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认识化学科学 > 氧化还原反应 >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分析 > 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题型: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413 题号:21007694
某小组用淀粉水解液和浓(作催化剂)、为原料制取草酸晶体(),进而制备纳米草酸钙(),按如下流程开展实验(夹持仪器略):

已知:①草酸能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②纳米草酸钙难溶于水,高温易分解;
③淀粉水解液与混酸反应的方程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相比普通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_,仪器乙的名称为___________,步骤Ⅱ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
(2)不与反应,但在本实验中可以完全被吸收,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被完全吸收的原因___________
(3)催化剂浓硫酸用量过多,会导致草酸产率减少,原因是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操作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步骤Ⅲ洗涤可用乙醇水溶液,步骤Ⅳ洗涤可用蒸馏水
B.步骤Ⅳ采用离心分离,装置如图2所示,操作时应将两支离心管放置于1、4处
C.步骤Ⅳ干燥采用图3装置,取用时,手握干燥器盖顶圆球向上拉,取下盖子倒放在桌上,将装有产品的器皿放在陶瓷板上
D.步骤Ⅴ为提高反应速率,也可采用更高温度加热

(5)草酸晶体()含有结晶水,某同学准确称取一定质量草酸晶体于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若草酸晶体中混有,则该滴定法测得产品中x的值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3-24高三上·山东济宁·期中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某校兴趣小组对SO2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如下:
装置序号试管中的药品现象
持续通入

实验Ⅰ
1.5 mL1 mol/L CuSO4溶液和3.5 mL 1mol/L 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砖红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砖红色沉淀消失,静置,试管底部有少量紫红色固体,溶液呈绿色

实验Ⅱ
1.5 mL1 mol/L CuCl2溶液和3.5 mL 1 mol/L NaOH溶液混合开始时有黄色沉淀出现,一段时间后,黄色沉淀消失,静置,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溶液呈绿色

(1)制取新制Cu(OH)2悬浊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重新用实验II的方法制备新制Cu(OH)2悬浊液,过滤,用蒸馏水洗涤干净。向洗净后的Cu(OH)2中加入5 mL蒸馏水,再持续通入SO2气体,现象与实验I相同,此步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检验Cu(OH)2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对白色沉淀的成分继续进行探究。查阅资料如下:CuCl为白色固体,难溶于水,能溶于浓盐酸。它与氨水反应生成Cu(NH3)2+,在空气中会立即被氧化成含有蓝色Cu(NH3)42+溶液。
①甲同学向洗涤得到的白色沉淀中加入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Cl+2NH3·H2O
=Cu(NH3)2++Cl-+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用另一种方法证明了该白色沉淀为CuCl,参考如下实验方案填写表格:


填写下表空格:
试剂1_________________试剂2蒸馏水
现象1_________________现象2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实验II中由Cu(OH)2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通过实验证明: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砖红色沉淀是Cu2O。完成合理的实验方案:取少量Cu2O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砖红色沉淀是Cu2O。
2018-10-15更新 | 237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废旧电池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成分为,通过高温氢化和湿法冶金的方法回收其中的镍、钴、锰、锂,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该工艺条件下,Ni2+开始沉淀的pH为2,Co2+开始沉淀的pH为3。
②M2+(Co2+或Ni2+)的萃取原理:2HR(有机相)+M2+(水相)⇌MR2(有机相)+2H+(水相)。
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氢化”时固体产物为Co、Ni、MnO和Li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若“洗液”中c(Li+)=2.0mol•L-1,加入Na2CO3固体后,为使沉淀Li2CO3中Li元素含量不小于Li元素总量的95%,则1.0L“洗液”中至少需要加入Na2C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变化,Ksp(Li2CO3)=2.2×10-3]。
(3)“沉锰"过程中对金属沉淀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生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时,有少量钴、镍析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反萃取”的目的是将有机层中转移到水层。
①试剂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②为使尽可能多地转移到水层,应采取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_
2024-04-19更新 | 115次组卷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较难 (0.4)
【推荐3】某科研小组以铜矿石(含和少量)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堆浸技术制备黄铵铁矾的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
①氧化铁硫杆菌可将S单质转化为
完全沉淀时为3.7,开始沉淀时的分别为5.4、8.3。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
(2)“一次浸取”时需在低温下进行,温度过高浸出率会下降,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_______
(3)“二次浸取”时加入和氧化铁硫杆菌的目的是把全部转化为可溶性的铜盐.检验加入的中的是否完全被还原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滤渣1的化学式为_______
(4)“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5)黄铵铁矾的制备:
①将“氧化”后浆液过滤,边搅拌边向滤液中滴加溶液,调节溶液_______(填数值范围),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滤渣2~3次。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_______(填试剂),无沉淀产生。
③向滤渣中加入等体积的溶液和_______溶液,搅拌使其恰好完全反应.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黄铵铁矾。
2021-09-25更新 | 3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