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文化史(旧)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主要思想流派 > 儒家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80 题号:14345820
战国时期,商鞅强调战争为国富兵强服务,要调动全国的力量投入到战争中来。孟子则认为发动战争应该是为了正义,诛杀暴君拯救百姓。这反映出两者
A.学术主张的对立B.政治立场的差异
C.军事观点的不同D.阶级属性的差别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该提法始于战国时期的荀子。《荀子·礼论》中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由此可推知,先秦儒家
A.注重自然及伦理关系
B.吸收了法家和道家思想
C.倡导唯物主义伦理观
D.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承
2019-10-17更新 | 489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中国古代的“大同”思想主要见于《礼记·礼运》。据学者研究,“大同”思想不少地方类似墨家思想,如“选贤与能”与墨家的“尚贤”原则相似。同时,“大同”思想也受道家的影响,如“大同”世界为“大道之行”,其中“大道”就是道家的术语。这体现了儒家“大同”思想
A.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观点
B.博采众家之长的特点
C.天下为公,世界太平的追求
D.建立太平世界的愿望
2019-01-06更新 | 2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孟子滕文公上》中写道:“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这表明孟子认为
A.实行仁政,要将出地分给农民B.实行公平,要反对暴君和污吏
C.实行仁政,要厘清土地归属权D.实行平等,要均等地分配谷禄
2016-11-27更新 | 2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