:

2020-08-12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