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选修(旧)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商鞅变法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58 题号:1290708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战国策·秦策三》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 (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汉书·食货志》

材料四 自秦孝公用商鞅计,乃隳(毁)经界,立阡陌。虽获一时之利,而兼并逾僭兴矣。

——《通典·食货一》


(1)据所学知识,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观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四,商鞅变法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前385年,公子连回国即位,是为秦献公,在位期间致力于社会改革。秦献公元年,废除“井田制”而继续推行“初租禾”,即按实际土地面积征收实物税。同年,下令废除实行了300多年的人殉制度。

秦献公二年,将都城从奴隶主聚集的旧都雍城迁到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秦献公六年,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握,派官吏代表自己进行管理。

秦献公七年,秦国初行为市,开始对工商业进行规范管理,抽取营业税。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秦献公二十四年(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葬于嚣困,其子秦孝公继位。

—摘编自《史记秦本纪》《世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献公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献公改革的作用。

2017-04-02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观念·观念社会化·社会行动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秦国在政治上出现了革命性变化。该变化的影响在东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足可以与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出现相比拟。中国与古希腊一样,贵族社会危机终于导致贵族制度的民主化。农民上升为武士,摆脱贵族大家族控制,取得了爵位,亦即将贵族的旧等级移置于中央集权国家的新环境之中。


依据材料,指出“革命”的含义;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与古希腊变化的相似之处。
2021-01-21更新 | 5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田开阡陌封疆”是商鞅变法中的重要举措,对它的基本含义,史学界通常的解释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其主要依据是《汉书·食货志》所记载的董仲舒之言:“除井田,民得买卖”“坏井田,开阡陌”。

历史上也有人认为“开阡陌”实际上是“置阡陌”,《汉书·王莽传》载区博之言:“(秦)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通典·食货典序》亦云:“(商鞅)隳经界,立阡陌。”

有当代学者认为“开阡陌封疆”指的是国家向农民授田之后,“设立阡陌封疆,不许私自更动”。

材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民本,法也。故善治民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1)上述材料表明,古往今来对“为田开阡陌封疆”有不同的解释,但这些解释又有本质的共同点,其本质的共同点是什么?商鞅的这一变法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有人说,商鞅变法通过限制特权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材料二是如何体现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保障这一思想实现的方式。

(3)材料三反映了商鞅怎样的治国思想?其出发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2018-02-16更新 | 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