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经济史(旧)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 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8 题号:12246143
赋税是国家宏观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采取的重要措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初赋敛之法日租庸调玄宗之末,版籍浸坏,多非其实。及至德兵起,所在赋敛,迫趣取办,无复常准。赋敛之司增数而莫相统摄,各随意增科,自立色目,新故相仍,不知纪极。民富者丁多,率为官为僧以免课役,而贫者丁多无所伏匿,故上户优而下户劳。吏因缘蚕食,旬输月送,不胜困弊,率皆逃徙为浮户,其土著百无四五。至是,炎建议做两税法。

——《资治通鉴》卷22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康熙后期,清政府将百姓赋税中以人丁为单位征收的“丁银”数额固定下来,号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又将其分摊入田赋一并征收,称为“摊丁入亩”。

——部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重大发展,铁犁牛耕得到推广,实行盐铁官营。

魏晋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两税法,实行租调制。

隋唐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唐本草》,天文学家张街测出了子午线的长度。

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瓷器取代丝绸成为唯一的出口商品。

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热

徐光启的《农书》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汉族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上述材料中,存在六处有误之处,请找出并按所给的示例写出正确内容:
(有误之处请摘抄原文)正确内容
示例:当时人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言,生活逐渐稳定

2020-02-11更新 | 90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南阳(籍贯)户人荆不更(爵位)蛮强
妻日赚
子小(“小”“大”是课役身份的标志)上造(爵位)
子小女子駝
臣(奴隶)日聚
伍长(职务)

——摘编自里耶秦简户籍簿(节选)

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     白丁     课户见输
女娘子年拾叁岁               小女
一亡弟妻孙年基拾陆岁     
计布二丈五尺
计麻三斤
计粗二石

甘亩永业

肆拾肆亩已受                                   廿三亩口分
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                      一亩居住园宅
八十七亩未受

——摘编自《(武)周大足元年(701年)沙州敦煌县效谷乡户籍》

提取两项有关秦朝与唐朝户籍登记内容的不同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2-05-21更新 | 399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传统福利行政制度发展至宋代,基本完备。宋代社会福利救济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于常平仓、义仓之外,专设广惠仓,以为社会福利救济粮的基本储备。第二、设福田院及居养院,以救济“老疾孤穷丐者”。第三、令全国各州县置居养院、安济坊。居养院收容残疾、无家可归者及孤儿,可教者,令入小学就读,免学费,官为制衣。安济坊是依寺庙而立的医院兼疗养院,“募僧主之,为贫病无力求医者治病并收住养疗”。第四、一般官方济贫施舍制度。“凡鳏寡孤独瘾老疾废贫乏不能自存应居养者,以户绝屋居之;无(户绝屋),则居以官室,以户绝财产充其费,不限月,依乞丐法给米豆。”第五、漏泽园与丧葬救济。于京城近郊佛寺买地,以痊(埋葬)死之无主者,官府拨给棺钱。第六、医疗卫生救济制度。仁宗时颁《庆历善救方》于天下,其内容大致是关于救病医方及官府施药费办法。京师大疫时,仁宗曾命太医出宫内药品和药救民。又令太医官到各县为病民诊治授药。

——摘编自范忠信《中国古代福利救济制度及其精神》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后,瑞典的社会保障体系陷入了危机,主要表现在:公共开支比例过大,各项福利开支(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伤残等)大约占政府公共开支的85%,公共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35%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的70%,财政不堪重负。过度福利对劳动者积极性起反激励作用,造成了“福利欺诈”和“福利依赖”的现象。高福利导致高税收,1980年,瑞典个人所得税平均的边际税率为56.8%,个人所得税占个人劳动收入的比重为65.2%,占GDP的比重为47.7%;由于税收过高,导致劳动力成本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失业率提高,迫使企业提高工资,引发通货膨胀;高福利使得个人缺乏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影响经济长期发展,瑞典人均CDP在OECD(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排名从1970年的第4位下降到了1995年的第16位。

——摘编自《福利国家理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福利救济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瑞典社会保障体系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并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对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有何启示?

2018-04-10更新 | 1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