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题必练-化学平衡
全国 高三 专题练习 2020-02-26 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反应原理、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一、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0.65)
名校
1. 目前有效控制及高效利用CO、的研究正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根据中国化工报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几种新的可将CO、转化为甲醇的高活性催化体系,比目前工业使用的常见催化剂快近 90倍。
已知工业上可以利用制备涉及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II:
(1)写出工业上CO和制取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反应I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______
(3)一定温度下,、CO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下列选项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有 ______
A.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的消耗速率等于的生成速率
C.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4)500K,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仅发生反应I,该反应10min时生成 ,此时达到平衡:
①用氢气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 ______
②该温度下,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2. 某小组研究AgCl的溶解平衡:向10 mL 1mol/L KCl 溶液中加入1 mL 0.2 mol/LAgNO3溶液,将浑浊液均分为2份,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I将其中一份浑浊液过滤,向滤液中放入Mg条
   
i. 滤液澄清透明,用激光照射有丁达尔现象。
ii. 放入Mg条后,立即有无色气泡产生,气体可燃,滤液中出现白色浑浊。
iii. 一段时间后开始出现棕褐色浑浊物,Mg条表面也逐渐变为棕褐色,产生气泡的速率变缓慢。
向另一份浑浊液中放入大小相同的Mg条
   
iv. 棕褐色浑浊物的量明显多于实验I,Mg条表面棕褐色更深,其他现象与ii、iii相同。
已知:AgOH不稳定,立即分解为Ag2O(棕褐色或棕黑色),Ag粉为黑色,AgCl、Ag2O可溶于浓氨水生成Ag(NH3)2
(1)滤液所属分散系为________
(2)现象ii中无色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3)现象iii中,导致产生气泡的速率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________
(4)甲认为Mg条表面的棕褐色物质中一定有Ag和Ag2O,其中生成Ag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5)甲设计实验检验Ag:取实验I中表面变为棕褐色的Mg条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试剂a,反应结束后,继续向其中加入浓硝酸,产生棕色气体,溶液中有白色不溶物。
① 白色不溶物为_____(填化学式),棕色气体产生的原因是_____(写离子方程式)。
② 试剂a为________,加入试剂a的目的是________
③ 该实验能证明棕褐色物质中一定有Ag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6)甲进一步设计实验验证了Mg条表面的棕褐色物质中有Ag2O,实验方案是:取实验I中表面变为棕褐色的Mg条_________
(7)综合上述实验,能说明存在AgCl(s) Ag+(aq) + Cl(aq)的证据及理由有________
2019-05-10更新 | 791次组卷 | 4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丰台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5月二模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0.65)
3. 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1)如图是1mol 气体和1mol CO反应生成和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则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总热量应为______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其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298398498
平衡常数K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
②试判断K1______ K2 (填写“”“”或“
③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填字母
容器内的浓度之比为1:3:2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化合物N2H4做火箭发动机的燃料时,与氧化剂反应生成和水蒸气。某同学设计了一个N2H4-空气碱性燃料电池,并用该电池电解200mL一定浓度NaCl与混合溶液,其装置如图所示:

①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_____
②理论上乙中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丙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写出在时间段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______;原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③在时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_(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2020-02-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题必练-化学平衡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难(0.4)
4. 某小组同学对FeCl3与KI的反应进行探究。
【初步探究】室温下进行下表所列实验。
序号操作现象
实验Ⅰ取5 mL 0.1 mol·L-1 KI溶液,滴加0.1 mol·L-1FeCl3溶液5~6滴(混合溶液pH=5)溶液变为棕黄色
实验Ⅱ取2 mL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滴加2滴0.1 mol·L-1 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
(1)证明实验Ⅰ中有I2生成,加入的试剂为 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可以证明Fe3+与I-发生可逆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20 min后继续观察实验现象:实验Ⅰ溶液棕黄色变深;实验Ⅱ溶液红色变浅。
(4)已知在酸性较强的条件下,I-可被空气氧化为I2,故甲同学提出假设:该反应条件下空气将I-氧化为I2,使实验Ⅰ中溶液棕黄色变深。甲同学设计实验:________,20 min内溶液不变蓝,证明该假设不成立,导致溶液不变蓝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5)乙同学查阅资料可知:FeCl3与KI的反应体系中还存在I- + I2I3-,I3-呈棕褐色。依据资料从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实验Ⅱ中20 min后溶液红色变浅的原因:____________
(6)丙同学针对20 min后的实验现象继续提出假设:FeCl3与KI的反应、I-与I2的反应达到平衡需要一段时间,有可能20 min之前并未达到平衡。为验证该假设,丙同学用4支试管进行实验,得到了颜色由浅到深的四个红色溶液体系,具体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27更新 | 637次组卷 | 3卷引用:【区级联考】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