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中国古代史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 华夏族的发展和华夏认同
题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10 题号:16966733
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地方和边疆的治理与管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民族的形成,是与夏商周复合制国家结构联系在一起的……先秦时期,华夏民族的发展经历了由夏商时期的“自在民族”发展为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自觉民族”。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华夏”“诸夏”“夏”“诸华”“华”等民族称谓来特意强调华夏族与其他族的区别,就属于民族自觉意识的一种表现。华夏民族由其衣冠服饰、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等所表现出的共同心理和文化层面上的一致性和民族自觉意识,展现了华夏礼乐文化是其民族的血脉。

——王震中《从复合制国家结构看华夏民族的形成》

材料二   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对我国历史产生过重要影响,推行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孝文帝的南进统一思想体现在迁都洛阳……孝文帝的南进统一思想启迪着后人,为后世政治家所继承和发展。孝文帝去世80年后的隋朝,其南进统一的理想终于实现。

——王奥克《北魏孝文帝的南进统一思想》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民族观念。结合所学,概述进入战国之后华夏族和周边民族关系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秦人”为“中国版图之确立”所做的贡献。
(3)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孝文帝和隋朝为“南进统一”而采取的重大行动。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概述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周时中原主体居民总称华夏,四邻的夷、蛮、戎、狄等民族被华夏族概称为“夷”。到春秋时期,四夷的势力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华夏和夷狄虽有冲突,但双方通婚的材料见于史载者颇多,如晋文公之母为戎女,其妻亦为狄女。在长期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戎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春秋战国,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华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依据材料,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并说明其影响。
2022-11-14更新 | 56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主体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概称为“夷”,具体又有夷、蛮、戎、狄等名称。西周时期,华夷之争比较激烈,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楚国也不再被视为蛮夷。最终到秦汉以后形成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唐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许多少数民族活跃在祖国的边疆,在西域、西南、东北等地建立了政权。他们和汉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唐朝,特别是其前期的统治者对少数民族较少歧视,使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所加强,民族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

——摘编自关文发《中国古代史普及读本》

材料三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重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前期活跃在边疆的两个少数民族名称和唐加强对西域管理的机构。用一句话概括唐朝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建立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西夏政治制度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2022-11-21更新 | 88次组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我狄蛮夷先进,自称“华夏”。居住在中原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齐国以“攘夷”相号召,与之斗争,数次援助燕、卫、邢、郑等国,击退狄与楚的进攻。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族当中,曾以蛮自居的楚国也渐不再被视为蛮夷。进入战国时期,在长期杂居、邻居的过程中,发达的华夏文明对戎狄蛮夷产生了很大影响,我狄蛮夷的文化也进一步丰富了华夏文明。这一时期,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广泛的族群,最终到秦以后形成了统一而有持久生命力的汉民族。——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材料二   比起前代,清朝的贡献就在于:清朝政府在继承中国历代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对边疆地区行使主权,进行有效的管辖,在近代以前奠定了中国疆域的版图。


——摘自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清朝巩固边疆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2023-01-14更新 | 5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