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45 题号:17268650
从嘉祐三年(1058年)到嘉祐五年(1060年),监察御史包拯三次进谏,迫使宋仁宗收回了任命张贵妃堂叔张尧佐为宣徽使的成命。这反映了宋朝(     
A.监察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门阀士族势力日趋膨胀
C.中央集权体制日益完善D.官员考核制度逐渐严密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1】宋代科举落第士人通常会利用自身文化、社会和经济上的资源,或成为县乡教育的主力,或成为社会道德的楷模,充当地方长者和道德裁判,或大力从事各种地方公益慈善事业。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A.推动了基层自治的完善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
C.有益于基层社会的教化D.加速了政府权力的不断下移
2023-04-17更新 | 29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推荐2】有学者认为,宋代科举制的发展,使得来自民间的入仕官员不仅能够贯彻上级的意图,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民众情况更加了解。材料意在强调,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A.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B.确保了中央政令的畅通无阻
C.为推进基层教化创造了条件D.实现了各地民众的基本诉求
2023-11-19更新 | 6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唐代科举主试官可依据举子平日成就与声望决定是否录取。进士科的录取以文词优劣为标准,应试举子重视新鲜题材,尽可能将个人创作在考试以前送呈当时有地位的人以求推荐,谓之行卷。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A.促进了考试公平B.录取范围大大扩展
C.扩大了社会基础D.考试程序有待完善
2023-09-0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