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 >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题型:填空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38 题号:18576920
德国科学家BenjaminList发现了脯氨酸可以催化羟醛缩合反应,其反应历程简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有机物①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有机物③是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只涉及极性键的断裂与生成
D.如果用代替,可生成
E.有机物④有6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F.整个过程反应物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G.增加浓度,可提高单位时间内②的转化率
2023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填空题 | 较难 (0.4)
【推荐1】工业上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即煅烧、催化氧化、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黄铁矿形成的炉气必须经除尘、洗涤、干燥后进入____________填设备名称),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催化氧化所使用的催化剂钒触媒(V2O5)能加快二氧化硫氧化速率,此过程中产生了一连串的中间体(如图1)
   
其中a、c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550℃时,SO2转化为SO3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的关系如图2所示,
   
则:将2.0mol SO2和1.0mol O2置于5L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体系总压强为0.10M Pa,A与B表示不同压强下的SO2转化率,通常情况下工业生产中采用常压的原因是:_______
(4)为循环利用催化剂,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回收率达91.7%以上。已知废钒催化剂中含有V2O5、VOSO4及不溶性残渣,查阅资料知:VOSO4可溶于水,V2O5难溶于水,NH4VO3难溶于水。该工艺的流程如图如下:

   
则反应①②③④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工艺中反应③的沉淀率(又称沉钒率)是回收钒的关键之一,沉钒率的高低除受溶液pH影响外,还需要控制氯化铵系数(NH4Cl加入质量与料液中V2O5的质量比)和温度。根据下图试建议控制氯化铵系数和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969次组卷
填空题 | 较难 (0.4)
【推荐2】催化剂(Fe,Al)/MIL-53可直接选择性氧化甲烷制甲醇,节省能耗。

(1)(Fe,Al)/MIL-53制备方法如下:Al(NO3)3•9H2O+Al/MIL-53(Fe,Al)/MIL-53。
①对苯二甲酸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该分子中最多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
②生成(Fe,Al)/MIL-53过程中溶液pH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③(Fe,Al)/MIL-53中Fe3+位于O原子形成的_______空隙中,1个对苯二甲酸根离子最多能形成_______个配位键。
(2)(Fe,Al)/MIL-53催化CH4制CH3OH的机理如图,其中虚线表示吸附状态。

①ii转化为iii的过程中,破坏的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填标号)。
A.σ键  B.配位键  C.离子键  D.极性键  E.非极性键
②该催化循环中铁元素价态有_______种。
(3)用FeCl3•6H2O和对苯二甲酸合成Fe/MIL-53。两种催化剂在上述催化过程中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图。

①Fe/MIL-53催化过程中决速步骤为_______(化学键变化角度答题)。
②(Fe,Al)/MIL-53催化效果更佳的原因是_______
2022-07-07更新 | 713次组卷
填空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CH4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化工原料。
(1)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如图:

①关于上述过程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实现了含碳物质与含氢物质的分离
b.可表示为CO2+H2=H2O(g)+CO
c.CO未参与反应
d.Fe3O4、CaO为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H
②其他条件不变,在不同催化剂(I、II、III)作用下,反应CH4(g)+CO2(g)2CO(g)+2H2(g)进行相同时间后,CH4的转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a点所代表的状态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b点CH4的转化率高于c点,原因是___________

(2)恒温恒容刚性密闭容器中,CH4和CO2的分压分别为20kPa、25kPa,加入Ni/α-Al2O3催化剂使其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研究表明CO的生成速率v(CO)=1.3×10-2×p(CH4)×p(CO2)mol∙g-1∙s-1,某时刻测得p(CO)=20kPa,则p(CO2)=___________kPa,v(CO)=___________mol∙g-1∙s-1
2021-12-13更新 | 3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