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7 题号:109743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至18世纪,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比唐、宋两代获得更大的发展,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环贸易。这一时期,从广州起航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迅速增加到7条,抵达世界7大洲、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州港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直到1842年,除个别地区和特殊情况外,基本上是广州“一口通商”,垄断了全国的对外贸易。全国进出口货物一下子汇集到广州,在广州旧城西域外的十三行商馆区建起了一幢幢给外国商人存货和居住的夷馆,华丽的西式建筑上面悬挂着各国的国旗,货船到港的时候,这一带外国人熙熙攘攘,各穿着不同服装,操着不同语言,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此时,从美洲、日本等地区流入中国的白银在7000—10000吨之间,占到了世界白银总数的近半数。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

材料二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17—18世纪广州海上丝绸之路较唐宋时期的变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井田制、授田制均田制到两税法,这就是古代中国的四种税制。

皇帝根据亲疏远近来决定其分配土地的多少以及税收负担的多少,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和贵族要么拥有免免税权,要么与官府匀结,逃避税收。最大的地主——皇帝却完全不用缴纳税收。

皇室拥有自己的土地,但是皇家的私库与国库之间却并非完全封闭,皇帝经常会伸手进入国库花费财政税收。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列举了从唐朝租庸调到明朝一条鞭法的并税式改革的“积累莫返之害”,提出了并税式改革导致税上加税、愈演愈烈的著名命题,即历史上各种名目的税赋经并税式改革得以整编简化,但舫这些名目繁多的税种又重新出现,以致赋税持续攀升。

从唐中后期“两税法”到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其实质是一脉相承的,其最大的进步意义在于把人民从土地束搏中解放出来,去从事商业。

——据《从宪制看中国古代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材料二 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财税体系趋于崩溃。清政府对民族工商业征收的各种报效、租课、津贴和杂捐不仅繁难苛重,而且缺乏透明和公平,厘金、盐税和关税被时人称为三大“暗税”。19世纪80年代,李鸿章就曾倡议仿行印花税。1909年,日本小林丑三郎所著《比较财政学》中文版面世,与此同时,《申报》《东方杂杂》等媒体也刊登了系列介绍税收知识的文章。辛亥革命前夕清政府推行的财政举措,是继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之后又一重大体制改革,旨在根据中央与地方的事权配备相应的财权,以达到现代国家责、权、利相统一的治理目标,因而实行分税制的财政管理体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清政府推行分税制的改革目标并未实现,却有利于规范和统一税收制度。清末税制改革遭遇重重阻力,许多新的税制在筹议、设计、立法甚至推行中纷纷流产,由于统治者尝试改革的出发点与民众期望相去甚远,彼此孤疑,导致方案冲突和搁浅。

——据《辛亥革命前后税制改革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制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税制改革的背景。
2019-04-18更新 | 115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严重的政治、经济和财政危机,以及赋役制度败坏而带来的各种问题,明中期各地官员对赋税改革先后作了多次的尝试,如“征一法”“鼠尾法”“纲银法”“一串铃法”“提编法”“十段锦法”等等,其改革趋势多为删繁就简,而正是这些改革的归纳和总结。

——黄天华主编的《中国税收制度史》

材料二 户籍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繁杂的功能。古代户籍制度具有很强的政治和社会控制功能。户籍制度作为国家控制乡里和人民的有效手段,成为国家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体制的主要内容之一;……户籍制度在政府财政上具有经济剥削的功能,即首要目的是赋役征发。在封建社会的前期,户籍制度几乎承担了所有的赋税徭役征发的功能,古代户籍制度还有基层社区管理功能。乡里组织负责户籍编制和征发赋税徭役的具体工作,国家以全部的编户齐民作为编组对象,通过乡里组织来控制基层社区和实现对人民的控制,保证国家政令在基层社会的贯彻执行,进行道德教化等。

——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


(1)写出材料一中划线部分填入的赋税制度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该制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户籍制度的功能,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的户籍制度。
2021-12-31更新 | 11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阳(籍贯)户人荆不更(爵位)蛮强
妻日赚
子小(“小”“大”是课役身份的标志)上造(爵位)
子小女子駝
臣(奴隶)日聚
伍长(职务)

——摘编自里耶秦简户籍簿(节选)

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     白丁     课户见输
女娘子年拾叁岁               小女
一亡弟妻孙年基拾陆岁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粗二石

甘亩永业

肆拾肆亩已受                                   廿三亩口分
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                      一亩居住园宅
八十七亩未受

——摘编自《(武)周大足元年(701年)沙州敦煌县效谷乡户籍》

提取两项有关秦朝与唐朝户籍登记内容的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2-05-21更新 | 3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