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历史综合库 >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考核与监察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3 题号:17381511
宋代科举考试实行封弥和誉录制度,前者是将考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封贴,使考官无法得知考生身份,后者是将原卷封存,另抄副卷交考官批阅,以防考官辨认考生笔迹。这些制度(     
A.造成了选官制度日趋僵化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公正性D.杜绝了科场的舞弊现象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秦汉政府主要采用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作为官员考核标准;唐宋时主要实行“四善”(德、慎、公、勤)和“二十七最”的标准评定官员升降等第;明朝官员考核实行三年为期的“考满”和重不法行为的“考察”。这说明中国古代官员考核(     
A.旨在澄清吏治B.兼具监察功能C.重视德才兼备D.避免循私舞弊
2022-12-11更新 | 1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历史学家许倬云在《大国霸业的兴衰》中写道,“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隋唐时期,成功开放了公权力,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政权。这段材料说明了
A.科举制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考试形式呆板、脱离实际
C.察举制使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政府机构参政
D.军功制破坏了旧贵族的利益,调动了农民战斗的积极性
2020-08-05更新 | 11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中国古代官员选拔重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朱元璋要求选拔官吏“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康熙帝说:“朕观人必先心术,次才学。”据此可知(       
A.“德’“才”是古代选官的唯一标准
B.宋至明清时期选官标准发生重大改变
C.以“德”“才”为选拔标准符合儒家思想
D.宋代开始确立“德才兼备”的选官标准
2023-03-13更新 | 1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