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分析 >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题型: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7 题号:20694411
下图为各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单质及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均为常见的短周期元素。请回答:

(1)若沉淀丁不溶于过量的盐酸,单质A为_______。若沉淀丁能溶于过量的盐酸,化合物甲为_______
(2)单质B的化学式为_______,丙的电子式为_______
(3)若沉淀丁不溶于过量的盐酸,写出A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KMnO4是重要的氧化剂,在双氧水中滴加少量用稀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溶液迅速变为无色,同时生成单质B。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5)单质B的同素异体与Na2FeO4同是良好的消毒剂,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作用巨大。在碱性条件下,利用NaClO氧化硝酸铁,制得Na2FeO4,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 (0.65)
【推荐1】某实验小组模拟工业制备碘酸钾()并测定纯度的过程如下:
Ⅰ.制备碘酸钾[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已省略)]

步骤1:向三颈烧瓶中依次加入和45mL水,向仪器A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直至反应结束。
步骤2:将步骤1所得溶液转入200mL烧杯中,加30%的KOH溶液调节pH至10,通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含的产品。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三颈烧瓶中的产物是等,则步骤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当观察到三颈烧瓶中溶液的___________色褪去时,可判断步骤1的反应结束。
Ⅱ.测定产品中的纯度
(5)测定方案:准确称取ag产品,配制成250mL溶液作为待测液,取25.00mL该溶液于碘量瓶中,加入稍过量的碘化钾,用适量的盐酸酸化后,盖紧瓶塞,置于避光处3min,当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少许指示剂,用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滴定到溶液呈无色,即达到滴定终点。记录相关数据,可计算产品中的纯度。已知:
①滴定前,下列有关滴定管的操作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_(填字母)。
a.装入滴定液至零刻度线以上
b.用蒸馏水洗涤
c.调整滴定液液面至零刻度线或零刻度线以下
d.检查是否漏水
e.排除气泡
f.用滴定液润洗2~3次
g.记录起始读数,开始滴定
②测定方案中的碘量瓶(带瓶塞的锥形瓶)在滴定前应盖上瓶塞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若平行滴定三次,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VmL,产品中碘酸钾的纯度为___________(用含a、c、V的表达式表示);若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则测得的结果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3-11-27更新 | 99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2】锂和铍是重要的稀有金属,被国内外视为战略性资源。一种从尾矿(主要含元素)中回收锂、铍、铝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浸渣”中主要成分的晶体类型为_____
(2)“沉铁”中生成沉淀,其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萃取”时,以为萃取剂、为协萃剂,溶液中的可与结合成而被萃取。“反萃取”时,加入浓盐酸,发生
①“萃取”时还需要加入,其作用是_____
②取尾矿(其中的质量分数为),“反萃取”后所得水相中,则该过程的回收率为_____(用含相关物理量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4)实验室提纯的方法是_____
(5)为了得到较高的空间利用率,离子晶体中的阴离子(通常半径较大)会尽可能紧密堆积,阳离子(通常半径较小)填入阴离子形成的空隙中,这种模型称为离子晶体的“堆积-填隙模型”。
已知常见的型离子晶体的离子半径比和配位数的关系如下表:
配位数晶胞类型
4立方
6
8
表中离子半径比的临界值是由“堆积—填隙模型”中阴阳离子的几何关系确定的,例如配位数为8时,阳离子进入阴离子形成的正方体空隙,正方体8个顶点处的阴离了相切,空隙处(正方体体心)的阳离子与8个阴离子也相切,此时可由相关几何关系求得
_____
晶胞为立方型,而等的晶胞为型。请结合上表,解释出现此结果的原因:_____
2024-06-05更新 | 111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 (0.65)
【推荐3】氯化铵焙烧菱锰矿制备高纯度碳酸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菱镁矿石的主要的成分是,还含有少量Fe、Al、Ca、Mg等元素;
②相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下: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3.81.56.310.68.89.6
沉淀完全的pH5.22.88.312.610.811.6
③常温下,的溶度积分别为
回答下列问题:
(1)“焙烧”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2)浸出液“净化除杂”过程如下:首先加入,将氧化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然后调节溶液pH使沉淀完全,此时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再加入沉淀,当时,_______
(3)流程中能循环利用的固态物质是_______
(4)某种含Zn、Mn特殊材料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则晶体中相邻N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nm(列出计算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23-03-27更新 | 47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