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题型: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2 题号:19550488
硫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用接触法制备硫酸的流程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前,黄铁矿、黄铜矿要粉碎过筛,其目的是___________“焙烧”后得到的固体中含有和红色氧化物粉末M,M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它的用途是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写出黄铁矿转化成M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反应②中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生成。其他条件相同,的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温度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由图可知,温度低于时,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温度高于时,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变缓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1】苯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乙苯为原料制备苯乙烯。制备方法有直接脱氢法和氧化脱氢法。在时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及其平衡常数如下:
(ⅰ)直接脱氢:

(ⅱ)氧化脱氢:

回答下列问题:
(1)①反应_______,平衡常数_______(用表示)。
②氧化脱氢的反应趋势远大于直接脱氢,其原因是_______
③提高氧化脱氢反应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
(2)已知,忽略随温度的变化。当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在下,直接脱氢反应的随温度变化的理论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①直接脱氢反应在常温下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自发。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为_______(选填“a”或“b”),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③在某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气态乙苯发生直接脱氢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中乙苯和氢气的分压相等,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苯和甲苯等芳香烃副产物。一定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苯乙烯选择性,应当_______
2024-01-22更新 | 811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工业利用催化合成氨实现了人类“向空气中要面包”的梦想。
(1)原料气(含、CO)中的CO能被催化剂吸附,需经过铜氨液处理除去,反应为:   
①为提高CO吸收率,应选择的条件为___________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中的配体为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铁催化剂表面上合成氨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铁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①该反应历程中最大活化能对应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合成氨反应: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
②铁催化合成氨时需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位点进行反应,由合成氨反应的速率方程(k为速率常数)可知,越大,反应速率越小。原因是___________
(3)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可表达为:,其中为标准压强(0.1MPa),分别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若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在恒温、恒压(10MPa)下进行,平衡时转化率为50%,则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3-07-01更新 | 108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适中 (0.65)
【推荐3】合成氨反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09年哈伯在实验室中首次利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合成氨,实现了人工固氮。
(1)请结合下列数据分析,工业上选用氮气与氢气反应固氮,而没有选用氮气和氧气反应固氮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序号化学反应K(298K)的数值

(2)对于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氨的平衡含量如表。
温度/℃压强/MPa氮的平衡含量
2001081.5%
550108.25%

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氨的平衡含量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b.温度升高,浓度商Q变大,Q>K,平衡逆向移动
c.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d.温度升高,K变小,平衡逆向移动
(3)图1表示500℃、60.0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M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___

(4)图2是合成氨反应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随温度或压强变化的曲线,图中L(L1、L2)、X分别代表温度或压强。其中X代表的是___________(填“温度”或“压强”);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021-10-28更新 | 11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