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课时2 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
全国 高一 课后作业 2021-06-18 280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化学与STSE、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 如图所示是成都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内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空气质量等级属于优
B.该日空气首要污染物是PM2.5
C.PM2.5,PM10指的是悬浮颗粒物,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D.污染物NO2、CO可能来源于机动车尾气
2. 下列气体中属于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且会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是
A.B.C.D.CO
单选题 | 较易(0.85)
3. 光化学烟雾是一次污染物(如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发生光化学反应后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含有臭氧、过氧硝酸酯等,下列有关光化学烟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没有危害
B.汽车尾气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原因之一
C.光化学烟雾具有氧化性
D.光化学烟雾一般出现在强日照条件下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解题方法
4. 如图是自然界中N、S两种元素的循环过程:根据如图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表示了地球臭氧层的破坏过程
B.图中涉及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C.机动车尾气含有氮的氧化产物
D.图示中描述的过程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5. 氮氧化物进入大气后,不仅会形成硝酸型酸雨,还可能形成光化学烟雾。因此必须对含有氮氧化物的废气进行处理。
(1)用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
(2)在一定条件下氨气可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写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
(3)汽车通常会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当尾气通过净化装置后,其中的有害气体NO、CO转化为无害气体,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021-06-06更新 | 258次组卷 | 2卷引用:(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课时2 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
6. 中国科学院官方微信提出灰霾中细颗粒物的成因,部分分析如图所示:

(1)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下列气体污染物不是由工业燃煤造成的是____________
a.       b.       c.VOCs       d.
(2)机动车尾气是污染源之一。汽车发动机废气稀燃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写出该过程中NO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我国的灰霾呈中性,其主要原因如图所示:

请写出上述转化过程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7. 随着我国汽车年销量的大幅增加,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气体在催化剂表面吸附与解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B.总反应中NO为氧化剂,N2为还原产物
C.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成分包括CO、NO和N2
D.NO和必须在催化剂表面才能反应
2021-06-06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课时2 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

四、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8. 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可脱除废气中的NO和,生成两种无毒物质,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之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上述历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C.X和Y分别为中的一种
D.是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
2021-06-06更新 | 209次组卷 | 2卷引用:(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 含氮化合物的合理使用 课时2 氮氧化物的无害化处理

五、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名校
9. 废水中过量的氨氮()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某科研小组用氧化法处理氨氮废水。已知:①的氧化性比强;②更易被氧化;③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经处理过的氨氮废水要控制在6~9。
(1)时,可与反应生成等无污染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进水对氨氮去除率和出水pH的影响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                                                                             图2
①进水在1.25~2.75范围内时,氨氮去除率随的升高迅速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进水在2.75~6范围内时,氨氮去除率随的升高而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进水应控制在____________左右为宜。
(3)为研究空气对氢化氨氮的影响,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单位时间内通入空气的量,发现氨氮去除率几乎不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的氧化性比
b.氧化氨氮速率比
c.在废水中溶解度比较小
d.空气中的进入废水中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10. 现已确认,的排放是造成酸雨及光化学污染的罪魁祸首,如图表示了我国某地区在1959~2019年间,空气中含量因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统计数据。

(1)结合上图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在交通运输中排放的与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有关
B.1mol氮氧化物()形成酸雨时转移电子
C.转化为NO的过程不属于氮的固定
D.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的排放量所占比重在逐渐增大
(2)汽车尾气中常常含有CO、等气体,为减轻污染,现代汽车都加装了“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假设CO、均不能完全转化)。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汽车尾气处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①装置(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热停止后,打开旋塞K,放入适量氧气时,装置(Ⅱ)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IV)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套装置中有不完善之处,还应在装置(Ⅳ)后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常用碱液来吸收,有关的化学反应:


现有一定条件下a molb mol NO的混合气体恰好被200mL NaOH溶液完全吸收,则ab应满足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STSE、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5
填空题
2
多选题
1
解答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STSE
2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2,3,4,5,6,7,8,10
3
认识化学科学
5,6,8,9
4
化学实验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大气污染来源及危害
20.94硫、氮氧化物对人体、环境的危害 酸雨  大气污染
30.85一氧化氮  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消除  硫、氮氧化物对人体、环境的危害 酸雨
40.85硫、氮氧化物对人体、环境的危害 酸雨
80.8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氨的还原性  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二、填空题
50.85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组概念  二氧化氮  汽车尾气消除  二氧化氮与碱液的反应
60.8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汽车尾气消除  硫、氮氧化物对人体、环境的危害 酸雨
三、多选题
70.85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汽车尾气消除
四、解答题
90.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综合实验设计与评价实验探究题
100.4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氮与碱液的反应  硫、氮氧化物对人体、环境的危害 酸雨  物质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探究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