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化学综合库 > 化学反应原理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盖斯定律及其有关计算 > 盖斯定律与热化学方程式
题型: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09 题号:21049462
I.氢叠氮酸()和莫尔盐[]是两种常用原料。
(1)氢叠氮酸易溶于水,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
①0.2mol/L的溶液与0.1mo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恢复到25℃,混合溶液中各离子和分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②已知T℃时,,则相同温度下,该反应正反应方向___________(“能”或“不能”) 基本进行彻底,请通过计算说明___________
(2)在溶液中,加入固体可制备莫尔盐晶体,为了测定产品纯度,称取ag产品溶于水,配制成500mL溶液,用浓度为c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每次所取待测液体积均为25.00mL,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已知莫尔盐的分子量为392)
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消耗溶液体积/mL25.5225.0224.98
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该产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用含字母a、c的式子表示)。上表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第一次滴定时,锥形瓶用待装液润洗
B.该酸性高锰酸钾标准液保存时间过长,部分变质
C.滴定前酸式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II.锌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3)火法炼锌以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为主要原料,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反应___________kJ∙mol-1
(4)银锌蓄电池工作原理为,该蓄电池充电时,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__,正极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为,请写出第一阶段正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5)以(4)中蓄电池作电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模拟铝制品表面“钝化”处理的过程中,发现溶液逐渐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用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离子方程式表示)。

相似题推荐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I.已知:①4NH3(g)+5O2(g)=4NO(g)+6H2O(g) ΔH1=-907kJ/mol;
②4NH3(g)+3O2(g)=2N2(g)+6H2O(g) ΔH2=-1269kJ/mol。
氨气是常见的烟气脱硝剂之一,其脱硝原理是与NO(g)反应生成两种无毒物质。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该反应能在_______(选项“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自发进行。
II.臭氧也是理想的烟气脱硝剂,其脱硝的反应之一为2NO2(g)+O3(g)N2O5(g)+O2(g),不同温度下,在两个恒容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相关信息如表及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容器
容积/L11
温度/KT1T2
起始充入量2molNO2、1molO32molNO2、1molO3

(2)温度为T1,0~25分钟NO2(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mol•L-1•min-1
(3)该反应的ΔH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4)下列措施能提高容器乙中NO2转化率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向容器中充入He,增大容器的压强
B.升高容器的温度
C.向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的NO2
D.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O3和2molNO2
(5)温度为T1时,若起始时向容器甲中充入2molNO2、1molO3、2molN2O5和2molO2,则脱硝反应达到平衡前,v()_______v()(填“>”“<”或“=”)。
III.活性炭还原法也是消除氮氧化物污染的有效方法,其原理为:2C(s)+2NO2(g)N2(g)+2CO2(g) ΔH<0。
(6)①某实验室模拟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碳)和一定量NO2气体,维持温度为T1,反应开始时压强为800kPa,平衡时容器内气体总压强增加25%。则用平衡分压代替其平衡浓度表示化学平衡常数Kp=_______kPa。[已知:气体分压(P)=气体总E(P)×体积分数]
②已知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方程v=kp2(NO2),逆反应速率方程为v=kp(N2) p2(CO2),其中k、k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数。若将一定量的C和NO2投入到密闭容器中,保持温度为T1、恒定在压强800kPa发生该反应,则当NO2的转化率为40%时,v∶v=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3-06-21更新 | 153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2】以CH4、CO2为原料合成乙酸,是综合开发温室气体资源的新方向。
I.CH4.CO2催化重整间接制乙酸
CH4、CO2催化重整制合成气,再利用合成气制乙酸,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l:CH4(g)+CO2(g) 2H2(g)+2CO(g)△H
反应2:2H2(g)+CO(g) CH3OH(g)△H=-90.9kJ·mol1
反应3:CH3OH(g)+CO(g) CH3COOH(g)H=-118.2kJ·mol1
(1)已知:CH4(g)+CO2(g) CH3COOH(g)H=+37.9kJ·mol1则“反应l”的H=_________
(2)“反应1”的化学反应速率v=k[]m·[]n,k为速率常数。1123K和1173K时,分别保持不变,测得速率v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标号)。
A.当10kPa≤≤25kPa时,m=l
B.其他条件不变,增大,速率v不一定增大
C.a、b、c三点速率常数的大小关系为:ka>kb>kc
②若初始时按n(CH4):n(CO2)=1:1进气,且Kb=1.3×102mol·g1·s1·Kpa2,则b点的化学反应速率v=_________mol·g1·s1
(3)向盛有催化剂的刚性容器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H4(g)和CO2(g),发生“反应1”。在923K和1173K时,CH4(g)的转化率(α)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923K时,CH4(g)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_,若平衡时体系的总压强为p0,平衡常数K923K=____(用含有p0的代数式表示)。
II.CH4、CO2两步法制乙酸
(4)反应CH4(g)+CO2(g)CH3COOH(g)不能自发进行。将该反应拆分成两个连续的步骤进行,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上述转化,具体过程:

①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②为增大CH3COOH的平衡产率,从温度角度考虑,第一步反应在高温下进行,第二步反应在_________进行;从H2浓度的角度考虑,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
2020-06-12更新 | 488次组卷
解答题-原理综合题 | 较难 (0.4)
【推荐3】写出或完成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①2Fe(s)+O2(g)=2 FeO(s)   H1=﹣544.0kJ•mol1
②4Al(s)+3O2(g)═2Al2O3(s)   H2=﹣3351.4kJ•mol1
Al和FeO发生铝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下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C-HC-FH-FF-F
键能kJ/mol414489565155
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4(g) + 4F2(g)=CF4(g) + 4HF(g)的反应热H_____
(3)1840年瑞士的化学家盖斯(Hess)在总结大量实验事实(热化学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定压或定容条件下的任意化学反应,在不做其它功时,不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几步完成的,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反应热的总值相等)。”
已知:Fe2O3(s)+3CO(g)=2Fe(s)+3CO2(g)     ΔH1
3Fe2O3(s)+CO(g)=2Fe3O4(s)+CO2(g)            ΔH2
Fe3O4(s)+CO(g)=3FeO(s)+CO2(g)               ΔH3
请写出CO还原FeO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
(4)在恒温(500 K)、体积为1.0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0 mol N2和1.0 mol H2发生合成氨反应N2 +3H22NH3,20 min 后达到平衡,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18.4 kJ,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6 mol,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020-10-26更新 | 4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